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十多年前,茶圈裡鐵觀音一家獨大。
妥妥的,舉國上下,全國一片鐵。
那時,不論走到哪。
茶桌旁要是沒在泡鐵觀音,總會差了點意思。
而當時,如果在各地的茶城裡開店。
店面裡沒賣幾款鐵觀音,那麼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茶葉店。
那個屬於鐵觀音一統天下的時代。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時至今日,茶界裡的老班章、金駿眉、「牛肉」、龍井……
都難以匹及當年鐵觀音的江湖地位,妥妥的穩坐頭把交椅。
並且,當時流行的鐵觀音。
還不是傳統香型的,那種發酵程度重一些的。
而是清香型的,改良版的,蘭花香悠悠的。
顏色綠綠的,像蜻蜓頭那樣的小顆粒茶葉,讓很多人一度誤認為是綠茶。
當時,清香型的鐵觀音,講究要放進冰箱冷藏保鮮。
這種冰箱存茶的方法,一度引領了存茶的風尚。
受到鐵觀音的影響,時至今日,很多人喝茶存茶。
仍習慣懶人式的,往冰箱裡一塞,然後不管不顧。
《2》
不久前,曾到老友那聊事情。
那位多年不見朋友,畢業之後,就直接回家做海鮮生意去了。
剛一坐下,他就順手從桌子旁的小冰箱。
掏出了一個盒子茶,是大紅袍。
客氣的說到,「這是過年時,別人送來的。」
「只喝過一次,香氣還不錯。」
然後,剪開了泡袋,燒水泡了喝。
一嘗茶湯,徹底返青了,滿滿的冰箱綜合味。
話說起來,武夷巖茶的保存,是不能放進冰箱哇!
除了巖茶外,其實大部分的茶葉,包括白茶、普洱、紅茶、黑茶等等,都不建議放冰箱。
相比常溫保存,大部分茶葉在放進冰箱後,更容易存壞變質!
只不過, 當年風靡全國的鐵觀音,帶來的影響深遠。
以至於當一個人喝了很多年的鐵觀音後,會養成這樣的習慣。
任何拿回家的茶,一律想放進冰箱保鮮。
這樣的存茶習慣,哪怕在鐵觀音這位茶界老大哥,隕落多年後。
在武夷巖茶、普洱茶、福鼎白茶這些後輩崛起後。
一時半會間,這樣的存茶習慣,仍然沒改變。
《3》
上文麻花明確肯定了。
巖茶的保存,不能放冰箱。
武夷巖茶,非焙火不成茶。
巖茶的得來,必須要經過焙火。
這一點,與改良工藝的清香型鐵觀音,完全不同。
冰箱的低溫環境下,會讓巖茶的條索內好不容易焙進去的「火」,難以為繼。
換言之,容易讓茶葉返青。
運行過程中的冰箱,因為製冷的需要。
內部的溼度大,水汽瀰漫。
再加上,哪怕是專門用於存茶的冰箱。
也會因為內部的塑料元件、金屬構造的影響,帶出難聞的「冰箱綜合味」。
這對於巖茶的妥當保存而言,傷害很大。
乾燥的巖茶條索,容易吸附外界的水汽與異味。
水汽源源不斷生成的冰箱內部,完全是茶葉的一場煉獄。
品質再好,幹度再低的茶葉,放進冰箱後沒多久。
幹茶一旦吸附過多的水汽後,很容易受潮變質。
而對經過殺青與焙火的巖茶而言,則是會增加返青概率。
導致茶香變弱,生出青味,湯水變薄,整體風味一去千裡。
《4》
清香型鐵觀音,適合放進冰箱保存。
而焙火的巖茶,不能放進冰箱。
除了這兩種茶之間,風味特性完全不相同。
那種顏色綠綠的鐵觀音,需要保鮮。
要用到低溫冷藏,來達到保持風味清鮮的狀態。
而焙火的武夷巖茶,則壓根沒有存在「保鮮」之說。
更重要的一點,也是容易被茶友們忽視的一點。
在於它們的包裝,根本不一樣!
清香型的鐵觀音,外形是一粒一粒狀的。
通用的包裝,用的是抽真空。
像超市裡賣的真空大米那樣。
經過抽真空後,乾燥的茶葉,結結實實的縮在一團。
原本上,任何的茶葉保存,都怕受潮。
清香的鐵觀音,也不例外。
然而,在抽真空的絕對嚴實防護下,茶葉根本沒辦法和外界聯繫。
外界的水汽入侵,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抽真空包裝的鐵觀音,能夠無所畏懼的放在冰箱裡保鮮,不怕受潮。
PS,這點只針對包裝還沒拆開前。
如果是拆封過後的鐵觀音,那麼最好的法子,也是放在乾燥、陰涼、避光的環境存茶。
妥當保存,及時喝完。
《5》
聊回到武夷巖茶。
巖茶的包裝,市面上以單獨的泡袋裝常見。
於是,會有很多人覺得。
一次一泡的巖茶,袋口嚴實的密封著。
所以,哪怕放在冰箱這樣比較潮溼的環境。
茶葉也不容易吸附到太多的水汽。
NO,NO,NO。
這裡麻花要勸一句,千萬別這麼說。
巖茶的泡袋密封≠真空包裝。
所以,泡袋內的巖茶條索,並非是徹底切斷了與外界的聯繫。
經泡袋密封的巖茶,平常在保存的時候,仍需要放在乾燥、陰涼、清潔的地方。
多花點心思存茶,才能延長巖茶的保存時間,不會那麼快就返青。
那,既然如此,巖茶為什麼不用真空包裝呢?
早兩年,這樣的想法,曾聽武夷山當地的小夥伴提起。
他當時說,想推一款真空包裝的巖茶新品。
不過,後來試行時,推廣難度比較大。
武夷巖茶,很少出現大規模真空包裝的情況。
一個是因為巖茶的條索易碎,經不起任何的磕碰。
如果是像清香型鐵觀音那樣,直接用抽真空包裝。
那麼,茶葉早就得碎成沫沫了。
另外,巖茶有褪火的需要。
剛剛完成焙火加工的巖茶,不能直接飲用。
要放一放,等到明顯的火味褪去後,才適合飲用。
而真空包裝之下,不利於巖茶的褪火。
所以,就當前的巖茶市場而言。
採用真空包裝的情況,少之又少。
最簡單的原因就是,不實用,不適用!
《6》
任何茶葉的保存,都是一件細心活。
武夷巖茶,也不例外。
經過泡袋包裝後的巖茶,儲存起來可千萬不能疏忽大意。
除了不能將茶葉放進冰箱外。
也不能隨手的將泡袋,放在泡茶桌的邊上。
那裡的水汽,實在太重。
平常三五不時的,茶桌旁就需要燒水,泡茶。
等一壺水燒到滾沸,水汽瀰漫,周圍的溼度驟然變大。
如果這時,巖茶沒有尋得安身之所。
最後的結局,往往逃不脫受潮、返青、變味的下場!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