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號稱「國內首款雙蛋白小分子奶粉」的坦圖光輝思慕爾嬰幼兒配方奶粉在杭州舉行發布會。相關報導顯示,這款奶粉由澳洲坦圖(Blue Lake Dairy Group,簡稱「藍湖乳業」)與杭州千島湖康諾邦健康產品有限公司聯合研發。
然而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思慕爾」由康諾邦公司註冊的「美侖加」奶粉變更而來。實際操盤人、杭州高歌坦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康輝此前就是澳洲「坦圖」奶粉總代理,代工方即是藍湖乳業。由於藍湖乳業的工廠遲遲未能通過配方註冊,此次與康諾邦合作推出奶粉被指「借腹生子」,即從海外貼牌轉移到國內生產。
對此,何康輝11月29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藍湖乳業仍在等待配方註冊審批,在此期間找到康諾邦公司尋求合作。
爆炒「小分子」概念
11月19日,思慕爾奶粉在杭州舉行發布會。運營商杭州高歌坦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康輝對媒體介紹,「思慕爾」取自英文名「small」的音譯,代表小分子奶粉。「我們得到媽媽們的反饋是,哪怕是喝母乳的孩子,一般對奶粉都比較排斥,卻能很輕鬆地接受思慕爾。這也是我們的底氣。」
據報導,思慕爾產品中增加了α-乳白蛋白的比重,同時將部分大分子蛋白水解,是「國內首款官宣為『雙蛋白,小分子』的奶粉」,「α-乳白蛋白能讓寶寶的腸道更易吸收,不易便秘,且α-乳白蛋白含有豐富的色氨酸,有助於嬰兒睡眠,促進大腦發育」。
報導還稱,「思慕爾」奶粉由藍湖乳業與康諾邦公司聯合研發,並得到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支持,「招商信息發布40餘天,預售超過50萬罐;截至發布會頭一天,預售60萬罐,已遠超預期」。
對於「思慕爾」奶粉的上述宣稱,科學松鼠會成員、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表示,水解奶粉分為部分水解蛋白和深度水解蛋白,目前深度水解已被明確可以解決嬰幼兒過敏問題,部分水解對嬰幼兒消化的好處則證據不足。「從科學角度看,正常孩子沒有必要喝水解奶粉。部分水解奶粉的安全性沒有問題,但如果過分宣傳功效就有問題,更多的是一種賣點。」
事實上,「小分子」奶粉(部分水解蛋白)並非「思慕爾」創造的新概念,達能、聖元、澳優、惠氏等均有相關產品推出。乳業專家王丁棉也認為,「小分子」是奶粉市場製造的一個賣點。
合作方藍湖乳業疑「借腹生子」
值得注意的是,「思慕爾」的澳洲合作方藍湖乳業遲遲未通過中國配方註冊,此次與杭州康諾邦合作推出嬰配粉,被業界質疑「借腹生子」。
早在2016年,藍湖乳業就因在澳大利亞Wattle Range市投資價值6500萬澳元的乳業項目而被當地媒體報導。據澳洲新快報網信息,藍湖乳業實為中國商人持有,2016年計劃將南澳東南部的一家舊工廠改造為乳製品加工和包裝廠。當時藍湖乳業僅僱用了4名員工,但聲稱其一期項目投資達1500萬澳元,能創造60個崗位,並計劃當年6、7月份向中國出口奶粉。此後,藍湖乳業「致睿」(Kinray)等奶粉產品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然而好景不長,伴隨2016年6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的出臺,藍湖乳業奶粉業務在中國市場遭遇了挑戰。2017年12月,藍湖乳業的工廠取得了在華註冊資質,並向原國家食藥監總局遞交產品配方註冊申請,卻遲遲未能獲批。
此外,掛牌新三板的乳製品技術服務企業黑龍江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月的一則關聯交易公告,揭開了藍湖乳業股東神秘面紗的一角。該公告披露,立高科技控股股東、董事長王心祥之子王恩澤持有 Ernst Dairy Pty Ltd 100%股份,後者則持有藍湖乳業32%的股份,而王心祥同時擔任藍湖乳業董事。立高科技還將向藍湖乳業提供嬰幼兒配方奶粉註冊諮詢及檢測服務。
另一方面,康諾邦公司申請註冊的「美侖加」系列1-3段嬰幼兒奶粉,拿到了配方註冊資質。不過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查詢信息顯示,「美侖加」在通過註冊後並未上市,而是到2019年9月12日經總局批准更名為「思慕爾」,外包裝商標也由「美侖加」變更為「坦圖光輝」。
乳業專家宋亮認為,「坦圖思慕爾」與「貝拉米維愛佳」的操作套路極為相似。今年4月,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3款嬰兒配方奶粉英文名稱由「ViPlus」變更為「BELLAMY'S ViPlus」。在乳業專家王丁棉看來,這是貝拉米在久未能取得配方註冊下的「借腹生子」行為。
11月29日,杭州高歌坦圖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康輝回應新京報記者稱,藍湖乳業對於中國的監管政策不是很熟悉,原本有望在2018年3、4月份拿到配方註冊,但由於遇到監管部門大部制改革,再加上審查趨嚴,因此至今仍在等待註冊審批,後來藍湖乳業找到了康諾邦公司尋求合作。
思慕爾被指「國內貼牌」
事實上,「思慕爾」奶粉還有著更為複雜的品牌背景。如果在網上檢索「澳洲坦圖」,出現的並非藍湖乳業,而是「坦圖」(Tantoo)奶粉官網。
根據該網站信息,自2015年起,何康輝實控的杭州高歌坦圖商貿有限公司便成為「坦圖」奶粉的中國總代理,巧合的是,當時「坦圖」奶粉的澳洲生產商正是維愛佳。報導顯示,截至2017年7月,維愛佳工廠出口至中國的奶粉有維愛佳、安寶樂、坦圖、麥凱瑞、澳益佳等多個品牌,彼時這家乳企已被中國投資者李大健實控。
由於註冊制規定,一家工廠最多只能註冊3個系列、9個嬰幼兒奶粉配方,因此維愛佳針對中國市場的嬰配產品數量被迫收縮,「坦圖」奶粉前途未卜。2017年12月5日,「坦圖」奶粉官網發布消息稱,將新增澳洲藍湖乳業作為生產基地,並以新工廠的名義申請配方註冊。
然而,藍湖乳業遲遲未能通過配方註冊。官網信息顯示,「坦圖」奶粉的市場推介活動停留在2018年3月。直到2019年10月31日,其官網資訊才有了更新,「思慕爾」奶粉正式亮相。
宋亮認為,何康輝是「思慕爾」奶粉背後的實際操盤手,與康諾邦合作就是將此前的海外貼牌轉移到國內貼牌。
對此,新京報記者11月29日以商家身份聯繫到康諾邦公司奶粉業務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三方合作模式為:康諾邦負責生產,藍湖乳業提供原料,何康輝負責市場運作。該負責人還表示,康諾邦公司目前註冊的3個配方系列奶粉中,有2個是與第三方合作,自己實際運營的奶粉品牌只有1個。
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康諾邦公司目前三次對外合計質押了6940股,還將包裝機、乳化機、奶粉生產線等設備抵押給銀行用於貸款合同擔保。
對於貼牌問題,何康輝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坦圖」及「思慕爾」品牌並非其所有,但其坦圖商貿也不是單純的代理商,未來希望能參股藍湖乳業。針對康諾邦公司的抵押問題,何康輝解釋稱,康諾邦公司從去年4月拿到配方註冊證到今年9月完成註冊變更,中間資金壓力非常大。
新京報記者 郭鐵 創意製圖 王遠徵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