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老師有範,感動,何新文的「最後一堂課」

2020-12-11 徐哥循益

每一個人從小到大,已經記不清楚究竟上過多少堂課。聽課是享受吸收知識,講課是付出分享知識。

教師是個特別的職業,身為教師的一份子,既是聽課的學生,又是講課的老師,他 們不辭辛苦地轉換角色轉換,讓人敬佩。

一堂課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不是有難度的事情,尤其沉澱在其中幾十年如一日,早就熟透了知識的架構延伸體系的一切可能。

一堂課不在話下,輕鬆簡單甚至平常的不值一提。

但作為最後一課的老師,湖大教授何新文來說,最後一課的意義還是非同尋常。

一個受人愛戴的老師,不是靠吹噓造假而來,那是幾十年如一日的辛苦付出。對學生的愛心,愛護,幫助結合在一起的。

才會有所有學生的真摯感情流露,用歌聲,精心畫冊,乃至淚水的不斷來表達學生對老師的尊敬,對老師的感激。

看到這個報導,我被感動了,師生情。

人的一生要經歷很多的情感,或激動或悲傷,有感激有憤恨,不一而足。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情感都會淡化,直到消失遺忘。

但有些情感無法忘懷,他像冬天裡的火把,夏天裡的冰泉,溫暖,滋潤。

在人生的低潮,困頓的時候留存希望,激發鬥志重新站起來 ,這份情感助人助己讓生活向 好,更加有奔頭。

任何職業的從業者,都有傑出的典型,何新文老師絕對是學生心目中的代表。老師要離開,學生不舍,這是感恩也是感激,更是對老師即將離開最愛講臺惋惜告白。

潮起潮落,春去冬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沒有不變的生活,只有那份熱愛常在心中。祝福何老師退休生活輕鬆快樂,祝福何老師的學生們都有遠大的前程和美好在期許。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徐哥循益,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感謝您點讚,歡迎您留言。

相關焦點

  • 初三畢業班最後一堂課,我收到學生的禮物,比鮮花長久珍貴100倍
    這將是我一生中給這些孩子們上的最後一堂課!我象往常一樣進入教室,登上講臺。在我還沒有表達「最後」的意思時,我已感覺到端座在講臺下的孩子們,有一種與往時不一樣的氛圍……「同學們,這堂課可能是我為你們上的最後一堂課了。你們即將告別老師,離開母校,踏上新的徵途!
  • 我喜歡的一堂體驗課
    我最喜歡每天下午的體驗課,這節課上我們總能體驗到一些非比尋常的東西。  一次課上,老師宣布:「今天,我們要體驗一下盲人的生活。」我吃了一驚,心想「盲人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們都不知道,要怎麼體驗呢?」這時,老師又說道:「請大家按小組排好隊,總共有三副眼罩,每組選一位同學戴上當盲人。」   一陣忙碌後,全部三組隊伍都安靜下來了。我被戴上眼罩,首當其衝開始體驗盲人的生活。
  • 影片流出 陳星最後一堂課提臺北美術館引人遐想
    捲入林奕含(右圖)誘姦案的補教名師陳星(左圖),最後一堂課提到他曾到臺北美術館看畫展。(取自網絡、林奕含臉書)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捲入美女作家林奕含誘姦案的補教名師陳星,近日他的最後一堂課影片流出,陳星在該堂課提到說他曾到臺北美術館看畫展,不禁引人遐想。    陳星說,自己是逆勢思考的老師,專鼓勵人家不要去念臺大醫科,因沒有生活質量。
  • 五年級作文:我最喜歡的一堂課
    從第一次上科學課,直到現在,每一節課都讓我興奮。最讓我開心的,當屬學校組織的1+A走讀課程——科學探究課,一提起刷葉脈的那堂課,我就來勁兒了!什麼是刷葉脈呢?說具體點兒,就是製作葉脈標本。小學生也製作葉脈標本?那當然,不信?那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課前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足了準備工作。
  • 我讓學生講了一堂課
    新課改之前,教學方式多是填鴨式的,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被動地聽。新課改之後,提倡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最近,我與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教材。面對整本的古詩文,我往往講得口乾舌燥、疲憊不堪,同學們聽得雲裡霧裡、昏昏欲睡。期中考試後,語文成績出來了,班上考得不好,我覺得這是情理之中的事。
  • 我最喜歡的一堂課
    你們知道我最愛上哪堂課嗎?嘿嘿,不用說,當然大家都喜愛的課程——電腦信息技術課。還沒上課,我便提前將鞋套塞進口袋,上課鈴一響,我便和幾個好朋友飛奔出十班教室,以百米賽跑的速度奔入電腦機房。不過,我們還是得等老師來打開機房的門。門一開,我們便快速竄到座位上。下面老師來布置任務,過了一會兒,我便舉手說:「老師,我的《龍》一課已經打完了,我可以繪畫了嗎?」
  • 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有意義的活態教育沈鐵梅感謝紅巖聯線邀請我來觀看這場展演,我很受感動。我在觀看當中也在思考。一是它的形式非常好,叫特色思政課。我不知道這種形式其他地方有沒有,但我是第一次看到。我認為紅巖聯線把這種形式放到學校、放到黨課中,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
  • 湖大試點:聽課學生太少老師可能「下課」
    十幾天的軍訓後,她從上周開始試聽李美燕老師的大學英語課程,開學第一堂英語課,她就被這種全新的課堂風格吸引,決定選擇李老師的課。  今年,湖南大學推出新版本科專業培養方案與教學計劃。湖南大學教務處處長王文格介紹,大學英語和高等數學兩門課程實施小範圍試點「學生選擇老師」,學生可以先試聽兩個星期的課程,自行選擇老師。
  • 什麼課是一堂好課?聽課、評課,教師可以這樣做
    聽每一節課,都要想一想,這節課這麼上有沒有育人價值?有什麼育人價值?教學內容:選擇什麼樣的內容來達成目標,我認為要實現從關注學科概念到關注核心概念和跨學科概念的轉變。有些老師確實關注了學科概念,但一節課下來,往往重點不突出。核心素養是綜合性的,跨學科概念對於學生形成核心素養非常重要。
  • 這堂實踐課,連不少老師都沒見過……
    鄒老師這堂課的內容正是為了讓同學們將夢想成真,將夢樂園呈現在一個小小的生態瓶之內,在方寸之間展現田園風光。鄒老師詳細講解了如何製作微景觀以及具體流程,每位同學聽得津津有味。「鄒老師的課特別新奇,我感覺很興奮,希望以後還能上更多這樣的課!」董凱哲告訴記者,今天不止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學習到了許多平時接觸不到的知識,認識了不少新的植物。
  • 清華師生同上一堂課!零字班新生說……
    編者按 9月1日上午 在開學季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 清華大學2020年秋季學期 師生同上一堂課
  • 食堂停電的兩分鐘:一堂走心的思政課
    1月5日早晨7點20分,燈火通明的西南財經大學「三味堂」食堂,突遭跳閘停電,頓時暗了下來。學生陸陸續續湧進食堂,手拿餐盤,站在一長排櫥窗前,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早點,因為停電刷不了校園卡。學生與食堂阿姨相顧茫然,只有「乾瞪眼」。正是用餐高峰,同學們都急著飯後趕去上課,如何是好?
  • 開學第一堂課是「紅色校園行」,紅色文化孕育紮根鄉土的好老師
    9月2日,湖南第一師範的同學們迎來了開學第一課。他們的開學第一課有點特別,是湖南第一師範特有的「紅色校園行」思政實踐課。上午9點左右,同學們跟著老師,從第一師範東方紅小區校門開始,走過歷史文化長廊,穿過東方紅廣場,在校史館聆聽優秀校友們的事跡……「我們學校就像一座博物館。」
  • 馬梅梅的一堂音樂課|正午·行走中國
    上學期開始,學校從三年級至七年級選取了較有音樂天賦的學生33人,每周二至周五會單獨開展四堂音樂課,教授基礎樂理知識、合唱、右手觸鍵練習等。音樂教室在一樓,兩扇明亮的大窗戶下,整齊擺放著26架電子琴。新來的老師叫楊麗娜,這也是她的第二節音樂課,她要教學生們彈奏的是《櫻花頌》。
  • 高鐵工匠現身說法 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株開講
    近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在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思政課由高鐵工匠盛金龍和思政課教師張楠楠共同上課。 動車組203班的周恆燊同學說:「張老師的講授讓我懂得了實現理想要不畏艱難、艱苦奮鬥,盛老師的講授讓我懂得了實現夢想是很艱難的過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工匠精神,更讓我懂得了我們青年大學生要志存高遠、產業報國,將個人理想融入到高鐵夢、中國夢實現之中。」
  • 停電也能上網課?平頂山56歲老師點蠟燭也要堅持,網友:感動哭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正印證了這位老師的故事。近日,平頂山的一位老師火了,在突遇停電的夜晚,56歲高齡的老師仍帶老花鏡點蠟燭堅持給學生上網課,這份執著和敬業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們。4月18日,位於平頂山的汝州市,因部分街道電路維修而導致許多小區停電,而汝州一高的老師家恰巧正處於停電的小區內,由於當時沒有應急設備,王靈霞老師只能戴著老花鏡,點上蠟燭,右手拿著手電筒堅持用手機給學生上網課,後來得知真相的學生,感動到流淚。
  • 只上過兩堂課的學生送來創意手工禮物 老人感動不已
    康復後,老太太閒不住,堅持奔波在廈門的各個社區、學校義務上手工課,一教就是十幾年。  「去年在五四運動一百周年之際,我到福大廈門工藝美院教學生做創意手工。去年10月軍運會前夕,我又去上了一堂課。」最讓熊家琅感動的是,她只是給他們上過兩次課,沒想到這麼久了,這幫孩子還記得她,掐準日子寄來了新年禮物。  「我們手工社和社聯的同學們都非常喜歡熊奶奶,希望奶奶還來學校做活動。」
  • 湖大考研人,請查收驚喜!
    一路上研友相伴,親友關切關心著你們的全體湖大人們也一直在身後,細數著你們揉皺了的無數書頁、點亮過的無數夜燈在最後一刻,我們依然在這裡為你們祝福加油小小的文具福袋飽含了老師同學們大大的鼓勵。資源環境學院各畢業班班主任給考研學子手寫了祝福明信片,學院也為考研學子精心準備了「逢考必過」筆袋。12月20日晚上,馬克思主義學院17級思政班通過班級QQ群召開了線上班會,在這「最後一場班會」上,班主任郭勁松滿懷激情與祝願,為考研學生加油打氣。
  • 湖大袁滌非老師公開課火爆 歷時半年才上線/圖
    此次徵集的範圍為「985工程」高校的正式老師所教授的課。「985工程」高校是我國公辦高校,有國內最優質的教學資源,但囿於招生規模和教學手段,資源僅為少數人擁有。公開課的推出對一些希望得到大學教育的網友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昨日,本報記者對湖南大學《現代禮儀》一課主講人袁滌非進行採訪,探求一門「中國大學視頻公開課」背後的故事。
  • 影視|《我的體育老師》給觀眾們上了一堂生動的體育課
    新快報記者 聶青 報導 11 月 27 日下午,由廣東出品的院線電影《我的體育老師》舉行了試片會。《我的體育老師》由周勇執導,孫嘉麟、魏璐領銜主演,全片取景廣州海珠區,聚焦中學生體育課。周勇表示:" 希望通過該片推動社會和青少年重視體育、改變觀念,推動體育鍛鍊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