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馬年為何「閏九月」?怎麼算的?多少天

2020-12-14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一切,在人們美好的新年祝福聲中,農曆馬年開始了。很多人都知道馬年是個閏年,有個閏九月。那麼,馬年為何是閏九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馬年農曆九月沒有中氣所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我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

  「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一切」,在人們美好的新年祝福聲中,農曆馬年開始了。很多人都知道馬年是個閏年,有個「閏九月」。那麼,馬年為何是「閏九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馬年農曆九月沒有「中氣」所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我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因而,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

  那麼,閏月是如何確定的呢?我國農曆的24節氣中,奇數為「節氣」,偶數為「中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15天。

  根據規定,每一個普通的農曆月必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就設為「閏月」,馬年的九月正是如此。當月只有九月十五日的「立冬」節氣,而中氣「小雪」落在下一個月的初一。由於馬年有了一個閏九月,所以馬年共計384天。

  據了解,由於地球位於近日點及其運動速度的不同,冬季設置閏月的可能性很小,農曆三、四、五、六、七月,閏月設置較多。

  翻閱日曆可見,下一個有閏月的農曆年份出現在2017年,為「閏六月」,而要想再碰上「閏九月」,則需要等到2109年。(據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曆馬年為何有「閏九月」?
    新華社天津2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一切」,在人們美好的新年祝福聲中,農曆馬年開始了。
  • 農曆馬年現罕見閏九月 專家:下次要過一個世紀
    昨天一條「農曆九月生日的孩子,今年你可以過兩次『生日"的微博,讓不少網友開心了起來。不過,按照民俗專家的解釋,閏月就是閏月,「九月」和「閏九月」也不是一個概念,農曆九月生日,並不該過閏九月的生日。但閏九月確實很稀罕,上一個閏九月在1832年,下一個則要等到2109年。  即將到來的農曆甲午馬年為「閏年」,多了一個「閏九月」,即第二個農曆九月。
  •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農曆癸巳(蛇)年為355天,比公曆2013年少10天,因此甲午(馬)年春節要比癸巳(蛇)年春節提前10天。2013年春節在2月10日,2014年春節就落在1月31日。  從曆本還可知道:甲午(馬)年始於2014年1月31日(春節),終於2015年2月18日(除夕),而2014年與2015年的立春都是2月4日,這樣,它的年初與年尾都有立春。這就叫作「一年兩頭春」。
  • 2017農曆雞年為什麼是閏年有384天怎麼算?農曆閏哪個月?
    【明年閏年共有384天 恭喜農曆6月生的朋友一年老兩歲】神猴辭歲,金鳳迎春。」再有一個多月,農曆丁酉雞年就將到來。近日,一則農曆雞年有384天的新聞引起網友的關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專家揭秘↓  有天文專家表示,農曆雞年是個閏年,共有384天。網友表示不解,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農曆蛇年為何只有355天?專家:有7個大月5個小月
    而農曆蛇年之後的農曆馬年因有一個「閏九月」而有383天;即將過去的農曆龍年因為有閏四月,故有384天。為什麼都是農曆年,長度會差出一個月之久呢,對此寇文解釋,現在世界通用曆法有三種:陽曆、陰曆和陰陽曆。陽曆是按照太陽兩次通過春分點(即兩次「春分」節氣之間的時間)間隔為1年,叫做「回歸年」,周期為365.2422天,這就是目前世界通用的「公曆」,陽曆的長度是平年365天,閏年366天。
  • 今年農曆巧遇稀罕"閏九月" 下次再遇要等95年
    東方網9月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9月24日九月初一,10月24日閏九月初一。這個農曆九月,可真是有些不一般了。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今年申城會遇到罕見的「閏九月」,下次再遇上這一現象,需要在95年之後。
  • 豬年有354天,而2020年鼠年卻有384天,兩個農曆年為何懸殊那麼大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豬年有354天,而2020年鼠年卻有384天,兩個農曆年為何懸殊那麼大時光飛逝,2019年的豬年已經悄然的離開,現在按照陽曆來說就算是2020年了,也就是新的一年開始,可是在我們農村向來運用的是農曆年,這也是幾千年來不變的傳統,相信每個農村的朋友家裡都有一個日曆本,並且還是老式的那種,上面所記錄的基本都是以農曆為主的一些農事或者重要節日
  • 龍年有兩個農曆「四月」共計59天
    新華社天津4月22日專電(記者 周潤健 帥安寧)4月21日是壬辰龍年農曆四月初一。有意思的是,龍年的農曆四月有些特別,因為這年還有一個「閏四月」。這一年有兩個農曆四月,從陽曆4月21日至6月18日,共59天。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可是還有不少人對此分辨不清,比如為何有閏年閏月?比如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下面我們就簡單科普一下。而公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歸年短約0.2422天,經過四年積累,就大約為一天,於是,為了保證紀年和地球運行周期一致,便在第四年加一天,為366天,這一年就被稱為閏年,其實確切來說是「閏日」。那麼這一天放在哪個月呢?為何公曆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2月是28天?這和公曆來歷有關係。
  • 閏九月,百年等一回
    原標題:閏九月,百年等一回  本報9月23日訊(記者 周月桂)9月24日,我們進入農曆九月。這個農曆九月有點不一般,因為還有一個「閏九月」,這可是百年等一回的奇事。湖南的九月是這樣的可人,誰又會介意多過一個九月呢。只不過,馬上就要重陽節了,我們要過兩次「九九重陽節」嗎?兩個九月會對農業和氣候產生影響嗎?
  • 閏九月重陽節「過前不過後」 下個閏九月要等95年
    原標題:閏九月重陽節「過前不過後」 下個閏九月要等95年   俗話說「十九年七閏」,農曆閏月常有,但是閏九月卻不常有。今天是農曆閏九月初一,上一次出現閏九月,還要數到差不多兩百年前的1832年,而要見到下一個閏九月,那麼剛剛出生的嬰兒要等到95歲才能再遇到,也就是2109年才會再出現一次。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的真實含義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歷經七年也難得有一個閏九月,時隔百年也難以會有一次立春會在大年初一。 要注意的是,俗語中的「七年」和「百年」倒並非不多不少正好是七年和一百年,而是意指相隔時間之久,以此來說明「閏九月」和「初一春」是非常難得的。
  • 俗語:「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為何不能閏八月?今年閏幾月
    ,閏八過刀殺,這句話有何含義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那我們就得講一下什麼是閏月了,在中國有三種曆法,分別是陰曆,陽曆,和農曆,陽曆在國際上都通用的,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來算的,一個月是30天,31天,陰曆的話是按照月亮盈虧來算的,一個月29天,30天,這兩者之間雖然是相差了1天,可一年下來就差了11天,所以陰曆是354天,陽曆就是365天,那差這11天怎麼辦呢?
  • 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2109年的「閏九月」是什麼意思?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七月是放暑假的日子,學生們,有的沉浸在網絡世界,因為在校期間沒玩過遊戲,可把自己憋壞了,有的和同學們組織去爬山,去旅遊,其樂融融,而九月又是開學的日子,不少學生都不想這一天來很快,不過該來的還是要來的,好好珍惜這放假的兩個月時光吧,因為有些想放假的卻已經回不去了
  •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要2020年了,再過幾個月便又是新的一年,大家今年的目標實現了多少呢?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講的是一句話關於農曆的俗語,說的是「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在說什麼嗎?說到這句俗語,筆者首先要和大家說一下曆法,畢竟它是全國通用的。其實曆法指的是陽曆,比如我們國家規定的某些法定的節假日,都是根據陽曆來算的。說到陽曆筆者就要說和它對應的一種,它就是陰曆,也就是農曆。比如大家所知道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農曆來算的。
  • 2014年農曆春節為何「春來早」?
    2014年的農曆春節為1月31日,而2013年農曆春節在陽曆2月10日,2015年農曆春節則在2月19日。那麼,同樣是春節,2014年為何「春來早」呢?天文專家表示,這是由於公曆和農曆不同所造成的結果。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我國目前同時使用國際通用的公曆(陽曆)和中華民族傳統的農曆兩種曆法。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舉世矚目,潛藏其中的多元性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日曆,老一輩人常說:「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就體現了這一點,那麼為何要如此說?2020年鼠年又是閏幾月呢?眾所周知,中國常用曆法有三種,分別是陽曆、陰曆、農曆。陽曆是國際通用曆法,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七年難逢九月閏首先這裡的七年不是順著年份的規律數七年,而是說七個無立春年。要解釋這句話我們需要先來看看這個閏月是怎麼產生的?我們都知道中國的曆法分為三種,陽曆、陰曆和農曆。
  • 百年一遇「閏九月」,你家長輩給紅包了嗎?
    臨近九月,最近小編的好友圈中,紅包又「火」了一回,不少長輩都會給自家孩子包一紅包放在口袋裡。你家長輩給你包紅包了嗎?拿到紅包的你,知道長輩們為啥給你包紅包嗎?老百姓說這是口口相傳下來的習俗,閏九月包紅包圖吉利。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裡除了現在的陽曆之外也格外重視農曆,就是平常所說的「黃曆」、「陰曆」。作為傳統的一種曆法來說,許多人仍然深受影響,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如此。但凡婚喪嫁娶、蓋房、祭祀等重要的場合,老人們都會都習慣翻出一本萬年曆,或找一些「風水先生」來算下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