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生今世說
2020年年初,武漢市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其影響之大,波及範圍之廣,不可估量,也深深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聲——那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是全體國人為武漢送上最真切的祝福!
武漢已超過成都,排第7名
現在,疫情終於受到控制,同時也有精力梳理了2019年武漢市的經濟情況——據初步統計,2019年武漢全市完成的名義GDP為17157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了2309.71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實際增長7.8%。
南生注意到,在2018年的時候武漢市的GDP還在成都市之下,但現在則以144.35億元的優勢超過了成都市(GDP為17012.65億元),上升至全國第7名。而且武漢市的經濟增長質量較高,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經濟總量比重達24.5%,數字經濟佔比40%左右……
當然了,成都市表現也很好。其擁有的37個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實現增長,石化產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分別增長19.2%、12.5%,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也同比增長了11.9%,集成電路出口增長32.7%。
上海市的GDP繼續穩居全國第一
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第一名仍是上海市。其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高達38155.32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實際增長6.0%。其主要支柱產業——金融業、科技產業、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等都獲得了兩位數的增長。
由此可見,當前的上海市已經初步完成了產業轉型,其經濟增長已經進入到相對穩定的階段。按此推算,今年(2020年)上海市的經濟實際增速有望繼續保持在6%左右,GDP總量或將突破4萬億元人民幣。
2019年廣州、重慶、天津的GDP
2019年廣州、重慶兩市的經濟總量已經十分接近。其中廣州市完成的GDP總量為23628.6億元人民幣,繼續排第四名;重慶市完成的名義GDP為23605.77億元,繼續排第五名。但兩市的經濟差距不到30億元,今年(2020年)重慶或將實現對廣州市的反超。
由於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的原因,使得天津市的GDP大幅下滑。加上2019年天津市的經濟實際增速又不是很突出,使得其GDP總量縮減至14104.28億元,以不到100億元微弱優勢,排在全國第十名。
今年,蘇州市GDP有望達到2萬億
蘇州市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為19235.8億元,同比實際增長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上升至33592億元,創歷史新高;2019年蘇州市工業產值超過千億的行業新增1個,總量達到了11個。
展望2020年(今年)蘇州市的經濟發展或將重點放在「科技服務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科技製造業等」,經濟實際增速有望繼續保持在5.5%到6%之間,全年的GDP總量有望達到2萬億元。
其他城市:2019年北京市完成的名義GDP超過了3.5萬億元人民幣,繼續排第二名;深圳市完成的名義GDP接近2.7萬億元,雖排第三名,但與上海和北京的經濟總量差距擴大了;杭州市在2019年完成的GDP為15373.05億元,排第9名。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