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是一種高度,乘坐熱氣球俯瞰尼羅河日出也是一種高度;阿布辛拜勒是一種境界,泛舟尼羅河日落也是一種境界。當然,如果你沒有親身立在它面前,你可能依舊無法感受那會是怎樣的一種高度、怎樣的一種境界。
稿件來源:樂途旅遊網與專欄作家大俠V5
阿布辛拜勒,埃及歷史的高度
圖文/大俠V5
我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眼前看到的阿布·辛拜勒神廟,如果非要用語言來形容,我想應該是這樣的:對於沒去過埃及的人來說,金字塔是一中想像,而對於去過埃及的人來說,阿布·辛拜勒神廟會是另外一種想像。
圖文/大俠V5
阿布·辛拜勒神廟建於公元前建於公元前1300-前1233年古埃及新王國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 Ramses Ⅱ)時期,坐落於尼羅河畔,立於神廟之前的四尊法老巨像猶如巨大的哨兵監視著從前面過往的一切,威嚴不可侵犯,令人敬畏。
圖文/大俠V5
阿布·辛拜勒神廟有大小兩座神廟,大神廟祭祀拉美西斯二世、太陽神以及其它諸神。神廟入口處列有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四尊中有一尊破損。
圖文/大俠V5
這座宏偉的建築物被稱為是「受阿蒙寵愛的拉美西斯的神廟」,阿蒙是埃及的諸神之王,而這亦是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間為其最寵愛的妻子──奈菲爾塔莉在努比亞所興建六座石建神廟的其中一座,目的是為了向埃及南面努比亞宣示國威,並在該地區鞏固埃及宗教的地位。
圖文/大俠V5
1813年瑞士探險家讓路易斯布爾克哈德(Jean Louis Burckhard)無意中發現了拉美西斯二世大神廟,並最終使其重見天日,當時只有其中一個頭像露在沙漠外面,旁邊的一個已經損害,餘下的兩個只有王冠部分可見,焦萬內尼貝爾佐尼(Giovanni Belzoni)在1817年把埋藏神廟的黃沙清理一部分出來,使得人們可以進入神廟內部一探究竟。
圖文/大俠V5
神廟外壁的阿蒙神雕像,埃及的神最初只代表自然,後來隨著時光的流逝,神像也變得越來越複雜,這些神像開始混合在一起,並融合他人的特徵,變得越來越難以辨認。
走進神廟內部,穿越五千年的歷史
圖文/大俠V5
第一次知道神廟是在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一群歐洲遊客坐船沿尼羅河由北向南,船行靠岸,遊客立身於無數高大的羅馬立柱之間,然後,立柱上方滾下巨石企圖謀害到誰,整個場面氣勢恢宏,無處不映射著關於古埃及的古老文化。當時也想,如果有一天也能身臨其境該有多爽?
圖文/大俠V5
神廟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不過請原諒我的沒有素質,偷偷的代開鏡頭蓋盲拍一通,完全不看取景器,因為這裡真的太漂亮、太過震撼。
圖文/大俠V5
雖然歷經幾千多年的歲月侵蝕,神廟景象依舊時分壯觀,吸引無數遊人前往參觀,感受五千年埃及歷史的輝煌。
圖文/大俠V5
據不完全統計,埃及大大小小的神靈有上千個,他們最初代表著自然界的各個方面,但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相互衍化變著越來越複雜,並融合他人的特徵,變得難以識別。
圖文/大俠V5
相關閱讀》》》古埃及木乃伊製作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