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建設:永不止步的文明"長跑"

2020-12-25 中國文明網

  「生活在宣城,我驕傲!」市民自豪;「城市品位越來越高、城市秩序越來越清爽,比我到過好多城市要好!」客商感慨……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安徽省宣城市再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廣德市、寧國市分別以全國13位、20位當選全國文明城市。同時,宣城一批村鎮、單位、家庭、校園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受到表彰。

  全市上下歡欣鼓舞。榮耀背後,離不開市委、市政府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矢志不渝強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離不開全市人民勠力同心,以「歸零重啟」的心態,在追求城市文明新高度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的確,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宣城市文明創建正向更高水平、更深層次邁進,城市更加宜居、幸福、美好……

2020年5月21日,宣城市「學條例 拒『六亂' 爭做文明市民」暨貫徹落實《宣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活動啟動。

  從「攻堅奪牌」到「常態長效」

  市區美都新城小區對入口道閘系統進行升級,對車輛進出實行「單行道、大循環」;柏莊小區實施「紅色物業」,推動小區樓道亂堆亂放、車輛亂停等問題徹底整治;貝林小區、銀橋灣小區近百處違章搭建實現「見底清零」;盛世百合小區開展「黨員承諾」,黨員們積極投身文明創建,引導家人、鄰居參與市區住宅小區管理水平提升專項行動……

  「這是文明創建工作的再推進、再深入!」「這是政府送給大家的,又一個民生大禮包!」

  誠如斯言,近年來對於文明創建工作,宣城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以貫之抓落實。堅持把文明創建作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創建、高效率推進。黨政主要領導始終靠前指揮、深入現場調研督導,將責任、壓力、信心傳達到全市上下。市文明委「八組四委」牽頭單位和責任部門,實施掛圖作戰、逐項落實,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創建格局。

  2017年11月,中央文明委公布獲評的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繼續保留榮譽稱號的往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宣城入選。

  文明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在全國文明城市這一耀眼的光環之下,宣城不滿足已有成績,而是開啟了更高標準的自我超越。

  對比其他城市,宣城市在小區物業管理、市容環境衛生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頑疾」。直面差距,補短板動真格。去年以來,市委果斷將市區住宅小區管理水平提升作為「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今年,相繼開展市場創建、交通秩序整治、市容精細化管理等七個專項整治行動。

2020年9月3日,花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兩創一提升」志願服務活動。

  在市區住宅小區管理水平提升專項行動中,宣城市聚焦「物業服務質量差、車輛停放亂、違法違規搭建多、物業費徵收難」四大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全面開展4個專項行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車輛停放整治、違法違規建設拆除、物業費清繳。居民的「揪心事」,一樁樁、一件件,大部分都在此次專項治理中得到解決。

  8月底,宣州區人民法院的黨員吳德豔在澄江社區的一個微信工作群裡反映問題。他拍下了大唐鳳凰城一家餐飲店的油煙亂排放的現象。不等社區工作人員出面,另一名黨員——來自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的章登海,就「接單」了。第二天一早,章登海來到這家店面,根據相關條例,要求對方裝上油煙淨化器。一個難題,通過2名在職黨員在微信群裡的幾句互動輕鬆解決。

  在推進文明創建工作中,宣城市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導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發揮專長,常態化參與志願服務,解決實際困難。目前,已有在市區各單位的1.1萬多名在職黨員主動進入社區服務群眾。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以來宣城市按照「因地制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享成果」的原則,探索並成功實踐「聯點共建」活動。每年市區兩級全體四大班子領導和314個市、區直單位,與32個城市社區(村)「攜手」,全面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目前,市區直單位落實幫扶資金6056萬元,每周四開展進網格日常巡查、入戶走訪等活動。市區兩級29家路長單位、289家段長單位包保29條市政道路,堅持每周二上路巡查,現場解決基礎設施、市容市貌等方面問題。

  保持常態,形成長效。如今的宣城,各大小區推窗見綠、開門見景,公共場所乾淨整潔、秩序井然,車輛禮讓行人形成自覺,文明用餐成了新「食尚」……

2019年12月26日,宣城市《百姓問政》「市區住宅小區管理水平提升專項行動」特別節目。

  回應關切提升「幸福指數」

  住宅樓外牆被粉刷一新、道路新鋪上了瀝青荷蘭磚、小區補建了12盞路燈、增設了幾十個車位……「以前這個地方環境『一塌糊塗』,現在這裡大變樣,附近就像公園一樣美。」市民胡青青居住在市區飛彩新村小區,在她眼裡是老舊小區改造,才讓自己的生活環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了誰?宣城市從創建之初便給出答案——老百姓。

  為解決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差、管理不到位等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宣城市一直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當前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今年宣城市繼續對67個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改造,改造總建築面積達到173.25萬平米,投資21263萬元,1.8萬戶居民將從中受益。通過道路整修、管道改造、綠化建設等多項工程的開展,現在一個個老舊小區的環境越來越好,展露清新容顏。

  在持續6年推進老舊小區整治改造中,宣城市共建設非機動車充電停車棚7.5萬平方米,完成全部老舊小區路燈維護更新,提升了9個集貿市場,對121個公廁進行改造。超市化改造集貿市場3個,規劃設立季節性農副產品臨時銷售點74個。

  有空調、微波爐、飲水機、桌椅等基礎設施,還有醫藥箱、廁所,這些建設在大街小巷的「愛心驛站」,成了環衛工人們歇歇腳、喝口水的場所。自2013年開始,宣城市陸續徵集了一大批沿街沿路的市區直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掛牌設立「愛心驛站」。近兩年,宣城市又陸續興建了不少獨門獨戶的高標準「愛心驛站」。「現在市區共有『愛心驛站'68處,這是真正屬於我們環衛工人的休息室,避雨難、入廁難、喝水難的情況基本得到解決。」環衛工人祝雙雙開心地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

  一步一觀景,一景一陶然。近年來,漫步在宣城的大街小巷,細心的市民發現主題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生態文明」、「傳統道德」等公益廣告正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傳播創建文明城市的基本知識。目前,市區所有小區、公共場所,均做到了公益廣告全方位覆蓋。

  「撥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為促進道德風尚整體提升,近年來宣城市重點打造了好人館、家訓館,愛國、友善、民主、法治4條主題宣傳街等道德「地標」,讓榜樣可觀、美德可傳。

  無論技術怎樣進步、社會如何發展,規則都是文明城市的「基礎設施」。宣城市還頒布實施宣城首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的專項地方法規——《宣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廣場舞噪音擾民、高空拋物、遛狗不拴狗繩等不文明行為處罰做出具體規定,讓「軟文明」有了「硬約束」。目前,共警告隨地吐痰、亂丟菸蒂等不文明行為2.8萬起,處罰123萬元。

2019年6月6日,舉辦《宣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知識競賽。

  創城為民惠民,文明共建共享。一項項豐富的創城行動,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

  ——文明村鎮創建工作不斷深化。全市市級以上文明村鎮總數720個。865個村(社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健全「一約四會」。

  ——文明家庭創建影響力不斷擴大。深入開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引導群眾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風。

  ——文明校園創建機制不斷健全。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十大工程,打造社區未成年人實踐活動站試點,為孩子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文明創建久久為功,我們的城市每天都在進步,我們也真正享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市民們有感而發。

2019年4月18日,2019年第一季度宣城市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走進學校。

  凝聚精神力量綻放道德光芒

  一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芒,一件小事亮出城市的底色。

  高貴靈魂樂金美、「最美天使」馬曉娟、「愛心奶奶」鄭美珍、敬禮少年施宇……這些暖心瞬間、溫暖故事,離不開道德沃土的滋養。

  宣城市23年堅持不懈開展身邊好人評選活動,湧現出「時代楷模」李夏,「全國道德模範」王直、官東,「中國好人」周東紅、毛勝利等一大批道德楷模。實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堅持在7個縣市區輪流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和「好人看宣城」系列活動。在全省成立首個公民道德建設促進會,探索實施道德信貸工程,聯合郵儲銀行宣城市分行在全市推出了「德易貸」道德信貸產品。

  一人,一方桌,一摺扇。在廣德市文化館裡,原創的相聲《扶貧書記》、快板《眾志成城防疫情》等作品總能吸引不少「粉絲」前來觀看。這是宣城市各地持續深化各類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生動片段。

2020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藝術化宣講基層行走進城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近年來,宣城市堅持將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任務,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部建立理論宣講平臺,配置理論宣講志願隊656支,今年組織開展宣講13609場次,受眾近56萬人次。組織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基層行活動100餘場,受眾達5萬餘人。組織開展扶貧扶志宣講1099場,受眾8萬人次……

  今年1月,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宣城市充分發揮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優勢,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愛國衛生運動。

  全市在防疫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137個,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責任崗4455個。142名專家組成市、縣兩級醫療救治專家組和中醫藥專家組,8734名醫護人員投入戰鬥。150多名志願者奮戰57天,分揀165萬片口罩。疾控人員、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扶貧工作隊長、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志願者,12.7萬志願者主動擔當,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動力。

  與此同時,「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傳遍千家萬戶。宣城市談賢貴、「怡養家園」志願服務項目分別入選全國最美志願者和最美志願服務項目。這是繼殷美明、寶城社區後,宣城市再次入選的「四個100」先進典型。

  回眸過去,宣城人民因文明更幸福。展望未來,宣城正以更加高昂的鬥志,永不止步,向著文明更高處,奔跑!(文字:宣城日報 劉暢 圖片來源:宣城文明網)

相關焦點

  • 讓文明永不止步|鳳凰山街道持續鞏固創城成果
    文明創建不是一時的,而是一項長久的工作。城廂區鳳凰山街道持續推進鞏固創城成果,街道力量下沉一線,攻堅老舊小區改造、農貿市場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文化陣地,持續營造濃厚氛圍,讓創城常態化,讓文明永不止步,提升百姓滿意度。文明創建工作需要常態化進行、長效機制保障,才能讓文明創建開出美麗的花朵。
  • 婁底大市場管理處學習貫徹市、區兩級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
    12月3日,婁底大市場管理處組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市委書記劉非在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動員會上的講話精神、婁星區整改落實省委巡視組交辦問題暨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工作動員會議精神。會議要求全處幹部職工根據劉非書記在動員會上三個方面的核心要義切實增強做好精神文明建設的責任感、緊迫感,以幹部作風集中整治為抓手,努力提升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突出思想引領、成就宣傳、教育教化、功能配套、社會治理,進一步營造濃厚氛圍,加強宣傳,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以更大力度推動城市品質升級。
  • 文明,讓城市生活更美好——永康市深入推進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自2018年新一輪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永康市舉全市之力、下非常之功,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把創建省示範文明城市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工程來抓,推動創建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擔當實幹,邁開追求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鏗鏘步伐,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情懷改變著一座城。
  • 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紮實推進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
    《關於紮實推進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實施方案》全文如下。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深入實施創新型生態強省戰略,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要求,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 鑄城市之魂 揚文明之帆——鄂州市深入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工作綜述
    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綜合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湖北鄂州市自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成立8個專項創建工作組,即:思想道德建設和人文環境組、政務環境和生態環境組、市場環境組、法治及社會環境組、生活環境和「40工程」專項工作組、交通秩序專項整治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工作組。
  • 永康深入推進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綜述
    自2018年新一輪省示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市舉全市之力、下非常之功,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把創建省示範文明城市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工程來抓,推動創建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擔當實幹,邁開追求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鏗鏘步伐,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情懷改變著一座城。
  • 宣城市委書記姚玉舟暢談十三五宣城發展脈絡
    圍繞「三環八射」路網目標,啟動實施市區老城區道路微循環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宛陵西路等工程建設,打通城市「一環」;加快推進水陽江大道東北段工程建設,暢通城市「二環」。以水系作為城市的「血液」,推進省級海綿城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抓好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工作。
  • 濟寧市金鄉縣羊山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原標題:羊山鎮: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自濟寧市生態文明建設大會召開以來,羊山鎮統一思想,高端布局,突出重點難點,落實強力措施,全面提升鎮域生態文明水平,早日建成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好家園,助力生態濟寧、生態金鄉建設。  環境綜合整治,打造美麗鄉村。
  • 王林雲:堅持不懈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
    11月1日,市委副書記王林雲率隊在市中心城區實地調研文明城市建設常態化工作。他強調,要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市民、一切依靠市民」理念,推進文明城市建設工作常態化,踏踏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讓文明城市建設成果更多惠及群眾,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 萬山區爭創「中國天然氧吧」深入推進海島生態文明建設
    萬山區爭創「中國天然氧吧」 深入推進海島生態文明建設 萬山發布 萬山發布微信號 wanshanfabu 功能介紹 資訊發布 收錄於話題近年來,萬山區充分發揮其自然氣候、生態區位優勢>深入推進海洋海島生態建設海島環境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萬山區伶仃島監測站的負(氧)離子平均濃度為2766個/立方釐米
  • 推進文明旅遊誠信建設,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倡議書
    為進一步推進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加快我市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增強文明意識,規範旅遊行為,結合旅遊系統自身職能和工作特性,日喀則市旅發局發出如下倡議:四、踐行文明禮儀,倡導文明旅遊。要率先垂範,規範服務,文明用語,禮貌待人,爭創文明單位,共建誠信行業。
  • 宣城「小社區」營造「大文明」提升居民幸福感
    社區是城市的細胞,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基本單元。近年來,宣城市大力開展社區整治活動,單位聯繫社區合力創建,整治小區環境髒亂差、亂停車等問題,同時充分發揮社區文化服務中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道德實踐,讓社區創建帶動了城市建設,也帶動了市民對創建的熱誠和支持,營造了人人積極參與創建的氛圍。
  • 海南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回想起4個多月前在海口雲龍產業園內,裕同科技環保及高端包裝產業基地建設奠基時的場景,裕同集團高級副總裁劉中慶說道。與「禁塑」息息相關的故事,是海南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鮮明註腳。今年6月1日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次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部署。
  • 邁向城市文明建設新徵程 ——宿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綜述
    2020年11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宿州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實現「首創首成」目標。  上下同欲者勝!2018年以來,宿州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牢固樹立「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理念,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幹部群眾一起幹,硬體軟體一起抓,短板弱項一起補,掀起了市區聯動、全民參與的創建熱潮,城區面貌華麗蝶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精細化管理水平、市民素質顯著提升,市民對創建工作的滿意率連續兩年全國靠前、全省第一,實現了從開門紅到首創首成的完美收官,開啟了宿州市城市文明建設的新徵程。
  • 宣城市生態文明創建工作持續推進
    自啟動生態文明創建工作以來,在省生態環境廳大力指導和支持下,宣城市生態文明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成果顯著。2017年創成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是全國僅有的9個地級市之一;績溪縣和旌德縣分別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兩山」實踐創新基地;2019年-2020年,宣州區、寧國市先後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區);截止目前,除郎溪縣外,宣城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市、區)實現全覆蓋。 高位推動。
  • 張家港全力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打造文明和諧風景線
    多年的文明創建工作,使張家港市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城市文明的深刻變化。如今,港城大地上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志願服務蓬勃開展,全民閱讀書香四溢……越來越多的市民成為深化文明城市建設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受益者。發動群眾  引導全民參與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活動的深入,文明創建越來越離不開全社會的主動參與特別是廣大市民的自覺支持。
  • 林長制: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徽樣板
    林長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成為新時代安徽改革的知名品牌。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叮囑安徽省 「要把好山好水保護好,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徽樣板,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安徽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2017年3月提出探索實施林長制,建立了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
  • 深化文明城市建設正當時
    走在經開區街頭,大街小巷乾淨整潔美麗如畫,紅綠燈前車流、人流井然有序,主次幹道車輛停放整齊規範,遊攤走販不見蹤影……連日來,經開區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全區上下積極投身建設熱潮,打響全國文明城市複查迎檢攻堅戰。開展市容秩序整治。10月10日至11日,經開區對太陽橋建材市場開展集中整治行動。
  • 厚街:十大舉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如何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厚街鎮推進鄉風文明建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出臺,提出在鞏固厚街文明創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十項舉措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力爭到2022年鄉風文明建設達到一個全新水平,為打造「灣區現代新城、創新活力厚街」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 弘揚塞罕壩精神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充分肯定塞罕壩林場生態文明建設成就,高度評價「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並就弘揚塞罕壩精神、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出響亮號召、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著眼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深入探索把握人類文明發展規律,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納入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