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國家的公雞為什麼都是同一個叫聲?

2020-12-13 刁博

曾經有人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中國人說漢語,美國人說英語,可為何中國的公雞和美國的公雞叫聲都一樣?不同國家的人講著不同的語言,不同國家的公雞打鳴的時候也應該用不同的語言吧。

這個問題說起來也簡單,漢語、英語是人類的語言,人和人之間可以用語言進行交流。而其他動物沒有像人類這樣的語言,它們喉嚨的構造及大腦的複雜程度決定了它們不可能像人類這樣依靠喉嚨發出不同的聲音來進行交流。對很多動物而言,身體散發出的氣味要比聲音能夠更好地傳遞信息。中國的公雞在中國能夠和母雞結婚生子,把它們運到美國也能夠和美國的母雞結婚生子,雖然它們沒有語言。

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幾十萬年前的原始人就會使用語言,其實人類語言的出現可能只有兩三萬年而已。有研究認為,比智人強壯的尼安德特人之所以在2.8萬年前滅絕了,是因為智人進化出了語言,語言使得智人之間能夠進行很好的交流合作,最終智人依靠團結協作戰勝了尼安德特人。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所有人類的共同祖先距今不過20萬年而已,如果那個時候就有了語言,現代世界各國家、民族的語言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複雜。通過比較各民族語言間的親屬關係,可以劃分出語系。語系與人類的親緣遠近有著很好的關聯,比如從語法、音義、音節的構成及演變規律上可以知道漢語和藏語是由同一語言演化來的,屬於漢藏語系。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表明,漢族人和藏族人大約在六千至一萬年前在中國的北方相分離。

歐洲一些國家的人在學習法語、德語等歐洲語言時要比學習漢語簡單,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英語、法語、德語、俄語等都屬於同一個印歐語系,而漢語屬於另外的漢藏語系。語系不同了,學習起來難度就大了。

相關焦點

  • 公雞叫聲震耳欲聾 它自己怎麼受得了?
    公雞的叫聲如此之大,如果你站得太近,它絕對可以把你「震聾」。那麼公雞們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呢?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員把記錄器附在三隻雄雞頭上,就在他們頭骨底下。記錄顯示叫聲持續1到2秒,平均超過了130分貝,這與距離噴氣式飛機起飛時15米遠處的強度差不多。
  • 公雞會打鳴,而母雞不會,這是為什麼?
    公雞打鳴是一件在我們看來最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同樣是雞,為什麼母雞不打鳴呢?公雞又為什麼要打鳴呢?難道只是為了當個「鬧鐘」?答案顯然並不是如此的簡單。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公雞打鳴的目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公雞會鳴叫,而母雞不會?
  • 常被人用公雞叫聲誘捕,市場上曾賣120一隻,現在沒人敢捉
    在農村,除了最常聽到狗吠鳥叫以外,公雞的打鳴聲也是很常見,一大清早那些公雞就站上柵欄一個接一個地放聲高唱,有的被關在籠子裡都還要叫上幾聲,而且它們不止叫一聲,往往是一個比一個響亮,得持續一二十分鐘。可以說,在農村要是不養成早睡的習慣,早上一定會被會被公雞打鳴吵得火冒三丈,公雞就是一個天然鬧鐘,每天提醒人們早起幹活。
  • 不同語言中的動物叫聲竟有如此大的區別?
    世界上的動物叫聲都是一樣的,但在使用不同語言的人聽起來卻是不同的。不信的話,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英語、日語和漢語中的常見動物叫聲的說法吧,你可能會懷疑它們是不是一種動物哦!雞再來看看禽類的叫聲,首先是公雞打鳴的聲音:漢語:喔喔喔日語:コケコッコー(kokekokko-)
  • 「母雞學公雞叫,就立馬殺掉」,農村這一說法是怎麼來的
    在農村有個不成文的說法:「母雞學公雞叫,要馬上殺」,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都知道,農村有些很奇怪的規矩已經流傳了很長時間,但這是不合理的,也不適用於現在,「農村的老人常說,母雞學公雞叫。就要立刻殺了他。你知道為什麼嗎?
  • 俗話說:「母雞叫疼,公雞叫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以前的農村,人們根本沒有鐘錶,早上起床主要是聽公雞打鳴。當然每個季節,雞叫的時間都不同,一般雞叫三遍之後也就天亮了。有時候母雞也會叫,但是兩者的叫聲卻不同。有句農村俗語叫做:「母雞叫疼,公雞叫停」,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凌晨又聞雞叫聲
    作者:三分明月我家居住縣城一小區,平時很難聽到公雞啼鳴,原因很簡單,為了小區的環境衛生,平時禁養家禽。但每年一進入臘月,一大早,一陣陣公雞的啼叫聲便會把你從夢中喚醒,此伏彼起甚是熱鬧,今年也是這樣。這些公雞都是小區鄰居們餵養的,他們或從農村老家帶回,或從農貿市場購得,他們養雞的目的都是一樣,為了那頓年夜飯。也就是說,這些公雞的壽命到大年三十前就將終止。
  • 農村的公雞,為啥一到早上就打鳴?很多人估計不知道
    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公雞仿佛聽到了某種召喚,就會發出響亮的鳴叫,所謂「雄雞一唱天下白」,說的就是這個。勤勤懇懇的農村人,往往聽到公雞打鳴後不久就會起床幹活,遠比城市裡的朝九晚五辛苦多了。但我們似乎都忽視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公雞每天清早都會打鳴呢?
  • 研究人員發現公雞對自己鳴叫聲「免疫」的原因
    如果你曾經住在養雞場附近,你可能知道公雞有多麼令人難以置信的聲音了。在清晨它們刺耳的叫聲聽起來可能是非常痛苦的。科學家們經常想知道為何公雞似乎對自己發出的刺耳鳴叫聲「免疫」,一項新的研究最終揭示了答案:它們有內置的「耳塞」。
  • 食物的緣分:不同國家的不同菜餚 為何會叫同一個名字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相隔千裡的兩地、不同的飲食文化中,竟也會出現「同名」的食物。究竟來自不同國家的不同菜餚,為何會叫同一個名字?這是意想不到的「巧合」?還是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讓人搞不清楚的 tortilla如果你人在西班牙,看到菜單上寫著「tortilla」,以為店家賣的是墨西哥玉米餅,那你可就弄錯了!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只不過,母雞的這些卵都是未受精卵,無論怎麼孵化也不會孵化出小雞的。而且,我們家養的母雞和雌性野生雞的排卵周期以及特點都完全不同。
  • 為什麼公雞天天4點打鳴,而且都很準時?解開了多年的疑惑
    為什麼公雞天天4點打鳴,而且都很準時?公雞的打鳴是一種自然的規律而且他們的打鳴聲特別的準時,總是在臨晨的四點左右,為了驗證這個規律,專家們還將公雞分別的分開來放在兩個不同的房間來進行測試,一個房間的環境作息還是跟外部的環境一樣,但是另一個空間就變成了全天黑暗的環境。
  • 為什麼母貓在交配時,叫聲悽慘?人類與貓科動物有什麼不同?
    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無論是生物學上的生態平衡,哲學上的唯物主義,還是人類學的人際交往。人類作為最高級、最具智慧的生物,不同於植物的安靜無爭,也不同於動物的兇狠無情,人是有心的,會傷心難過,會開心快樂,不安於現狀又喜歡平淡安穩的生活,有感情、憐憫心、夢想,是豐富的生命體。人類與動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員,互相制約又互相維繫。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家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而原雞並不是每天都下蛋的,它們每年有著固定的發情期(每年的2-5月份),在發情期內,雌性原雞與雄性交配後才會產下受精卵,而且雌性原雞每年只產一窩蛋,大約在4-8枚左右,之後就會進入孵蛋期,再也不會產卵。
  • 公雞會下蛋?母雞也打鳴?專家:雞或出現「性反轉」
    ——一隻公雞的自述公雞的主人況大爺也發現了這個變化,「它的雞冠有點變幹了,成了白色,以前都是紅的。再後來,它的叫聲都有點轉母雞樣了,咯咯咯咯咯……」而接下來,這隻公雞不光變成了母雞的樣子,關鍵是還開始下蛋了。
  • 公雞連「作案工具」都沒有,它是怎麼讓母雞生蛋孵小雞的?
    母雞能生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只是生蛋的話並不需要公雞的存在,要不然那麼多產蛋的母雞,公雞都要累死了!為什麼母雞獨自就能生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需要公雞這個物種呢?
  • 又聽見公雞啼鳴
    北京8號線瀛海到珠市口地鐵上,一美女手機彩鈴是「公雞啼鳴」給~給~喔!給~給~喔!我為之一驚,這種雞叫聲久違了將近30個春秋。麥忙季節的每個黎明,一聽見公雞打鳴,娘就喊著我的乳名,連哄帶騙地讓我起床。東子,我烙了你最愛吃的蔥花、花椒葉的油餅了,趁熱起來吃吧!吃油餅次之,主要是吃完油餅得下地割麥子。
  • 家中養一隻大公雞後,母雞們為什麼就跟著公雞跑,不會走丟了呢?
    導讀:家中養一隻大公雞後,母雞們為什麼就跟著公雞跑,不會走丟了呢?文|當你停下腳步的時候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閱讀由當你停下腳步的時候提供的資訊。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家中養一隻大公雞後,母雞們為什麼就跟著公雞跑,不會走丟了呢?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正題。大家好,在農村養過雞的都知道,是有這麼個現象,公雞就是整個雞群的"領導者",雞群的"王者"。一般在農村養的都是以母雞為主,小雞仔在沒有長大前,很難分辨是公母的,這個只有特別有經驗的人才分的出。
  • 為什麼母雞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疑惑的問題,為什麼母雞可以不交配直接產蛋,例如現在養殖戶的雞全部都是母雞沒有公雞的存在,養雞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可以得到美味有營養的雞蛋,那麼雞蛋既然可以直接孵化出小雞寶寶,那還要公雞有什麼用哪?
  • 沒有公雞的情況下,母雞為什麼也可以生出雞蛋?科學家給出了原因
    為什麼我們可以確定母雞在沒有公雞情況下就可以產蛋了,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公雞其實是沒有丁丁的,而且把母雞單獨圈養它也可以產蛋,因此母雞不需要公雞的配合也可以生下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需要了解雞蛋在母雞體內是如何形成的,雞蛋形成於母雞的卵子,當母雞在排卵的時候,卵子在母雞的卵巢內開始發育,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形成了蛋黃和蛋清,雖然我們叫做"蛋黃"和"蛋清",但是其實這兩種物質學名叫做"白卵黃"和"黃卵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