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禮品定製中的精品——南京雲錦簡介

2020-12-24 城市情報員

說起對南京的印象,有可能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南京是個六朝古都。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 ,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 ,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南京紫峰大廈

在南京悠久的歷史上,很多南京民間即都市文化遺留下來的產物,有飲食方面的、有工藝品方面的、有服飾方面的、也有手工作品方面的。其中南京的剪紙、竹刻、雨花石、雲錦,這些都被「堪稱一絕」,給南京獨特的古都文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南京文化裡不可或缺的一種工藝品,千百年來它一直是皇宮的御用品,只有王公大臣才配使用,這就是南京的雲錦。

南京雲錦有一個漫長的發展歷史,經歷了上千年的演變。無論從哪道工序,都是精美絕倫!

雲錦服飾

南京雲錦是中國傳統的絲質工藝品,有「寸錦寸金」之稱,其歷史可追溯至417年(東晉義熙十三年)在國都建康(今南京)設立專門管理織錦的官署——錦署,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歷史。如今只有雲錦還保持著傳統的特色和獨特的技藝,一直保留著傳統的提花木機織造,這種靠人記憶編織的傳統手工織造技藝仍無法用現代機器來替代。

雲錦鏡框

雲錦因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織造精細、圖案精美、錦紋絢麗、格調高雅,在繼承歷代織錦的優秀傳統基礎上發展而來,又融會了其他各種絲織工藝的寶貴經驗,達到了絲織工藝的巔峰狀態,被譽為「錦中之冠」,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濃縮了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是中國絲綢文化的璀璨結晶。

雲錦領帶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而南京雲錦則集歷代織綿工藝藝術之大成,列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貢品,因其豐富的文化和內涵,被專家稱作是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裡程碑,公認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也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作為中國古老的織錦技藝最高水平的代表,於2006年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9年8月《地理標誌產品雲錦》國家標準在南京通過國家級專家評審,同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雲錦小擺件

在封建王朝時代,皇宮貴族的衣著和裝飾品很多都是使用的雲錦,它們被繡上龍鳳、牡丹之類的吉祥物,是權力和地位的一種象徵,普通老百姓對雲錦都很陌生。而如今在南京,雲錦被廣泛地運用。有的被製成了旗袍,體現了一種民國風情的大秀大美;有的被製成了領帶,中西方融合的內涵美;有的被製成了各種鏡框、相框,張掛在各個場合,盡顯大氣。所以,雲錦也是民間各種禮品定製的首選。

源:南京工美網站,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走進雲錦博物館 感受雲錦的神奇魅力
    活動意義: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更是全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
  • 【雛鷹新聞報導】走進雲錦博物館 感受雲錦的神奇魅力
    活動意義: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勞動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發展的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更是全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保護和利用好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增加城市魅力的重要方法。
  • 央視紀錄片《留住手藝》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
    紀錄片每集介紹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希望觀眾了解傳統手藝、關注技藝傳承人。   《留住手藝》共選取了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包括不少瀕臨失傳又重新恢復的項目,如廣東順德的香雲紗染整工藝;溫州樂清的藍夾纈傳統印染技術等。《留住手藝》還記錄了一批在世界非遺保護中佔有一席之地的項目,如代表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高度的古琴藝術;代表中國古代織錦工藝最高水準的南京雲錦製作等。
  •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足石雕
    其起源唐朝初期,與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相伴而生。2009年9月被列入重慶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0年12月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名單。雕刻題材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人物、動物和建築構件,以及實用器具、生活和勞動場景為主,其中人物又以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中佛像、文殊、普賢、觀音、羅漢等為主。大足石雕全由手工精雕細鏤而成,包括採料、構思、製圖、泥塑、制模、雕刻、精雕、細磨、拋光等諸多複雜工藝。
  • 雲錦、絨花、金箔 南京非遺有了「數字博物館」
    微距拍攝的雲錦作品細節。  「ZHI藝」平臺供圖11月27日,「南京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虛擬展示」項目成果匯報暨專家研討會在南京大學逸夫館召開。南大藝術學院研究團隊經過對雲錦、絨花、金箔三項工藝的深度文化梳理與數位化採集,正式啟動非遺虛擬展示平臺「ZHI藝」,以視覺化、審美化和數位化呈現方式,對南京非遺的傳統工藝進行當代解讀與傳播。
  • 今日工匠——有哪些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化民族歷經數千年演進,思想文化、精神文明之精髓,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繼承與發展,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博大精深。我們有哪些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我國有著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計1372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154個子項目,今天為大家簡單介紹6種。
  • 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淺談新聞裡經常提到非物質文化遺產,那到底什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文化遺產 ★提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先說說文化遺產。我國世界文化遺產截至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世界遺產名錄國家排名第二位,第一位為義大利,擁有54項。其中我國較為知名的有長城,莫高窟,故宮,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等等,世界上其他知名的文化遺產例如日本古京都歷史古蹟、柬埔寨吳哥窟、希臘雅典衛城等。
  • 錦繡前程 | 南京雲錦傳承人金文:逐花異色錦上緣
    金文金文,1954年出生於江蘇南京,著名雲錦藝術家,國家級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被譽為「織造龍袍第一人」。金文作品《真金孔雀羽大團龍》地屏採用高檔的龍袍製作工藝,特大團龍妝花圓光嵌入雲龍暗花地紋中,使整體更顯金碧輝煌,層次分明。
  • 香港舉辦展覽推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日電香港文化博物館由明天起至明年二月十六日舉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內容涵蓋中國的民謠諺語、歌舞雜技、戲曲曲藝、民間美術、民俗禮儀、工藝製作、傳統醫藥等,讓香港民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 江蘇非遺丨南京雲錦:寸錦寸金 燦若雲霞
    ,南京雲錦博物館就坐落在這裡,途徑這裡的南京地鐵二號線,取名雲錦路站。  南京雲錦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雲錦專業博物館。  自古雲錦就有寸錦寸金之稱,其織造工藝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從紋樣設計到成品一共要經過120多道工序,代表著中國織錦技藝最高水平,機器至今無法替代。
  • 第三屆中國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在昆明舉行
    業界認為,這是校企協共同發展非遺事業、傳承傳統文化的一次標杆會議。本屆大會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辦公室、昆明學院等單位承辦,大會的主題是「開啟紡織非遺傳承發展新時代」。
  • [中國文化日記]記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雲錦
    中廣網北京11月16日消息(記者姚東明 景明)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錦」是最高技術水平的絲織品,南京雲錦列中國古代三大名錦之首,因其豐富的文化和科技內涵,被稱作中國古代織錦工藝史上最後一座裡程碑,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天南京雲錦在傳承創新中光大,並融入尋常百姓生活。
  • 穿越千年的奢華 南京雲錦迎春拍賣會1月11日舉辦
    導讀:南京雲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創建的「吉祥」雲錦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濃縮了中國絲織技藝的精華,繼承了歷代織錦的優秀傳統,代表了中國絲織工藝的最高成就。中國絲綢在七千年的漫長的發展史中,不斷創造出豐碩的成果,把中華兒女心靈和智能的結晶奉獻給全世界,為美化人類生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雲錦是絲綢領域的最高端產品,是反映一個國家絲織技術水平的標誌,以她動人心魄的魅力,成為中國奉獻給世界文明寶庫的一顆璀燦的明珠,發出無比絢麗的光芒。「錦」字,是「金」字和「帛」字的組合。
  • 靖德公考考前衝刺:中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
    今日公考常識積累之中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你知道幾個?古老留存是文明的印記,豐富遺產是大國的勳章。世界文化遺產分為物質和非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雲錦衍生品走進街頭巷尾實體店:雲錦手包、雲錦主題肯德基、星巴克...
    &nbsp&nbsp&nbsp&nbsp雲錦手包、雲錦主題肯德基、星巴克寸錦寸金星享卡……眼尖的市民最近不經意間留意到,古時皇家獨享的雲錦工藝元素,陸續出現在南京街頭巷尾的文創小店和快銷品店。
  • 南京名城會中外專家共話文化遺產保護和創新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平,南京近年來還積極梳理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努力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比如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南京史跡、中國明清城牆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等。&nbsp&nbsp&nbsp&nbsp據介紹,南京是中國的「四大古都」之一,擁有2500年的建城史,現有世界世界文化遺產1處,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6處。
  • 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日本倉敷展出(圖)
    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日本倉敷展出(圖) 2017-10-16 20:16: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新華社「快看」走進南京雲錦博物館 佛慈雲錦聯名香囊再掀「新國潮」
    7月12日上午10點,新華社「快看」抖音直播走進南京雲錦博物館,雲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雲錦的獨特魅力。直播中,佛慈製藥與南京雲錦聯名限量版純手工香囊一經推出,便掀起了訂購熱潮。直播中的非遺文化內容獲得觀眾好評南京雲錦是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在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品,2009年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因其色澤光麗燦爛,美如天上雲霞而得名,有「寸錦寸金」之稱。
  • 南京禮道|將傳統工藝融入生活,金陵金箔玩出新花樣
    由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組織舉辦的南京禮道.南京特色文旅商品徵集活動進入倒計時,9月10日報名截止,還剩五天!本次徵集活動共有「南京禮道·文博好禮」、「南京禮道·特色美食」和「南京禮道·紅色精品」三個系列,歡迎大家來報名!
  • 傳統工藝向當代工藝成功轉型,一撥佳作珍品「襲來」
    圖為:雲錦紗地屏風《高山流水》 金文 金櫻紫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雲錦,自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貢品,普通老百姓難得一見。1949年後,政府開始著力恢復和保護雲錦這項技藝。2006年,「南京雲錦木機妝花手工織造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9月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