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老街:尋找海南「古早味」

2021-02-27 海南日報旅遊周刊

 醇香的海南粉、令人垂涎的豬腳飯、內陷豐富的麵包……在海口的很多老街中,各式各樣的美食溫暖著無數吃貨的心。而藏身於海口的老街當中小店,堪為海口美食界的「掃地僧」, 沒有堂皇的店鋪,沒有顯眼的招牌,卻有著精心製作美食的傳承。這個春節,不如當個吃貨東道主,帶著來海南的朋友一起尋找那些「古早味」。

  西門街:

  十幾種配料造就最正宗海南粉

  在海口的老街中,西門街的歷史最為顯赫。在漫長的歲月裡,西門街見證了海口的繁榮,也見證了海口的時代變遷。在1980年代,這裡就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海口的一條美食街,在短短200米的街道上,聚集了20多家飲食攤位,無論是生猛海鮮還是小炒滷味,不同口味的吃客都能在這裡尋到符合自己味蕾的美味。

  在這條街上有一家經營了20多年的海南粉店,這家店製作的海南粉十分正宗,很多海口市民都知曉「西門海南粉」。在碗中抓入一把海南粉,分別調入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蔥花、肉絲、香油、酸菜、香菜等十幾種調料後,再澆上用肉絲、筍絲、蝦仁等配製成的滷汁,一碗香氣撲鼻的海南粉就被端上了食客面前。食客需用筷子先將海南粉攪拌均勻,便可以開吃了。這樣調製出來的海南粉,口感爽滑,味道醇香,再搭配店家贈送的熱氣騰騰的海白清湯,讓人吃了一碗總是覺得不夠過癮。

  博愛南:滷汁拌飯好吃到哭

  博愛南的牛腩飯和豬腳飯,是讓人想起便會垂涎欲滴的美食。雖然店鋪十分窄小,每逢飯點若是去得晚了還得站著等上一小會兒,但這些卻絲毫不能打消人們等待那份美味的執著。

  這樣的美味,其實做法十分簡單。牛腩和豬腳都已在至於煤火之上的大鍋中燉熟,待客人點餐後,店主便將烹好的肉連汁盛入一口小碗中,連同米飯一同端上。除了牛腩和豬腳,店中的芋頭梗、酸竹筍、炒空心菜、酸菜等家常菜也甚是可口。幾個朋友聚餐,各自要上一小碟,便湊成了一桌頗為豐盛的飯菜。若是在米飯裡澆上一勺牛腩或豬腳的滷汁,那味道就如周星馳電影《食神》裡的橋段那般——好吃到哭。

  博愛路的十三小魚煲也十分有名。這裡的魚煲店所烹製的魚煲內加入了酸芋梗和酸筍,魚湯鮮美,魚肉爽滑,蘸上店家自製的什錦醬,再配上香噴噴的雞飯,就是多吃幾碗也不為過。

  大同路:

  美味麵包承載市民記憶

  「給我一個叉燒包。」「我要菠蘿包。」……每天下午,在海口市大同路的一家麵包店前,人們都會排起長隊,買到麵包的心滿意足地離開,而那些還排在後面的,則焦急地朝著前面不停張望,生怕想要買的麵包還未輪到自己就已經賣完。

  這家麵包店承載著很多海口市民的美味記憶,它出品的香菇瘦肉包、三角包、牛角包、叉燒包、菠蘿包等,因其美味和品質贏得了大批的擁護者。每天,人們心甘情願為了那一爐剛出鍋的麵包排隊等待。

  據說,這家店主人製作麵包的秘訣,就是比別人多發酵一次,如此製作出來的麵包會更好吃。而為了保證質量,這家麵包店即便有當天賣不完的麵包,也絕不會留到第二天再賣。

相關焦點

  • 海南印象:海口老街的西天廟與天后宮
    西天廟海口騎樓老街的街巷裡有一座「西天廟」,建於明隆慶年間,紀念海南一位詩人王佐,廟前的義興街被當地人稱為廟街。,以詩文見長,與丘濬、海瑞、張嶽崧並稱為海南四大才子。王佐是海瑞的老前輩,出生於明宣德年間的富裕家庭,早年經歷與海瑞相似,七歲喪父,其母出身海口唐氏名門望族,極重視王佐的教育,將其送回娘家,自幼為其遍訪名師,學業突飛猛進。
  • 海南周刊 | 海口騎樓老街:風起雲湧老字號
    作為海南熱門旅遊「打卡地」的海口騎樓老街,在建成之初,曾是海南島內外貿易的窗口,是連接祖國內陸和南洋的重要中轉站,大量資金、人員、貨物在此流動。濃重的商業氣息,代理業、百貨業和餐飲業的發展,催生了騎樓老街的一個個品牌商號,「騎樓林立,商賈絡繹,煙火稠密」,就是當時海口興盛景象的真實寫照。
  • 海口騎樓老街,不一樣的老街
    不知不覺已經來海口一年了,不知不覺已經有點愛上了這座城市,她的靜謐,清新,都深深吸引了我。海口騎樓老街更以它的魅力讓我對它刮目相看。無論你去沒去過騎樓,接下來就讓我帶你看看騎樓。小編上次去的時候是今年的清明節,4月的海南已經非常熱了。
  • 海口騎樓老街海南美食廣場海鮮平價超市餐廳10月25日開業
    人民網訊 近日,位於海口市長堤路34號的皇馬假日騎樓老街海南美食廣場異常繁忙,作為海南優質食材展覽體驗中心,騎樓老街海南美食廣場海口海鮮超市餐廳將於10月25日正式開始營業,同時致力於打造「全海口最具性價比的平價海鮮超市餐廳」。
  • 海南人「下南洋」帶回了什麼?海口騎樓老街,獨特的城市風貌
    第一次前往海口,是在一次旅途中轉的時候,住了一晚便匆匆離開。第二次來到海口,雖然逗留的時間並不長,但總算是有所認識和接觸。作為海南「雙子星」,三亞和海口是海南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如果說,三亞是一個美麗、奔放、熱情的沙灘女郎,那麼海口則是一個內斂、沉穩、慢悠悠地老先生。
  • 「雙節」更具海南味「有聲有色」歌友會海口騎樓老街開唱
    海口網10月3日消息(記者李萬內 特約記者劉偉)10月2日晚,海口市龍華區「嗨動雙節」系列主題活動,「有聲有色」公益巡迴歌友會在騎樓老街火熱開唱。現場還有「海南歌王」馮磊助陣。「有聲有色」公益巡迴歌友會在騎樓老街火熱開唱。(龍華區旅文局供圖)一首經典曲目《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拉開演出的序幕,一首首勁歌金曲讓觀眾跟隨著節拍律動起來。
  • 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
    中新社海口六月二十二日電 題:海口百年騎樓老街的美麗與滄桑  中新社記者 莫成雄 王辛莉  海口騎樓老街近日入選首屆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歷經百年滄桑的海口騎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線。  「海口騎樓老街成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我感到很意外。」
  • 海口騎樓老街展南洋風情 遊客尋古舊「年味」
    (新春見聞)海口騎樓老街展南洋風情 遊客尋古舊「年味」  中新社海口2月19日電 題:海口騎樓老街展南洋風情 遊客尋古舊「年味」  中新社記者 王子謙  這個春節假期,山東遊客張婷每個清晨都倚窗凝視騎樓老街,目之所及蜿蜒的街道,古舊的牌匾,往來的人群,時光仿佛在倒流
  • 海口騎樓"老街改造+"探索城市連片更新新路子
    除了這些小店鋪外,餘下的門店則讓小電器、藥房、茶館、客棧、雜貨店、理髮店、照相館及各類海南地方特色小吃排檔佔了去。 據介紹,根據《海甸溪城市更新項目行動實施方案》,騎樓公司配合華僑城公司,持續推動活化騎樓老街具體項目的落實,包括打造精品酒店、特色民宿,建設演藝中心,老街業態整治升級及打造騎樓片區特色街道等工作。中山路步行街共有123家商鋪。
  • 逛海口騎樓老街,品百味人生!臻享海南獨有的歷史文化風情
    海口,一直是一座被低估的城市,但相較於三亞,海口其實濃縮了本地海島文明的精華。如果要了解海口,得從中山路開始~在沒有改造以前,中山路是條熱火朝天的五金交電商業街。2009年6月,美麗完好的海口百年騎樓老街完勝那些名氣雖大、卻早已面目全非的大城市著名街道,排名第二入選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騎樓」是一種典型的外廊式建築,建築物前設置有頂蓋的人行道或走廊。可以避風雨侵襲、遮擋陽光照射,在東南亞很受歡迎。
  • 海口騎樓老街生意冷清,眾多大導拍戲怎麼沒有激活老街文化生命力
    漫步百年歷史的騎樓老街,南洋風格的建築像凝固的血液,傳承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基因。海口之形成,系聚百川之水,集八方之土,龍翔鳳翥,人傑地靈。騎樓老街真的面積很大,包括了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錯綜複雜的老街,據說全走下來有四五公裡,大大小小的三、四層高的騎樓建築將近六百棟。海口騎樓老街是不缺特色美食的,這裡有代表海南風味的海南粉,清涼補,還可以吃到海南特有的文昌雞、手抓餅、粉湯、陵水酸粉等。
  • 海南人為什麼下南洋?海口騎樓老街:曾有13個國家在此建設
    明代海南先賢丘濬的《送林黃門使滿剌加國序》,一直被瓊、馬兩地學者認為是海南人出使馬來西亞的最早記載。海南人下南洋 ,帶回了什麼?晚清,在海口成為當時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時,一些在南洋謀生的人開始回到家鄉投資建設,最為明顯的時代印記就是今天的海口騎樓老街,這是南洋文化的一種輸入,其中歷史最悠久的騎樓已有600多年歷史。
  • 海口騎樓老街,對海南人意味著什麼?曾有13個國家在此建設
    明代海南先賢秋類的《送林黃門使滿剌加國序》一直被瓊馬兩家學者認為是海南人在馬來西亞出師的第一個記錄。海南人從南陽下來帶了什麼?在晚清,當海口成為當時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時,一些在南陽謀生的人開始回到故鄉投資建設,最明顯的時代痕跡就是今天的海口吉魯老街。這是南陽文化的一種輸入。
  • 舌尖上的海南,不容錯過的海口老街美食
    一座城,一種味道歲月流逝,在斑駁古拙的外牆之間還有那些建築上布滿優雅細緻的雕塑和巴洛克的味道海口老街一碗牛腩飯,滿滿一碗我的青春記憶.老街美食,對於我來說,吃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更多的是尋找一份記憶裡念念不忘的記憶裡的老味道。博愛南路129號牛腩店
  • 訪問海口網紅色「騎樓老街」,感受海南「文昌雞」的味覺衝擊
    簡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因素,海南氣候宜人,四季如春。不僅如此,海南的許多歷史遺蹟也被保存下來,美味佳餚的數量也不計其數。街機街是海口市中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最古老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 海口騎樓老街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
    海口看騎樓老街就要了解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和了解一下《天津條約》。既看了騎樓老街得風景,也了解了留在騎樓老街上的得歷史故事。了解了海口騎樓老街的歷史由來,了解了天津條約以後就會對海口的騎樓老街有更深層次的認識,也會讓你在海口逛騎樓老街的時候有了更多的體驗和感受。海口的騎樓老街最早的興建是早年漂泊南洋的老一代海口人在海外闖蕩掙了錢以後回家鄉出資興建的。
  • 海口騎樓老街春節街面冷清 網友吐槽真的比不上假的
    近日有網友在南海網陽光島社區發帖反映,騎樓老街在現實生活中人氣不足,處境尷尬,並稱「人氣還比不上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內的假騎樓南洋街」,這是為何?南海網今日起推出系列報導,集中關注改造與修繕後的海口騎樓老街的現狀、分析原因,並試圖尋找破解海口騎樓困局的對策。
  • 海南省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裡的老街變遷
    中新網海口6月24日電(宋將)修繕一新的海口中山路騎樓老街以其獨具南洋風格的建築吸引著四方遊客。記者近日在位於老街的海口南洋騎樓老街風貌展示館看到,該館主要有16個主題展圖,包括著名的 「水巷口街」、「鐘樓」、「老街大宅」等建築,生動地展現了海口騎樓老街歷史變遷。  在展廳中,「鐘樓」主題的展圖分外顯眼,鐘樓發展主要歷經三個階段,分別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鐘樓、六十年代的鐘樓以及九十年代鐘樓。記者看到,1928年的鐘樓是清水紅磚牆身,頂端四周共築八支箭簇尖角,建築風格很獨特。
  • 海口騎樓老街:民俗小店展現特色文化
    海口騎樓老街:民俗小店展現特色文化 圖為海南火山巖雕塑藝術館中宋將 攝   中新網海口3月19日電(宋將)海口騎樓老街中,不乏一些具有海南民俗文化特色的的小店,這些獨特的小店鋪吸引著慕名前來的遊客。  老街中「海南火山巖雕塑藝術館」格外顯眼。
  • 海口騎樓老街文化之旅啟幕
    本報11月18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上午,以媽祖文化海洋文明為主題的「海口騎樓老街文化之旅」系列活動在中山路舉行,來自我省各界的專家、學者、媽祖信眾等齊聚天后宮,禮敬媽祖,並在老街參觀、創作、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