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香的海南粉、令人垂涎的豬腳飯、內陷豐富的麵包……在海口的很多老街中,各式各樣的美食溫暖著無數吃貨的心。而藏身於海口的老街當中小店,堪為海口美食界的「掃地僧」, 沒有堂皇的店鋪,沒有顯眼的招牌,卻有著精心製作美食的傳承。這個春節,不如當個吃貨東道主,帶著來海南的朋友一起尋找那些「古早味」。
西門街:
十幾種配料造就最正宗海南粉
在海口的老街中,西門街的歷史最為顯赫。在漫長的歲月裡,西門街見證了海口的繁榮,也見證了海口的時代變遷。在1980年代,這裡就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海口的一條美食街,在短短200米的街道上,聚集了20多家飲食攤位,無論是生猛海鮮還是小炒滷味,不同口味的吃客都能在這裡尋到符合自己味蕾的美味。
在這條街上有一家經營了20多年的海南粉店,這家店製作的海南粉十分正宗,很多海口市民都知曉「西門海南粉」。在碗中抓入一把海南粉,分別調入油炸花生米、炒芝麻、豆芽、蔥花、肉絲、香油、酸菜、香菜等十幾種調料後,再澆上用肉絲、筍絲、蝦仁等配製成的滷汁,一碗香氣撲鼻的海南粉就被端上了食客面前。食客需用筷子先將海南粉攪拌均勻,便可以開吃了。這樣調製出來的海南粉,口感爽滑,味道醇香,再搭配店家贈送的熱氣騰騰的海白清湯,讓人吃了一碗總是覺得不夠過癮。
博愛南:滷汁拌飯好吃到哭
博愛南的牛腩飯和豬腳飯,是讓人想起便會垂涎欲滴的美食。雖然店鋪十分窄小,每逢飯點若是去得晚了還得站著等上一小會兒,但這些卻絲毫不能打消人們等待那份美味的執著。
這樣的美味,其實做法十分簡單。牛腩和豬腳都已在至於煤火之上的大鍋中燉熟,待客人點餐後,店主便將烹好的肉連汁盛入一口小碗中,連同米飯一同端上。除了牛腩和豬腳,店中的芋頭梗、酸竹筍、炒空心菜、酸菜等家常菜也甚是可口。幾個朋友聚餐,各自要上一小碟,便湊成了一桌頗為豐盛的飯菜。若是在米飯裡澆上一勺牛腩或豬腳的滷汁,那味道就如周星馳電影《食神》裡的橋段那般——好吃到哭。
博愛路的十三小魚煲也十分有名。這裡的魚煲店所烹製的魚煲內加入了酸芋梗和酸筍,魚湯鮮美,魚肉爽滑,蘸上店家自製的什錦醬,再配上香噴噴的雞飯,就是多吃幾碗也不為過。
大同路:
美味麵包承載市民記憶
「給我一個叉燒包。」「我要菠蘿包。」……每天下午,在海口市大同路的一家麵包店前,人們都會排起長隊,買到麵包的心滿意足地離開,而那些還排在後面的,則焦急地朝著前面不停張望,生怕想要買的麵包還未輪到自己就已經賣完。
這家麵包店承載著很多海口市民的美味記憶,它出品的香菇瘦肉包、三角包、牛角包、叉燒包、菠蘿包等,因其美味和品質贏得了大批的擁護者。每天,人們心甘情願為了那一爐剛出鍋的麵包排隊等待。
據說,這家店主人製作麵包的秘訣,就是比別人多發酵一次,如此製作出來的麵包會更好吃。而為了保證質量,這家麵包店即便有當天賣不完的麵包,也絕不會留到第二天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