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創人員:佟靜 鄭海濱 劉凱 楊楠
作品簡介:採編過程:2017年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紀念日。回歸20年來,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大力支持下,香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這一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生命力,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媒體的發聲、輿論的引導至關重要。
在前期策劃上,記者提前一個月對本期節目進行了構思和設計,搜集並了解與香港回歸相關的網絡輿情。針對網友們關注度比較高的幾個話題進行了統計分析,根據輿情進行問題設置。節目不但總結了香港回歸20周年的變化、「一國兩制」在香港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也積極地正面回應了一些爭議、敏感話題,如香港的民主和法治、非法「佔中」、「港獨」、香港地位的變化等,起到了解疑釋惑的作用。
在嘉賓選擇上,記者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臺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接受節目專訪。黃平教授是香港問題專家,同時也是歐美問題專家,對於香港問題以及相關的國際關係都有深入的研究,見解獨到深刻。黃平教授在專訪中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地回答了記者的8個問題。 在錄製環節,為保證節目效果,採取雙機位拍攝,共4名人員參與,其中一名主持人、一名攝影記者以及兩名攝像記者。在後期製作中,注重對視頻素材的再次加工,精心製作了開場導視和4個起到起承轉合作用的小片穿插其中,增加了訪談節目的可看性。節目不僅僅傳遞了專家的聲音,也通過4個視頻小片將媒體對該話題的思考和理解融入其中,表明了媒體立場和觀點,增加了話題的深度與廣度。
社會效果:為了引發網友對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的關注,讓網友們深刻了解20年來「一國兩制」所取得的成績,節目選擇在紀念日前夕上線,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預熱。除在中國網pc端及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各移動平臺發布外,節目還通過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第一視頻、搜狐視頻、一點資訊、鳳凰視頻、新浪視頻、喜馬拉雅FM、蜻蜓FM等多家音視頻媒體平臺進行同步推送。
節目發布後取了良好的傳播效果,並獲得了全網轉發,據統計60餘家包括央視網、新華網、中新網、鳳凰網在內的網站當天進行轉載,許多專業人士也積極響應,在各自平臺進行了轉發。此外,節目發揮了網絡訪談互動性強的優勢,積極回應網友的留言和提問,通過互動促進更大範圍的傳播。
節目時長19分53秒,相對於常規的視頻訪談節目,本期節目時長縮短,在保證節目深度性的基礎上,注意控制節目總時長,以滿足在移動端的傳播和觀看效果。
推薦理由:《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的不凡之路》網絡訪談作品,在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通過對中國社科院臺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黃平的專訪,向網友們介紹了20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所取得的成就。通過專家講解,網友們深刻了解到,「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香港歷史遺留問題的最佳實施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該節目選題立意角度準確,訪談主題鮮明,緊跟時政熱點,時效性強。節目在香港回歸紀念日前夕上線,抓住了這一解讀「一國兩制」制度的重要時機,角度新穎、見解獨到、解讀專業,發揮了良好的預熱效果,引發全網轉發與熱議。
該節目邏輯縝密、層次分明、思路清晰,引導輿論於無形之中。節目正面回應了關於香港的熱點、敏感話題,不迴避、不隱藏,直面問題、正面解答。邀請權威專家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網友們關注度比較高的香港熱點問題,發揮了中央網絡媒體在重大事件上的輿論引導作用。
該節目實現了深度與可傳播性的統一,深入淺出、有理有據、層層遞進。節目視頻製作精良,配樂選取恰當,結構完整清晰;節目頁面除視頻之外,同時配有全文實錄和現場圖片,可看性強;時長控制在20分鐘之內,適合手機移動端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