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梳理的三日遊路線表,後面會有個人體驗的詳細解說。
來到重慶,哲學三問時刻縈繞心頭:
我在哪兒?要去哪兒?怎麼走?
日行三萬步,兩萬在迷路,打開導航指路,指針像喝醉了一樣360度抽風旋轉,怎麼指也指不清楚,我站在原地,可憐弱小又無助。
……
在成功踏破一雙阿迪王之後,我梳理出一份年重慶三日遊攻略,希望讓大家少受找路繞路之苦(完全不迷路似乎不大可能)。
如果說夏天的重慶是火辣辣的紅色,那麼冬天的重慶在我的印象裡就是黃色的。
沒有了高溫下的氣焰囂張,還時不時霧氣茫茫,但從山那頭冉冉升起的、從火鍋底部噗噗冒出的,仍然是那份令人留戀的暖洋洋。
不算冷,一般都在0℃以上,大清早起來也沒見路面結冰,比如最近這段日子都在10℃上下,寒風刺骨之類的感受和這座城市基本沒關係。
不過重慶沒有統一供暖,所以下他地點還是要選暖空調給力的才巴適。
一直不敢來重慶,是因為聽說辣味滲透到重慶的鍋底,導致米飯都是辣的。吃泡麵?對不起,泡麵也辣。
事實證明這只是個梗,問題是我還被這個梗騙了十多年!
我的青春就在這樣的謊言中飄散了!
作為一個川湘菜在自己城市早已全面開花的的杭州人,重慶的微辣不難接受,只不過辣度更高一點就是了。
比如這一碗花市豌雜麵,它的微辣就超綱了,需要來一杯酸奶來鎮壓一下。
至於重慶的中辣,我也挑戰了一次。第二天,菊勢變得相當不穩定,蹲在馬桶上,腦子裡滿是奧特曼揍的那個小怪獸在噴火的畫面。
那一刻,我恍然:難怪重慶的肛腸科醫院全國有名。
重慶菜的辣度不算誇張,誇張的是麻,連糖醋排骨、魚香肉絲這類菜裡也能揀出花椒粒,真的是意料之外。
但即便是一點吃不得辣的人,在重慶一樣可以吃得很好:有紅油抄手就有清湯抄手,有麻辣小面就有清湯小面,暖暖的很貼心。
慫的可以學我,叫一份清湯的,然後自己酌情一點點加辣。
真心不貴。本地人的重慶小麵館,下二兩面只要6塊,三兩面8塊,還帶免費豆漿無限暢飲。
我是第一次看到自動售貨機裡有2元以下、精確到2毛的商品。
我恨不得原地長出披肩長發,好享受這五塊錢的消費。
作為一座山城,重慶充分利用地形創造出很多極富想像力的建築和道路,城市裡司空見慣的元素被揉碎後重新組合排列,儼然大型魔幻主義現場,這是她最大的魅力所在。
近幾年,隨著重慶向著「網紅城市」的方向著力,這種魅力被進一步放大;另一方面,也冒出來一批為了「網紅」而「網紅」的景點,擺幾個漂亮的布景,大家爭相拍幾張照片,發個朋友圈完事兒,其他什麼內容也沒有,這個我就覺得有點流於膚淺了。
本攻略中的重慶限於重慶主城區,其實重慶周邊也有很多好耍的,例如大足石刻。
在主城區範圍內,給3天就夠。
Day 1
解放碑步行街 → 八一好吃街 → 重慶美術館→洪崖洞
解放碑與其說是一個景點,不如說重慶絕對的中心點。絕大多數的攻略都以它作為始發坐標;而這幾年的跨年,民眾也都是聚集在這裡倒數,迎接新年的到來,每一次都盛況空前。
要我說,解放碑沿街的商店也沒什麼可逛的,因此隨便看看,就來到與解放碑無縫銜接的八一好吃街。
要論價格,好吃街的東西與市井小館子相比很不美麗,我感覺自己還沒吃什麼呢,50元就沒了,要吃得滿足,恐怕得一張毛爺爺。
它的好處在於將各種美食聚攏在一處,省時省力。時間不充裕的、或是喜歡酒池肉林的感覺的,好吃街適合你。
重慶美術館的內外都非常驚豔,大紅色,方塊結構,看著就暖和。
展出是免費的,需要綠碼,不能帶任何液體進入。
最近的主題展如下:
2021年1月19日-1月31日 重慶市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教師展
2021年2月3日-2月28日 當代院風水墨大展
2021年3月3日-3月14日 2021重慶女子書畫展
開館時間如下: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場。
到了晚上去洪崖洞,需要在入口處掃碼預約後進入。
洪崖洞就是重慶的縮影,裡面的結構層層疊疊,上上下下幾次後就轉暈了……
洪崖洞裡的商店也透著一股魔幻現實主義。
這是洪崖洞裡的肯德基。
我意外發現,洪崖洞中有些商店的東西其實還蠻便宜的,不比景區外的貴。
遺憾的是,目前洪崖洞正在進行外立面改造,因此在很多角度下,洪崖洞實際上是這個樣子的——
改造完以後,會不會更加魔幻呢?
洪崖洞靠江一側有一個觀景平臺,從那裡可以看到千廝門大橋和重慶大劇院。
看到大劇院上的字了嗎?沒錯,我就是在重慶跨的年。
從洪崖洞轉一圈回來,不妨再去看看亮燈後的重慶美術館,亦是相當驚豔。
Day 2
李子壩 →觀音橋好吃街 → 南濱路 → 彈子石老街
第二天從解放碑出發的話,輕軌一刻鐘就能到達李子壩站。
李子壩站位於一幢大樓內,走下樓來,下面一個大型沿江平臺,大家都翹首等待列出從樓內穿梭而過。
這個不是景點的景點就是這麼簡單,它的意義在於濃縮了重慶許多景點的共同點——在不經意間構成了一場天、地、人共謀的視覺奇觀。
看完直接乘坐李子壩的輕軌來到另一條有名的好吃街——觀音橋好吃街。
規模不如八一好吃街,但是有一些不同種類的美食。
感覺是不是好吃街的價格都不會便宜?但是大家都在掏錢各種吃的時候,你就是不想服輸。
可能是元旦假期的關係,人非常多。
喇叭裡傳出「歡迎來到觀音橋好吃街」,我這才發現「好」念第四聲。
吃飽了,到素有「重慶外灘」之稱的南濱路散散步、消消食。
南濱路是沿江的一條長長長長長長長的步行道,風景本該很好,可惜冬天江面起霧,對面的地標來福士隱隱約約看不清楚。
從南濱路還可以看到重慶黃金雙子塔,也算是另一個城市地標了。
南濱路這一路上,每隔一段就有公交車站點,而且車次較多,可以隨時上下車,想逛就逛,想坐車就坐車,比較自由。
順著南濱路走,會經過長嘉匯。往裡走一點點,就能到達彈子石老街。
我曾望文生義,以為會有很多小孩在那裡打彈子,但是並沒有……
這裡就像是另一個開放空間版的洪崖洞,一層一層又一層,每一層的風景都不一樣。
名人蠟像館、海洋樂園、舊時大宅、法國水師營……摺疊在同一個時空中。
這裡正好處在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視野不錯,也有許多體面的餐廳,晚飯可以考慮在這裡解決。
雖然室外也有座位,考慮到氣溫,還是貓進室內用餐吧。
冬天太陽落得早,吃完出來,天就黑了。
在這之後我去了壹華裡夜景公園,現在想想還不如直接回旅館看看電視……
Day 3
黃桷(jué)坪藝術園區 → 交通茶館 → 磁器口古鎮 → 羅中立美術館
黃桷坪藝術園區是以四川美術學院黃桷坪校區為核心衍生出的一個藝術街區。
包含501藝術基地、102藝術基地、黃桷坪塗鴉藝術街、雙子煙囪等。
路邊的民宅也都覆蓋著塗鴉,看著很嘻哈。
可惜作為核心區的川美校園在疫情期不對外開放,須本校學生證才能進入。
同在這個區域的交通茶館,保留了重慶老茶館的風貌。
茶館裡熙熙攘攘,顧客裡頭年輕人比例明顯超過了老年人,有網紅打卡點那味兒了。
磁器口古鎮離市中心較遠,好在輕軌可達。
和國內很多古鎮景點一樣,這裡的商業化氣氛蓋過了古鎮該有的韻味,商品價格普遍也偏高,我覺得花小半天時間看看就夠了。
陳昌銀麻花(簡稱陳麻花)倒是可以試試,特點是非常酥脆,牙口不好的老年人也可以一試,現做現吃的比帶回去的袋裝版手信要好吃。
據說還有一個夏麻花年代更為久遠,口感相比陳麻花更脆一些。
有一個這裡東西貴的鐵證就是:別處100元10包的火鍋底料,這裡只能買7包。
我避開人群,往沒人注意的背街小巷裡走,這才品出一些古鎮的悠悠味道,方覺不虛此行。
從磁器口出發,輕軌配合計程車,一小時後能來到羅中立美術館,巨大的彩色建築矚目。
美術館位於四川美術學院大學城校區,是重慶三大省級美術館之一,外立面的斑斕不是用油彩、而是用廢瓷磚拼貼起來的。
別看外面花裡胡哨,但場館內一片純白,我想起一句話:我紋身,可我還是個好女孩……
逛完可以在博物館外的商鋪裡就餐,因為這裡主要是面向學生群體的,所以吃飯完全不貴,都是學生群體可接受的價格!
先列出我的不推薦名單,理由跟在後面——
① 長江索道
② 兩江遊船
③ 鵝嶺二廠
④ 壹華裡夜景公園
長江索道
不用去坐,要排隊、要花錢(單程20、往返30),但事實上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風景。
尤其是在冬天,江上霧茫茫,啥也看不清,更是擁擠的感受大於觀景的感受。
倒不如去白象居(當地一個年代非常久遠的民宅),在那裡的觀景平臺看纜車悠悠滑過,是更好的選擇——尤其還不收你錢。
在這裡還能窺見當地人的生活百態。
兩江遊輪
重慶的很多旅行社都將此作為一個重頭戲,要麼錄個大聲公在門口叫賣,要麼有人發傳單拉人。
為什麼都這麼賣力呢?我猜是利潤比較高吧……
和索道一樣,坐遊輪同樣是在江邊看非常漂亮,但是在船上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感覺。
如果只是想體驗在江上坐船,可以選擇坐本地的輪渡,幾塊錢,滋味一樣。
需在朝天門登船的乘客,請搜索「朝天門2碼頭」,在江北嘴碼頭登船的乘客,請搜索「江北嘴碼頭」,在彈子石登船的乘客,請搜索「彈子石輪渡碼頭」,在大竹林登船的乘客,請搜索「鳳溪沱碼頭」或「江城漁舟」。
鵝嶺二廠
老廠房改的網紅打卡地。凡是推薦這裡的,理由不約而同都是: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拍攝場地。
這裡將「網紅拍攝打開地」的概念做到了極致,甚至開闢有專門的網紅打卡布景房間,進去拍照要收費。
如果你沒有拍照的慾念,這裡就不值得來,何況從這裡回到市區的交通也實在不方便。除非——
看到這輛漂亮的車了嗎?別只忙著拍照,這輛車實際上是在李子壩和鵝嶺二廠之間的穿梭巴士,2塊錢一趟。從李子壩站就可以通往市內的四面八方,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所以坐的人很少。
壹華裡夜景公園
夜黑風高夜打了個的來到這裡,冬季顯然不是旺季,外面的店面關閉大半,滿目蕭瑟。
在公園玩的重頭戲是爬一座半高不高的山,大冬天的,大晚上的,天還剛下過雨,體驗可想而知有多醉人。
一路上很多牌子指向山頂的抖音網紅鳥巢,是參觀本景點的終極意義所在無疑了。
半山腰隨處可見類似的網紅打卡布景。
如果沒有人幫你拍照也沒有關係,這裡有幾個打卡點安裝了自動攝像頭,可以幫你拍照,你只要掃二維碼付錢就行。
爬上山頂看到的城市夜景如下所示,雨後都是霧,城市亮燈也並沒有那麼璀璨,所以如果是下雨就千萬不用來了。
就是這個鳥巢,其實在洪崖洞等其他打卡景點,類似樣式的鳥巢隨處可見。
我想我來都來了,那就來一張吧,效果是這個樣子的……
建議的出行方式是輕軌/公交車 + 計程車為主,步行為輔。
勸你不要想著在重慶自駕了,太艱難了,太險惡了,連本地計程車司機到了自己不熟悉的地界也會犯怵。
至於步行,不能輕信導航上說的距離,它沒有考慮垂直方向的高度差,因此地圖上的100米,有可能走十多分鐘還沒走到。
輕軌的乘坐體驗對外地人來說其實挺新鮮的,一會兒地上一會兒地下,一會兒穿過樓底,一會兒比肩樓頂,像是騎上了一條下雨前土壤裡鑽進鑽出的泥鰍,特別帶感。
經常可以看到一類有空位也不坐、扒著車窗看風景、一口一個臥槽的人。別懷疑,凡是這樣的,都是和我一樣外省來的鄉巴佬。
考慮以解放碑為圓心,找附近的酒店民宿。
我選了一家距離距離解放碑四站路、一刻鐘距離的M·H設計酒店,特價時只要80多元的樣子,但是感覺非常好。
只有一個缺點:中央空調的供暖效率太差,大概花了兩個小時才把室溫從7度抬升到24度。
從酒店的觀景平臺看下面,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半圓環天橋,我曾經在上面走蒙圈,非常具有重慶特色了。
在微信搜索「防疫政策查詢」,頁面實時更新,出行前可查詢再做決定。■
下次到重慶,打算把離主城遠的周邊玩一圈,據說是和重慶主城完全不同風格的風景,對此我頗為期待!■
瓦克五的環球旅行故事合集瓦克五的往期雜談回顧
加油!禿頭人!
歷史與碳水盛宴 | 西安旅行保姆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