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勝天湖水庫主體工程開工 可緩解9萬多群眾飲水難

2020-12-20 華龍網

    華龍網5月17日16時07分訊(特約通訊員 譚顯全 通訊員 王爾華)近日,在數臺挖掘機等機械設備的轟鳴聲中,各參建單位以及村社幹部群眾的共同見證下,重慶市大足區勝天湖水庫樞紐區主體工程(大壩、溢洪道)順利開工建設,這標誌著勝天湖水庫擴建工程全面啟動,快速推進。

    勝天湖水庫主體工程開工。通訊員 王爾華供圖

    大足區水務局負責人稱,擴建後的勝天湖水庫是一座集城鄉供水、農業灌溉、防洪、生態保護、美麗家園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庫工程。

    據悉,勝天湖水利擴建工程是市級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大足區東部水資源配置、水資源利用的重要項目。工程總投資67193萬元。建設內容包括大壩樞紐和供區輸水工程兩部分組成,工程總工期24個月。水庫主壩壩頂高程288.8米,壩軸線長187米,最大壩高15.8米。壩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積為52.88平方千米,相應庫容958萬立方米,校核洪水位285.84米,總庫容1053萬立方米,灌區輸水工程總長29.2公裡。水庫樞紐區主體工程的開工,標誌著勝天湖水庫擴建工程建設內容已進入實施階段。

    勝天湖水庫鳥瞰效果圖。通訊員 王爾華供圖

    該工程是以城鄉供水,農業灌溉為主,兼有農村人畜飲水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工程,擴建後達到中型水庫。工程建成後年均可供水量可達1280.8萬立方米,可解決大足區東部萬古鎮、國梁鎮、雍溪鎮9.1萬人飲水安全,農業灌溉面積2.05萬畝。

相關焦點

  • 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記者 洪俊 攝巴渝傳媒網訊 (記者 洪俊)日前,伴隨著一陣碾壓機發動機的轟鳴聲,碾壓機對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進行最後的碾壓,標誌著該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圓滿完成,為明年底順利實現蓄水奠定堅實的基礎
  • 犬木塘水庫開工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省最大單體水利工程
    18日上午,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省投資最大的單體水利工程犬木塘水庫在邵陽市開工。這一工程估算總投資102.5億元,將覆蓋「衡邵乾旱走廊」的邵陽、永州、衡陽和婁底4市8縣,緩解走廊中心地帶的灌溉缺水現狀,解決70萬群眾安全飲水問題。
  • 重慶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完工!
    10月15日,涪陵大木雙江水庫大壩主體工程現場,碾壓機轟鳴著對壩體進行最後的碾壓。當天,該水庫大壩主體工程圓滿完成,為明年底順利實現蓄水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壩雄姿雙江水庫工程地處涪陵區大木鄉雙江村,距涪陵城區約55km。雙江水庫工程是以城鄉供水及農業灌溉為主,兼顧發電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
  • 彌勒縣五山鄉告別飲水難
    彌勒縣五山鄉是全縣有名的「缺水之鄉」,但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近來,全鄉大部分群眾終於告別了飲水困難。  五山鄉位於彌勒縣城西南部,距縣城58公裡,共轄8個村民委員會49個村民小組,有4589戶18100人。
  • 172項重大水利工程又一大型水庫開工 雲南德厚水庫將重新書寫文山...
    作為龍頭項目的德厚水庫加快了進程,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西南五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全國大型水庫建設總體安排意見(2013—2015年)》等。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德厚水庫工程項目建議書;5月,水庫列為2015年全國新開工的27件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優先安排投資,開工建設。
  • 黎平縣長溪水庫順利開工建設
    2018年12月27日上午,黎平縣長溪水庫建設項目正式開工,標誌著該工程自2012年開展籌備以來,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有力助推我縣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為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打下又一個紮實的水利基礎。
  • 解渴「衡邵乾旱走廊」——寫在犬木塘水庫工程開工之際
    屆時,每年從資水引來的3.16億立方米水資源,可灌溉121.7萬畝農田,保障祁東縣城和邵東市城區90萬人口供水,有效解決灌區範圍內農村70.2萬人飲水提質增效問題,改善部分河道生態環境。1 水稻生產功能區「十年有九旱,五年一大旱」湘水集團旗下的省水利投公司,是犬木塘水庫工程的項目法人。
  • 浙江義烏市巧溪水庫除險擴容工程開工建設
    1月30日上午10時30分,義烏市巧溪水庫除險擴容工程在陣陣禮樂和一響爆破聲中正式開工建設。
  • 四川最大水利樞紐工程--武都水庫大壩開工
    新華網四川頻道訊:據:四川日報報導,「武都水庫大壩工程正式開工!」昨(1)日,江油市武都鎮觀霧山下,隨著省委副書記、省長張中偉一聲開工令,涪江流域數百萬群眾格外關注的武都引水二期主體工程武都水庫,進入項目建設的關鍵環節。全國政協委員敬正書、省政協副主席阿稱出席奠基儀式。
  • 祁東大好消息,總投資102.5億元的犬木塘水庫工程開工
    7月18日上午10時15分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在邵陽市邵陽縣酈家坪鎮九龍嶺隧洞開工現場宣布犬木塘水庫工程開工>工程車輛、機械設備同時鳴笛該工程估算總投資 102.5億元設計灌溉121.7萬畝是國務院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湖南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最大的單體水利工程
  • 銅仁印江偏巖水庫工程 成功截流
    1月6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大型水利工程偏巖水庫成功截流,水庫工程建設全面鋪開,進入了大壩主體工程施工階段。 偏巖水庫工程是《西南五省(區、市)重點水源工程建設規劃》《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水利部和省《銅仁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利扶貧規劃》及《銅仁印江河流規劃》的骨幹水源項目,位於梵淨山西麓的木黃鎮金廠村,包括新建砼面板堆石壩、輸供水幹管、輸供水支管等工程。
  • 貴州:飲水安全補短板 引來好水利萬民
    但有水難留,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加之山多地少、石多土少、雨多庫少,貴州位居全國第九的水資源總量,利用率卻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這樣用水便捷、飲水放心的日子,讓經歷過「水困」的吳天華喜笑顏開。據了解,興義市實施了多座水庫的建設。2019年底,該市28萬山區群眾告別用水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民生用水實現全覆蓋。
  • 珠江上的「三峽工程」,左岸主體結構混凝土全部澆築完成
    隨著大藤峽左岸廠房6#樓梯最後一倉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左岸主體結構混凝土全部澆築完成。大藤峽左岸廠壩主體工程於2016年8月9日開始澆築首倉混凝土。目前右岸工程也已開工建設,全部工程將於2023年建設完畢。
  • 黃壘河地下水庫二期工程預計9月投入使用
    破解水資源短缺難題、保障水資源安全不僅關係百姓福祉,更是支撐威海市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由此,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和農村飲水安全行動被列為今年全市攻堅突破重點任務。黃壘河地下水庫工程是威海市今年確定的77項重點水務工程、四大重點水源工程之一,也是威海市為破解水資源短缺制約、落實「三個力保」戰略的重要支撐項目。
  • 泉港雙溪水庫項目開工
    (記者遊怡冰)昨日,泉州民生水利發展隊伍又添兩名新兵——泉港區雙溪水庫建設項目與洛江區洛陽江支流東西溪河道治理工程項目宣告開工。  市領導劉衛國、潘燕燕、陳燦輝、駱沙鳴參加項目開工儀式。  雙溪水庫位於泉港區塗嶺鎮,是一座以供水為主、兼有一定防洪效益的小(一)型水庫。
  • 龍潭溝水庫大壩工程效應初顯 已蓄水210萬立方米
    要不是上遊水庫大壩的建成,今年吃水都成問題。」五蓮縣戶部鄉上溝村村民邱玉善說。往年大旱時,他們要到離村10多裡的地方取水,很不方便,今年就省了很多麻煩。   村民口中所提的大壩就是龍潭溝水庫主體工程。作為山東省近30年來新建的第一座山丘區中型水庫、第一座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及第一高壩,龍潭溝水庫工程總投資26868 . 18萬元,於2012年7月8日正式開工,分三期組織實施,庫容1078萬立方米,目前已完成投資的90%以上。   龍潭溝水庫一二期建設,包括大壩、洩洪洞、放水洞等工程,已於去年完成,並通過下閘蓄水驗收。大壩設計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為1000年一遇。
  • 貴州集中開工10個骨幹水源工程
    人民網貴陽3月30日電 3月29日,貴州省水利廳宣布集中開工10個骨幹水源工程,開工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每年新增供水4000多萬立方。開工的10座水庫,包括1座中型、9座小型,總庫容2970萬立方米,建成後將新增供水能力4203萬立方米,解決14萬城鎮及農村人口飲水問題,新增改善灌溉面積3.55萬畝。10個開工項目分布在全省6個市州的9個縣(市、特區),涉及7個貧困縣。
  • 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已開工在建!
    讓我們下面一起看一個建設地點位於江西省共青城市,總投資約4.6億元水庫引水建設項目圖案僅供參考 實際內容以項目效果為準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工程EPC項目,建設地點位於江西省共青城市,柘林水庫引水工程擬從柘林水庫三副壩處取水,引水管道沿316國道和105國道布設,
  • 犬木塘水庫工程開工,投資102.5億元工期5年,工程範圍涉及4市8縣
    (犬木塘水庫樞紐工程效果圖。)7月18日上午,犬木塘水庫工程開工儀式在邵陽縣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宣布開工。副省長隋忠誠講話,省政府秘書長王群主持。工程覆蓋衡邵乾旱走廊4市8縣開工儀式前,許達哲詳細了解了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和施工安排等情況。他指出,犬木塘水庫工程是重大的水利工程、生態工程,更是重大民生工程,要把工程項目建設作為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大舉措來抓,落實責任、倒排工期,按時間節點推進,形成更多實物量。
  • 北海潿洲島水庫擴容工程開工
    11月27日,北海市潿洲島水庫擴容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2020年底完工後,可滿足5萬人的生活生產供水,而目前島上最高峰時約有3萬人。長期以來,水資源短缺一直是潿洲島的社會難題。據北海河海水利水電設計院有關工作人員介紹,因潿洲島屬於孤立島嶼,所有地表徑流全部依靠「從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