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多彩時評:傳承「西遷精神」,綻放「青春之花」

2020-12-25 國際在線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老一輩交大人用實際行動譜寫了「西遷精神」。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新時代青年要不忘初心、奮勇前行,在傳承「西遷精神」中,努力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作者:方鴻濤

4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西安交通大學,走進交大西遷博物館,參觀交大西遷的創業歷程和輝煌成就展,親切會見了14位西遷老教授。他勉勵廣大師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發揚「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把「西遷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其然。」60多年前,為了建設大西北,老一輩交大人用青春和汗水譜寫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歲月催人老,如今老一輩交大人正在漸漸老去,這個時候需要廣大青年勇擔傳承「西遷精神」的重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始終胸懷大局,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有所為。老一輩交大人為了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為了響應新中國大規模工業建設需要,打起背包就出發,從黃浦江畔搬到了渭水之濱,為新時代青年作出了榜樣。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一定要胸懷大局,著重培養自己的戰略思維和大局意識,自覺站在黨和國家大局上想問題、看問題,不要把視野單純局限於個人自我物質層面的滿足。具體到當前,就是要把自己擺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兩個「大局」中,努力在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等重點工作中貢獻力量。

自覺無私奉獻,在滿足群眾需求方面下深水。雷鋒同志曾說,「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對新時代青年來講,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是時代交給我們的使命,我們必須發揚無私奉獻精神,像老一輩交大人紮根西部一樣,自覺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解決人民所需為根本遵循,腳踏實地做事。要深入實踐群眾路線,時刻將人民的利益裝在心上,深入改革開放的前沿,扎守脫貧攻堅的戰場,在滿足群眾需求方面下深水,用無私奉獻的汗水書寫擔當。

大力弘揚傳統,在傳承民族精神方面勇擔當。偉大的民族精神根植於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推動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民族精神薪火相傳。新時代青年作為祖國的未來,必須自覺大力弘揚傳統,在傳承民族精神方面勇於擔當、主動作為。要牢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自覺將偉大民族精神融入到紮根基層、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實踐中,以實際行動傳承好民族精神的精髓,踐行好弘揚傳統的擔當。

投身艱苦創業,在實現自身價值方面經風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老一輩交大人放棄優越的物質,義無反顧投身西部,克服重重困難,為西部地區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在艱苦創業中實現了自身價值。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向他們學習,到邊遠地區去,到基層一線去,撲下身、沉下心、紮下根艱苦創業,秉持兢兢業業的謹慎態度在一線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努力克服艱難險阻,把熱血揮灑在崗位上,把豪情譜寫於現實中,勾勒好自己的精彩人生。

「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老一輩交大人用實際行動譜寫了「西遷精神」。站在新的起點,我們新時代青年要不忘初心、奮勇前行,在傳承「西遷精神」中,努力讓青春綻放絢麗之花。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多彩時評:在新時代傳承弘揚成昆精神
    12月14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髮長篇通訊《莽莽成昆出大山》,講述了三代人青春接力,建設、守護成昆鐵路,再築新成昆的故事。築路、守路、通路、新路,跨越半世紀,老一輩的創舉和新一代的奮鬥,在祖國的大西南交相輝映。
  • 【地評線】多彩時評:擘畫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發展圖景
    【地評線】多彩時評:擘畫更高質量更有溫度更富活力發展圖景眾望新聞  作者:  2020-10-27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
  • 【地評線】雪域時評:五星紅旗在雪山之巔高高飄揚
    巍巍雪山下,這裡的平均海拔5050米,離天空很近,幾乎可以觸手可及;這裡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氣壓不足平原地區的一半;這裡沒有鶯歌燕語、蟬鳴蛙鼓的天籟之音,有的只是風和沙合奏的狂想曲;這裡沒有一棵樹,沒有大片的芳草綠茵,有的只是迎風招展的那一面面獵獵的紅。
  • 華航西遷60周年 實踐路上的西遷精神
    在西遷過程中,形成了「熱愛祖國、顧全大局、艱苦創業、獻身航空」的西遷精神,成為了今後西北工業大學師生的寶貴精神財富。實踐的前兩日,實踐隊學生通過尋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與兄弟高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行座談交流、組織學習華航西遷精神、聽楊院長講西遷故事、擔任華航西遷60周年紀念活動的志願者等,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學習,進一步重溫、理解西遷精神。
  • 「地評線」東湖評論:用奮鬥精神繪濃青春無悔底色
    他們把青春融入中國夢,彰顯了新時代大學生風採,理應得到如此禮讚。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承載了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是人生寶貴的記憶。讓青春在枝頭綻放夢想之花,唯有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歷經磨鍊,挺立自信,才能讓青春之舟在碧波大浪的時代浪潮之中破浪前行。青春是不懼風雨,勇挑重擔的責任擔當。「我是一名『準醫生』,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我請戰。」
  • 【地評線】雪域時評:川藏鐵路建設讓 百年夢想照進現實
    有「世紀工程」之稱的川藏鐵路,是一條連接四川省與西藏自治區的快速鐵路,是青藏鐵路後的第二條進藏「天路」,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幹線鐵路之一。  百年夢想照進現實。今年9月30日,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批,川藏鐵路「最難段」的獲批,意味著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夙願即將成為現實。
  • 毛南山鄉綻放多彩「民族之花」
    毛南山鄉綻放多彩「民族之花」   本報訊(記者 林鬱婷 通訊員 譚峰) 世遺環江,多彩毛南。走進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中南村南昌屯,屯內石板路乾淨整潔,房屋門窗、門檻均雕刻著毛南族元素的精美圖案,傳統古樸與現代結合,令人耳目一新。
  • 青春之都裡,人們在過「青春芒果節」
    青春之都的四大布局「都」,不同於「城」。自古以來,可稱為「都」之地,必是某種文化的中心、某種精神的源頭,是讓人們趨之若鶩、心嚮往之的光環之地——「都」是有精神的「城」。細品長沙的青春之都與芒果TV的青春芒果節之間的關係,前者舉全城之力,創造一個城的青春節慶氛圍;後者舉平臺之力,擦亮這座城之為青春之都的精神內核。這個精神內核,便是「青春榜樣,乘風破浪」。
  • 【地評線】大江時評:保春耕戰疫情 守住發展「生命線」
    來源標題:【地評線】大江時評:保春耕戰疫情 守住發展「生命線」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 「四史」學習教育,我們在路上 | 踐行青春使命,綻放奮鬥之花
    「四史」學習教育,我們在路上 | 踐行青春使命,綻放奮鬥之花 2020-07-22 14: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地評線」秦平:喚醒文化記憶,築牢中華民族的精神大廈
    文章指出,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結合新的實際發揚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
  • 西安交通大學傳承與發展西遷精神紀實:以夢為馬 馳騁芳華
    歷經滄桑而不衰,備經磨難而更強,62年的如歌歲月讓西北地區的教育亮起了一顆璀璨明珠,一個甲子的風霜雨雪凝成了一個耀眼的銘詞---「西遷精神」。  2017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通大學史維祥等15位老教授的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戰「疫」綻芳華,青春別樣紅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鼓勵他們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這次戰「疫」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青年,一直被當成孩子的他們,在「戰場」上用責任和擔當獻青春、致青春!
  • 西安這家兵工所用72年時間詮釋「西遷精神」
    72年的發展歷程中,研究所人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始終聽黨話、跟黨走,在強軍報國的路上接續奮鬥,用熱血和青春為我國的火炸藥等技術發展進步、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貢獻,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的「西遷精神」十六字內涵。
  • 傳承五四精神 綻放青春力量 青島二中舉行五四青年節專題活動
    半島記者 孫雅琴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為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光榮傳統,弘揚「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牢記並貫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使命,青島二中團委組織團員青年開展「傳承五四精神,綻放青春力量」主題團日活動,堅定理想信念,致敬青春榜樣,賦能時代發展。
  • 傳承五四精神 綻放青春風採
    他們當中,有在疫情期間放棄休假、加班加點,第一時間研究出臺疫情防控重要指導文件,譜寫法治人「青春之歌」的秘書局青年集體;他們當中,有主動請纓返崗執勤,與出生僅10天的女兒惜別的「不稱職爸爸」;他們當中,有在關鍵時刻挺在前、作表率,赴各省(區、市)監獄戒毒系統督導疫情防控工作的最美「逆行者」……我們為這些優秀團員青年點讚、喝彩!
  • 「地評線」天府網評:古老書院要傳承好民族精神的魂
    他來到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考察當地加強和創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情況。<br><br>  中國書院肇始於唐朝,興盛於宋代,元、明時期延續,清代遍及全國。中國書院綿延千年,始終承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人情懷,對我國古代文化教育、學術思想發展、民族精神蘊蓄產生過重大影響。中國書院兼具文化傳播與人格冶煉功能,既有國學底蘊的根,也有民族精神的魂。
  • 「作文解析」湛江二模:攜西遷精神,走新長徵路
    其中「中國電機之父」鍾兆琳先生,以花甲之年赴陝,滿懷豪情帶著學生在一片空地上建起電機實驗室;陳學俊教授和夫人西遷前將上海的房產捐出,紮根在西北大地,為一事,盡一生……」「西遷人」將民族和國家置於最高的地位,「舍小家為大家」「心有大我」,一個個閃光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交大西遷的史冊上,成為「西遷精神」不可磨滅的註腳。
  • 【地評線】大江時評:以產業興奏響脫貧致富的「幸福曲」
    來源標題:【地評線】大江時評:以產業興奏響脫貧致富的「幸福曲」 脫貧攻堅年,決戰決勝時間緊,任務重。另一方面,要落實落細政策的保障,政策是「紅利」,政策是託底的「保障線」,在最後的攻堅期,我們要實事求是地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唯有雙管齊下,才能為產業扶貧按下「快進鍵」。產業興,要不斷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產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注重產業鏈的拓展延伸,要注重上下遊產業鏈的銜接,注重主導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 日本茨城春爛漫花綻放
    探索日本北關東之美,茨城縣是最佳的起點及目的地;尤其花季期間,足利公園、常陸海濱公園、水戶偕樂園、會津若松以及大內宿等賞花勝地,更是人來人往非常熱鬧。80公尺的藤棚,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紫藤花物語~大藤花卉節」,是當地最知名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