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於佛教其實是比較迷信和盲從的,並沒有建立一個正確的認知,根本沒有真正去了解,只是停留在心裡潛意識的印象,覺得它就是消極的、負面的,是人走投無路的選擇,這就大錯特錯了。佛教和迷信根本是兩回事,迷信是迷而信之,覺得世間存在另外一種神秘力量可以超越現實而解救眾生。佛法非迷信,學佛更不可執著神通走捷徑。佛法是智慧,信佛,是相信因果,相信善惡終有報。
我們總是在遭遇困境的時候求佛庇佑,卻從未去反思自己,為何這種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一個人真信佛,他就會知道,這世上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必有因緣,當下的「果」都源於曾經種下的「因」。「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身邊一切貴人都是自己修來的善緣,一切逆境不順都是自己招致來的惡緣。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當一個人真正明白了因果,也就真正讀懂了命運,知道如何去掌控自己的命運。世人皆在苦苦尋求福報,其實修福就體現在我們平凡日子裡的點滴善行。「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利人者方能利己,不作惡不傷害他人,自然不會感召禍事。別人如何對待我,是我的因果;我如何對待別人,是我的修行。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3種人,切記!
一、對你有恩的人
對我們有恩的人,首先我們肯定要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生養我們長大成人不容易,對我們恩重如山,不論父母有多大能耐、本事,在我們心中,他們永遠高大偉岸,其實父母就是我們最應該供養和恭敬的「佛菩薩」。「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裡拜靈山」,為人子女,不可傷害父母,否則必受果報。讓父母歡心,孝順父母,也是增長我們自身的福德。
除了要善待父母,也要恭敬師長,感謝滋養我們生命,增長我們智慧的老師,學佛者要常念佛恩,感恩三寶。感謝身邊幫助我們和傷害我們的眾生,一種是關愛、一種是成長,都彌足珍貴。我們所遇到的任何人都是來成就自己、來圓滿自己的人生的,要感謝,懂得感恩的人,自有善報。反之,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等小人之行,等於「自掘墳墓」。
二、善良老實之人
很喜歡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是智者的境界。人在順境的時候,要多厚待那些身處落魄貧苦中的人,多為自己積德;人在逆境的時候,要關照好自己。這裡我要說的是前者,人在得意的時候,不要忘形。
不要去欺負老實人,不要瞧不起任何人,日子長著呢,風水總是輪流轉,傷害善良的老實人,自己的福報很快會被消耗掉。「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不要覺得好人好欺負,任何人都是有底線的。善良的人心裡住著一尊佛,你推到了佛,就要面對魔。人活著,發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滅別人的燈。
三、持戒修行之人
不論修佛、修道還是修儒,都是勸人行善,比如說佛教裡出家修行之人,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出家人都是逃避世俗,是消極懶散的代表,其實恰恰錯了,出家不是看不破,而正是看破了,才放下了紅塵虛妄、尋求真理與解脫。
今生能真正出家的人,是具足大福報、大因緣的,否則是出不了家的。出家人身披佛衣,擔荷著如來家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弘法利生,自度度人,用慈悲心化解世間苦厄,幫助眾生遠離煩惱痛苦。作為在家人,我們應該恭敬,可以不信仰,但要懂得尊重別人的信仰,尊重別人的善良。
出家人是僧寶,是大眾修福的福田,若發心供養三寶,自然功德無量;但若惡意詆毀、傷害,那惡業就很大了。破壞三寶,是種惡道之因,最是損人福慧。有句話叫「寧攪千江水,不動道人心」,不要影響出家人修行,應隨喜出家人福報,多供養僧寶,方能增長善根。
感恩閱讀與分享。祝大眾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