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2109年的「閏九月」是什麼意思?

2020-12-12 三農俗語解析

春去秋來,年復一年,七月是放暑假的日子,學生們,有的沉浸在網絡世界,因為在校期間沒玩過遊戲,可把自己憋壞了,有的和同學們組織去爬山,去旅遊,其樂融融,而九月又是開學的日子,不少學生都不想這一天來很快,不過該來的還是要來的,好好珍惜這放假的兩個月時光吧,因為有些想放假的卻已經回不去了。

言歸正傳,「百年難遇閏九月」是什麼意思呢,上網查了一下,這個閏九月真的很不簡單,上一次出現閏九月的時候是在1832年,而那個時候還是晚清老佛爺的天下,而最近出現的一次也是在2014年,而下一次將會出現在2109年,相隔95年,可以說閏九月百年都難得遇到一次。

在2014年的時候,很多網友在朋友圈裡收紅包的理由:原來今年是閏九月,百年難得一遇,按照一些地方的民俗,當父母的要給子女包紅包,一輩子就包這一次,給未結婚的孩子包8.2元,意義是好八字,給已結婚的包18元,意義是要發,還有人說丈母娘今年春節前就給他了,叮囑他到了農曆九月,一定要發給孩子們,閏九月的紅包似乎數額沒有固定,朋友圈裡有人收到99元,還有人收到180元的。

不過有些地方沒有這樣的習俗,不信的話可以問問家裡的大人哦!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聽到「閏月」,農村戶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親切。按照陽曆來算,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會意識到「閏月」「正月」「臘月」這些意味著什麼。年青一代大多就知道在過年的時候有「臘月」的說法。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老人常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生活裡,人們常常會用通俗易懂的俗語來表達各種生活狀態,而且很多都是經過時間磨鍊而來,很具有代表意義。在我國曆法當中,是實行雙曆法計算原則,即陽曆和陰曆相互進行的方式記錄每一個時間段。而這裡的的閏九月就是一年中有兩個九月出現。
  • 閏九月重陽節「過前不過後」 下個閏九月要等95年
    原標題:閏九月重陽節「過前不過後」 下個閏九月要等95年   俗話說「十九年七閏」,農曆閏月常有,但是閏九月卻不常有。今天是農曆閏九月初一,上一次出現閏九月,還要數到差不多兩百年前的1832年,而要見到下一個閏九月,那麼剛剛出生的嬰兒要等到95歲才能再遇到,也就是2109年才會再出現一次。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有啥講究?
    一、七年難遇九月閏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曆回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閏月指的是陰陽曆中的一種現象,主要為了克服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這一缺點,民間有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的說法,而閏九月太難了,比如上一次閏九月是在2014年,到2109年才能再一次閏九月,相差近百年,說明閏九月很稀罕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的真實含義
    農村裡流傳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從生活經驗中總結而來,言語簡單,寓意直白。「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歷經七年也難得有一個閏九月,時隔百年也難以會有一次立春會在大年初一。
  •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要2020年了,再過幾個月便又是新的一年,大家今年的目標實現了多少呢?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講的是一句話關於農曆的俗語,說的是「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在說什麼嗎?說到這句俗語,筆者首先要和大家說一下曆法,畢竟它是全國通用的。其實曆法指的是陽曆,比如我們國家規定的某些法定的節假日,都是根據陽曆來算的。說到陽曆筆者就要說和它對應的一種,它就是陰曆,也就是農曆。比如大家所知道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農曆來算的。
  • 閏九月,百年等一回
    原標題:閏九月,百年等一回  本報9月23日訊(記者 周月桂)9月24日,我們進入農曆九月。這個農曆九月有點不一般,因為還有一個「閏九月」,這可是百年等一回的奇事。湖南的九月是這樣的可人,誰又會介意多過一個九月呢。只不過,馬上就要重陽節了,我們要過兩次「九九重陽節」嗎?兩個九月會對農業和氣候產生影響嗎?
  •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明年何時立春,平年還是閏年?
    直到後來翻看了萬年曆確實沒有找到立春,這個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起來原來2019年的立春在2018年的除夕當天,這時候長者就說了句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到底什麼意思呢?2019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什麼時候立春?第一、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 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 俗語:「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為何不能閏八月?今年閏幾月
    為什麼不能閏八月?那我們就得講一下什麼是閏月了,在中國有三種曆法,分別是陰曆,陽曆,和農曆,陽曆在國際上都通用的,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來算的,一個月是30天,31天,陰曆的話是按照月亮盈虧來算的,一個月29天,30天,這兩者之間雖然是相差了1天,可一年下來就差了11天,所以陰曆是354天,陽曆就是365天,那差這11天怎麼辦呢?
  • 今年農曆巧遇稀罕"閏九月" 下次再遇要等95年
    東方網9月1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9月24日九月初一,10月24日閏九月初一。這個農曆九月,可真是有些不一般了。記者昨日採訪了解到,今年申城會遇到罕見的「閏九月」,下次再遇上這一現象,需要在95年之後。
  • 百年一遇「閏九月」,你家長輩給紅包了嗎?
    臨近九月,最近小編的好友圈中,紅包又「火」了一回,不少長輩都會給自家孩子包一紅包放在口袋裡。你家長輩給你包紅包了嗎?拿到紅包的你,知道長輩們為啥給你包紅包嗎?老百姓說這是口口相傳下來的習俗,閏九月包紅包圖吉利。
  • 民間習俗:百年一遇「閏九月」,長輩給你紅包了嗎?
    最近全潮君的好友圈中,紅包又「火」了一回,不少長輩都會給自家孩子包一紅包放在口袋裡。你家長輩給你包紅包了嗎?拿到紅包的你,知道長輩們為啥給你包紅包嗎?老百姓說這是口口相傳下來的習俗,閏九月包紅包圖吉利。「你給孩子包紅包了嗎?」「你收到你爸爸媽媽包的紅包了嗎?」
  • 農曆馬年現罕見閏九月 專家:下次要過一個世紀
    昨天一條「農曆九月生日的孩子,今年你可以過兩次『生日"的微博,讓不少網友開心了起來。不過,按照民俗專家的解釋,閏月就是閏月,「九月」和「閏九月」也不是一個概念,農曆九月生日,並不該過閏九月的生日。但閏九月確實很稀罕,上一個閏九月在1832年,下一個則要等到2109年。  即將到來的農曆甲午馬年為「閏年」,多了一個「閏九月」,即第二個農曆九月。
  • 農曆馬年為何「閏九月」?怎麼算的?多少天
    很多人都知道馬年是個閏年,有個閏九月。那麼,馬年為何是閏九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馬年農曆九月沒有中氣所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我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   「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一切」,在人們美好的新年祝福聲中,農曆馬年開始了。很多人都知道馬年是個閏年,有個「閏九月」。
  • 俗語常說「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今年啥時立春?
    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句子:「七年九月難逢閏,百年初春」?立春節最重要,它代表著新年的開始,農民們應該開始忙起來了。翻一翻日程表,你就會發現2021年的立春已經過去了。實際上是在除夕的時候。今年又被稱為寡婦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農曆馬年為何有「閏九月」?
    很多人都知道馬年是個閏年,有個「閏九月」。那麼,馬年為何是「閏九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馬年農曆九月沒有「中氣」所致。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因而,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  每一個普通的農曆月必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就設為「閏月」,馬年的九月正是如此。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解釋?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解釋?恍恍惚惚,人們就進入到了2019年之中,可能很多人都停留在18年滿滿的收穫與喜悅中,當然對於過去的一年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論開心悲傷與否,大家都應該向著更好的明天看齊。其實從中國傳統節日的角度來講,現在應該還沒有正式跨入新的一年,畢竟大家心心念念的春節還沒有過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