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魯哲)2019年,上海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3月9日,上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發布《2019年上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上海市生產總值(GDP)38155.32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88億元,下降5.0%;第二產業增加值10299.16億元,增長0.5%;第三產業增加值27752.28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佔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5.73萬元。
圖片來源:上海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下同)
經濟運行韌性增強
2019年上海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中固穩的發展態勢,顯示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經濟增速逐步回穩。市統計局分析,在國際環境錯綜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以及自身結構調整陣痛等因素影響下,2019年,上海市GDP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別提高0.3個和0.1個百分點,顯示出較強的經濟韌性。其中,第三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增加值增速為8.2%,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2.7%,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服務業「穩定器」功能更加突出。
就業物價形勢穩定。2019年,上海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4.3%以內;新增就業崗位58.91萬個,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的新增崗位佔28.6%,反映經濟新動能有效發力。市場價格溫和上漲。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低於全國0.4個百分點。
內需經濟持續穩固。面對外部風險挑戰,上海「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消費和投資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內需明顯成為經濟穩定的「壓艙石」。2019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1%,繼續保持較為平穩的增速。與此同時,上海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促進消費增長的實施方案》,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5萬億元,規模繼續位居全國城市首位,比上年增長6.5%;新集聚商業零售品牌首店接近千家。
產業升級成效顯著
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引領。隨著上海加速提升實體經濟發展質量和能級,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成為上海經濟的重要支撐。2019年,上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5%,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6.1%,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受益於風電、核電設備訂單增加,新能源產業產值增長17.7%;生物產業在外資原研藥企的拉動下,產值增長7.3%。
工業加快向高端邁進。2019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3.3%,生產形勢明顯好於全市工業平均水平,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2.4%,同比提高1.8個百分點。一些重要新產品的產量實現快速增長。全年,半導體存儲盤產量比上年增長68.2%,3D列印設備產量增長34.9%,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29.6%。
新興服務業行業增勢強勁。2019年,上海規模以上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6.8%,已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市信息服務業增加值超過3000億元,比上年增長19.0%。與此同時,全年規模以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4.7%,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速。全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4.7%;網絡購物交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增速為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