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從多個方面發力為基礎設施「補短板」

2021-01-09 中國經濟導報網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倪文忠從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積極應對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對供電、供排水、供氣、供熱、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的影響,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吉林省制定出臺了《吉林省加大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提升防範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實施意見》。
    會上,吉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日昊介紹,《實施意見》明確,吉林省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是「補短、強弱、提質」,從「十四五」開始分三個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完善城鄉水電氣熱通訊交通設施薄弱環節,實現補短、補斷、補缺;第二階段,對標國家標準體系和質量要求,實現全面達標;第三階段,深化提質提標,實現全面提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逐步推進城鄉均等化。
    劉日昊指出,《實施意見》聚焦供電、供排水、供氣、供熱、通訊、交通等六大領域,提出了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維護、應急保障等方面的主要任務。具體來看:
    ——供電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慶德500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中部網架完善工程等項目建設,實現220千伏電網分區分片供電,持續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切實加強對輸變電設備的日常巡視和監控,持續完善電網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提高監測、預警水平。提升供電應急保障能力。
    ——供排水基礎設施。提高城鄉供水保障能力,重點實施中部城市引松供水二期等城鎮水源工程,持續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實施老舊飲水工程改造及併網聯網工程,加快東水西引工程前期工作。提升排水設施系統化水平,加強排水防澇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排水防澇信息平臺建設,打造智能信息化排水防澇體系。開展生活汙水處理廠提升改造和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制定供排水管線巡查、設備巡檢長效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應急救援與處置機制。
    ——供氣基礎設施。實施油氣增儲上產工程,推動中石油長嶺雙坨子儲氣庫、長春市城市LNG應急調峰儲配站項目儘快投產,加快天然氣長輸管道和城市燃氣管網建設進度,全力推進「氣化吉林」重大工程。加強燃氣管網監測,積極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供熱基礎設施。推廣大型燃煤鍋爐的清潔高效開發與利用技術,扶持發展利用棄風電能、生物質發電和背壓機組供熱。開展中小城市「一城一網」建設試點,建立網源分離供熱體制。開展智能供熱試點城市建設。改革供熱收費制度,建立用戶繳費與室溫相關聯機制,逐步推進供熱計量收費。建立應急發電設備、送水車輛、煤炭等儲備體系及調度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通訊基礎設施。實施應急通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強通信線路、關鍵設備、重要設施建設,保障惡劣氣候、突發事件等極端情況下基本通信暢通。建立健全通信運行監控保障平臺和專業維護保障隊伍。增加配置中小型發電機組、衛星電話、大型應急發電車等應急設備及物資。
    ——交通基礎設施。加快敦化至白河高鐵建設進度,實施長春至白城鐵路設備補強工程建設。重點推進集安至桓仁等7個續建高速公路項目,新開工松江河至長白等5個高速公路項目,有序實施白旗松花江大橋等22個項目,加快公路自然災害信息監測等9個信息化項目建設。加快建設「一主多輔」機場群,完善龍嘉機場區域樞紐功能,提高運輸機場地級城市和通用機場縣級城市覆蓋水平。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日常運營維護,建設保障有力的應急搶險隊伍,完善安全應急處理預案。
    劉日昊表示,《實施意見》的制定出臺,是吉林省委、省政府積極回應群眾期待和關切的重要舉措。「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實施意見》,組建成立供電組、供排水組、供氣組、供熱組、鐵路機場組、公路組、通信組等七個工作組,統籌推進各領域『補短板』相關工作,進一步拓寬專項債券、銀行貸款、PPP模式等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渠道,加強基礎設施運行管理、維修養護、應急處置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引進和專業技術培訓,切實提升防範應對自然災害能力。」

相關焦點

  • 吉林舉行《關於吉林省加大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提升防範...
    原標題:12月31日吉林舉行《關於吉林省加大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提升防範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  吉林省政府新聞辦於12月31日召開關於吉林省加大城鄉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提升防範應對自然災害能力的實施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請省發改委副主任劉日昊出席介紹有關情況,省住建廳副廳長柴冠、省交通廳二級巡視員李小剛
  • 阿壩州聚焦基礎設施補短板:加快建三大「高速公路」
    關鍵詞 基建補短  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依然是制約我省藏區發展的主要瓶頸。阿壩州今年明確提出,要推進「交通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電力高速公路」三大「高速公路」建設,力求通過深化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夯實發展根基。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李偉國: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城鄉差距大最直觀的是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大,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加快推動公共服務下鄉。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後出臺了系列政策措施,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作為聚焦補短板、增後勁的重要舉措,為持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城鄉均衡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吉林新基建「761」工程 一組「社會事業補短板工程」九宮格給你...
    本期「761」工程九宮格,一起來了解一下「社會事業補短板工程」的相關信息,給你「福利」,歡迎刷屏!補短板:統籌推進教育、衛生、民政、文化旅遊、體育等社會事業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工作短板921.18億元:2020—2025年,實施社會事業補短板建設項目171個,項目總投資921.18億元,計劃投資833億元
  • 馬升昌:發揮優勢補短板 突破瓶頸促發展
    原標題:馬升昌:發揮優勢補短板 突破瓶頸促發展 自治區人大代表記者 麥正偉 攝   在自治區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自治區人大代表、林芝市委書記馬升昌就如何發揮好林芝的特色優勢,解決困難、補齊短板、突破瓶頸等問題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馬升昌告訴記者,發展不足是林芝市最大的短板,只有充分發揮好林芝的特色優勢,調動各方力量,著力在全域旅遊、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特色產業、城鄉協調、創新開放六個方面聚焦發力,才能更好地補齊短板,推動發展。
  • 湛江市領導到麻章區調研創文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工作
    原標題:精準發力補好短板 推動創文提質增效 7月17日上午,(湛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雲率隊前往麻章區,調研創文基礎設施建設補短板工作,並召開座談會,要求麻章區精準發力,對標對表補短板,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創文提質增效。
  • 精準發力 補齊短板!《人民日報》點讚貴州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
    9月19日,人民日報刊文《貴州提升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水平 精準發力 補齊短板》,全文如下:這裡是貴州畢節,我國唯一以開發扶貧與生態建設為主題的試驗區。納雍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赫章縣是畢節最後3個未摘帽貧困縣,當地一度有「納威赫,去不得」的說法。近年來,經過持續發力精準脫貧,三縣經濟發展水平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大為改觀。脫貧攻堅戰收官在即,「納威赫」三縣緊緊圍繞補齊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等農村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短板,全力解決「最後100米」障礙,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不掉一戶。
  • 蔡甸區推進基礎設施災後重建工作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10月13日,蔡甸區召開專題會議,就全區基礎設施災後重建工作和補短板項目進行了研究部署。會議要求,災後重建工作和補短板項目事關全區經濟發展大局,事關社會穩定,要提高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認識落實各項工作舉措,確保災後重建有序推進,真真正正取得實際效果;要全面落實責任,關鍵在於落實,明確責任主體,務必認真組織好,實施好本轄區的災後重建和救災救助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
  • 吉林發力「會展經濟」 打開多個「觸摸世界的窗口」
    吉林發力「會展經濟」 打開多個「觸摸世界的窗口」 2019-07-責任編輯:張楷欣     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在峰會上致辭 柴家權 攝   老工業基地吉林發力
  • ...這意味著明年將發力製造業「補短板」,加快推動我國產業結構...
    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明年將發力製造業「補短板」,加快推動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考慮到明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企業自身加大資本開支的意願和能力會有所下降,政府可能會在信貸、財稅以及產業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從而推動高新科技研發和高端裝備製造方面的加大。
  • 奮力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貴州補齊發展短板邁步新徵程
    「十三五」期間,貴州始終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補齊發展短板,水利、交通、現代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為貴州「黃金十年」快速發展期打下堅實基礎;作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國內首個發布省級層面數字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的省份,貴州持續釋放大數據產業發展紅利,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鍛造發展長板,為貴州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山西朔州市平魯區 在補短板中樹標杆
    補齊轉型升級短板,必須堅持以加快省級經濟開發區建設為引領,堅持打造煤電、新材料、新興裝備製造等新興產業集群、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深化轉型綜改、擴大招商引資、實施「雙創」行動等多點發力,全面提升轉型發展的質量和水平。補齊生態治理短板。
  • 湖北省發布疫後重振補短板強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動...
    在水利方面,確保重點中小河流防洪標準達到10年至30年一遇,主要湖泊防洪標準達到10年至50年一遇。在能源方面,武漢城市電網初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他城市電網供電水平明顯提升;能源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在新基建方面,建成6萬個5G基站,高鐵裡程突破2000公裡,新型基礎設施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 基礎設施補短板 河南聚焦十大領域要幹這些事
    大河網訊 (政務記者 康世甫)推動鄭濟高鐵濮陽至濟南段儘快開工建設;實施高速公路「雙千工程」,推動一批普通幹線公路提質改造;加快推進市、縣級兩場三館(公共體育場、全民健身活動廣場、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館、遊泳館)建設……  4月4日,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保持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的若干意見
  • 補短板奔小康,10個要點讀懂總書記最新重要文章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雜誌刊發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  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看: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正在由大眾化階段進入普及化階段,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均預期壽命、農村居民接入電力的比例、飲用安全水源人口的比例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國際社會普遍讚賞我國發展成就,認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優等生」。
  • 【春耕進行時】解讀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如何...
    黨中央認為,完成上述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最後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 本期農林衛視請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夏顯力教授,為我們解讀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的相關內容。
  • 從疫情看深圳醫療 短板補得怎麼樣了?
    面對醫療服務,這一深圳1300萬常住人口的剛需,年輕的深圳一直大手筆投入力補短板,如今成效如何,未來仍需如何發力?醫療資源質和量都不足香港保險是近年來內地居民熱衷的保障型金融產品之一,在香港保險中,有一類險種特別受內地居民歡迎——醫療險。
  • 浦城:實施「改擴建」 力補教育基礎設施短板
    為進一步實現改善就學條件、擴大學生容量、提升辦學層次、滿足就學需求等目標,我縣積極通過「改擴建」力補教育基礎設施短板,紮實為群眾辦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教育惠民項目,緩解中小學、幼兒園上學難題。近日,夢筆學校師生們自2016年9月招生辦學以來,第一次在自己的標準化運動場上舉辦校運會。
  • 惡補體能短板 提升綜合實力
    強化體能惡補短板,從東京奧運會備戰周期伊始,中國體育就提出了這樣的發展思路,並一以貫之,取得一定成效。東京奧運會臨近,中國體育面臨巨大挑戰,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成為各項目國家隊的共識。
  • 福建安溪18條教育補短板任務全部完成
    2017年秋,福建省吹響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的號角。百萬人口大縣——安溪迅速行動,踐行「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對教育再怎麼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一路踐行,如今交出靚麗的成績單。全鏈條全領域全方位大提升 18條補短板任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這張成績單,在涉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方面等6大方面、18項補短板任務上,蓋下完成或超額完成的「驗收戳」,實現了安溪教育全鏈條、全領域、全方位的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