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係大躍進?朝野樂見「更名臺灣」,網諷:沒有「建交」,都是...

2020-12-24 海峽派

新一輪「正名」老把戲這幾天又在臺灣上演,這次話題談的是「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要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先是前兩天綠媒鋪天蓋地宣傳,所謂「美國挺臺再出現新動作!」報導稱,美國眾議院連線共同主席夏波,聯合78位眾議員致函給國務卿蓬佩奧。信函內提到「臺北」無法確實反映所謂「臺美關係」,而且在「臺灣關係法」內,也不是以「臺北」一詞稱呼臺灣,呼籲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據稱,去年「美國在臺協會」的對等機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也已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

臺灣外事部門「次長」曾厚仁

然後,昨(21日)上午,臺灣外事部門「次長」曾厚仁證實稱「相關工作正進行中」。當晚,臺灣外事部門回應感謝美國多位眾議員的提議,「我方將就本案持續與美方交換意見,並進行內部研議工作,未有確切推動時程。」

「未有確切推動時程」,也就是沒有明確時間表,還不知道八字有沒一撇。所以,島內網友多數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政客嘴炮居多,如果正名那麼簡單,臺灣早『獨立』了。」「看看這些膽小鬼,不敢直球對決,只搞這些小動作!」

「所以吃萊豬只有換到一個『外館』改名哦?」有的直接諷刺,「為啥不改成『臺灣駐美大使館』啊?沒有『建交』,都是騙人的。」

連曾厚仁自己都說,「正名議題」有一定敏感性,須待時機成熟。而熟悉對外事務的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22)日也在臉書發文潑冷水,他表示,推動改名「臺灣代表處」現在言之過早、不切實際。他還說,蔡英文現讓人民期待愈高,期待落空時的傷害也會愈大。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

那麼,陳以信本人對「更名臺灣」抱持什麼態度?事實上,國民黨在「親美」的黨主席江啟臣帶領下,都是樂見「更名」的。

日前臺當局立法機構成立「臺灣英國議員交流協會」,有跨黨派38位「立委」參加,值得注意的是,該協會的中英文名稱全都使用「臺灣」,而且創會會長就是江啟臣,陳以信則是副主席;成立大會當天,吳斯懷、曾銘宗、李貴敏、吳怡玎、謝衣鳳等國民黨「立委」都到場慶賀。

由此可見,在江啟臣的領導下,國民黨越來越能夠接受是涉外事務以「臺灣」之名行之。

國民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暨文傳會發言人何志勇今天也向臺媒表示:「我們樂見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

不過,「更名臺灣」並非簡單事。臺灣「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笑笑不語:我一個公司,多少年都做不到啊!只能縮小、隱藏,自嗨一下,騙騙大家。

相關焦點

  • 臺新任「立法院長」遊錫堃見AIT處長建議「臺美建交」,被諷:還在做夢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聯合報》13日報導,2月1日剛剛當選臺「立法院長」的遊錫堃今天(13日)與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一股腦向酈英傑提了好幾個「建議」,其中包括建議美國考慮「臺美建交」。有島內網友對此諷刺,還在做夢,又一個作秀的當「院長」。
  • 「臺美不建交論」在島內發酵
    自稱不追求「建交」中時電子報28日稱,臺美關係今年「突飛猛進」。5月,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議員麥考爾聲稱,「承認臺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就是對北京最嚴厲的懲罰」,接著美國在兩個月內接連派出衛生部長阿扎、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並宣布對臺多項軍售。
  • 「臺美建交」不要了,「美國來救」沒有了,「臺獨」還玩得下去嗎?
    日前,陳水扁在參加「臺北市設市百年紀念特展」時呼籲「朝野要和解,兩岸要和解」。9月22日,臺灣地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在接受美國有線廣播電視訪問時表示「臺灣不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的外交關係」,這讓今年以來喊「美臺建交」的各路「臺獨」分子大跌眼鏡,接著他在立法機關回答「若大陸攻臺美國會不會來救時」更是直白地說「這個問題要問美國人」,給堅信美國會為臺灣「打一場『獨立』戰爭」的「臺獨」分子兜頭澆了盆冷水。
  • 民進黨前主席遊錫堃叫囂「臺美建交」
    以最便宜的80萬元計算,臺灣祝賀團一行8人至少需要320萬元。    曾參加過歐巴馬就職典禮的前「立委」林郁方表示,即便花了大價錢,遊錫堃參加的只是上百萬民眾都可以參加的活動,「蔡英文煞有介事地要遊錫堃低調一點,其實不必低調,因為根本見不到什麼人」。可見遊錫堃鼓吹的所謂臺美關係融洽說,根本是自欺欺人。
  • 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大好?臺學者鐵口絕不可能建交
    針對美國與臺灣地區關係,前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邵宗海27日在論壇上舉兩個例子闡明美國到底是口惠,或實作?邵宗海說,美國至今在臺灣要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都沒有任何承諾,美國國務院近期說明臺灣要「不希望臺灣以主權國家的身份」進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由此可見。
  • 又鼓吹「美臺建交」?臺網友:別做夢了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剛剛當選臺「立法院長」的遊錫堃13日與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遊錫堃在會後稱,他在會面時談到希望美國支持臺灣加入WHO,並建議儘快促成臺美籤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同時建議美國可以考慮「臺美建交」。
  • 蔡英文更名臺「駐美機構」包藏三個禍心
    蔡英文當局對此見獵心喜,誤以為臺美關係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但後來川普與習近平主席通話時公開承諾將會恪守「一中政策」,無疑徹底打破了蔡英文不切實際的幻想。現在中美關係將逐漸重新步入正軌,蔡英文之前的幻想也將全面破滅,未來臺美關係只能在中美關係大的框架下運行,不可能再取得實質性重大突破。此前,島內就盛傳臺灣已經完全淪為美國的棋子和籌碼,隨時有可能被川普給交易或出賣。
  • 臺前「外長」說實話了:所有臺「友邦」都想和中國大陸建交
    曾駐中南美洲的臺外事部門前負責人歐鴻煉指出,臺當局所有「友邦」都想與中國大陸建交,臺當局「斷交」危機處處都在,薩爾瓦多「斷交」很可能引發骨牌效應,這體現出美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已現式微。臺前官員:所有「友邦」都想和大陸建交臺灣《聯合報》23日報導稱,曾駐中南美洲國家的臺外事部門前負責人歐鴻煉提醒,中美洲有區域合作機制,薩爾瓦多在地理和政治上與臺「友邦」瓜地馬拉、宏都拉斯關係密切,薩爾瓦多的「斷交」恐將引發骨牌效應。
  • 「臺北」變成「臺灣」?美「臺僑」推動更名,陳以信:言之過早
    文丨快樂天使 審丨瑾涵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與美國加強所謂「臺美友好關係」,大力推動「去中國化」,但大家心裡都清楚,大陸勢必不會允許「臺獨」勢力在島內猖獗。此前,無論是外交部、國臺辦,還是國防部,都已經多次警告民進黨當局與美國政府,不要妄圖挑釁大陸底線,破壞一中原則。
  • 臺駐美機構改名「臺灣代表處」?臺外事部門又改口了
    [新聞頁-臺海網]臺駐美機構改名「臺灣代表處」? 臺外事部門又改口了。(圖片來源於網絡)中國臺灣網12月22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美國眾議院78位眾議員,呼籲美國務院應將臺灣「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
  • 荷蘭駐臺機構「更名」,網友:不知道又要賣給臺灣什麼東西
    荷蘭駐臺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27日宣布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圖片來源網絡)荷蘭駐臺代表機構「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27日宣布更名為「荷蘭在臺辦事處」。消息一出,島內綠營一片歡騰,聲稱「臺荷關係大突破」等等,民進黨當局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還對新名稱「高度肯定」。
  • 「臺獨大佬」遊錫堃見美國官員鼓譟「臺美建交」,網友:還在做夢
    不過遊錫堃上任臺立法機構負責人後,種種作為卻讓人大跌眼鏡。2月13日,遊錫堃與所謂「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等人見面,以所謂「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呼籲正式承認臺灣」等話語進行鼓吹諂媚,遊錫堃還鼓動美國可以考慮所謂「臺美建交」。不過,酈英傑對此並沒有響應,遊錫堃被狠狠打臉。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所謂「臺北法案」, 遊錫堃賊心不死,再次鼓譟所謂「臺美建交」。
  • 察網:美臺軍艦互停後放手日本大打臺灣牌
    這一條信息說明,利用臺灣遏制中國,是川普政權長期精心準備的對華策略。美日臺三方安全對話曾經停滯,於2016年重啟,配合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與會人員級別很高,包括美國與日本高階退役將領、臺灣國際事務及戰略安全等領域學者專家,是美日阻止兩岸統一、強化在臺海軍事存在的一個關鍵動作。
  • 蔡英文叫囂「臺灣獨立」,心腹慫恿「美臺建交」?國防部嚴厲警告
    蔡英文在疫情期間採取的一系列舉動都在挑戰中國的底線,她不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不斷地讓國臺辦出言警告。先是臺灣象徵著「臺獨」勢力的賴清德以蔡英文助手的身份訪問美國,之後遊錫堃和美國的相關部門的酈英傑等人見面,建議臺美儘快籤訂自由貿易協定,這樣的行為無疑是違反了只有一個中國的原則,如果美國選擇了回應,並將會遭到中國強有力的抵抗政策。臺灣從古至今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怎麼處理都是中國的事情,輪不到別的國家插手。
  •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民進黨當局證實推動「駐美代表處」更名「臺灣代表處」 2020年12月21日 15: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源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綜合臺媒報導,臺外事部門政務副手曾厚仁今日證實,民進黨當局正推動「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更名為「臺灣代表處」(TRO)。
  • 臺當局炒作和索馬利蘭「建交」,對方都不算是一個「國家」
    然而,近日有外媒報導稱,非洲「國家」索馬利蘭(臺灣地區稱索馬利蘭)將派出一名「駐臺代表」,這讓島內一些人「樂瘋了」,不僅眾多臺媒爭相報導,有民進黨「立委」更是表示,若確有此事將是民進黨當局的一項「外交突破」。可讓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個索馬利蘭其實並非是一個國家,其「國家身份」在國際上並不被其他國家以及聯合國所承認。
  • 臺揚言反制外航更名「中國臺灣」 臺學者諷:數學不好嗎?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 臺媒稱,中國民用民航局日前發函給44家外籍航空,要求不得將臺灣地區改列為「國家」,須冠名為「中國臺灣」,44家外籍航空在7月25日截止日已全數更改。臺灣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近來研議「報復措施」,針對將臺灣地區添加「中國」名稱的航空公司,考慮以不許停空橋、調整時間帶等做法予以懲罰。
  • 反對《與臺灣關係法》鬥爭——中美建交後圍繞臺灣問題的第一場較量
    它的許多條款都明顯違反中美建交公報和公認的國際法準則。中美建交公報規定,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美國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與臺灣關係法》則規定該法的宗旨是「維持美國人民同臺灣人民之間的商務、文化和其他關係」。同中美建交公報相比,「其他非官方關係」中的「非官方」一詞被刪除。
  • 胡新民:從中美建交歷程看解決臺灣問題之道
    【本文為作者胡新民向察網的獨家投稿】這幾年,美國方面的涉臺動作頻頻,越來越無所顧忌,力度也越來越大。現在回顧一下中美建交過程中中美雙方在解決臺灣問題上的博弈歷程,對於認識臺灣問題的癥結,尋求解決臺灣問題之道,是很有益處的。
  • 臺「亞協」將改名「臺灣日本關係協會」 綠營:希望對美也改名
    6日 ,臺「外交部長」李大維在「立法院」表示,臺灣對日窗口「亞東關係協會」也將改名為「臺灣日本關係協會」,全案已經呈報「行政院」,等待核定中。據臺灣《自由時報》6日報導,日本與臺「斷交」以後,設立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作為對臺窗口,當時臺灣希望使用「日華交流協會」,日本希望使用「日臺交流協會」,雙方無共識之下,該組織名稱便定為「交流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