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壇,華夏始祖祭祀地,作為炎黃子孫一定要來此緬懷感恩

2020-12-10 強哥行天下路

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總面積有3253平方公裡,轄六鎮兩鄉,範圍特別大、景點特別多、景觀特別美,特別是神農架野人的報導出來後 ,大家對這片原始森林的神秘更加充滿好奇,對神農架來旅遊探險的人越來越多,但一般的人不可能走完林區幾十個景點,唯有神農壇景區是到神農架景區必到之處,箇中原委你知道嗎?

神農壇景區的大門上的巨型牛頭寓意深刻

神農壇是神農架景區內唯一的人文景觀。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神農架景區大大小小的景區有幾十個,大部分是奇山秀水、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唯獨神農壇是為紀念農耕文明的始祖神農氏而建的人文景區。

神農壇景區是是神農架旅遊的南大門,也是中心旅遊區,是神農架景區標誌性景觀之一,是以萬年神農、千年杉王、百年好合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區,不來這麼有代表性的景區,能說你到過神農架嗎 ?景區分為神農祭壇、千年杉王、功績園、節氣園、神農茶、農耕園等。整個景區環繞在秀麗的群山環抱之中,祭祀時山上時常雲霧繚繞,似神農氏先帝騰雲駕霧而來,接受人民的膜拜,將美好的祝願送給人間,然後乘著仙氣飄飄而去,留下一片平安幸福。

神農壇景區環繞在秀麗的群山環抱之中

神農壇景區的主體是神農祭壇,神農祭壇按帝王陵的規格設計,氣勢恢宏,天壇上的神農巨型牛首人身像傍山而立,像高21米,寬35米,相加為56米,以示中華56個民族緊密團結,欣欣向榮。地壇廣場兩側各立有神農氏牛首人身的圖騰柱,以示子孫後代繁衍之意。圖騰柱的前方有兩幅大型浮雕,記錄著神農氏一生的豐功偉績。從地壇到天壇依山而上,需要登高243級臺階,它分成了五個含九階段,又有九五之尊之意,這說明炎帝神農氏在華夏兒女的心中早已被奉為至尊。整個景區內青山環抱,美麗而幽靜,吸引了無數港、澳、臺胞和海外僑胞尋根問祖,祭祀炎黃子孫的祖先——炎帝神農氏。

氣勢恢宏的神農祭壇

國人有認宗追遠的傳統,重要節日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據記載,史前時期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被尊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每年全球各地的華人都以各種方式祭祀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懷念他們的豐功偉績。

據記載神農本姓姜,他是太陽神,他主要活動在南方,五行之中,南方屬火,才被後人尊稱為「炎帝」。 而神農架曾是他嘗草別谷,為民療疾,同時教人製作農具,播種五穀的地方,他了中華醫藥學和農業的先河,為黎民百姓的生產生活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至今還沐浴著他的恩澤。為了紀念神農老祖一生的豐功偉績,讓炎黃子孫世代祭拜,便在這塊風水寶地修建了祭壇。

位於天壇的華夏始祖祭壇

神農壇景區是一個弔古祭祖的地方,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認祖歸宗,神農架這個華夏始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難道不應該來懷念祭弔這偉大的始祖嗎?來吧,祈禱我們的民族國富民強、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我是強哥,喜歡旅行,歡迎關注,我將繼續為你分享我的旅行生活。

相關焦點

  • 【重陽祭祖】▏數千人齊聚湖南炎帝陵,共祭始祖炎帝神農氏
    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九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數千名來自炎陵縣社會各界的炎黃子孫們,滿懷崇敬的心情,齊聚湖南炎帝陵景區,在此舉行了莊嚴神聖的「庚子年重陽炎陵縣社會各界祭祀炎帝陵典禮」,共同祭祀和緬懷中華民族偉大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氏。
  • 神農架之旅(四)神農壇裡賞風景,炎帝神農蔭子孫
    神農壇,是集優美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到神農架旅遊必去的旅遊景點之一。其景區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植物園、千年杉王、神農祭壇。2020年疫情中的端午節,我與旅友們相約再次前往神農架,以前來過一次,只是走馬觀花,這次我請了優秀的地接導遊,在林海中細細品賞誘人的神農架,第一站就是遊覽以展現神農老祖文化為主的神農壇。
  • 「神農御膳」意深情長 兩岸嘉賓共享神農飲食文化
    「神農御膳」亮相兩岸神農文化祭(中國臺灣網趙輝攝)中國臺灣網8月12日株洲消息 12日上午,庚寅年海峽兩岸首屆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在湖南省炎陵縣炎帝陵隆重舉行「神農御膳」亮相本次神農文化祭,海峽兩岸800餘嘉賓共享神農飲食文化。據了解,「神農御膳」最早起源於古代祭祀炎帝活動,因含菜十碗,加之米飯、水果,共十二道,故又稱神農「十二膳」,寓意炎黃子孫月月感恩。經傳承演變,其選料、製作變得愈發講究,菜譜命名也與炎帝功績、傳說密切相連。既保留了古代神農御宴特色,又增添了湘東南地區飲食文化精華。
  • 鄂西遊記(七)走進神農架——神農壇:紀念炎帝神農的祭壇
    【原創】文/圖:孫成崗  離開天生橋驅車往回走,不到5公裡,就是神農壇,它是為紀念炎黃子孫共同的祖先炎帝神農氏而建造的祭壇,那一對巨大牛角拱起的大門就是它的入口。,1994年,為了紀念他一生的豐功偉績,便在這裡修建了祭壇,供炎黃子孫世代瞻仰。
  • 華夏始祖神農帝,天生橋裡好風景
    1/神農祭壇拜神農 神農嘗百草,這個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神農氏嘗草別谷,為民了疾,為黎民百姓的生產生活做出了不朽的貢獻,而神農架曾是他嘗百草採藥的地方,為了紀念神農老祖一生的豐功偉績,讓炎黃子孫世代祭拜,便在這塊風水寶地修建了祭壇。
  • 炎帝神農故裡
    我是湖北隨州人,對外介紹總說我們隨州是炎帝神農故裡,心底裡也好跟著沾沾光。其實心裡知道,幾千年前的祖先,當時還沒有發明文字,究竟生於何地哪能考證。不過,只要是生於華夏的中國人,無一不是炎黃子孫。這裡已經發展成國家4A景區了,每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六炎帝生辰這天,省、市、縣幾級政府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炎帝神農祭祀大典,國內海外知名的炎黃子孫都會來拜謁祖先,中央電視臺也是年年現場直播,辦的挺隆重的。今天心血來潮,專門駕車和老伴一起去看看,朝拜祖先。
  • 神農壇祭拜華夏先祖官門山地下暗河茶壺裝酒?神仙顏值呆萌的它們
    神農架的山勢從低海拔100米到中山再到海拔約3100米的亞高山神農頂,層層遞進狀。隨著海拔的增加,神農架的氣溫也在不斷變化,海拔每增高100米,氣溫就下降1℃,也就是說:在神農架海拔越高,溫度就越低越冷。因此神農架是絕佳避暑聖地。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夏季去神農架旅行也要穿薄夾克外套。而神農架夏季白天的紫外線非常強烈,出遊時,一定要戴帽子,太陽鏡,穿長袖防曬衫,否則會被曬傷。
  • 北京有5壇,都是古代帝王家祭祀的地方,你知道是哪五壇嗎?
    什麼是壇?天壇、地壇中的「壇」,是指古代祭祀大典用的臺子,或者軍隊出徵時,用來誓師的臺子,也叫壇,如登壇拜將。北京有五壇,分別是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這五壇無疑列外,都是祭祀用的。五壇以故宮為中心,日壇在故宮以東、月壇在西、地壇在北、天壇在南偏東、先農壇在南偏西,大致方位如下圖所示:五壇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搞出這麼大陣仗,不嫌勞民傷財麼?要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從祭祀說起。
  • 炎帝陵似乎有很多個,但是這個你一定要知道
    對於炎帝神農氏,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可能不陌生,但是說起炎帝陵,可能大家就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因為在華夏大地上,被人們熟知的,有兩個炎帝陵,一個在陝西,一個在湖南,而今天這個,您可一定得多多了解。株洲炎帝陵湖南這座炎帝陵位於有著「長沙茶鄉之尾」之稱的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是舉世聞名的中華始祖三陵之一,也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祭祖朝聖、旅遊觀光的勝地。
  • 海峽兩岸在山西高平拜祖中華始祖神農炎帝
    惟我始祖,神農炎帝;肇啟農耕,澤被八荒……」5月14日上午,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希清在山西省高平市神農鎮修葺一新的炎帝陵廣場恭讀拜祖文,1000餘名臺灣同胞在紛紛細雨中與當地各界人士共襄盛典,一起拜謁中華始祖神農炎帝。
  • 三峽大壩跟團遊|武當山、神農壇、太子坡、九曲黃河堂(二)
    、緬懷偉大的華夏始祖。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 。因此形成了炎黃子孫 。傳說中的炎帝人身牛首。太子在這裡修煉一段時間後,吃不了修煉之苦,意欲下山還俗,走到磨針井經過紫元真君化成姥姆借磨鐵杵之事點化後,復回此處堅心修煉,因此又取名復真觀。
  • 緬懷始祖黃帝嫘祖、弘揚中華孝道文化 第三屆中華父母節暨庚子年恭...
    黃帝與嫘祖不僅是中華民族的血緣始祖,也是中華文明始祖,弘揚黃帝嫘祖的洪恩浩德,永世不忘、代代相傳,是舉辦中華父母節的意義所在。中華姓氏大多數出自黃帝與嫘祖,新鄭市是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裡、故都。新鄭具茨山是軒轅黃帝創業、建都、肇造華夏五千年文明的聖地,也是黃帝和嫘祖農曆六月初六成婚的地方。
  • 丁酉年「祭祀炎帝陵」典禮株洲舉行
    齊聲高唱《祭炎帝》(大公網記者姚進攝)  大公網9月27日訊(記者 姚進)炎黃子孫,不忘始祖。9月27日,丁酉年「祭祀炎帝陵」典禮在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聖地——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舉行。本次典禮活動由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擔任主祭人,副省長向力力主持祭典儀式,湖南省內外各界人士代表及現場群眾4000餘人參加祭祀典禮。  炎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聖地,位於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城西19公裡處的鹿原陂。總體規劃面積102.5平方公裡,其中陵區面積5平方公裡。  炎帝陵「西漢有陵,唐代奉祀以昌」。
  • 中華始祖堂——華夏五千年前的秘密,都藏在這裡
    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黃帝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通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爭完成了部落的統一。他的偉大功績史無前例,今天,地球上有十幾億人尊黃帝為共同的祖先,奉黃帝為華夏的人文初祖!「黃帝崩、葬橋山」,唐代宗大曆五年,在橋陵大興土木,開始了為期兩年的修繕活動,修建黃帝廟,從此,祭祀黃帝升格為國家大典,橋陵也成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黃場所。此後,歷代人們都來此地祭拜黃帝。
  • 關於中華始祖的陵寢:黃帝陵、炎帝陵、蚩尤陵,你了解多少?
    從此這一群人在黃河流域定居下來,繁衍生息,構成了華夏族的主幹。所以,我們今天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我們共同的祖先就是黃帝、炎帝(其實也應該有蚩尤)。當然有,那些存在了幾千年的陵墓和歷代帝王的祭祀說明這一切是真實存在的。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稱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中華大地很多地方就留有古代先祖的陵寢和廟宇。下面我們就來探尋一下這些中華始祖的陵墓。
  • 湖北最年輕的地級市,號稱「炎帝神農故裡」,你去過嗎?
    另外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出土於此,曾侯乙編鐘聞名天下,堪稱國寶。不過按照地級市成立時間來看,隨州市設立地級市僅有20年,算是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不知道你去過嗎?西魏設置隨州,千百年來,一直以來是州府要地,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 【文氏分享】丁酉年炎帝陵祭祀大典在湖南省炎陵縣隆重舉行
    丁酉年"祭祀炎帝陵"典禮 9月27日,丁酉年"祭祀炎帝陵"典禮在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陵寢聖地——炎陵縣炎帝陵舉行。 儀典之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作嘉賓主持,介紹出席祭祀典禮的領導和嘉賓。 8時39分,儀式主持人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向力力宣布:丁酉年"祭祀炎帝陵"典禮正式開始。擊鼓九通,鳴金九響,鳴炮奏樂…… 身著古裝的年輕小夥恭捧貢品從祭祀廣場前端緩步拾階而上,莊重地將三牲五穀、時鮮果品敬奉於貢品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