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出行——紅軍長徵紀念園

2020-10-22 吃貓的魚伯伯


在吃過古城的牛雜湯後,車行十多分鐘就到了川主寺,一個因旅遊而興旺的高原小鎮(可去往九寨溝、黃龍、牟尼溝、若爾蓋草原)。在這裡除了九黃機場、還有將來的成蘭高鐵的松潘站,不久的將來這必將是雪域高原的又一繁華之地。

一到川主寺,就能看到立於元寶山頂的紅軍長徵紀念碑總碑,被譽為「中華第一金碑」。 碑最上面的紅軍戰士一手持步槍,一手執花束,形成「V」字形,寓意紅軍長徵的勝利。紀念碑碑座為漢白玉,寓意紅軍翻雪山的艱難經歷;碑身為亞金銅貼面的三角立柱體,象徵三大紅軍主力。

不同於紀念紅軍長徵某一事件或某一戰鬥的紀念建築,這是紀念紅軍長徵勝利的總碑,是黨中央、中央軍委為紀念紅軍長徵而決定修建的。而為什麼會在此修建紅軍長徵總碑?正如毛澤東同志《長徵》詩所說「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為什麼這樣說呢?一是紅軍到達川甘交界處,終於擺脫了蔣介石的重兵圍追堵截,進人西北蔣介石兵力空虛地區;二是紅軍走過雪山草地,走過了長徵途中最艱難困苦的一段 路程,再往前走,進人甘南和陝西,已再沒有什麼大的阻礙了。同時,因為紅軍三大主力長徵都曾經過當時的松潘境。紅軍走過的水草地、長徵中重要的毛兒蓋會議都在這裡。當時選址定在阿壩州,因為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紅一、二、四方面軍都曾從這裡翻越過長徵中最艱難的雪山,跨越過最艱苦的草地,舉行過重要的會議,進行過激烈的戰鬥,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

由於疫情,陳列室沒有開放,只有留待下次再仔細參觀、學習。












相關焦點

  • 徵師勝利到吳起|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園
    吳起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園位於吳起縣勝利山下,復原和濃縮了長徵重要歷史關頭的景點和人物,是中央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縮影紀念園建有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碑;入口廣場、轉移轉折廣場、雪山草地廣場、會師廣場、勝利廣場五大廣場;彭大將軍景觀處;吳起鎮「切尾巴」戰役指揮所;仿遵義會議舊址等,紀念園通過多種方式宣傳、展示、弘揚了偉大的長徵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
  • 西吉縣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園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管理辦法》,經旅遊景區自願申報、設區的市級文化旅遊行政部門推薦,自治區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按組織程序綜合評定,同心縣紅軍西徵紀念園、志輝源石酒莊、賀蘭山漫葡小鎮、西吉縣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園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網絡媒體「走轉改」】川主寺鎮瞻仰紅軍長徵紀念總碑
    採訪團來到了松潘縣川主寺鎮的紅軍長徵紀念碑碑園,向革命烈士獻花,默哀並鞠躬敬禮。  紅軍長徵紀念碑碑園,位於川主寺鎮元寶山,是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風景名勝區的必經之地。佔地面積19.27萬平方米,由主碑、大型花崗石群雕、紀念館三大部分組成。鄧小平題寫了「紅軍長徵紀念碑碑園」的園名。
  • 不忘初心,讓強國夢綻放在新長徵路上——國慶期間首都紀念紅軍長徵...
    新華社北京10月7日電 題:不忘初心,讓強國夢綻放在新長徵路上——國慶期間首都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展覽側記  新華社記者  數百件國寶級文物成為主角,安靜地將故事娓娓道來,在細微中透出偉大;英烈牆上的姓名如同一盞盞明燈,照耀著艱難的歷史,也照亮中國的未來。
  • 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一天 瑞金—於都—郴州
    1934年10月10日紅軍開始長徵,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 1934年10月18日中央機關和中央領導在於都渡河。早飯後參觀中華蘇維埃紀念園和瑞金革命烈士紀念園。中華蘇維埃紀念園非常大,小山的頂上是一尊碩大的中華蘇維埃紀念鼎。
  • 走進醉美中國茅臺,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
    茅臺標籤——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園以紀念塔為基礎(塔總體高25米,寓意著紅軍長徵二萬五千裡),按照國家5A級景區進行設,是融紅色文化、酒文化、生態休閒於一體的紅色旅遊景區和紅軍長徵精神瞻仰地;茅臺標籤——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
  • 同心紅軍西徵紀念園榮升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同心縣紅軍西徵紀念園佔地323畝,是國內唯一一家以紅軍西徵為主題的紀念場所,是全國百家紅色經典景區之一,是國防安全教育基地。紀念園園內主體建築有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舊址、紅軍西徵紀念館、世界名著《西行漫記》和世界經典圖片紅軍小號手的大型雕塑、紅軍井、紅軍西徵紀念廣場、遊客旅遊集散中心等景點。
  • 天津博物館開展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在天津博物館開展,328幅圖片、125件(套)實物,深深地震撼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靈,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歷史的回放,更是長徵精神永遠在路上—— 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由天津市委宣傳部
  • 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二十一天 平涼—吳起
    勝利結束我們的長徵路!今天是我們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最後一天,早晨我們先去了崆峒山,12點半我們向吳起出發。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進駐陝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隨後又同十五軍團勝利會師。至此,中央紅軍勝利地完成了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行程2.5萬裡的長徵。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終於找到了長徵立足點,抵達最後的目的地,勝利地實現了歷史性的戰略轉移。下午5點多我們到了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已經下班了,碰巧還有工作人員在,說明情況後我們進去了,允許我們6點出來,太幸運了,因為明天是全國統一的閉館日。披著晚霞我們遊覽了紀念園。
  • 紅軍長徵過曲靖遺址和烈士陵園
    紅軍長徵遺址和烈士陵園王人天在新的歷史時期,紅軍長徵遺址和紅色紀念館毫無疑問地成為了曲靖的紅色旅遊勝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在文化傳承和精神文明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地方不僅成為清明節和節日間的紀念活動聖地,也成為了新時期的紅色旅遊文化勝地,下面介紹幾處重點的紅色紀念建築。
  • 紅色之旅——松潘川主寺紅軍長徵紀念碑園
    川主寺紅軍紀念碑園位於松潘縣川主寺鎮元寶山頂,元寶山形如金字塔,山頂海拔3104.7米,高於河床124米,川主寺地處岷江上遊,背靠岷山主峰雪寶鼎,面臨廣闊無垠的大草原,岷江從碑園腳下南流而去。山坡植被較好,有大片茂密的松林和成片白樺林。山下岷江與其支流羊洞河交匯,形成大片坦蕩河漫灘地。
  • 公告|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抗疫文物徵集啟事
    公告|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抗疫文物徵集啟事 2020-09-10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旅遊白銀會寧紅軍長徵勝利景園
    長徵勝利景園是甘肅會寧縣政府為緬懷先烈弘揚紅軍長徵精神,對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在三大主力紅軍會寧會師暨長徵勝利60周年之際興建的景園位於國道312南側,省級森林公園桃花山北麓佔地36公頃, 是瞻仰憑弔、旅遊觀光的勝地。
  • 重走長徵路2019.4.15貴州安龍縣紅軍墓
    ,位於著名的招提風景區西北面,是紀念紅軍長徵過安龍,解放後在安龍縣參加剿匪、協助解放軍徵糧、解放安龍以及在對越自衛還擊等戰鬥中做出犧牲、貢獻寶貴生命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紀念性陵園,建於一九七五年四月,總面積30萬平方米,集紀念、瀏覽於一園,園中有紅軍烈士墓四座,有烈士墓一百三十九座。
  • 馬爾康紅軍長徵紀念館,紅軍長徵精神的歷史見證
    長徵在人類革命歷史上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蹟,在物資匱乏、戰亂動蕩的年代,紅軍革命戰士在黨的領導下,翻雪山、過草地、吃樹皮……為了紀念紅軍長徵精神,修建了馬爾康紅軍長徵紀念館,凸顯「艱苦奮鬥、革命奇蹟」紅軍精神。
  • 【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毛主席在武山的故事
    原來,1935年9月26日,紅一方面軍前往通渭縣榜羅鎮,強渡渭河後夜宿武山縣費家山。因毛澤東在村民費孝忠家住過,自此費家山一夜成名,毛澤東上費家山的故事也廣為流傳。  1  毛主席真是料敵如神  時間回到1935年9月,紅軍長徵經過甘肅。
  • 紅軍長徵與湖北:紅色的土地 紅軍的搖籃
    20萬長徵紅軍,6萬來自湖北。16萬紅軍英烈中,4萬是湖北籍。長徵,這部悲壯而恢弘的史詩中,湖北篇章盪氣迴腸。長徵前,10萬紅軍和40萬地方武裝在鄂成長8月16日,酷熱,本報聯合團省委、省黨史研究室組織的「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青年尋訪團首站抵達紅安。
  • 帶你探訪廣東唯一​紅軍長徵粵北紀念館
    ——紅軍街——城口人民禮堂(紅色書屋)——城口紅軍長徵紀念廣場——(午飯後出發)上寨古村——恩村古村落——銅鼓嶺紅軍烈士紀念園參觀完粵北紅軍長徵紀念館後,隔河相望就是紅軍街了,追尋紅色足跡,感受紅色情懷!
  • 貴州習水舉辦紀念紅軍長徵四渡赤水80周年大會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長徵精神,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助力習水社會經濟發展,15日,貴州習水舉辦紀念紅軍長徵四渡赤水80周年大會暨第三屆紅軍節。1935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書寫了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習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戰場,中央紅軍在習水轉戰62天,第一、第二、第四次渡赤水河的行動發生在習水縣境內,留下了青槓坡戰鬥遺址、紅軍總參謀部、紅軍醫院及一渡、二渡、四渡等眾多紅軍遺址、遺蹟和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
  • 探訪真正的紅軍長徵出發地瑞金的歷史足跡
    323國道也被稱為長徵第一路。據了解,323國道全程2915千米,起點為江西省瑞金市,終點為雲南省臨滄縣,共跨越江西、廣東、廣西和雲南4個省份。當年323國道起點設在江西瑞金,是為了紀念紅軍長徵出發地——江西瑞金。323國道紀念碑造型新穎、端莊、高大、雄偉,共佔地375㎡,高1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