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藝術基金支持,中國手藝網主辦的「錦繡前程」——中國當代織錦、刺繡藝術展於9月25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金文作為非遺傳承人代表上臺發言。
金文
金文,1954年出生於江蘇南京,著名雲錦藝術家,國家級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被譽為「織造龍袍第一人」。
金文作品《真金孔雀羽大團龍》地屏
採用高檔的龍袍製作工藝,特大團龍妝花圓光嵌入雲龍暗花地紋中,使整體更顯金碧輝煌,層次分明。該作品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第一件當代雲錦精品。
雲錦是我國傳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提花絲織錦緞之一,因絢爛多姿,宛若天上的雲霞而得名。南京雲錦始於元,盛於明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於2006年被列為中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南京雲錦織造技藝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南京雲錦用料大量使用金線、銀線以及各種鳥獸的羽毛,有時選用珍貴的孔雀羽線來織造。圖案配色要求主調鮮明強烈,突出莊重典麗、明快軒昂的氣勢。
金文作品《秦淮繁華圖》
《秦淮繁華圖》是用98%真金線、圓金線和純銀線為主色,即 「三色金」 織成。運用場景式的透視構圖,呈現了包含房屋建築670座,人物990位,以及城牆,橋梁,船舫,花木等景物的明代金陵之秦淮地區乃至整個南京城的繁華景象。
南京雲錦的生產工藝極其複雜,講究「挑花結本」與「通經斷緯」。使用老式的斜身式大花樓木質提花織機織造,必須由兩人配合共同操作,方能織出富麗堂皇的雲錦來。這種挖花盤織的織造工藝獨一無二,無法為機器所替代,也正是這種工藝造就了雲錦獨特的逐花異色、千人千變的藝術效果。兩人共同協作工作一天,也只能織出4至5釐米的雲錦,可謂「寸錦寸金」。
從初學到精通
金文從事雲錦和古代絲綢研究工作以來,主持和承擔了數十項國家和省、市級科研複製項目,修補複製了大量文物,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和較高的創作研究能力。
40年前,金文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1973 年,因為沒有大學上,上完高中的金文在家等待分配。上進的他通過自學繪畫,被選進南京市工藝美術工業公司。而後分配到該公司旗下的雲錦研究所云錦車間。
這是剛恢復起來的車間,一批老藝人帶十來個青工徒弟,金文是學員組長。計劃經濟的年代,幹多幹少都是一樣的工資待遇。雲錦織造很苦,這也是「寸錦寸金」的內涵之一。不久,就剩金文一人了,但他還在堅持,因為他喜歡上了雲錦。「有我這個牌子在,雲錦車間就在。我要是不在了,雲錦車間也就沒有了。」
金文使命感很強,他師承十來個師傅,對有些保守不願教的師傅,採用「誘導」「偷學」的方法。「師傅漸漸老去,但云錦技術不能隨他們消失。」
1979 年是雲錦車間發展的轉折點,雲錦研究所和北京定陵籤署了兩個「五年計劃」的複製合同,要幫他們複製一大批包括龍袍在內的明代皇宮雲錦。但那時因為沒有龍袍的織造經驗,幾乎是從零靠自己摸索。
一件龍袍有一百多萬根緯線,由幾十個人合力製作花本,各種失誤都有可能出現。金文就是在機子上一邊織一邊改地做出來。即使是花本修對了,仍然有很多問題。
龍袍一般是由對稱的兩邊組成,包括門幅、中間的龍都是對稱的。但一幅料子就那麼寬,只能一邊邊地做。可能一邊是上半年做的,另一邊是下半年做的。如果保證不了兩邊的紋樣能完全對接起來,弄不好不僅是一年的功夫白費,十幾萬的金線、銀線織進去也就再抽不出來了。加上氣候對絲的影響特別大,南京的氣候四季分明,到黃梅天,地上潮得要泛水。到冬天又幹得不得了,絲一碰就碎。所以織的時候,必須把所有因素都核算出來。一般來說,沒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不去仔細鑽研的話,很難做成。
然而,金文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位龍袍製作者,他以還原最華美的藝術,一口氣複製織出了三件龍袍,並獲得當時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最高獎「珍品金杯獎」。其製作的龍袍,還被國家科委作為中國古代科技成果,送展日本筑波國際博覽會,享譽海外。
金文作品《織金孔雀羽妝花紗龍袍料》
其後,金文又主持和親手織造了大量古代絲綢織錦,包括戰國時期的「田獵紋絛」、漢代馬王堆「素紗單衣」、金代的「齊國王袍」、明代「萬曆皇帝十二團龍袍」、清代「丁汝昌甲冑」、日本「琉球王袍」等,並著述了《江南絲綢史研究》、《中國傳統工藝全集》絲綢織染卷中關於雲錦的8萬字內容。
金文作品 漢代《馬王素紗蟬衣》
經過勤奮學習和長期實踐,金文在青年時代就已全面掌握了雲錦傳統製作工藝,在此基礎上又對中國古代織錦和當代各地區織錦技術進行了系統的探索與研究,創造出一系列古織錦複製方面的輝煌成果,這些成果在結構與圖案上與原作品達到了驚人的一致,顏色上比原作品還要豔麗許多,顯現出原作品當年的輝煌氣勢,可謂精美絕倫、令人驚豔。
與時代接軌
「雲錦的製作先是設計,其次是立意,它首先要成為一個故事。最後才決定怎麼去做。」如今,金文的作品已不只局限於復刻古代織錦,在西方文化的滲透下,他還創作出一系列抽象派當代作品,如本次「錦繡前程——中國當代織錦、刺繡藝術展」中展出的雲錦《湯莎會》。
金文作品《湯莎會》
莎士比亞誕辰400周年時,金文攜此作品去英國參加藝術節。作品裡中國的《牡丹亭》劇主角杜麗娘和英國《羅密歐與朱麗葉》劇主角朱麗葉,背後站著兩位劇作者——同時代出生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周邊場景為第一次演湯劇的「黃鶴樓」劇場和一直演莎劇的「環球莎士比亞劇院」,展現了中西經典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色彩明快,虛實相映,層次分明,又賦有現代感。
金文作品《萬象太平》
《萬象太平》乃造型時尚的現代雲錦,用「視錯」藝術風格創作,只用一個紋樣,無縫穿插貫通,變象豐富。象的疊加成萬象之勢, 「萬象」意指「景象」,有「氣象萬千」之意,「太平」是指象的頭上戴有平安花,鼻子卷著如意,即太平如意之意,合意指現在正處在太平盛世,萬象太平也就是盛世太平。作品從不同角度觀看呈現出立體效果。
金文作品《想你時》
此幅作品的創意來源於熱門歌曲《傳奇》中的一段歌詞,由金文女兒設計。作品反映了一個人單相思時的心理路程,從作品實物底部角度可看出歌詞的藝術字呈現效果「想你時你在天邊,想你時你在眼前」,展現出一種夢幻般的美好思念瞬間。將歌詞的內容隱意地融在時尚圖案裡,像絲絮一樣捉摸不定,有一種理還亂的感覺。
談及傳承問題,金文表示,女兒現也在工藝美術領域中學習,給予他很多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創作靈感,希望她未來可以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願意來了解、有興趣學習雲錦織造。所謂「傳統工藝,現代表達」,即是將老手藝與現代審美喜好相結合,方能打開傳統手工藝市場的大門。
回顧閱讀
一場錦繡大展在等你!
錦繡前程 | 潮繡傳承人康惠芳:用時光繡芳華
「錦繡前程」——中國當代織錦、刺繡藝術展研討會側記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文章版權歸《中國手藝網》所有,歡迎轉發朋友圈,
轉載請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