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周邊的熱點自駕旅遊路線——「草原天路」,別名「草沿天路」讓廣大自駕遊愛好者心癢不已,而百度地圖已於8月15日搶先上線這條風景絕美的線路。
酷愛自駕旅遊的張師傅說:「這條自駕線路自北京,過延慶,直通張家口,一路上高山峻岭,草原夕陽,加之風車閒閒,灤河潺潺,讓你恍惚覺得是自駕行駛在美國的66號公路上。這條線路一直旅遊愛好者夢中的遠方,然而以前只能在旅遊攻略中看到相關線路的圖片描述,且各家地圖上的道路信息不是很完整,導致自駕時較為困難,現在百度地圖通把該路線完整的上線了,讓路線更加明朗化,精確化,想要去草原天路,只要有百度地圖,便可隨時出發。」酷愛攝影的李師傅笑著說:「每次自駕旅遊,都會用手中的相機拍攝沿途風景,當他給朋友看草原天路照片,由於太美,朋友們都質疑是電腦屏保。」
精準捕捉到用戶需求,並及時上線產品,這樣會讓用戶更容易接受它與地圖的天然聯繫,進一步拉近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距離。
百度能將產品與用戶有效連結起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技術和功能方面的不斷演進。從誕生至今,百度始終將地圖視為最重要的戰略級產品,投入力度大、眼光精準,即便地圖因其「基礎設施」的身份難以盈利,也不妨礙連續多年的全方位投入。
百度地圖的功能設計,是建立在對用戶需求的深刻洞察之上。理解用戶需求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然而這對於百度地圖並非難題,因為百度地圖借力百度搜索,有天然的基因和通道可以追蹤,並分析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在技術方面,百度地圖的優勢不言而喻,比如百度地圖獨家首創高速路況雲端幹預功能,可以實時為用戶提供交通狀況,堵車,交通封堵等信息可即時知曉,而且百度導航的雲端幹預功能不需要用戶特別設置,只要打開百度地圖進入導航,如果遇特殊路況,導航就會自動提示。目前,百度地圖的這一功能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天津、南京、重慶等全國高速及重要事件,產品上線約1149條道路數據,數據統計顯示,在2月26日至8月5日期間,共成功規避了11361962頻次導航次錯,均約每日75245頻次。
此外,百度地圖擁有其他數十家不同的數據合作夥伴。多家數據提供商分別在各自的優勢領域為百度地圖提供最佳數據,使百度地圖的底層數據和生活服務類數據快速聚合,保證了百度地圖能夠及時、靈活的進行數據更新以適應用戶的需求變化;此外,百度地圖開放平臺中聚集了40餘萬開發者為百度地圖貢獻各類生活服務數據,使百度的總體數據更加豐富和多元化。
在技術、功能和合作夥伴三方不斷發力,致使百度地圖佔據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市場份額,將競爭對手遠遠甩在身後。在與競爭對手「到達」用戶的賽跑中,百度地圖已然遙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