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舉辦展覽推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26 搜狐網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二十日電香港文化博物館由明天起至明年二月十六日舉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內容涵蓋中國的民謠諺語、歌舞雜技、戲曲曲藝、民間美術、民俗禮儀、工藝製作、傳統醫藥等,讓香港民眾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是次展覽由國家文化部港澳臺文化事務司與香港特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聯合主辦,並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民族博物館與香港文化博物館聯合籌劃。展覽逾三百多幅圖片及一百多件實物,並有藝人進行現場表演。

  配合展覽,由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期間,博物館邀請了「面人湯」、北京金漆鑲嵌、冀派內畫、北京料器、武強年畫、南京雲錦木機妝花織造技藝及棕編等七位傳承人進行現場技藝展示,明年一月三十日至二月二日農曆新年期間更邀請藝人演出唐山皮影戲。

  展覽開幕典禮於今天舉行。主禮嘉賓包括特區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周小璞、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國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韋榮慧、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王澤洲和特區康文署署長周達明。

(責任編輯:李愷萌)

相關焦點

  • 香港文化節舉辦新媒體展覽 以科技再現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新社香港9月13日電 (韓星童)第四屆香港文化節重點節目「國泰民安: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媒體展覽」於13日舉行傳媒預覽。展覽通過360度投影技術和3D動畫等新媒體技術重現香港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旨在應用科技實現藝術表達及文化保育。
  • 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將在濟南舉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郭學軍 仿宋_gb2312',-apple-system,helvetica>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新聞發布會10月15日在北京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王廷琦、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張蓉出席發布會並介紹博覽會有關籌備情況。
  • 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 倫敦舉辦「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
    大公網5月17日訊(記者李威)為慶祝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節」15日在倫敦舉行,探討英國及香港的中華遺產及食物文化,包括括國際知名的華人廚師譚榮輝及黃瀞億等人士出席活動,並示範製作端午節食品粽子。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在北京開幕:客家舞麒麟展現風採
    融匯世界的客家  展示客家的世界  我們致力於客家文化傳承和產業發展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即將啟用
    人民網香港6月12日電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將於18日舉行啟用典禮和「非遺樂在三棟屋」同樂日,屆時將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廣活動,提高公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中國經驗」
    其中,就法治建設而言,中國政府先後頒布了《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等法律、法規、文件;啟動了《中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認證、搶救、保護和研究工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
  • 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香港,現場超火爆……
    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香港,現場超火爆…… 2019-08-0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非遺清單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資源
    現狀和未來:非遺清單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資源 走進香港非遺中心,首個專題展覽「口傳心授——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正展出,涵蓋表演藝術、宗教儀式、節慶活動、傳統手工藝等不同領域,各自代表了不同社群對傳統文化傳承所作的貢獻。市民可通過免費參觀這個專題展覽,體味香港本地的傳統文化。
  •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 港式奶茶的秘密
    香港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清單涵蓋480個本地項目,其中20個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當中粵劇、長洲太平清醮(包山節)普遍為人所知,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南音、宗族春秋二祭等則令一般市民感到陌生。
  • 趣讀丨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香港:非遺清單是香港重要的文化資源
    在香港非遺中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館長鄒興華、非遺諮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教授表達了他們的看法。走進香港非遺中心,首個專題展覽「口傳心授——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正展出,涵蓋表演藝術、宗教儀式、節慶活動、傳統手工藝等不同領域,代表了不同社群對傳統文化傳承所作的貢獻。
  • 弘揚工匠精神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信息發布會舉行。 本次發布會旨在促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的「走出去」,搭建以聯合國總部和紐約藝術館為平臺,實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球範圍深度傳播、展示、交流,達到中外文化團體、專家學者、工藝大師、藝術家、文博企業有效合作發展共贏的初衷。
  • 香港籌建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新華網香港5月2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28日表示,特區政府現正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要求,策劃全港範圍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建立香港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 香港故事|這些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你了解嗎?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負責人表示,特區政府希望通過該項目支援延續性已式微、傳承人及團體已很少的非遺項目,為非遺傳承人或團體提供平臺一展技藝,讓公眾了解其文化內涵。香港傳統文化饒有特色,其中粵劇、長洲太平清醮、調配港式奶茶技藝、大澳端午龍舟遊湧、香港天后誕、涼茶、香港中式長衫和裙褂製作技藝等均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開幕
    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多年務實推動,保護非遺已成為全民族的文化自覺,在保護傳承實踐中形成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生態保護理念,和以人為核心、以生產生活為載體的非遺活態傳承理念,推動非遺秉承傳統,融入千家萬戶生產生活。
  • ...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教師培訓計劃」啟動
    護航計劃響應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合作,首次面向港澳開展活動,開啟文化護航新篇章。2020年12月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教師培訓計劃」首期培訓在線開啟。此項目是在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護航計劃支持下,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與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聯合實施的項目。
  • 徐州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培訓班
    為加強全市基層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隊伍建設,推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徐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於12月3日-4日舉辦了徐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業務培訓班。來自11個縣(市)區局(徐州經濟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分管局長、文化(非遺)科科長、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市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徐州演藝集團非遺負責人參與培訓。本次培訓特邀國內非遺專家教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播等方面知識和實用技能進行授課講解。
  •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巴塞隆納巴特羅之家舉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巴塞隆納巴特羅之家舉辦
  • 鎮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亮相香港
    中國江蘇網訊 由江蘇省海外聯誼會、香港江蘇社團總會共同主辦,鎮江市海外聯誼會、香港鎮江同鄉會、鎮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鎮江味道 金山巧工」鎮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14日在香港開幕。  本次亮相香港的鎮江非遺展分為「天工巧作」「藝匠生輝」「互動體驗」三個主題區域,以恆順香醋、梅庵古琴、亂針繡為主線,通過各個展品巧奪天工的藝術創造,為香港市民描繪出一幅獨具鎮江特色和元素的民族傳統文化圖,展現世代鎮江人的勤勞智慧與絕妙技藝。
  • 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建設中國特色保護體系(圖)
    去年,文化部確立了「依法保護,重在傳承」的「文化遺產日」主題,圍繞學習、宣傳和貫徹《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在北京舉辦了「文化遺產日」主題活動,包括「依法保護,重在傳承——《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宣傳展」、「薪火相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師徒同臺展演」、「我們的精神家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大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冊府琳琅 根脈相承——中華典籍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在四川成都舉辦了第三屆
  • 香港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展現藝術精髓 (1/4)
    「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展現藝術精髓 (1/4) "← →"翻頁 10月25日,香港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市集」一連兩天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廣場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