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

2020-12-14 華龍網

編者按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發揮紅巖精神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共青團重慶市委、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重慶大學)、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聯合傾力打造了一堂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該展演已在重慶、武漢等地20餘所高校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演出,現場觀眾量達2萬餘人次,網絡點擊量達60萬人次,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12月7日,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邀請了思想政治教育、黨史、戲曲、舞美、傳媒等方面的專家為展演作指導,現摘要刊發部分專家的主題發言,以饗讀者。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有意義的活態教育

沈鐵梅

感謝紅巖聯線邀請我來觀看這場展演,我很受感動。我在觀看當中也在思考。一是它的形式非常好,叫特色思政課。我不知道這種形式其他地方有沒有,但我是第一次看到。我認為紅巖聯線把這種形式放到學校、放到黨課中,是一種非常好的形式。把各個故事串聯在一起,選材精準、主題鮮明、感染力強,還原當時的場景。展演中又有思考,特別是幾問觀眾,對我的感觸是非常深的。如周恩來《我的修養要則》也把我感動了。這是一個非常有現實意義、現實觀照的主題。現在我們的黨員幹部如何修身,把老百姓當成天、當成地,就是共產黨員、人民公僕的光輝形象,非常有意義。

二是紅巖革命故事展演,讓紅巖革命文物活起來,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活態教育,這種形式也是非常好的。我在扮演江姐之前,其實僅僅只是覺得江姐很堅強,但後來通過扮演江姐這個角色,讓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特別是彭詠梧的去世,對孩子的託孤,這幾個地方深深地打動了我。當下如何來演繹英雄人物,呈現給廣大青年一個真實的英雄,要有人性的這種表達演繹,才能打動人。還有就是他們的信仰為什麼那麼堅定,包括江姐,也是一步一步形成的,不是一來就是偉大的江姐。這次思政課有著特殊的意義。

紅巖聯線總是能出新招創新作,值得學習。祝賀這次演出,你們的創意、你們的表演、你們的呈現都讓我非常感動,打動人本身就是一件好作品。

(作者系中國劇協副主席、重慶市文聯主席、重慶市川劇院院長)

讓紅巖精神在當代大學生中廣為傳頌

王旭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一種方式創新。在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等部門和單位的領導組織下,紅巖聯線深度挖掘「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蘊含的紅色教育資源,通過精心提煉和藝術加工再創作,讓紅色革命故事生動起來,讓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紅巖英烈的形象鮮活起來,讓坐落在重慶的「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流動起來,走進校園,走出重慶,走向全國。更難能可貴的是,參與展演的演員都是紅巖聯線工作人員,這對他們也是一種洗禮和錘鍊,展演效果越來越好。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重慶大學演出了兩場。首場是9月21日,為虎溪校區正在軍訓的2020級新生上了第一堂生動而又深刻的思政課,激勵大學生志存高遠、奮發有為。11月27日,為緬懷「11·27」殉難的革命先烈,紮實開展「四史」教育,在老校區為500餘名師生展演。展演採用了廣大青年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增強了親和力,用革命先輩和先烈的偉大人格、崇高精神感染學生,讓紅巖精神如春風化雨、潛移默化地洗滌學生的思想和靈魂,讓青年大學生更加自覺地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時代新人。

重慶大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籤署了合作協議,共建紅巖精神重慶大學研究中心。雙方將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文化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與實踐深度融合。依託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重慶大學),打造創新型紅巖精神研究、宣講平臺,共建培養宣傳、研究紅巖精神人才教育基地,讓紅巖精神在當代大學生中廣為傳頌。

(作者系重慶大學黨委常委、副書記)

從紅巖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張倵瑃

我對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活動早有耳聞,但今天首次得見,真是百聞不如一見。現場觀看,幾次感動得落淚,演出效果之好遠遠超出我的預期。

一是創意新穎獨特。把紅巖革命故事搬上舞臺並不鮮見,在大學生思政課上講述紅巖革命故事也不鮮見。鮮見的是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走進高校,走進課堂。展演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於一體,體現了舞臺化,又不局限於舞臺;體現了課堂化,又不局限於課堂;體現了專業性,又不局限於專業。現場一次又一次響起的掌聲足以證明,這樣的創新是多麼的值得。

二是題材真實有力。展演選擇的故事,都是當年發生在國統區重慶的故事,都是發生在普通共產黨員身上的真實故事。之所以能打動觀眾,就是源於真實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仰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在展演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共產黨的力量,感受到了共產主義信仰的力量,這也是我們要代代傳承紅色基因的原因所在。

三是表演收放自如。如何把革命故事搬上舞臺?如何讓久遠的黨史走進新時代?如何讓史料裡的英雄站起來、動起來、活起來還能被不熟悉那段歷史的年輕人所接受?這些問題頗費思量。紅巖革命故事展演依靠立意的高度、情感的溫度、表演的張度圓滿地回答了這些問題。演出源於史料,又不止於史料,既有歷史又有現實,時空跨度大,場景切換快,收放自如。通過講解、朗誦、舞臺劇的交替使用,通過聲光電的不斷變化,讓觀眾身臨其境,強烈體驗到歷史與現實的交融、臺上與臺下的交融、藝術與課堂的交融。

希望紅巖革命故事展演進一步強化展演的故事挖掘、品牌塑造和影響力傳播,讓山城重慶這支新時代的文藝輕騎兵、思政教育小分隊走向更廣闊的舞臺,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市委黨校副校長)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既讓人感動更促人深思

劉學偉

觀看了這場特別的演出,思想很受震撼。面對大學生這個群體,通過講述結合情景演繹的方式,把紅巖精神做了生動的表達。舞臺雖簡,卻產生了很大的情感張力,使得這次演出成為了一堂非常成功的高校思政課。

我看過很多關於紅巖這個主題、題材的多方面、多形式的演出,但這場展演出乎意料,很獨特。我們的演員並不是專業的演員,都是紅巖聯線一線的普通工作人員。了解到紅巖聯線想做的是一堂思政課,我認為這個立意是很有高度的,而且對當代大學生是非常有益的。這場特殊的思政課以簡潔的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力量。起初我在現場看的時候就在注意他們「不專業」在哪裡,到後來發現我很難以專業的眼光去評價他們的表演。我認為拿專業的眼光去評價他們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是真正的一線工作人員,長期就在這個地方工作,是本色的出演,是發自於心的情感,也許他們自己沒有意識到,但對於我們這些第一次看的人,感染力是很大的。

選材典型,可以說是既讓人感動,更促人深思。紅巖故事非常多,如何選材是需要仔細斟酌的。這個演出的選材展現了我們紅巖聯線的智慧,既有我們黨的發展史上激蕩的革命大事,也有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情感細節,在這方面,我認為把握得很好。

希望接下來展演要進一步強化故事感。故事素材是我們紅巖聯線的優勢所在,也是能否吸引人的關鍵所在。要進一步強化時空交流感。我被裡面幾個隔空對話的故事所感動,也抑制不住流淚了,相信好多同學也都流淚了。要進一步強化代入感。這就需要整體提升我們的視聽效果,包括聲音、畫面、燈光、服化道等。要進一步強化現場互動感,讓這堂課在心靈上沒有舞臺界限。這場展演其實已經有了許多可以強化的點,繼續做了將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作者系重慶廣電集團(總臺)衛視和國際頻道常務副總監)

彰顯紅巖精神 傳播先進文化

周亞輝

現場觀看民族舞臺劇紅巖革命故事展演,一堂有人性、有溫度的特色思政課,讓我深受感動,備受鼓舞。故事真實感人,主題鮮明,人物生動,結構縝密,用四好概括:編劇好、音樂好、導演好、演員好,深信會打磨得越來越好。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利用了經典的革命故事文化元素,多方位的表現手法,聲光電、服化道的完美結合,構建出一個主題鮮明、場面生動感人、視聽震撼的舞臺藝術精品。既能充分展示英雄重慶,彰顯紅巖精神,傳播先進文化,還能做到思想性、藝術性、社會效應的高度統一。全劇音樂採用交響敘事,融匯地方特色曲調,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生動地反映人物形象及事件、心理特徵和環境氛圍,由始至終都能散發悅耳的外在效果和生動的內在藝術張力,充分展現英雄重慶、紅巖精神。

建議可以創作主題曲《紅巖紅》(通俗歌曲、好聽好記)反覆出現,在不斷強化主題的同時,著重突出英雄重慶紅巖精神文化的歷史厚重感。也可創作一臺音樂劇《紅巖紅》。整體項目策劃應具有可延續性,打造重慶紅色文化旅遊品牌,作為紅色文化旅遊常態文藝演出劇目、文化交流、駐場演出等,同時將該劇的演員組成紅巖藝術團,開展文化下鄉服務,做好對外宣傳,申請國家藝術基金,展示重慶文化軟實力,推廣英雄重慶紅巖精神文化IP,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作者系重慶市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重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把這堂紅巖精神思政課辦得更精彩

王弋

首先對紅巖聯線這堂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的成功表示祝賀。紅巖聯線致力於在高校推廣和傳播紅巖精神而打造的這堂思政課具有重要意義。從紅巖聯線多年前的「紅巖魂形象報告展演」到今天的「思政課」,我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史料的選擇還是舞臺的呈現方式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創新。簡潔的舞美設計和燈光處理,紅巖聯線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真誠地演繹,讓這堂思政課樸實感人又便於推廣。朝著優秀作品打磨這個目標,目前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召開這場專家座談會也很及時,雖然由一群非專業的講解員來演繹,但是他們已經表演得很優秀了。

我認為從這場展演呈現的效果來看,演員們也完全有能力做得更好。用簡單的舞美和燈光想要產生強烈的舞臺感染力,其實很難。因此,建議要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講解的優勢,能駕馭的段落下功夫排精彩,讓展演有高潮。要處理好視頻和角色的關係、解說人和角色的關係,上下場的方式。建議減少解說人員,避免觀眾不能更好地進入規定情境、跳戲。在服裝造型上也需要仔細推敲,要符合時代、符合情理。臺詞要拎出每段所表達的核心內容,做到更走心、更真誠。希望這堂思政課越來越精彩。

(作者系重慶話劇院副總經理)

將紅巖這堂特色思政課打造成精品和金課

鄒渝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正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強青年大學生「四史」教育,培養堅定理想信念的極好形式。此次展演走進四川外國語大學,給青年大學生上了一堂有深度、有溫度、觸及靈魂的思政課,對於進一步發揮紅巖精神在我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四川外國語大學位於歌樂山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在「紅巖革命聖地」熱土上成長壯大,是一所擁有「雙紅」基因的高校。希望以與紅巖聯線共建「四川外國語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基地」和「紅巖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為載體,持續開展大學生紅色文化專題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現場教學、大學生社會實踐、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研修培訓等項目,在歷史與時代的聯動中進一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進一步發揮好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進一步完善內容、豐富形式,把這堂特色思政課打造成精品和金課,在更多的學校展演,擴大影響力。二是進一步發揮高校師生的主動性,吸納高校師生參與展演,在親身講述中體驗和感悟紅巖精神。三是在展演中增強互動,在臺上臺下交流互動中提升這堂思政課的感染力。

(作者系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

弘揚紅巖精神 培育時代新人

潘洵

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等單位舉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演出高校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紅色文化旋風。整個展演活動主題鮮明、主線清晰,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輔之以舞臺藝術的表達,充分體現了思想性與理論性的統一、針對性和教育性的統一、藝術性和親和力的統一,是新時代弘揚革命精神、培育時代新人的有益探索。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一場有理論深度的精神讚歌。整個演出以紅巖精神形成發展的時間為序,以紅巖精神蘊含的豐富內涵為中心表達,充分彰顯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堅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氣。整場演出充分體現了對紅巖精神認識的與時俱進。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一臺有人性溫度的故事匯演。整臺演出由不同時期的一個個直擊人心的故事串連,通過一個個生動而典型的紅巖小故事,展示了共產黨人的大情懷,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和人性光輝。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是一堂有思想熱度的思政大課。根據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有針對性地把紅巖精神轉化成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既注重歷史事實,又注重情感薰陶,讓大學生共情共鳴共振,從紅色故事中感受精神的熱度,汲取信仰的力量。

(作者系西南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授)

紅巖革命故事展演讓人耳目一新

李春燕

在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行的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完全超出我的預想。這堂有溫度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上篇是政治歷史課,下篇是思想情感課,通過情景式、場景式、交互式等創新表演,打破了傳統講故事的方法,讓人耳目一新。展演一環扣一環,整個觀看沉浸其中,心靈受到紅巖革命故事深深的震撼。同時作為一名黨員,靈魂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洗禮。

好內容是打動人的根本法寶。紅巖精神內涵豐富、底蘊深厚,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華龍網今年獲得第三十屆中國新聞獎融合創新一等獎的作品《2019對話1949:時代變了 初心未變》,正是結合紅巖革命人物,從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特殊時間節點切入,以現實中的小學生、職場女性、大學畢業生,分別與紅巖革命志士「小蘿蔔頭」、楊漢秀、王樸「相遇」在渣滓洞、白公館,讓不同時代的人物上演了一場「平行世界」的「隔空對話」,深刻闡釋了「時代變了,初心未變」的主題,呼應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怎樣引導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立志進取、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從教育界、文化界到媒體界乃至社會各界都有任重道遠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文化多元化、多形態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牢牢佔領主流輿論陣地、傳播正能量,紅巖聯線傾力打造的紅巖精神特色思政課,通過走進各高校,給了我們一份非常有價值的答卷和參考。

(作者系華龍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紅巖精神的傳播是黨宣傳史上的奇觀

陳國洲

首先要祝賀此次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取得圓滿成功。明年我們就將迎來建黨百年的重要時刻,回顧我們黨百年歷史,紅巖故事、紅巖精神都是黨宣傳史上的奇觀,誰人不知江姐?人人會唱紅梅贊!小說《紅巖》、電影《烈火中永生》、歌劇《江姐》影響教育了幾代人,這些作品既有高原又有高峰。紅巖聯線是立足新時代,站在高原、高峰上開展繼承與創新,意義重大、使命光榮。這場展演以思政課、菜單化分眾傳播的形式展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縱觀紅巖革命故事感動中國的歷程,社會歷史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獲取精神文化資源的渠道發生了變化,但真善美的追求沒有改變,對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追求沒有改變。抓住不變,就抓住了穿越時空,貼近觀眾、打動人心的關鍵。在這場展演中,很多故事已經很好地抓住了這種「不變」,比如在塑造江姐這個形象時,著重突出了她在生命最後時刻,對孩子的寄語,突出的不僅僅是共產黨員的鐵骨錚錚,還有共產黨員的鐵骨柔情,這種表現更真實、更打動人。我認為展演應進一步挖掘紅巖故事中最打動人心的細節,利用各種表現手段講好紅巖故事。比如,王樸烈士的故事中,可能更打動人心的是王樸的母親,這個偉大的母親在兒子犧牲後面對著巨大的打擊,還能變賣家產支持革命,在80多歲高齡堅持要求入黨。如果把刻畫的重心轉到王樸母親身上可能效果會更好。

此外,展演應適當「留白」,在每個打動人的節點適度放慢一下節奏,給觀眾以回味的時間,營造臺上臺下共情的空間。最後,祝願紅巖系列展演越演越好,再創紅巖作品高峰。

(作者系新華社重慶分社政文採訪部主任)

這就是紅巖的真實真情真美

王宏亮

在這場展演中看到了許多熟悉親切的面孔,看演出的時候,回憶總是把我帶回了七八年前,那時候,我也和他們一樣站在這樣的舞臺上。但是我又立刻提醒自己要跳出來,以一名觀眾的視角來看這場演出,保持理性。看後我有一些感受、建議和大家分享。

這堂思政課具有重要意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那麼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呢?思政課往往是枯燥的,理論性較強的,學生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春風化雨般、潤物細無聲地教育、感染學生。這堂思政課是一堂形象生動、有溫度並能浸潤人心的演出,雖形式不同,但更能直抵人心,從演出的現場反饋就能感受到這一點。同時,我們這臺演出的定位是一臺形式新穎、別開生面的思政課,不能只把它當作戲劇去看,與它比較的是傳統的思政課。這堂有特色的思政課,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形式,並且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值得推廣和借鑑。

這臺演出做到了繼承與創新、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講解、文物展示、配合演出,這種形式可以就一種論點、一種精神,用事實和人物加以論證,相比較戲劇,可以囊括更多內容。演出時通過講解員的引導和介紹,配合演員的表演呈現,輔之大量的文物和史料,最後由講解員加以總結概括。這種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的演出非常適合在博物館系統中開展。這種形式曾經架構了紅巖魂形象報告展演,真實真情真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系重慶話劇團二級編劇)

相關焦點

  • 高鐵工匠現身說法 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株開講
    近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在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思政課由高鐵工匠盛金龍和思政課教師張楠楠共同上課。 高鐵工匠盛金龍從自身經歷出發,現身說法,給學生上了一場生動的思政課,完美詮釋了新時代高鐵工匠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他勉勵同學們要有理想,即便這個理想會被人嘲笑,被人冠上「不安分」的名頭,也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認真對待,他鼓勵同學們努力奮鬥,傳承匠人精神,將個人理想融入高鐵夢、中國夢實現之中,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 偃師市第一高級中學校園內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20日,偃師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二學生陳世傑一到家,就和家人分享了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這周在學校上了一堂思政課,咱市領導來上的,大家聽得很起勁!」  20日,偃師市第一高級中學高二學生陳世傑一到家,就和家人分享了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這周在學校上了一堂思政課,咱市領導來上的,大家聽得很起勁!」
  • 微視頻|「接地氣」的思政課什麼樣?
    9月23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帶頭來到河北醫科大學,這是王東峰在該校西教學樓報告廳,為師生上了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長城網記者 張瑞雨 攝「既有高的『到課率』,又有正確價值觀的『入腦』『入心』」23日,河北醫科大學西教學樓報告廳座無虛席,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來到這裡,為師生們上了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 同上「星光下的思政課」,同聽全會精神宣講
    12月14日下午,南京江北新區教育和社會保障系統專場活動在浦口實小大華校區舉行,江北新區教育系統各單位黨政負責人,宣傳、德育分管負責人以及思政教師等齊聚這裡,同上「星光下的思政課」,同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 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課!看湖南鐵道職院思政課新的打開方式
    「這堂課太精彩了,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讓我懂得了如何將個人夢融入中國夢之中,用奮鬥的青春鑄就偉大的中國夢。我以後也要做一個勞模、做一個高鐵工匠。」機制203班學生鄒毅剛的感嘆代表了在場聽課同學們的心聲。 近日,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高鐵工匠和思政課教師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在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本次思政課由高鐵工匠盛金龍和思政課教師張楠楠共同上課。
  • 河南扶溝:讓思政課成為有溫度的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丁璽 郭軍輝)「思政課教師如何將思政課上成『有溫度的課』,我覺得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思政課教師要有信仰和情懷。古人說得好,『欲人勿疑,必先自信。』
  • 食堂停電的兩分鐘:一堂走心的思政課
    1月5日早晨7點20分,燈火通明的西南財經大學「三味堂」食堂,突遭跳閘停電,頓時暗了下來。學生陸陸續續湧進食堂,手拿餐盤,站在一長排櫥窗前,卻只能眼睜睜看著早點,因為停電刷不了校園卡。學生與食堂阿姨相顧茫然,只有「乾瞪眼」。正是用餐高峰,同學們都急著飯後趕去上課,如何是好?
  • 思政課堂搬到螞蟻島 浙江海洋大學探索移動思政課
    近日,浙江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把思政課堂搬到舟山螞蟻島精神紅色教育基地。  螞蟻島篳路藍縷、艱苦創業的奮鬥精神,令學生們肅然起敬。如何讓思政課更有趣,讓「高大上」的理論接地氣?實踐是最好的課堂。除教師的現場講授之外,學生們通過學搖櫓、挖紅薯體驗到勞動的快樂。  「這樣的教學,有理論有實踐、有問題有思考,太接地氣了。」
  • 有故事有溫度有情懷 一堂特別的思政課在寧職院「燃」情開講
    12月18日下午,一堂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在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李惠利大劇院「燃」情開講。全國戰「疫」志願服務先進個人吐送託合提、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標兵程偉龍、「全國優秀輔導員」米娜等一批典型走上講臺,通過訪談形式和微課,分享親身經歷和感悟。
  • 辦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新時代思政課
    積極探索多種形式實踐教學3月9日,教育部推出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為了讓聽障學生不落課,綏化學院黨員手語志願者服務隊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聯手,連夜翻譯、同步錄製了手語版「思政大課」,讓該校285名聽障學生上了一堂特別而難忘的思政課。
  • 不忘「一二·九」精神 上一堂不一樣的思政課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王暢彤 通訊員盧向元攝報導)12月8日,在烏魯木齊市第80中學多功能廳,一臺學生們自編自導的情景劇上演,學生們還原了「一二·九」運動的情景,為大家帶來一堂不一樣的思政課。  「今年是『一二·九』運動85周年,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一起查閱歷史資料,排練了這場情景劇,希望能通過這樣的形式讓更多同學牢記這段歷史。」
  • 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同備一堂課 讓百年「紅船」駛進思政課堂
    12月4日,以「弘揚紅船精神 喜迎建黨百年」為主題的京津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專題備課研討會」 在天津舉行。來自京津冀地區的3000多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通過校際網絡同步教學系統實現線上線下聯動,圍繞「紅船精神」同備一堂課。
  • 重獎滾梯救人大學生是一堂生動的思政教育課-餘濤宏,滾梯,救人...
    救人英雄餘濤宏也受到得到所在學校的嘉獎,筆者以為,重獎餘濤宏同學是一堂生動的思政教育課。  這堂思政課教會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在別人身處危險境地時,我們是奮不顧身救人,還是事不關己繞道走?媒體曾經報導,12月2日晚,遼寧瀋陽渾南新區一商住樓外牆保溫材料突發大火,導致5層以上樓體燒焦。現場一疑似佔用消防通道的車主面對眾人的指責竟然說:「你樓上著火跟我有關係嗎?」
  • 河南「紅色思政課」搬上舞臺 學生深入角色展愛國情懷
    通過小演員的演繹,展示出當代少年兒童互幫互助、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舞臺劇《黃河頌》以音樂家冼星海和詩人光未然為故事背景,通過生動演繹,讓生活在黃河岸邊的中原孩子了解黃河、關心黃河、熱愛黃河,讓黃河文化、黃河精神助力少年兒童成長。舞臺劇《精忠報國》,再現了南宋中原民族英雄嶽飛偉大的愛國情懷和高尚的民族氣節。
  • 快看,思政課還有這樣的打開方式!
    快看,思政課還有這樣的打開方式!當前,高新區將思政課納入未來五年發展計劃,通過成立思政教育專家智庫、開發建設思政教育基地、大力開展「領導幹部聽思政、講思政」等一系列有力舉措,取得豐富的階段性成果,為全省辦好思政課提供了積極的實踐探索。她希望,高新區思政人再接再厲謀發展,鼓足幹勁跨臺階,實現高新區思政課教育「更高、更新、更實」的發展。
  • ...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精神 他在「方艙」給學生上了堂「雲端」思政課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辣油視頻 > 南京醫護人員武漢戰「疫」:培養職業認同感和職業精神 他在「方艙」給學生上了堂「雲端」思政課
  • 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書寫思政金課的「心」篇章
    近年來,鄭州鐵院通過構建專兼職教師結合的「思政教學共同體」,建設課堂、實踐、網絡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教學體系,打造「一體兩翼」思政金課(即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主體」,以發揮思政課教師、專業課教師、廣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為「一翼」,以「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為另「一翼」),書寫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三「心」
  • 港珠澳大橋總負責人朱永靈回母校同濟大學上特色思政課
    港珠澳大橋總負責人、同濟大學傑出校友朱永靈回母校上特色思政課。供圖中新網上海4月13日電 (黃艾嬌)「港珠澳大橋是中國橋梁走出去的亮麗名片,讓我們感到驕傲的是,所有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手中。」
  • 校長講的這堂思政課 學生:愛了愛了
    「我們的祖國美麗又很強大,作為祖國的一份子我覺得很驕傲。」聽完譚麗豔校長上了一堂思政課《我們的祖國》,五年級二班的王尚鈺這樣說道。日前,西安高新三小由「名校+」教育聯合體總校長譚麗豔帶頭為同學們上思政課,讓同學們從小樹立愛祖國、愛家鄉的高尚情懷。
  • 領導帶頭講、身邊人講身邊事……這裡的思政課有溫度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 通訊員 丁璽「思政課教師如何將思政課上成『有溫度的課』,我覺得要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思政課教師要有信仰和情懷。思政課要解決學生的理想信念問題,必須要讓有信仰的人來講信仰,才能講得敞亮、講得深刻、講得透徹……」日前,在扶溝縣召開的全縣思政課教師培訓研討會上,該縣教研室支部書記劉保軍為全縣思政課教師上了一堂《如何讓你的思政課有溫度》的報告,讓老師們對思政課教學有了新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