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眾生來到這世間,或多或少都不同程度地造過惡業,與眾生結過惡緣,比如我們無意當中傷害的小動物。我們之所以來到此人世間,是因為有共業和別業,每一個人的命運福禍也都是自身業力的顯現。善業得福報,惡業遭惡果,正所謂「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就是這個道理。佛門中講「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不論我們曾經傷害過誰,一定要記得常修懺悔心。
悔過,並且不再作惡,不再造惡業、結惡緣,是為吉祥。經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不種惡因,自然不會感召惡果,我們不去傷害別人,不與人結下惡緣惡債,自然「無緣不聚、無債不來」。「萬事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這三種人,千萬不要傷害,因果報應很重!
一、對你有恩的人
做人一定要厚道,不要做過河拆橋、卸磨殺驢的小人,世間自有公道,且看因果饒過誰?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小人」縱使得一時之便宜,卻不知已失去福分大貴。做人可以不富裕,一定要懂得知恩報恩,擁有一顆善良感恩的心,福報才會長久。人的心若壞了,再好的福德也沒有了。人要善於吃虧,吃虧是福,吃虧多了,總有厚報。
佛說人有四重恩難報,分別為:父母恩、老師(佛)恩、眾生恩、國土恩。父母是我們最親最近的佛菩薩,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對父母恭敬,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除此之外,我們要感恩一切給我們人生教誨的導師,感恩養育我們的國土,感恩一切曾經幫助過,甚至傷害過我們的一切有緣無緣眾生,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善待身邊的一切,自然福德無量。反之,若不知感恩,反而傷害他們,上天也定不輕饒。
二、陰德厚重的老實人
《了凡四訓》裡講到: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暗地裡做好事比那些公開行善的人更有功德福報,有句話叫「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陽善的人可得世人讚譽,而積陰德人卻有上天善神護持。陰德厚重的人,可以稱之為是世間積德行善的「活菩薩」,這樣的人,千萬不可欺負,否則就是與天道作對。
這世上其實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所謂的「善」都是人們內心的一種選擇。每個善良厚道的人心中都住著一尊「佛」,住著善良與慈悲,你若推倒了「佛」,就要做好面對「魔」的準備了。千萬不要欺負老實人,不要拿人當軟柿子捏,善良不是軟弱,而是心量的容忍與包容,若故意傷害這樣的人,就是自我折磨,自己損毀自己的陰德。
三、持清淨戒的修行人
不論我們是否信仰佛教,但請記住心中要有敬畏,要懂得恭敬和尊者,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和德行。我們可以不信佛、不信三寶,但是一定不要故意去詆毀和迫害,否則業果就大了。故意去結惡緣,斷除自己的善根福德、法身慧命,實在是愚痴無知。
就拿佛教出家僧人來說,在佛教裡,今生能夠出家修行的人是要有很大福報的,沒有足夠福德,今生是無緣入佛門的。而且,出家人弘法利生、續佛慧命,選擇苦修,為眾生承擔痛苦,是我們最應該恭敬和感念的人,怎可惡意傷害他們呢?
那有人說了,他自己總是碰到假的僧人,這難道也不可傷害。確實,末法時代,魔子魔孫當道,冒充僧團、破壞佛法,這是不可避免之事,但是我們也應當反思,世上真正修行的人也有很多,為什麼偏偏自己碰不到,是不是自己業障也很重呢?所以,不要執著外境怎麼樣,真正應該觀照的是我們自己的心,自己心中有佛、有戒,那麼看一切人、一切事都是好事、善事。
別人待我是因果,我待別人是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人生自然吉祥順遂。感恩閱讀與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