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將至,要去哪裡玩才好?對很多人來說,「中國版66號公路」或許已經被納入了出行計劃中。
這條公路被網友贊為「最美自駕風景道」。它原本為風力發電場修建,因極其美豔的風光迅速躥紅。在開發後的短時間內,吸引的遊客量就已突破百萬人次,是黃山每年遊客量的一半;每周五、六、日為高峰期,最低時自駕遊車輛約2000輛左右,高峰期超過4000輛。
圖1. 張家口草原天路風光 (攝影:凝子)沒錯,它就是「草原天路」:它地處內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結合部,東西橫跨沽源、崇禮、張北、萬全、尚義五縣,全長300多公裡,目前已開發132.7公裡。作為連接崇禮縣奧運滑雪場、塞外風景區和張北草原風情大區的一條重要的交通走廊,公路在壩上和壩下蜿蜒盤旋,猶如一條蛟龍,盤踞於大草原的群山峻岭之間,藍天相接,白雲呼應,故網友以「草原天路」稱之。
圖2. 草原天路區位在草原天路上,人們可以領略蒙元文化、長城文化、古道文化、農耕文化、軍事文化以及能源文化等。其沿線及周邊,有大境門、六代長城遺蹟、金蓮川幕府、威遠門、野狐嶺金元大戰遺址、中都遺址、蘇蒙聯軍反擊日寇舊址、802軍事大演習舊址等人文景觀,以及中都草原、石柱群、灤河源、神韻溼地、五花草甸、冰山梁、黑龍山森林公園、石人背地質公園、大青山森林公園等自然景觀。
圖3. 草原天路周邊景點分布不過,起初草原天路並沒有被當作觀光地來刻意宣傳。更大程度上,是社交網站、旅遊網站等處的口口相傳,造就了這條「最美自駕風景道」。就在去年國慶期間,草原天路遊客量暴漲,且造成了景區嚴重交通擁堵。今年5月,草原天路的搜索量已超過去年全年最高值。可以說,草原天路的走紅是「網際網路+旅遊」的一個絕佳案例。
圖5. 草原天路百度指數(2013年7月-2015年8月),可見2014年7月-10月,草原天路的搜索量急速上升。為緩解天路迅速躥紅後引起的交通擁堵,張家口市把草原天路增至9條線路;同時加大了招商引資和建設規劃的力度,計劃在未來將草原天路打造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用大數據能看到什麼?2014年12月,草原天路管理部門進行了旅遊規劃和項目的招投標,打算對天路進行詳細的規劃和開發。但問題是,這條旅遊線路在網絡上突然爆紅,倘若依靠現場調研數據、當地統計數據等傳統數據,則當地情況、遊客的需求,無法被迅速和準確地反映出來。
既然草原天路的爆紅,源於網絡傳播,那麼用大數據觀察分析,就會更清晰地明確遊客的實際需求,進而可以讓相關部門採取措施,提升自駕者對這條線路的體驗,讓天路的風景更加可持續。我們利用網絡上及時、海量的數據來分析草原天路的旅遊現狀,發掘潛在問題。
在草原天路兜風是怎樣一種體驗?首先,我們不妨通過大數據,來看看在「草原天路」的遊客整體感覺如何。
我們梳理了30餘萬字的遊記文本,以及2014年9月23-10月8日關於「草原天路」的1萬多條微博籤到數據,得出了以下結論。
·正面情緒遊客對草原天路大體滿意(正面情緒)佔比50.19%,不滿意(負面情緒)佔比約為15.5%。正面情緒佔據主流。
圖6. 大數據得出的情感分析結果人們到底對哪裡最滿意?我們把微博的正面情緒,落到地圖上。如下圖所示:
圖7. 微博正面情緒分布圖可以發現,草原天路的東段比西段受歡迎。主要的正面情緒分布於:
·東西段交匯點(中點):野狐嶺1號大橋、加油站處、東段和西段入口等。
·東段:茴菜梁、黃花坪、席家村、小南窪、侯營壩、黑腦包、小元山子、邊牆外、變牆裡、陳家營、小臺溝和水泉窪等。
·西段:李太山、小門轉溝、劉家房村等。
遇到引人入勝的風景,人們就會拿起手機或相機拍照留念。在微博數據中,我們找出發照片超過3張以上的坐標點。落在地圖上,可以看出,與上面的正面情緒分布圖基本算是吻合。這些地方因風景優美而令人愉悅。
圖8. 微博照片發布(3張以上)分布點從微博內容來看,藍天、風車、草原、莜麵、羊肉等等,是人們提及最多的關鍵詞,而與人文設施、基礎設施等相關的正面評價關鍵詞較少。亦可見,草原天路是以自然觀光、體驗草原風情為主的旅遊路線。
·負面情緒彼時,草原天路一夜爆紅,遊客蜂擁而至,部分路段擁堵;加上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其他原因,給遊客帶來了負面情緒。落在地圖上,那些令人產生不太好感覺的地方分布,是這樣的:
圖9. 微博負面情緒分布圖我們看到,草原天路上的負面情緒亦主要集中在東段,西段較少。放大草原天路的局部來看,不滿意評價主要集中在幾個地點:
·東西段交匯點(中點):野狐嶺1號大橋、東段和西段入口等。
·東段:小南窪、黃花坪、陳家營、茴菜梁和水泉窪等。
從具體的遊客遊記可知,不滿意評價的內容也主要集中在幾方面:
草原天路如何才能變得更受歡迎?可見,黃金周人流爆滿的地方,意味著美景與吐槽並存。結合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做出以下建議:
正面情緒及關鍵詞,都印證了草原天路美麗的自然風光。在正面評價比較集中的地方,可結合實際情況,對景區景觀進行合理分級,同時完善景區基礎設施;
同時,遊客對當地的飲食、特產也表達了極大興趣,針對負面情緒中對飲食的不滿,景區可考慮適當完善餐飲設施,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旅遊特色產品。
負面情緒是最能直接體現遊客需求的重要指標。可以看出,遊客對服務設施、景區衛生、景區交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滿意。
有些遊客甚至直接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比如,希望規劃能考慮提供足夠的景區停車位、完整的路標指引,建議天路管理部門做好交通流量預警;也希望在天路沿線的飯店、賓館能提升服務質量;針對自駕最必不可少的車輛,建議增加加油站、車輛維修站等汽車服務產業。這樣,不僅能提升整個景區的質量,還能增加當地的經濟收入。
圖10. 微博數據人群來源表(前8名)另外,通過微博2014年黃金周期間的數據,我們可以找到草原天路的主要客源地,北京作為臨近草原天路的特大城市,其客源佔領排行榜首位,比例達到33%。把客源群體落到地圖上(圖11),紫色代表的北京佔據了主要版面。其次是湖南、天津、內蒙古等省市。
圖11. 草原天路客源分布分析草原天路的遊客在景區的人均消費,可以看出,超過半數(56%)的遊客人均消費在200-500元之間。200-1000元的佔比為81%,而89%以上的遊客人均消費超過200元。
結語通過大數據對張家口草原天路前世今生的分析,我們能快速且相對準確地了解了景區的使用狀況和遊客的體驗感受。對於一個快速走紅的景區,相較大數據分析,傳統方法的「反射弧」略長,無法及時、快速地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撐。使用文中的大數據分析方法,不僅能迅速收集意見,還能精確到具體地理位置。
我們這篇小文,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參考,也是為準備去兜風的您提個醒。基於「中國版66號公路」的魅力,您需要對旅途有更加充分和周全的準備,在享受美景的同時,也請繼續積極為景區的提升提供寶貴的建設性意見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