在古代,酒是一個好東西,基本上酒和詩不分家,那些古代的大詩人都喜歡飲酒,或者是酒和劍也分不了家,劍也被叫做君子器。好像只有酒才能讓這些劍客和詩人一吐胸間豪氣,但是歷史上唯有一人將這詩、酒、劍、合為了一體,沒錯,他就是李白。被稱為詩仙的李白,也被稱為了酒仙和劍仙。
那麼李白喝了多少酒呢?我們先看李白為酒寫過多少詩篇,到目前為止,據統計李白的一千多首詩中,跟酒有關的詩篇就佔了四分之一。這就可見李白有多能喝酒了。
並且李白這個人也喜歡喝酒,你看: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再看:將進酒,杯莫停。可以說是李白喝酒也喝得瀟灑,他為啥被稱為是浪漫主義詩人,就是因為他喝酒的豪氣別人比不了,但是李白的這麼多寫酒的詩裡面並沒有說李白他自己能喝多少酒,他的酒量還是他的好友杜甫在詩中說了出來: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街上酒家眠。這說明什麼,說明李白喝了一鬥酒之後還能作詩,說明他還沒有喝醉。
這個鬥可不是指的可不是古代「鬥」這個計量單位,要是按照那個來算,這李白可是能夠喝二十多斤的人,你算算,二十多斤,就算是水你都喝不完。更別說是酒了,要是能喝完那都不是酒仙了,那就是升仙了。
這個鬥是那個時候的一種酒器,這個鬥是喝酒用的,和酒樽差不了多少,它並不是很能裝酒,在《詩經·大雅·行葦》中曾記載:「酌以大鬥,以祈黃耇(gou)」。大思想家朱熹也說過:「大鬥,柄長三尺。」換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算,也就是200到300毫升的酒,也就是二兩或者是三兩。
朋友們的,酒仙李白在那個時候喝個二三兩的酒就差不多了,這可是酒仙啊。放到現在來看,估計隨便來一個人都比他能喝。看來酒仙的這個稱號並不是指李白喝酒時的海量,而是指李白喜歡喝喝酒,比別人喝酒的次數多。
我們的酒仙也就是個花架子,只是因為喜歡喝酒成的酒仙,要是你生在那個時代,估計都沒李白啥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