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2020-12-10 騰訊網

導語:俗語:「閏七不閏八」,為什麼不能閏八月?2020年是閏幾月?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首先我們下來了解一下,閏月的由來。中國常用的曆法有三種,陽曆、陰曆和農曆,陽曆也就是現在國際通用的曆法,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其中每個月有30天或者31天。陰曆是以月亮的盈虧為變化周期的,一個月是29天或者是30天,所以陰曆和陽曆總是相差一天,一年下來就相差11天,因此,陽曆一年為365天,而陰曆一年為354天。所以為了消除這種天數的差異,於是就給陰曆增加了閏月來調節。

圖片來源於網絡

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

正是因為閏月年是平常年份的特殊情況,所以中國老百姓在長期的生活中,將閏月所在的年份情況與平常年份的情況進行對比,將存在的一些想像進行總結,所以就有了「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的俗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閏月是閏的七月的話,那麼就會出現嚴重的自然災害,要是閏八月的話就會出現戰爭。其實結合古代的歷史背景,還是有些道理的,在古代,人們都是靠天吃飯,所以要是遇到了自然災害,人們沒有飯吃,自然就會想要造反,所以自然災害也就總是和戰爭聯繫在一起。

至於為什麼古人認為閏八月會有災禍,其實也是一種生活經歷的總結,從歷史的統計來看,在閏八月的年份裡發生的「天災人禍」的概率平均下來可能是比其它年份多,就比說歷史上有記載的閏八月的年份是:1851年、1862年、1900年、1957年、1976年、1995年。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1851年的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還有1976年唐山大地震。正是因為這些災難性事件在人們心中留下的痛苦回憶,才使得人們對閏八月多有顧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閏九下好上不好

其實閏八月出現的概率還是很大的,一般情況每19年就要出現一次。而關於閏九月的記載就很少了。「七年難逢九月閏」說的就是閏九月的稀有,因為閏月的規律一般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所以「七年難逢九月閏」的意思是,雖然十九年中就有七年是閏年,但在這七年中,出現閏九月的情況也是十分稀少的。

在民間傳的俗語就有:「閏九下好上不好」的說法。那麼什麼是「閏九下好上不好」呢?事實上,這裡的「上」指的就是身處高位的人,在《易經》中有「上九:亢龍,有悔」的說法,上九位於乾之極高之處,所以稱為是亢龍。悔:悔恨,這裡指不幸、懊悔的事情。所以老百姓就將這個上九和閏幾月聯繫起來,說「閏九下好上不好」

意思是:閏九月的時候對身處高位的人不好,而對於普通老百姓會家庭和睦、人丁興旺。

不過,這些俗語也都是古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至於閏月禁忌的事,可信可不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小編有話說:想必大家也很想知道,閏月年的時候到底閏哪個月是怎麼算出來的?這個就要先說到二十四節氣了,二十四節氣又被分為十二個節氣和十二個中氣,一年十二個月,所以是每月一個節氣,一個中氣,比如說正月的中氣就是雨水、二月的中氣是春分、三月的中氣是穀雨,以此類推,每隔一個節氣就是一個月的中氣。但是因為陰曆和陽曆的時間總是相差一天,所以就會出現這個月中氣跑到月尾的情況,如果第二個月又是小月,下一個中氣就很可能移到第三個月去了,這樣這個月就只有一個節氣,沒有中氣,而這個沒有中氣的月份,就被稱為是上個月的閏月。

就比如說2020年庚子鼠年,全年共有384天,閏四月,這是因為陽曆5月20日是小滿(四月中氣),陽曆6月21日是夏至(五月中氣),而從陽曆5月23日到陽曆6月20日這一個月期間,只有芒種這一個節氣,沒有中氣,所以這個月就是四月的閏月。不知道大家明白了沒有?

本文來源網絡,僅做公益分享,若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俗語:「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為何不能閏八月?今年閏幾月
    :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這句話有何含義呢?為什麼不能閏八月?那我們就得講一下什麼是閏月了,在中國有三種曆法,分別是陰曆,陽曆,和農曆,陽曆在國際上都通用的,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來算的,一個月是30天,31天,陰曆的話是按照月亮盈虧來算的,一個月29天,30天,這兩者之間雖然是相差了1天,可一年下來就差了11天,所以陰曆是354天,陽曆就是365天,那差這11天怎麼辦呢?
  •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
    農村老人說:「閏七不閏八」,為何如此說?2020鼠年是閏幾月?當一個國家的歷史足夠悠久,勢必會造成文化的多元性。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舉世矚目,潛藏其中的多元性更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比如我們每天所接觸到的日曆,老一輩人常說:「閏七不閏八,閏八過刀殺」就體現了這一點,那麼為何要如此說?2020年鼠年又是閏幾月呢?眾所周知,中國常用曆法有三種,分別是陽曆、陰曆、農曆。陽曆是國際通用曆法,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年,每月三十天或三十一天。
  • 農村老人講,「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是什麼意思?
    於是就有了諸如此類的迷信說,「閏四月兆年荒,閏六月不宜婚娶,閏八月兆兵荒馬亂,是大兇年」,直到如今仍有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聽過老人講過這樣一句,「閏七不閏八,閏八見刀殺」,也是跟農曆中的閏月有關。講的是每到閏七月就會挨餓,閏八月時候會出現天災人禍。當然這樣的說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農曆只是計算中合理的安排,並沒有什麼神秘可言。傳統的農曆中是以月亮圓缺變化為周期為單位,一年大概為354天。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2020雙春年遇上閏四月!俗語「閏四月,兆荒年」,迷信還是科學?
    2020年是一個「雙春年」,有兩個立春。正常年月,24節氣一輪更換完以後才會進入下一年的更換,可2020年的立春,一個是2020年的正月十一日,另一個則是2019年的臘月二十二日。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閏月的出現,2020年是一個閏年,有兩個四月(陰曆),第1個四月是陽曆的4.23-5.22,第2個四月是陽曆的5.23-6.20。正因為如此,所以出現了第一個立春在年尾巴上的現象。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閏月按照曆法規則,也就是這一年要多出一個月,變成13個月,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可不知為什麼,農村老人們非常害怕閏四月,比如「閏月不種韭,種韭傷人口」等等的俗語,而最近小編要聽到了一個關於「閏四月」的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閏四月 吃樹葉」啥意思?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
    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但為什麼農村老人們非常害怕閏四月,比如「閏月不種韭,種韭傷人口」等等的俗語,而最近又聽到了一個俗語——「閏四月,吃樹葉」,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2020年閏四月要注意什麼呢?
  • 農村俗語:「閏四月,吃樹葉」,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閏四月,吃樹葉」,這確實是老祖宗們留下的一句俗語,形成於傳統的農耕社會。這句俗語說的是什麼意思?其實上點年歲的人都知道,吃樹葉,是挨餓的代名詞,不用說舊社會過來的人,上世紀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村人也都有過過吃樹葉、吃樹皮的經歷。」
  • 「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閏4月對農民有什麼提示?
    農村有一句俗語:「閏4月,吃樹葉。」2020年正好是閏農曆的四月,這句俗語預示著今年應該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從進入了2020年,的確全世界迎來了人類罕見的一些大的自然災害。特別是這次冠狀病毒疫情,使得全球目前已經確診人數超過了150萬人,這個數據是非常龐大的。
  • 「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農村俗語提醒我們注意什麼?
    「閏四月,吃樹葉」,2020年,農村俗語提醒我們注意什麼?今天是農曆的三月十六,還有半個月時間就進入農曆的四月份了。而今年和去年有所不同,就是過完農曆的四月份後,後面還有一個四月需要重過的,因此也就有了「閏四月」。
  • 農村老人說,有「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2020年是閏四月嗎?
    農村老人說,有「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2020年是閏四月嗎?閏月按照曆法規則,也就是這一年要多出一個月,變成13個月,今年2020年是閏4月,一般每隔8年或者11年會出現一次閏4月,上一次閏4月是出現在2012年,今年剛巧又趕上了。
  • 2020:閏四月,雙春年,這些禁忌不能犯!
    2020年的庚子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萬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卻因一場來勢洶洶疫情顯得格外蕭條。今年的運勢有點難。一開年,大家就在家裡蹲了三個月,使得生活、工作、經濟都受到了影響。編輯2020年太不一般了,且聽玉麒細細說來。1.公曆閏年,共366天。(不同於歌詞「一年有365個日出」)2.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 2020年是雙春年還閏4月,農村老人說「閏四月,吃樹葉」啥意思呢
    今年是2020年,2020年是個雙春年,一年會有兩個立春的節氣,這個就是雙春年的由來,但是對於雙春年來說,有很多關於雙春年的說法,比如說雙春年的年份是比較暖和的,畢竟一年中會有兩次的立春的節氣,也是說在2020年不會太冷,2020年的立春是在年前的一次立春,然後到了年後還一次立春,
  • 有閏八月,會有閏臘月和正月嗎?
    下面的這個表,就是以閏八月為始終的。  在這171年中,閏八月就出現過6次。閏十二月和閏正月暫未出現過。  我們會發現,閏正月有15次,1423年、1442年、1461年、1518年、1537年、1556年、1651年、2262年、2357年、2520年、2539年、2634年、4103年、4828年、4923年。
  • 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
    摘要:農村老話說"閏四月,吃樹葉",這是什麼意思?2020年是閏四月嗎?今年確實是個閏四月,這在我們的日曆上是可以看到的,注意需要看的是陰曆的日期哦,而對於這個「閏四月,吃樹葉」的俗語我確實沒有聽說過,問了我奶奶,我奶奶也沒有聽說過,估計我們這邊的農村裡沒有流傳過這個俗語吧!那下面我就簡單和大家說說我的理解吧!
  • 十九年七閏,2020年為啥閏四月?閏哪個月是怎麼制定的呢?
    到了2020年,人們會發現今年閏四月,就是在2020年庚子鼠年的陰曆會出現兩個四月,分別稱為「正四月」與「閏四月」。關於閏月,很多人在上中學歷史課時,都學到了「十九年七閏」,知道中國傳統曆法中,每19年就會出現7個閏月的年份,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為什麼會閏月,更不清楚哪一年該閏月,閏哪個月?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弄清楚我國使用的傳統曆法農曆。其實,農曆並不是大家理解的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就這樣,還是略有誤差,因為0.242199日不等於1/4日,每4年閏1日又比平年(回歸年)多出約0.0078日。這麼小的數字,一年兩年看不出什麼問題,如果過了100年,就會比回歸年多出約19個小時,400多年多出近75個小時,相當於3個整日多一點,所以陽曆曆法又補充規定每400年從100個閏日中減去3個閏日。這樣,400陽曆年閏97日,這樣就大體符合了。
  • 2020年是閏四月,女人在閏四月要送給男人什麼?看完心裡有數了!
    今天是農曆的三月二十六日,馬上就要迎來四月,今年比較特殊,因為有兩個四月,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閏四月。閏月在我們生活中很常見,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月,但是閏四月卻很少見。由於閏四月比較特殊,在農村中關於閏四月的說法有很多,比如「閏四月,吃樹葉」,閏四月兒女要送家中老人新鞋子等等。
  • 2020年是閏四月,古人講「閏四月,吃樹葉」,背後說的什麼道理?
    千百年來老百姓一直延續著這種曆法形式,時至今日也沒有任何不妥之處。但是2020年卻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的主要特徵就是「雙立春」和「閏四月」。「雙立春」的意思就是同一個農曆年中,有兩個立春這個節氣。閏四月意思就是今年是閏年,而且在農曆方面講有兩個四月。
  • 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2109年的「閏九月」是什麼意思?
    言歸正傳,「百年難遇閏九月」是什麼意思呢,上網查了一下,這個閏九月真的很不簡單,上一次出現閏九月的時候是在1832年,而那個時候還是晚清老佛爺的天下,而最近出現的一次也是在2014年,而下一次將會出現在2109年,相隔95年,可以說閏九月百年都難得遇到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