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薦成藥:古老名貴中藥杜仲的現代應用

2021-01-09 尋醫問藥

古老名貴中藥材——杜仲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調理

杜仲是地質上第四紀冰川運動殘留下來的古生物樹種,為雌雄異株,從生物學上距人類很遠,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特有的名貴中藥材,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早在兩千年前我國的第一部藥書《神農本草經》中便明確記載了杜仲的藥效:「主治腰脊疼,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溼,小便餘瀝,久服輕身不老。」書中把杜仲稱為藥中上品,並稱屬上品者,可多服、久服,有明顯滋補、強壯之功效。中外醫學界譽為「中華神樹」。

古老的名貴中藥材——杜仲,常被中醫作為滋補、強壯、止痛劑而廣泛使用。據近代醫學科研表明,杜仲在降低血壓、防治血管硬化、冠心病,抗衰老、抗腫瘤等方面均有療效,特別是對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值得強調指出的是:杜仲對血壓的「雙向調節」作用,是任何化學藥物無法比擬的c據此,美籍華人、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學者胡秀英教授在早年歸國講學時,曾將「人參與杜仲」並列為補品,並將杜仲譽為「世界上最高質量的天然降壓藥」。

據藥理實驗和臨床應用證實,杜仲的提取物、水煎劑和酊劑,治療高血壓有效率均在80%以上。其機理是杜仲所含的木脂素類松脂醇二葡萄糖甙是降壓的主要成分,並對血壓具有「雙向調節」作用;所含的丁香脂二葡萄糖甙亦有明顯的降壓作用;所含的鈣與矽等,均對心血管有調節功能。
 

相關焦點

  • 中藥杜仲的功效與作用,中藥杜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杜仲是一種中藥材,它來源於植物,杜仲是這種植物的乾燥樹皮,據說在我國入藥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能補益肝腎,也能強壯筋骨,新保健功效與藥用價值都很出色,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藥杜仲的功效與作用,中藥杜仲的食用方法有哪些吧!
  • 中國井岡山杜仲研究與應用大會在江西吉安成功召開
    8月29日,全國杜仲產業盛會——「中國井岡山杜仲研究與應用大會」在江西吉安隆重啟幕!來自國家部委、科研院校、學會協會,以及杜仲產學研用和資本媒體的嘉賓400餘人參加。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中藥協會會長黃璐琦院士通過視頻向大會發來了祝賀。
  • 《中國杜仲產業發展報告(2019版)》發布
    昨日在「中國井岡山杜仲研究與應用大會」上,《中國杜仲產業發展報告(2019版)》和《杜仲研究》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中藥協會會長黃璐琦院士通過視頻向大會發來了祝賀。
  • 【中藥學堂】杜仲
    來源本品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別名杜仲、思仲、思仙、石思仙、川杜仲、綿杜仲、厚杜仲、玉絲皮、絲連皮、亂銀絲、鬼仙木產地主產於四川、湖北、貴州及河南等省。多為栽培。炮製作用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 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能。①生杜仲較少應用,一般僅用於浸酒。臨床以制用為主,以保證和增強療效。②鹽杜仲引藥入腎,直達下焦,溫而不燥,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增強。常用於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和高血壓症。
  • 杜仲是什麼 杜仲竟有這些神奇的功效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杜仲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有許多人都喜歡用它來滋補,那您知道杜仲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杜仲茶適合哪些人服用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杜仲是什麼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乾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具補肝腎、強筋 骨、降血壓、安胎等諸多功效。《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除陰下癢溼,小便餘瀝。久服,輕身耐老。
  • 中藥水滸·杜仲
    杜仲藥材呈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卷,大小不一。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有的樹皮較薄,未去粗皮,可見明顯的斜方形皮孔,內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 江楓 ‖ 遇見最美的杜仲
    擁有三百餘種名貴藥用植物的科技示範園裡,杜仲樹,正以風姿搖曳的故事,講述著它傳奇的前世今生。而在這名貴藥材花木集體合影中,杜仲樹顯然有居於C位的最清晰像素。杜仲樹,帶著撲朔迷離的名稱由來,帶著文人墨客詞賦的詠唱第一次與我深深遇見。一株穿越時光隧道的冰川與烈火,風霜和血雨的杜仲,成為我們可以真實觸摸億萬年歷史的活化石。在它面前,所有的目光只剩下謙卑和敬畏,而我更多地用震撼駐足仰望。酷似桑椹葉子的杜仲,向陽光深處延伸它的頑強生命力。
  • 被稱為「植物黃金」的杜仲,是如何成為中藥材中的活化石的?
    杜仲,即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是我國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衝任、固經安胎的功效。 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軟無力,肝氣虛引起的胞胎不固,陰囊溼癢等症。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 金萬博杜仲知多少:活躍在中醫界的杜仲
    杜仲又名絲連皮、扯絲皮、絲棉皮、玉絲皮、思仲等,屬落葉喬木。杜仲是我國特有樹種,經濟價值很高,資源稀少,被我國有關部門定為國家二級珍貴保護樹種。同時,杜仲還作為一味珍貴的中藥,活躍在中醫界。杜仲名字由來古時候,有位叫杜仲的大夫,一天他進山採藥,偶爾看見一棵樹的樹皮裡像「筋」一樣的多條白絲「筋骨」。他想人若吃了這「筋骨」,會像樹一樣筋骨強健嗎?於是,下決心嘗試。幾天後,不僅無不良反應,反而自覺精神抖擻,腰、腿也輕鬆了,他又服用一段時間後,結果奇蹟出現了,不僅身輕體健,頭髮烏黑,而且得道成了仙人。
  • 中藥藥渣不要扔都是泡腳的好材料
    我們都知道泡腳是很好的養生方法,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如果能夠在水中加入適量的中藥,效果則會更加的明顯,中醫介紹,喝剩的藥渣就是泡腳的好材料。每到冬春季節,用中藥泡腳,既能抗寒,又使整個機體血脈暢通,渾身舒服,還有助於強壯筋骨。
  • 北京中醫醫院主辦召開中藥製劑技術及臨床應用培訓班暨第三屆中藥...
    徐春軍副院長主持開幕式劉清泉院長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十分重要,應將傳統與現代融合,以提升臨床療效為根本點,中醫、中藥領域的專家共同攜手,深入挖掘中醫藥寶庫的精華。王春生秘書長指出,中藥製劑的深入研究是新藥開發的搖籃。
  • 金萬博杜仲知多少:杜仲藥用功效的歷史發展
    人們自從發現了杜仲這種「強健筋骨」的植物後,歷代醫藥學家開始對其藥性進行了長期不懈的研究。東漢以後,歷代本草著作層出不窮,均對杜仲有所記載,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對杜仲的認識也不斷的深化。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藥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藥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是中醫藥藥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以三品分類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成為中藥理論精髓。
  • 勁牌持正堂:以現代科技推動中醫藥發展
    "藥"在《說文解字》釋為"治病之草"。"神農嘗百草""伊尹制湯液"等古老的傳說訴說著中醫藥的歷史。而在現代,"數字提取技術""中藥指紋圖譜技術"等現代科技推動著中醫藥的發展,其中,勁牌持正堂藥業有限公司就是典型代表。道地是中藥製藥的靈魂提到藥材,很多人可能說一堆草藥,可能說電視劇主角在病人奄奄一息時找到的那棵仙草。
  • 虎骨、犀牛角、麝香……這些名貴中藥其實都有廉價的「替身」
    中藥材取自天然,其中有些藥物因材料的難得顯得頗為珍稀名貴,或是價高,患者需要有一定的資金實力;或是藥源不可再生,瀕於滅絕,即便付出昂貴的代價,也難求一藥在手。為此,歷代醫家和研究人員便想方設法為其尋找「廉價替身」。實踐證明,絕大多數名貴中藥的功效並非獨一無二,很多廉價的中藥完全可以代替名貴中藥使用而不會降低療效。
  • 名貴中藥的替身 黨參功效賽人參
    我們都知道名貴的中藥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適當的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防治疾病的功效,但是名貴的中藥的價格確實也很貴,一些老百姓都負擔不起。那麼有沒有一些中藥能夠替代那些名貴的中藥呢?下面中醫為大家介紹名貴中藥的替身!
  • 杜仲為什麼會被稱為「植物黃金」?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了
    杜仲是經歷冰川時代遺留下來的我國特有的珍貴樹種之一,也是國家認證的二級保護植物。杜仲是人們熟知的傳統名貴中藥材。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被列為上品。為什麼杜仲會被今人譽為「植物黃金」?我們先了解一下杜仲這個名字的由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此名之」。意思就是從前有個叫杜仲的人,吃了這個就「得道」,因此用杜仲這個名字為它命名!
  • 憑處方去藥房抓藥,七味藥竟抓錯兩味?!中藥調劑無小事!
    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拿著處方,進了藥房,最終到手的中藥卻是錯的!無論中醫師辨證如何準確,處方多麼合理,最後調劑出了問題,抓錯藥、亂抓藥的行為會導致整個中醫診療過程前功盡棄。不是人人都能抓中藥,小編呼籲,中藥調劑無小事,從業人員門檻要把牢!
  • 每天學一味中藥,杜仲!
    1 藥用部位 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樹皮。 9 臨床應用 用量6~9克,煎服、浸酒或入丸散。用治腎虛腰痛、筋骨無力、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症。
  • 小知識話說杜仲
    有一位年輕的縴夫,名叫杜仲,心地善良,一心想找到一味藥能解除縴夫們的疾苦。為了實現這一願望,告別親友,上山採藥,歷盡艱難,遇到一位藥翁,把縴夫們的疾苦告訴了藥翁。老藥翁感動了,把自己採的能治療的樹皮遞給杜仲。半路上,又遇到一位老樵夫,問哪裡有這種樹皮,想多採些回去給縴夫們治療,老人說,路險難走啊,但杜仲為了縴夫們,還是去了,遇險多次才找到了那種樹,採了很多。
  • 如何搶灘中藥創新藥,在國際市場施展「中國功夫」?
    另一方面,當前受到來自國外「洋中藥」的巨大壓力,在國際市場上,我國的中成藥出口額所佔比例甚小,大部分被日本、韓國等佔有,因此,在保持發揚中醫藥傳統特色和優勢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研製開發符合市場需求的新一代中藥新藥,提高我國中藥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是目前中藥新藥開發中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