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飲水安全補短板 引來好水利萬民

2020-12-21 天眼新聞

墊錢做前期規劃,多次實地勘測,手動測繪並驗算、製圖……年輕時的周建國為規劃設計好貴州首個大型跨地區、跨流域、長距離調水工程,在困難時期傾注了滿腔熱血。

「黔中地區是貴州省城市最密集、交通最發達、工業基礎最好,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包括省會貴陽市、安順市等,這裡的用水問題得不到解決,隨著人口增長與城鎮化規模擴大,當地百姓的生活將因水源補給跟不上發展而受到制約。」今年81歲的周建國老人搞了一輩子的水利水電規劃,作為貴州省水利專家、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原院長的他,回憶起65年前為什麼要規劃黔中水利樞紐時如是說。

在降水豐沛的貴州山區,眾多名川奔騰不息。但有水難留,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加之山多地少、石多土少、雨多庫少,貴州位居全國第九的水資源總量,利用率卻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黔北深山,黃大髮帶領著當地群眾歷經36載絕壁鑿渠;烏蒙峽谷,牛欄江畔的百姓過去世代下河背水吃;石漠連片,百姓曾經守著烏江,也只得每日到井邊肩挑百斤水……

解除水困是貴州人民千百年的熱望,引來好水,將造福一方。

「十二五」以來,在貴州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貴州舉全省之力加速破解工程性缺水短板,相繼啟動了水利建設「三大會戰」、水利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農村飲水安全攻堅決戰行動等,水利改革發展進入了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時期。

作別昔日引水、用水之艱,2131萬人次農村居民和200.5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得以解決,年供水保障能力達123.7億立方米。汩汩清泉沁潤人民心田,活水來、百業興,水利進步也助推了當地經濟社會得到不斷發展。

幸福生活水先行

黔西縣鐘山鎮貓山村山清水秀的村容,讓人難以將這裡與缺水聯繫起來。可過去這個秀美的村寨水源匱乏,山林深處的群眾因居所附近缺水,生活步入窘境,日子越過越窮。

如今,村口的荷塘已說明這裡不再缺水。走進小壩一組管水員姚登品家中,打開水龍頭,清冽的自來水汩汩流淌,一家子笑意滿面。

引水入戶給姚登品帶來的喜悅,源於2005年以來,黔西縣先後投入共計3.28億元資金啟動實施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脫貧攻堅「四有五覆蓋」飲水工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黔西縣「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攻堅決戰行動」項目、農村小水窖水質進化提升工程。

「十五年前,政府為我們修建了小水窖,今年又為了方便大家用水,重新找水源、建工程、鋪管網,讓家家戶戶都喝到『方便水』『放心水』。作為管水員,我會認真履行職責,做好管護工作,因為這可不只解決了我這一代人的吃水問題。」姚登品笑道。

2020年2月入戶水接通後,姚登品還很快買來了盼望已久的熱水器;有了穩定安全的用水環境後,未來家中煮酒、養殖的規模還能得以擴大。

曾經,「年年天上降雨多,地上人人到處找水喝」是興義市石漠化山區用水的常態。「雨水期靠蓄水,枯水期靠買水。」想起過去家中總是斷水的日子,興義市泥凼鎮金竹凼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吳天華真是感慨萬千。

如今,吳天華走進廚房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地流淌出來。這樣用水便捷、飲水放心的日子,讓經歷過「水困」的吳天華喜笑顏開。

據了解,興義市實施了多座水庫的建設。2019年底,該市28萬山區群眾告別用水難,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民生用水實現全覆蓋。

以山林深處的山泉為水源,新建取水池、高位調節池、輸配水管網、低壓輸電線路等,經過電力提蓄,興義市威舍鎮阿依村大木廠組的村民在家就能輕鬆喝上清甜的山泉。

這個曾經地處省界、交通閉塞的村寨,不僅有了「脫貧水」,還走上了「致富路」。依靠便捷的水源,當地的烤菸種植、黑山羊養殖產業等得到快速發展。

夙興夜寐戰一線

2018年7月以來,貴州啟動實施了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攻堅決戰行動。2020年1月中旬以來,又啟動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發力提升水利民生福祉。

承壓而為、誓在攻堅。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全省水利系統凝聚力量,組建18支隊伍1000餘名隊員的督戰工作隊,以「9+3」地區為主攻區、20個有貧困人口的縣區為排雷區、其它縣區為鞏固區的督戰路線圖,集中開展問題排查、整改、銷號行動,著眼按時打贏農村飲水安全殲滅戰,夙興夜寐戰一線,志在奪取這一划時代新勝利。

被野蜂蜇傷,不慎滑落山溝,手指肌腱斷裂……這是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第四工作隊成員陳巍巍在榕江縣計劃鄉九秋村查看水毀點時的親身經歷。

2020年6月以來,強降水引發了榕江縣農村飲水安全實施管道破損。連續的降水衝刷水體,偶有塌方的石塊滾落到山間公路上。由陳巍巍、王遠強、黎業三人組成的工作隊工程組奔赴計劃鄉加宜村水毀現場,針對設施毀損情況,細心檢查、現場研判,協調各部門緊急搶修,確保在最短時間內給村民供水。

2020年11月7日,47歲的貴州省水投水務集團貞豐公司副總經理王培賢因長期連續高負荷工作並加班熬夜後突發腦溢血。這位在貴州「9+3」脫貧攻堅重點縣——晴隆縣沙子鎮督戰農村飲水安全的排頭兵、公司工程建設的得力幹將、幫扶村群眾眼裡的熱心人、母親眼裡的孝順兒子,由於病發突然,最終長辭於世。

周一白天參加例會、安排工作;周二凌晨5點,趕往晴隆參加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周四一早,赴興義市參加汙水處理廠工程建設招投標會議;周五回到貞豐縣,白天到沙坪、魯貢兩鄉鎮督促檢查汙水處理廠建設進度,晚上與工程部同志一起加班整理督戰工作小結,完善汙水處理廠工程資料,直到次日凌晨5點多,這才做完所有工作……這是王培賢生命最後一周的工作日程。

在掛牌督戰的238天裡,王培賢帶領貴州省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掛牌督戰第十一隊第八小組實地走訪1806人,現場踏勘農村飲水集中供水工程51處,解決沙子鎮農村飲水短板問題9個,管護方面問題9處,按期完成29處未配備消毒設施工程、省委組織部反饋22個問題、州專班督查14個問題的整改,沙子鎮6個村3789戶16000人的飲水達到現行飲水安全標準,圓滿完成督戰任務。

英雄已逝,事業永存。正是因為有太多像王培賢一樣的勇擔當、肯作為的一線水利人,才讓廣大人民群眾都用上「穩定水、乾淨水、放心水」 。

截至2020年6月底,國務院、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等上級部門反饋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各類問題共99個,已全部整改完成;大普查發現存在的445戶飲水安全問題已全部整改完成銷號;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督戰發現的1840戶7766人、22275處未配備消毒設施工程、1816工程管理方面、310處季節性缺水工程的短板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銷號。

水利樞紐利萬民

貴州為破解「工程性缺水」千年之困,狠抓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一座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在黔貴大地的山川峽谷中崛起。

「十二五」以來,貴州投入水利資金2600多億元,開工建設大中小型水庫418座。新增農田灌溉793.07萬畝,治理病險水庫1176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3萬平方公裡,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686個,年供水保障能力達123.7億立方米。新增水電裝機151.22萬千瓦。

其實早在2008年,周建國等幾代水利人的夢想就已變作現實——黔中水利樞紐工程終獲國家批准立項,並於2009年11月30日正式動工。可此後面臨的是層層建設技術難關,水利部水規總院副總工程師關志誠就曾表示:「在典型的山區省和以巖溶地貌為主的複雜地理環境中建造大型水利工程,某些方面的施工難度甚至超過了南水北調工程。」

即便如此,工程還是一路攻堅克難、步步挺進,2018年1月28日,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平寨水庫開閘放水,標誌著黔中水利樞紐一期工程試通水成功。半個多世紀的等待,黔中人民終於等來了遠方的三岔河潤澤這片土地。

已通水的一期工程,可解決貴陽市2020年城市供水需要及貴州省7個縣區、42個鄉鎮51.17萬畝農田灌溉,5個縣區、28個鄉鎮供水,農村35萬人和31.5萬頭牲畜飲水安全問題,樞紐水庫大壩年調水量5.5億立方米。

為響應中央「兩新一重」政策,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貴州仍在積極投建水利工程。2020年初,夾巖、黃家灣、馬嶺、鳳山等水利樞紐工程全力以赴克服疫情影響,吹響「集結號」,用「戰時狀態」推進施工進度,2月底,五大在建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和401個中小型骨幹水源工程全部復工;3月底,全省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和水利行業規上企業如期實現百分百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2020年,貴州繼續紮實推進「水網會戰」投資計劃,鳳山水庫導流洞已貫通;黃家灣水庫、夾巖水庫大壩已封頂;馬嶺水庫已下閘蓄水;觀音水庫有望年內開工建設,花灘子水庫爭取具備開工條件。石龍水庫、英武水庫等大型水庫前期工作有序推進。中小型水庫建設同步推進,累計完成骨幹水源工程蓄水驗收35座,完成竣工驗收9座,新增供水保障能力2.17億立方米,為年度目標任務的94%;年內新開工中小型水庫46座,佔年度目標任務的66%。

水利建設高位推進,幾代水利人夢想變現實,水利人在黔中大地辛苦跋涉勘測,在深山中甘守寂寞地揮灑汗水建設,換來了喝上好水的百姓臉上的幸福笑容,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了水利事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管 雲

編輯 李蘭松

編審 王淑宜

相關焦點

  • 西和:完成379個村安全飲水工程
    近年來,西和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把飲水安全保障作為惠民生、謀發展、利長遠的根本舉措和頭等大事來抓,紮實推進農村安全飲水全覆蓋,全面提高農村供水保障水平,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龍源村:掛牌督戰解難題 夯實基礎補短板
    為做好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各項工作,向貧困發起最後總攻,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大河鄉龍源村對貧困戶、不穩定戶和邊緣戶的家庭收入、安全住房、基本醫療、義務教育和飲水安全等「兩不愁三保障」情況進行全方位排查,補齊短板弱項,建立問題臺帳。切實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 ...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管理與運行管護現場會在日喀則市江孜縣...
    本站訊 5月31日-6月1日,西藏自治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運行管護現場會在日喀則市江孜縣召開。會議旨在總結交流各地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深入分析當前突出短板和問題,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理清思路、壓實責任,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建設管理和運行管護水平,確保如期完成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使命任務。
  • 紫雲紀委精準監督 幫助貧困群眾解決飲水安全難題
    連日來,紫雲自治縣紀委監委綜合運用好縣脫貧攻堅常態化督查組、鄉鎮(街道)民生監督組以及村級民生監督員三級監督力量,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等問題開展專項監督檢查,以有力有效監督督促各地各部門落實工作責任,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李偉國: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比如高寒地區和嚴重缺水地區農村改廁技術和模式還不成熟,僅有30%的村生活汙水實現集中或部分集中處理,通硬化路的自然村不足40%、村內道路建設需求強烈,農村安全飲水尚未實現全覆蓋,城鄉教育醫療衛生發展差距還較大,農村社保養老標準不高、覆蓋面不足等問題都不容忽視,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亟需加快補上。
  • 保障農村飲水安全,讓大家方便喝水、喝好水!
    鹹陽市淳化縣城關街道丁戶塬村脫貧戶 吳彩芳:現在吃的都是自來水,你看多好,上面(國家)政策多好,這水統一給淨化了。脫貧攻堅以來,淳化縣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及農村安全飲水有保障,在建設大型骨幹聯網供水工程、小型單村供水工程的基礎上,先後出臺了農村飲水安全飲水運行管理辦法,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辦法,保障了群眾飲水安全。
  • 精準發力 補齊短板!《人民日報》點讚貴州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
    9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貴州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 精準發力 補齊短板》,全文如下:這裡是貴州畢節,我國唯一以開發扶貧與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試驗區。納雍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赫章縣是畢節最後3個未摘帽貧困縣,當地一度有「納威赫,去不得」的說法。近年來,經過持續發力精準脫貧,三縣經濟發展水平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觀。脫貧攻堅戰收官在即,「納威赫」三縣緊緊圍繞補齊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等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短板,全力解決「最後100米」障礙,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戶。
  • 吉林從多個方面發力為基礎設施「補短板」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倪文忠從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積極應對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對供電、供排水、供氣、供熱、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影響,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吉林省制定出臺了《吉林省加大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提升防範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實施意見》。
  • 貴州福泉市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和保障農村群眾飲水安全
    原標題:貴州福泉市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和保障農村群眾飲水安全   福泉市人民檢察院在開展「碧水潤家園」專項監督活動中,接到該市群眾舉報,稱其村民組的自來水有一股豬糞味
  • 「天眼早新聞 8月30日」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補短板、強弱項...
    2020年8月30日農曆七月十二現在是《天眼早新聞》時間每天幾分鐘早知天下事★攻堅「3+1」 確保高質量丨脫貧攻堅「貴州戰法」之四·補短板、強弱項,聚焦教育、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3+1」保障工作,查缺補漏、鞏固提升,確保高質量、打好收官戰。
  • 新疆加快推進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新疆各級政府全面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門行業監管責任和供水單位運行管理責任,補齊了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短板。新疆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總站主任張昀說,今年上半年,新疆將全面解決剩餘1.53萬貧困人口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 聚焦飲水安全,持續發力支持長江大保護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今年來,農發行汨羅市支行堅持以服務鄉村振興為己任,圍繞地方政府民生改造工程建設,持續為屈原管理區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和汨羅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建設項目走上正軌提供金融支撐,切實改善了當地水體環境質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以實際行動踐行「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歷史使命。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把好飲水安全的「總閘門」
    原標題:把好飲水安全的「總閘門」(人民時評)   飲用水安全牽動人心,政府部門只有履行好綜合管理的職責,才能還群眾一汪碧水   古人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過,飲水安全卻不一定能「自知」。日前,因長江水源出現異常,江蘇靖江一度暫停供水,出現了商場超市飲用水被搶購一空的場景。
  • 武山縣灘歌鎮:補短板 強基礎 促脫貧
    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分年度完成C、D級危房改造1134戶,全鎮C、D級危房已全部消除,貧困群眾住房安全得到全面保障;針對元崖、漆灣、郭地等村基礎設施滯後的實際,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讓群眾「居有所安」。聚焦「農村飲水安全有保障」。積極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鎮群眾安全飲水到村到戶實現全覆蓋、供水正常。
  • 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原標題:著力固根本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   平安江西建設暨市域
  • 山陽:繪出農村飲水安全新宏圖
    在縣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上,曾多次對農村飲水安全、水旱災害防禦、水資源管理保護、河長制湖長制、水利建設等安排部署。尤其是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縣上主要領導多次提出明確要求,使全縣在保障水安全、建設水工程、改善水環境、管理水資源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 2019年,全縣共完成各類水利建設投資3.04億元,佔計劃任務的104.8%。
  • 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鄂州市推進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
    《湖北省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文件精神,更好對接中央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抓住機遇補短板、強功能,確保更多政策、項目在我市落地落實,現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 武穴荊竹水庫:補短板工程開局就是決戰
    10月18日,天空下著小雨,筆者在荊竹水庫東乾渠補短板工程現場看到,4臺挖機在10多公裡的渠道壩上,正開足馬力,抓緊削坡,幾名工程技術人員,一邊測量,一邊不時指導機械作業,十幾位民工在協助機械清障,一片喜人的忙碌景象。
  • 查漏洞 補短板 大排查 向防疫戰發起總攻
    查漏洞 補短板 大排查 向防疫戰發起總攻 2020-05-05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省水利廳調研指導景德鎮市防洪工程補短板及水庫調度工作
    本站訊 10月11至12日,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徐衛明帶隊赴景德鎮市調研指導防洪工程補短板及水庫調度工作。   徐衛明先後來到龍井路排澇站、官莊堤(二期)、景德鎮水利樞紐工程、中渡口古碼頭改造工程,麻園嶺排澇站、河西堤、城東堤觀音閣段、新廠排澇站、南河防洪堤瓷都綠道、市水資源監測中心等地查看防洪工程補短板工程建設情況,了解水文測報、水資源監測等工作情況。調研結束後,徐衛明以「四不兩直」的方式,暗訪小型水庫運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