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芯」在哪裡?濱海灣新區!

2021-01-16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濱海灣新區自去年成立以來,建設進展備受矚目。作為珠江東岸唯一連片待開發區,新區「新」在哪裡?近日,東莞市委副書記、濱海灣新區、東莞港黨工委書記張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濱海灣新區,要打造東莞產業之『芯』」!

    目前,以OPPO、vivo、清華紫光為代表的高端電子信息業已經落子新區,將成為鼎「芯」之作。OPPO、vivo是國內智慧型手機的領頭羊,清華紫光在國產晶片領域也是獨樹一幟。張科透露,未來濱海灣新區將統籌四鎮一港,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推動新區成為產業之「芯」,並圍繞省政府明確的定位,把新區打造成為「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平臺和粵港澳協同發展先導區。

    統籌發展

    把4個經濟強鎮納入麾下

    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是東莞的第一大產業,也是全市的核心及主導產業。東莞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手機「三巨頭」(OPPO、vivo、華為)產量增長較快的帶動下,2017年全市佔比最大的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增加值1148.43億元,增長16.7%,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長5.6個百分點。

    如日中天的智慧型手機產業,讓濱海灣新區的未來更具期待。張科強調,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方面將堅持國際產業戰略視野,對新區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進行謀篇布局。特別是立足東莞和濱海片區強大的製造業本底,突出打造產業之「芯」,以高端電子信息、人工智慧、智能製造、現代服務業、海洋經濟為主攻方向,著力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

    一出生便視為風華正茂的濱海灣新區,絕非單獨發展的個體。張科曾在今年初東莞兩會上提出,濱海灣新區的核心區是「一灣一島一半島」,統籌發展區則是環繞周邊的虎門、長安、厚街、沙田等4個鎮街。

    濱海灣新區近期發展目標(至2020年),是拉開新區整體發展框架,重大基礎設施全面推進,形成一定產業基礎,成為東莞發展重要引擎。倘若說核心區還需假以時日的建設,統籌發展區則已打下堅實基礎。2017年,4個鎮街的G D P總量達到近1600億元,工業產值更是達到5000多億元,屬擁有極富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以虎門為例。20 17年,虎門鎮服裝服飾業年工業總產值約450億元,中國電子東莞產業園達產後產值達200億元,信息傳輸線纜產業總產值169億元,產業集群規模居全國鎮級產業集群之首;2017年,長安更是創下新記錄:稅收總額、市場主體數量、居組兩級純收入、專利申請量授權量、規上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總額、高企數量、創新驅動發展考核、截汙管網建設長度等9個指標全市第一。

    智慧型手機

    引領鎮街打下厚實基礎

    濱海灣新區自去年成立以來,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全領域展開產業布局,各項工作進入快車道。產業界、企業界紛至沓來,以O PPO、vivo、清華紫光為代表的高端電子信息業先後落子新區。

    O PPO、vivo,率先扛起了濱海灣新區產業之「芯」的大旗;它們所處的長安鎮,則成為濱海灣新區崛起的堅實根基。以O PPO、vivo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產業,成為長安經濟迅猛發展的強力助推器。2017年,兩個品牌全年共銷售手機近1.5億部,其中,O PPO手機銷量為7756萬部,vivo手機為7223萬部,分別位居全國第二、三名。相當於三星手機在國內銷量的14倍,蘋果手機在國內銷量的3倍。

    如今,長安在著力打造廣東省智慧型手機特色小鎮的基礎上,還加快了建設O PPO、vivo研發總部的步伐。vivo工業園打造智慧型手機研發製造基地。4月初,南都記者曾走訪vivo製造中心施工現場時,一棟建築面積約6萬平方米的單體廠房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建成後可以同時容納5000人集中作業。

    據介紹,vivo工業園集生產、生活、辦公、研發於一體,建成後智慧型手機年產銷量將超3600萬臺,年產值將超600億元,從而成為vivo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研發、生產、製造基地。

    5G晶片

    積極引進爭取落地東莞

    打造東莞產業之「芯」,單以智慧型手機為代表還不夠。張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拋出了第二個重磅代表———清華紫光。「最近紫光正在跟我們談協議,圍繞5G晶片全領域應用,」張科透露,「目前正在積極洽談,就是繼續做大做強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並在新形勢下予以提升。」4月23日,重慶市第一張5G網絡成功開通。現場測試顯示,5G網絡速率超過10G bps,時延近乎為0,一秒鐘能下完一部2個小時的高清電影,「5G」的魅力不言而喻。

    2017年9月,東莞市人民政府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在莞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紫光集團擬在東莞投資1000億元,建設紫光集團芯雲產業城項目暨「紫光集團華南區總部項目」。這是東莞歷年來引進的投資規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項目,擬落戶的地方正是全市重大發展平臺———濱海灣新區。

    據悉,紫光集團計劃在莞注入5G技術研究院、紫光雲華南總部基地、SSD研發事業部、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中心及智能汽車晶片研發應用基地和銷售中心等五大核心模塊。目前,紫光集團是世界第三大手機晶片企業,中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網絡產品與服務企業。

    更多期待

    紫光集團為新區注入強心劑

    近期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國產晶片備受市場關注。紫光國芯、國民技術、海特高新等「國產晶片」領域股票受到熱捧。來自工信部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移動智能終端晶片」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智能電視核心晶片」市場佔有率接近30%,國家正在加速打造晶片產業競爭力。目前,已形成紫光國芯、華為海思、長電科技、中芯國際等大批集成電路晶片企業。

    紫光集團如此重量級的項目,自然能為濱海灣新區注入強心劑。按照計劃,東莞今年將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位造業中心,著力培植更多優勢支柱產業集群。實施智能終端產業生態系統建設計劃,加快推進華為、O PPO、vivo、紫光等重大項目建設,補強核心晶片、高端顯示屏等關鍵配套,著力鞏固電子信息產業的優勢和地位。

    「總的看來,濱海灣新區正式掛牌成立至今,規劃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發展進入快車道,」張科表示,新區正積極打造成為引領東莞未來30年經濟發展的重要新引擎。

    在完成新區近期發展目標(至2020年)後,濱海灣的中期目標(至2025年),是成為東莞市產業發展的示範基地。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海洋經濟等產業鏈條不斷延伸;以離岸金融、航運物流、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支撐推動東莞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遠期目標(至2035年),則是成為引領粵港澳產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高端電子信息、人工智慧、現代服務業、海洋經濟等灣區核心功能成為產業主導。產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全面接軌港澳地區,成為粵港澳地區重要的科技創新服務基地、珠三角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增長極和區域創新網絡的中堅力量,引領東莞向現代化城市轉型。

    未來,東莞濱海灣新區,更值得期待!

    數字

    OPPO、vivo,率先扛起了濱海灣新區產業之「芯」的大旗;它們所處的長安鎮,則成為濱海灣新區崛起的堅實根基。以OPPO、vivo為代表的智慧型手機產業,成為長安經濟迅猛發展的強力助推器。2017年,兩個品牌全年共銷售手機近1.5億部,其中,OPPO手機銷量為7 7 56萬部,vivo手機為7223萬部,分別位居全國第二、三名。相當於三星手機在國內銷量的1 4倍,蘋果手機在國內銷量的3倍。

    採寫:南都記者 莫曉東

    通訊員莫豔芬

相關焦點

  • 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被暫停?
    東莞濱海灣•灣區一號一名招商工作人員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東莞一直強調今後30年發展看濱海灣新區,怎麼可能給出去呢,想想都不可能。」一則暫停建設的通告,將東莞市濱海灣新區再度推向大眾視野。近日,東莞市政府發布關於暫停濱海灣新區範圍內各類建設行為的通告:自發文之日起,暫停各單位和個人新建、改建和擴建任何建(構)築物行為,包括發文之日前已在虎門鎮、長安鎮取得相關批准文書及報備的項目。
  • 東莞濱海灣|新區之火,可以燎燃嗎?
    今日主角是東莞的三大核心區域之一,濱海灣新區。首先要正式介紹濱海灣新區規劃範圍,現在網絡上有混淆的概念,它有威遠島、沙角半島和交椅灣組成;如下圖所示。目前市場在售新盤均不在濱海灣新區行政規劃區,更多的是混淆概念;新區都處於萌生階段,周邊區域提前透支想像空間。
  • 東莞濱海灣新區:發力高端集成電路產業 打造灣區「芯」高地
    OPPO晶片研發中心、vivo智能終端總部、OPPO全球總部項目、華僑城文化旅遊科技產業及綜合創新示範項目,9月8日,東莞舉行以「打造最強產業鏈·賦能製造新時代」為主題的全球先進位造招商大會,一批瞄準鍛造長板、提升全產業鏈水平的電子信息製造業「高精尖」項目落戶濱海灣新區。
  • 濱海灣新區,打造東莞三大板塊之一的「產業之芯」
    東莞南端接壤深圳,綜合實力千強鎮第7名,「產業之芯」......總之它太多頭銜了!一個在東莞最南端的鎮區,東鄰深圳市,南臨珠江口,西連虎門港。它在2019年10月8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第7名。
  • 東莞的未來,不是松山湖,而是濱海灣新區
    文/中工招商網要說東莞的未來新城,濱海新區,一定要有一席之地。本來在廣東的地級市陣營中,東莞就應該屬於一員猛將。曾經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東莞,現在只能在邁入萬億俱樂部的徵程中發力。而原本跟東莞不相上下的佛山,早已在萬億俱樂部中穩佔一席。跟佛山原本就極具經濟基礎的南海和順德不同,東莞能靠的只有新的開始。從東城到南城,從鳳崗到松山湖高新區,從虎門長安到濱海新區。是東莞布局新區的一系列舉動。從依靠廣州,依靠深圳到自己發展,東莞倒是下了一手好棋。
  • 東莞濱海灣新區及東莞港揭牌
    深圳特區報東莞10月12日電(記者 劉秋偉)10月12日,東莞市舉行濱海灣新區及東莞港揭牌儀式,由長安新區板塊、沙角地區板塊、威遠島板塊三大板塊構成的濱海灣新區,總面積8320公頃,將成為東莞深化與香港合作,構建開放型經濟引領發展的新高地。東莞濱海灣新區填海項目同日舉行動工儀式。
  • 東莞濱海灣新區正式起航
    據悉,濱海灣新區初步明確發展定位是國際濱海灣區新城、現代開放創新都市,努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製造中心橋頭堡,成為東莞經濟的新增長極和興奮點,引領東莞未來30年經濟發展。  濱海灣新區由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 東莞濱海灣新區融入大灣區產業鏈
    走進東莞濱海灣新區啟動區,OPPO智能製造中心等產業項目火熱推進。自2017年10月濱海灣新區正式揭牌以來,這片曾經荒蕪的灘涂發生了巨變,生態與產業齊飛的濱海生態智慧新城初具雛形。  「濱海灣新區因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而生。
  • 東莞:暫停濱海灣新區各類建設行為
    濱海灣新區。   東莞濱海灣新區公眾號 圖據東莞市政府網站消息,7月28日,廣東省東莞市下發《關於暫停濱海灣新區範圍內各類建設行為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暫停濱海灣新區規劃範圍內各類建設行為。
  • 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被暫停?或與深圳無關 僅為土地整備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實探丨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被暫停?或與深圳無關,僅為土地整備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東莞濱海灣灣區一號一名招商工作人員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東莞一直強調今後30年發展看濱海灣新區,怎麼可能給出去呢,想想都不可能。」
  • 濱海灣新區打造 東莞開放新名片
    記者 孫俊傑 翻拍剛剛過去的「雙11」,東莞在北京攬下協議金額1169億元共12個項目,與香港投資合作的大灣區產業發展基金和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兩大現代服務業項目花落濱海灣新區,總金額820億元,超過此次籤約總金額的七成。不久前,紫光、歐菲光、正中三大「巨無霸」項目正式動工。翻閱濱海灣的招商引資一覽表,設立僅兩年多的新區引進投資總額已超過4000億元。
  • 東莞濱海灣新區開展植樹活動 將構建「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態格局
    4月30日,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東莞濱海灣新區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新區領導班子和幹部群眾前往新區著力打造的高端現代產業園區「灣區1號」項目參加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為新區添新綠、增顏值。據介紹,此次植樹活動共栽植秋楓樹、黃槿樹等樹苗近百株,與400餘株現狀樹木一起,將營造出一片彩色闊葉混交林,進一步提升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周邊的生態環境。
  • 東莞濱海灣|新區之火,可以燎燃嗎?
    今日主角是東莞的三大核心區域之一,濱海灣新區。首先要正式介紹濱海灣新區規劃範圍,現在網絡上有混淆的概念,它有威遠島、沙角半島和交椅灣組成;如下圖所示。|新區的誕生|2017年4月,原長安新區正式更名為東莞市濱海灣新區。2017年10月,東莞濱海灣新區正式揭牌。
  • 東莞濱海灣新區一期基礎設施竣工
    12月28日上午,東莞市在濱海灣新區舉行「育先機 開新局」——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合作平臺(濱海灣新區)一期基礎設施竣工暨二期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濱海灣新區「三年打基礎」目標完美收官,為新區奮進「十四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五縱一橫」路網貫通,產業賦能持續加碼今年以來,濱海灣新區從戰略謀劃、環境提升、土地整備、招商引資、宣傳推介、執行力建設等六個方面進行系統謀劃,並以戰時狀態吹響百日攻堅的號角,持續掀起新一輪開發建設的高潮。
  • 東莞濱海灣新區首次亮相香港「自我推薦」
    粵港澳協同發展先導區——濱海灣新區首次亮相香港「自我推薦」。3月26日,東莞市委副書記,濱海灣新區、東莞港黨工委書記張科率隊赴香港,與相關行業協會、企業以及香港政府部門加強交流對接,並籤署系列協議。香港前沿基礎研究和高端現代服務業,將與東莞先進位造產業實現深度融合、強強聯合。
  • 濱海灣新區「濱海灣速度」系統謀劃加速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年時間的打磨蛻變,濱海灣新區如今已經成為顏值與實力魅力並存的灣區熱土。  東莞因改革開放而興,因改革開放而強;要說東莞的未來新城,濱海灣新區一定有一席之地。上月中旬,濱海灣新區召開發展策略務虛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凝聚思想共識,匯聚集體智慧,科學謀劃濱海灣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策略和路徑。
  • 大灣區內,為什麼各方都看好東莞濱海灣新區?
    濱海灣新區,一直以來被政府重點建設,更是將濱海灣新區的未來發展描述為引領東莞未來30發展的經濟新引擎,濱海灣新區也被各方看好前景,已經有了東莞「前海」的影子,到底出於什麼原因,濱海灣新區被如此看好?而東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濱海灣新區是東莞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重要一環。
  • 東莞濱海灣新區: 向海揚帆,奮進「十四五」
    濱海灣新區供圖從高空俯瞰,西面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東望深圳大空港和前海自貿片區,在珠江口城市群東西岸交會處,一片84.1平方公裡的熱土在這裡崛起——這就是設立三年多的東莞濱海灣新區。三年只是歷史長河中的短短一瞬,但這個特色合作平臺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變化,已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留下深深印記。
  • 深茂高鐵—東莞濱海灣站!濱海灣新區,長安未來可期!
    今後3年東莞將依託廣深第二高鐵始發站、東莞東站、虎門高鐵站、東莞站、東莞西站、東莞南站、濱海灣站、松山湖站等軌道交通站場,打造「二主六輔」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構建以綜合交通樞紐為錨固點、綜合交通廊道為支撐軸的綜合交通體系。
  • 今天來到:開發中的東莞濱海灣新區
    作於2020.7.22濱海灣新區前身是長安新區,由威遠島、沙角半島和交椅灣三部分組成。近年來進入發展快車道,許多項目陸續開工,也成為東莞發展的熱土。我今天來到的是濱海灣新區政務服務中心——灣區1號。從長安北站乘坐242路公交車,在終點站灣區1號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