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國際生態旅遊區總面積有3253平方公裡,轄六鎮兩鄉,範圍特別大、景點特別多、景觀特別美,特別是神農架野人的報導出來後 ,大家對這片原始森林的神秘更加充滿好奇,對神農架來旅遊探險的人越來越多,但一般的人不可能走完林區幾十個景點,唯有神農壇景區是到神農架景區必到之處,箇中原委你知道嗎?
神農壇是神農架景區內唯一的人文景觀。神農架因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在此架木為梯,採嘗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穡而得名。神農架景區大大小小的景區有幾十個,大部分是奇山秀水、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觀,唯獨神農壇是為紀念農耕文明的始祖神農氏而建的人文景區。
神農壇景區是是神農架旅遊的南大門,也是中心旅遊區,是神農架景區標誌性景觀之一,是以萬年神農、千年杉王、百年好合為主題的文化旅遊區,不來這麼有代表性的景區,能說你到過神農架嗎 ?景區分為神農祭壇、千年杉王、功績園、節氣園、神農茶、農耕園等。整個景區環繞在秀麗的群山環抱之中,祭祀時山上時常雲霧繚繞,似神農氏先帝騰雲駕霧而來,接受人民的膜拜,將美好的祝願送給人間,然後乘著仙氣飄飄而去,留下一片平安幸福。
神農壇景區的主體是神農祭壇,神農祭壇按帝王陵的規格設計,氣勢恢宏,天壇上的神農巨型牛首人身像傍山而立,像高21米,寬35米,相加為56米,以示中華56個民族緊密團結,欣欣向榮。地壇廣場兩側各立有神農氏牛首人身的圖騰柱,以示子孫後代繁衍之意。圖騰柱的前方有兩幅大型浮雕,記錄著神農氏一生的豐功偉績。從地壇到天壇依山而上,需要登高243級臺階,它分成了五個含九階段,又有九五之尊之意,這說明炎帝神農氏在華夏兒女的心中早已被奉為至尊。整個景區內青山環抱,美麗而幽靜,吸引了無數港、澳、臺胞和海外僑胞尋根問祖,祭祀炎黃子孫的祖先——炎帝神農氏。
國人有認宗追遠的傳統,重要節日總不會忘記祭拜祖先。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習俗。據記載,史前時期的有巢氏、燧人氏 、伏羲氏 、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每年全球各地的華人都以各種方式祭祀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懷念他們的豐功偉績。
據記載神農本姓姜,他是太陽神,他主要活動在南方,五行之中,南方屬火,才被後人尊稱為「炎帝」。 而神農架曾是他嘗草別谷,為民療疾,同時教人製作農具,播種五穀的地方,他了中華醫藥學和農業的先河,為黎民百姓的生產生活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我們至今還沐浴著他的恩澤。為了紀念神農老祖一生的豐功偉績,讓炎黃子孫世代祭拜,便在這塊風水寶地修建了祭壇。
神農壇景區是一個弔古祭祖的地方,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要認祖歸宗,神農架這個華夏始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難道不應該來懷念祭弔這偉大的始祖嗎?來吧,祈禱我們的民族國富民強、安居樂業、天下太平。
我是強哥,喜歡旅行,歡迎關注,我將繼續為你分享我的旅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