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驢遊天下墨攻,名字就是夢想,歡迎更多的戶外愛好者和旅遊愛好者一起探索星辰和大海。
目的地:北京,潭柘寺
活動強度:0.5吧,行程13.3公裡左右,累計上升,下降各490米,最高處為555米,最低處179米,線路成熟,這裡四季都是驢友光顧的比較多的地方,穿越活動,線路簡單沒有大的難度。
行程:公交線路完全可以達到的,在六號線地鐵金安橋站(B西口出來)換乘931路公交車在潭柘寺下車即到。差不多兩個小時的路程。我看好多戶外線路的活動費用都70元以上了,看看就覺得不划算,所以也不怎麼出去了,就看看熟悉的線路自己去溜達,輕鬆還自由。
線路小Tips:三要什麼時候都需要,要背合適的背包,要穿合腳的登山鞋,要戶外四寶一個都不能少(頭燈、充電寶、雨衣、手臺),北京感覺今年的冬天比往年來得早了一點。所以建議大家注意防寒和保溫。帶點熱水,要是能有氣罐和火鍋那就更好了,感覺好久不在戶外吃火鍋了,有點懷念戶外吃火鍋的日子了。
推薦理由:北京潭柘寺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古寺,"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這不是一句沒有事實根據的民諺。北京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的寺廟。作為帝都香火最旺的佛教聖地之一,潭柘寺見證了北京的繁榮發展,也默默庇佑著前來祈福的人們。裡面古樹參天,佛塔林立,香火繚繞。這裡拜佛不需在寺外請香,殿外都有免費香提供,自取三支燃香引願自行禮佛即可。這個最貼心,有一些地方都是使勁忽悠你去燒香,完了以後再找你要錢。
現在都道看紅葉去香山,殊不知數百年前,京城的賞秋之地便是這潭柘寺。潭柘寺也是喧鬧繁華的北京城外,一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寺院,更是一處香火旺盛,福德滿園的佛國淨土。漫步在深秋的潭柘寺,一片片黃葉金燦耀眼,素氣大方,十分好看。古樸幽雅的皇家寺院點綴著金燦耀眼的銀杏葉,秋意濃烈,不僅是遊人賞秋的熱衷之選,也是遊人思秋,懷秋,戀秋的好去處!
潭柘山的紅葉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名冠京城,古老的潭柘寺承載了康熙賜名、慈禧親臨的恩寵,也經歷了秋風肅殺後的落寞,就這樣坐落在京西門頭溝連綿峰巒環抱之中靜靜的守候了千年,等候每一位有緣人的到來,可見其古老的文化底蘊之深厚。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但因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故民間一直稱為"潭柘寺"。
潭柘寺規模宏大,寺內佔地2.5公頃,寺外佔地11.2公頃,再加上周圍由潭柘寺所管轄的森林和山場,總面積達121公頃以上。殿堂隨山勢高低而建,錯落有致。整個建築群充分體現了中國古建築的美學原則,以一條中軸線縱貫當中,左右兩側基本對稱,使整個建築群顯得規矩、嚴整、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古樹名木、鮮花翠竹遍布寺中,假山疊翠、曲水流觴相映成趣,紅牆碧瓦、飛簷翹角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殿堂整齊、莊嚴宏偉。
天門山坐落在"千年古剎"潭柘寺和"神州第一壇"的戒臺寺之間,距離市中心40公裡。景區佔地面積80公頃,屬太行山脈,主峰海拔550米。因山頂懸崖自然形成不規則的透天窟窿,百姓稱之為窟窿山,又因其形如"門",石窟內壁有"天門山"字樣石刻而得名天門山,登天門山有兩條上山的路,一條盤山小路,一條有七八百塊石階鋪就的石階路,兩路相通全長不過2700米,強度不大,老少皆宜。
這裡是戶外驢友的天堂,也是熱愛旅行者的樂土,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探尋更省錢、省時、安全的戶外線路。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夠愛護環境,做文明出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