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疫情逐步穩定,而國外疫情發展好壞不一,疫情的控制也不盡相同。
楊瀟,是一位在義大利的華人,從事翻譯職業。
4月6日,在接受瀟湘晨報採訪的時候,楊瀟表示,自己沒有想過要回中國,覺得「待在家裡是最安全的,回去的路上有感染的風險。」
她表示,現在義大利政府出臺禁足令,隨著疫情而變,有一段時間甚至一天一換,現在沒有正當理由出門會被罰款。有人出門買酒被罰了400歐,引起熱議。
但同時,禁足在家的人也想盡辦法豐富自己的生活,以至於出現「陽臺文藝復興」。
口述|義大利華人 楊瀟
記錄|瀟湘晨報記者 溫豔麗 實習生 楊博超 黃紫薇
【1】翻譯
我老家是河北石家莊的,2007年3月份就來義大利讀書了,後來就留在義大利工作,現在在做翻譯,給義大利新華時報做新聞翻譯,給在義大利的華人提供一些當地的新聞、政策,比如義大利政府發的什麼政策、保障金,哪些華人可以去領,怎麼領取等。
因為疫情的緣故,現在義大利政府要求大家在家呆著,沒有必要不能外出,外面的商店、工廠基本上都停工了,而我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反而更忙碌了一些。
義大利政策出得也比較頻繁,比如說禁止出行,他們會根據疫情的變化更改出行的聲明,有一段時間甚至每天一換。
比如說最開始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實行禁止出行,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義大利政府開始頒布禁足令,所有的義大利人都不可以出行。
再者,剛開始只是說禁止出行,但是其實街上還是會有人,然後它慢慢又演變成要有出門聲明,就是只允許上班的、買生活必需品的和就醫的人出門。
後來又關掉了商店和工廠,這樣又限制一部分人出行,他們可以不上班了嘛。現在基本上只有賣食品的店和藥店開著。
現在大家對政府評價還蠻高的,雖然義大利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納稅人,但是國家還是想著能幫到所有的人,盡人道主義啊,其實還是挺不容易的。
【2】醫生
疫情爆發之後我沒有去過醫院,到現在我自身也沒有什麼狀況,所以醫院的具體情況不太了解,但是據說米蘭的會展大廳改造的方艙醫院好像已開始投入使用了。
義大利醫生感染人數挺高的,然後進到截止到今天為止已有73位,還有醫護人員感染去世的。
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防護措施不到位吧,因為我看了一個視頻,就是他們給醫院打掃衛生的人感謝他們。
雖然他們戴著口罩,但是都穿著半截袖,這樣子在那裡打掃,很容易被感染吧?
我這對醫護人員非常感謝,義大利的運動健將們,做了一個公益廣告,是關於感謝醫護人員的,感謝她們的努力、付出。
大家對醫護人員的評價還是很高的,而且自從疫情爆發之後,由於醫護人員非常短缺,義大利的就是那個,醫學院之前是就是除了考試就是修滿學分之外,還要去醫院實習,有醫院的實習報告才能算是真正的畢業。
然後他們為了現在支援就是疫情,好像取消了實習的這個流程。就是你只要畢業了,就可以成為醫生,很多個包括實習醫生啊什麼的,還有醫學院的學生畢業的,都讓他們上崗啦,擴大了醫務人員的數量。
【3】補助
4月份開始,國家要給14歲以下的小孩補助,會根據每個家庭小孩和你的家庭收入給你補助,具體的我還沒有仔細看。
除了這個,國家還有一些其他的幫助,比如說通過機構去領取相對應的補助。這個機構叫國家福利機構,所有人的養老金啊、失業金啊都是從這個機構裡來領取。
但是,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補助,或者願意接受補助,因為也有在這邊做黑工的嘛,或者沒有身份的。
他們他們害怕接受補助之後會被查,會被遣送之類的,雖然他們是需要補助的。
還有一個比如說,他們可能就是沒有那個銀行帳戶。
沒有銀行帳號的話,政府打錢的話不是分給你現金,他是打到銀行帳號上,他也沒有辦法。所以就是現實中的這些困難還是存在的。
再有就是一些商戶自發的申請暫緩兩個月或者三個月還銀行貸款,這些是可以申請的,銀行也會一起幫忙。
【4】口罩
目前義大利政府並沒有強制性戴口罩,但是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他們的市政府或者區政府,就會要求他們出去要戴口罩。
其實義大利人一開始也很不習慣戴口罩,2月底的時候,因為我是中國人,一直關注疫情,那時候我覺得疫情挺嚴重的,就想買一些口罩、酒精,那時候義大利的朋友還嘲笑我,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想買已經買不到了。
現在義大利的人已經很自覺了,基本上出門都會戴口罩,也有不戴的,因為買不到或者真的很貴。
我覺得這種轉變,一是保護自己,二是恐懼心理吧。
我覺得一看疫情這麼嚴重,然後醫療有這麼大的負擔,也承受不了。
而且義大利這邊是有選擇性的放棄治療,所以說人們就開始怕了,有恐懼心理了,當他們出門的時候,不得不採購啊或者是上班之類的話,他們就不得不戴口罩。
但是據我了解,有的人根本買不到口罩。
能買到的話很貴,5個口罩可能就要10歐或者是15歐,就特別貴。而且藥店也是限量供應,比如說一家人有5個人,那隻允許買5個口罩這樣子。
【5】華人
之前義大利這邊還沒有爆發的時候,他們有些人對華人是有偏見的。
說實話,我在來義大利的時候,義大利人告訴我說,你們中國人是吃貓,吃狗的。
我說有的民族有的地區會吃狗,但不是普遍的,吃貓的這個事還是他們告訴我的。
最近疫情發生了,他們有的人就會把事情說的越來越誇張,他根本就不在乎你真正的中國是什麼樣,他只相信他願意相信的東西。
之前網上有說有個中國留學生在街頭做行為藝術「我不是病毒不要歧視我,來和我抱抱」。我覺得特別感動,他非常有勇氣吧。
這個行為藝術給在海外的華人們,給我們也是一種鼓勵。
我認識的義大利人都很理智,針對中國人的一些不友好舉動,他們也是非常憤怒的。
中國幫助義大利之後,大家的態度就轉變了,雖然也有極個別不好的聲音,但是大多數還是非常感謝,然後這邊的媒體也是在說中國的好話,對中國的宣傳都特別好。
【6】回國
我是去年9月到11月的時候回了一趟中國,11月初就來了義大利。
我的家人都在中國,疫情剛發生的時候我當然很擔心,我們基本上每天都視頻通話什麼的,然後問他們情況什麼的。
但是還好,因為石家莊人也特別老實,他們全都不出門,就特別齊心,然後所以狀況還都比較好,所以相對來說比較放心。
現在國外疫情爆發,但是我也沒想過要回中國。我看到有一些中國的網友說,呆在家是最安全的,因為即使你要回國,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不知道你要接觸多少人,你也不知道對方的情況是什麼,這才那是最危險的。
看到義大利疫情上漲的數字就感覺很沉重,覺得已經都這麼嚴格了,為什麼上漲的人還這麼多?
所以也有點兒擔心吧,因為義大利這邊已撥了好幾百億去抗疫了,擔心拖時間越長,困難越多。
因為我比較忙,所以很少和朋友聊天,聊的話也是找些輕鬆的話題。
【7】禁足
政府出禁足令的時候,很多義大利人會覺得政府太誇張了,因為他們離疫區比較遠。
我問他說你們家樓下大家都不上班嗎?他們說是啊,樓下花園都是人,他們特別不在乎。但是真正特別厲害了之後,義大利這邊的警察開始巡街,還有市長親自上街去喊大家回家,不要出門,真的鬥智鬥勇。
義大利的市長都挺親民的,平時會和大家一樣去店裡吃披薩、去酒館喝酒,現在有的市長走在大街上,看到之前繁華的街道現在一個人都沒有,在自己的臉書上直播,都哭了。
禁足令現在升級到開罰單了,就是說如果你沒有正當理由出門,比如去購買生活必需品,去上班,去買藥,去就醫,被發現的話就會開罰單。
但大家都有一個僥倖心理嘛,偷偷開餐館的啊,偷偷開做衣服的店啊啊,被罰的人數,整個義大利都一直在破紀錄,一天比一天罰的人多,現在才慢慢降下來了。
昨天我看到有一篇文章,說佛羅倫斯有一個人去超市買了兩個麵包三瓶紅酒,然後警察說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就給他開了400歐元的罰單,特別高。
這個人就特別生氣,他聯繫到市長,市長也向上級請示。這個事國內熱議,有的人覺得好罰得對,有的人就覺得說有點太小題大做了,現在在家憋得慌,需要買酒放鬆一下什麼的。
還有,因為義大利這邊人口不是很密集,大家還是找理由出去,去鍛鍊啊,他們有時候就去海邊騎自行車,看到警察來了,就推著自行車到海裡去了,警察怎麼喊都不出來,怕被罰款,義大利還是很搞笑的。
【8】幫助
在義大利南部很多地方,有一些家庭本來生活就很貧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生活就更加貧困。
現在就會有一些社會現象,比如說賣食品的商店或者超市,他們可能有些會準備一個籃子或者一個筐,上面寫著說這是為窮人準備的。
然後客人去買東西,可能會多買一包米或者多買一包面,然後放在筐子裡給有需要的窮人,到時候他們可以來拿。
或者是一些南部的小鎮,因為他們鎮子很小,大家都認識,他們從家裡的窗臺上放一個框子下來,然後把自己在家煮的咖啡放在筐子裡。
就是說如果你有的話請你留下,如果你沒有的話你可以來取。
再有就是說在馬路上,我可能今天去多買點東西,我放到這裡,然後你可能誰家比較困難,然後就那去拿一包面什麼的也有,就這種行為都會有。
大家都很自覺,沒有出現貪小便宜偷拿的人。我覺得大家還很友好的。
【9】美食
義大利這邊陽光特別充足,義大利人的性格也充滿陽光,他們特別熱愛生活,熱愛吃的,熱愛音樂。
禁足令也挺難為他們的了,他們特別喜歡出去玩啊,聚會啊,喜歡宅在家的人真的挺少的。
所以宅在家之後怎麼辦?大家就開始做各種好吃的,義大利麵啊,烤披薩啊,做甜點啊,然後各種發社交網站。
有人會在社交網站下留言「你把食譜發給我一下」,在群裡分享的時候,家裡人就一起討論,哎呀這個怎麼做的啊,食譜分享給我一下什麼的。
中國和義大利有很多方面是很相似的。
我自己也有做了很多,烤蛋糕啊,小朋友不能出去,就一起做餅乾啊,這樣小朋友也有參與感,我們一周至少烤一次披薩。我們每周都會去買東西,我這兒比較小,超市就在樓下,供給充足。
現在你去看社交網絡上嗎,各種美食他們已經吃膩了,懶得做了,都開始吃沙拉了。
義大利人也特別熱愛生活,他們經常在陽臺上舉行演唱會,電臺也會統一說,他家把電臺都打開,我們統一放一首歌,放一些代表作啊,國歌啊,還有人把陽臺變成了自己的音樂會現場,上演「陽臺文藝復興」,他們都特別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