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明年何時立春,平年還是閏年?

2020-12-23 珊珊開心

隨著時間飛快的流逝轉眼間的時間就進入元旦了,而距離咱們傳統的春節也只有一個月多幾天的時間了,在外打工的人們也是不遠萬裡千裡迢迢的從外地回到自己家鄉和親人團聚。在農村由於年關將近,家家戶戶人們殺豬宰羊準備過年期間的年貨,人們的臉上都掛著幸福的笑容,整個農村都籠罩在幸福過大年的氣氛之中。

在農村到了冬天田地裡沒有農活可幹,於是在閒暇的時候鄉親們就聚在一起烤火取暖嘮嗑兒,這個時候人們就開始嘮嗑預測莊稼長勢和來年的收成。對於農民朋友來說由於種田地是一個靠天吃飯的職業,所以對天氣還是很關注的,特別是在農閒的時候一些村裡的長者就根據老祖宗所流傳下來的農諺和俗語預測天氣,這些俗語傳承了成百上千年了,所以準確率還是很高的。

其中一位年紀稍大點的長者就發話了,他說在2019年是沒有立春的,周圍一起烤火的鄉親們也是非常的驚訝,哪有一年之中沒有立春這個節氣的呢?直到後來翻看了萬年曆確實沒有找到立春,這個時候人們才恍然大悟起來原來2019年的立春在2018年的除夕當天,這時候長者就說了句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到底什麼意思呢?2019年是平年還是閏年?什麼時候立春?

第一、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說,雖然閏月是比較常見的但是閏九月卻是非常罕見的,甚至7年都不會遇到一次閏九月,後面一句就是指立春和大年初一在同一天,這樣的年份更是百年都未必能遇到一次。這個時候老農接著說雖然明年農曆年沒有立春,像大年三十和立春在同一天但卻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好年成。

在農村還有一個關於「19年7閏」的說法,意思就是在每19年中,有12個農曆年份是平年,有7個農曆年份是閏年(每年有13個農曆月份,其中有一個是閏月)。有此可見出現農曆閏月的頻率還是很高的,閏月大家都知道就是一年會出現兩個同樣的月份,而閏九月就是非常難得的,根據小編查詢了萬年曆發現在近200年中,只有1832年和2014年出現過閏九月,下一個閏九月則在2109年出現,那時候咱們都不知道在哪裡了。

第二、2019年是平年還是閏年,立春在什麼時候?

在上小學的時候咱們就學過關於月份的知識,比如月大月小有幾天、平年和閏年的分別,在這裡小編再給大家科普下平年閏年的區分。凡是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者是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00整除的,只要符合以上條件之一的年份即為閏年,如果不能的話就是平年。而2019年不能被4整除也不能被100整除,所以2019年是平年,而2019年的立春節氣就在2018年的除夕當天,所以民間就稱這種難得立春和除夕在一天的現象為「十年難逢金滿鬥,百年難逢歲交春」。

所以才有了上面老農判斷出的來年莊稼收成大豐收的語言,各位讀者在你們家鄉有這樣的俗語嗎?不妨問下自己家的爺爺奶奶估計他們都知道呢!大家認為這些俗語都有道理嗎?歡迎給小編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十年難逢金滿鬥,百年難逢歲交春」,19年何時立春,是平年嗎?
    眼下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村裡不少老人開始關注「立春」節氣了。細心的農民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陰曆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因為本該屬於陰曆2019年的立春,竟然留在了陰曆2018年。村裡老人說,雖然陰曆2019年沒有立春,但卻是百年一遇的好年成啊。有句俗語講到「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2019年何時立春,是平年還是閏年?
  • 老人常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在農村生活裡,人們常常會用通俗易懂的俗語來表達各種生活狀態,而且很多都是經過時間磨鍊而來,很具有代表意義。在我國曆法當中,是實行雙曆法計算原則,即陽曆和陰曆相互進行的方式記錄每一個時間段。而這裡的的閏九月就是一年中有兩個九月出現。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和年份、日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七年難逢九年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雖然每19年中就會出現7個閏月,但是閏九月卻很少見。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但是立春節氣卻很難會和大年初一相遇,用百年難遇來形容絲毫不過分。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
    導語: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2020年是閏哪個月?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就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說的就是一種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
  • 農村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的真實含義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歷經七年也難得有一個閏九月,時隔百年也難以會有一次立春會在大年初一。 要注意的是,俗語中的「七年」和「百年」倒並非不多不少正好是七年和一百年,而是意指相隔時間之久,以此來說明「閏九月」和「初一春」是非常難得的。
  •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
    經典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今年能否遇上?時間過得好快,轉眼就要2020年了,再過幾個月便又是新的一年,大家今年的目標實現了多少呢?接下來筆者跟大家講的是一句話關於農曆的俗語,說的是「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大家知道這句俗語是在說什麼嗎?說到這句俗語,筆者首先要和大家說一下曆法,畢竟它是全國通用的。其實曆法指的是陽曆,比如我們國家規定的某些法定的節假日,都是根據陽曆來算的。說到陽曆筆者就要說和它對應的一種,它就是陰曆,也就是農曆。比如大家所知道的二十四節氣,就是根據農曆來算的。
  •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解釋?
    俗語,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怎麼解釋?譬如這一句,「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其實單單從字面意思大家就能夠理解,前半句說的是7個年頭都很難碰上閏9月的時候,其實出現閏月的概率本身就非常小,出現閏9月就更加的罕見了。小編查閱了近200年的日曆才僅僅找到了兩次出現閏9月的時候,一次是在1832年,另一次則是2014年。
  • 「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請勿轉載「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啥意思?鄉野裡生活的人們,是很尊重老一輩流傳下來的東西的。在他們的眼中,我們不常在意的二十四個節氣,都有著各自重要的意義。眼下到了二零一九年,老人們嘴中那句俗話,又被不少人想了起來,就算是七年也難以遇到九個閏,到了百年九難以遇到一個春天。那是不是代表著今年的春天會來的特別晚?到底能晚到什麼時候呢?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當中,立春自認是最重要的一個,畢竟春才是一切新事物生成長甦醒的開始,在這之後,才能夠有萬物生機勃勃的景象出現。
  • 農村老人說:「19年頭7年」寡「,7年難逢九,百年難逢一」說的啥
    因為我們農村人傳統耕種都與農曆時節息息相關,大多都是依據老輩人們留下的節氣農諺進行農事活動,比如:「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農村農諺何其之多,涉及面又何其的廣泛,前些日子常聽村中王大爺說:「19年頭7年「寡」,7年難逢九,百年難逢一」你知道王大爺說的是啥嗎?何意呢?
  • 俗語常說「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今年啥時立春?
    有沒有聽過這樣的句子:「七年九月難逢閏,百年初春」?立春節最重要,它代表著新年的開始,農民們應該開始忙起來了。翻一翻日程表,你就會發現2021年的立春已經過去了。實際上是在除夕的時候。今年又被稱為寡婦年。
  • 俗語『七年難遇九月閏,百年難遇初一春』,有啥講究?
    一、七年難遇九月閏置閏法的規則是依據與陽曆回歸年相關的二十四節氣來定的,閏月指的是陰陽曆中的一種現象,主要為了克服天時與曆法不合、時序錯亂顛倒這一缺點,民間有3年閏1個月,5年閏2個月的說法,而閏九月太難了,比如上一次閏九月是在2014年,到2109年才能再一次閏九月,相差近百年,說明閏九月很稀罕
  •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翻開曆本,大家就會發現甲午(馬)年中有頗多不同於往年的罕見曆法現象——  元月兩頭新馬年兩頭春  2014年1月兩頭是「新年」:1日是元旦,月末31日是農曆甲午(馬)年歲首,即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對應的節氣是立春(故名春節),在立春前後半個月區間範圍內遊移。
  •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
    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今年遇到了嗎?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對於農民來說,把握好春天這個耕種的季節,在秋天的時候才會有收穫。臘月十五日迎來了今冬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而大寒過後就是立春了,這就意味著又將進入到了新一輪的節氣輪迴了。關於立春,這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其不僅表示著春天將到了,在古代的時候還是新年的第一天。在民間也有不少和立春相關的俗語,農夫前些天就聽村裡的老人說起這樣的一句俗語:「一年難逢兩頭春,百年難逢歲交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今年能遇到嗎?
  • 「百年難遇歲朝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
    俗語「百年難遇歲朝春」啥意思?除夕立春好不好?專家:百年只3次!文/農夫也瘋狂大寒節氣已過了,天氣也是越來越暖和了。大寒作為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緊隨其後的就是立春了,這也表示春天就要到了。過了立春之後,世間萬物就開始復甦了,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2019年什麼時候立春呢?老農民都很清楚立春在陽曆的時間比較固定,都是在2月4日左右,而春節則是在農曆正月初一。這兩個節日還是比較靠近的,有些年份在過年前立春,有些年份則是在過年後立春,但是不管怎樣,春節最早不會早於立春前十五天,最晚也不會晚於立春後十五天。而今年就是春節前立春,並且十分巧合的是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那除夕立春好不好呢?
  • 平年和閏年的區別 平年和閏年的不同
    已經2020年,幾乎很少有人能知道什麼是平年,什麼又是閏年。許多年輕人們也只能從老一輩的人口中得知它們之間存在的意思還有差別。那麼它們又是如何區分,有哪些區別呢?平年和閏年的區別:1. 平年的2月有28天;閏年的2月有29天。2.
  •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
    農村俗語:百年難遇閏九月,百年難逢歲交春,啥意思?聽到「閏月」,農村戶口的朋友可能會覺得比較親切。按照陽曆來算,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會意識到「閏月」「正月」「臘月」這些意味著什麼。年青一代大多就知道在過年的時候有「臘月」的說法。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而閏年和潤月,都是為了彌補整數計算的不足,從而準確反映自然變化。其中閏年,從現在來說,閏年僅僅指公曆(或陽曆)閏年,而在古代,閏年則是指閏月,比如唐代詩人李商隱的「入門暗數一千春,願去閏年留月小。」,齊己的「閏年春過後,山寺始花開。」等等,這些並不是現在意義上的閏年,而是指此年有閏月。
  • 2018年是閏年嗎閏幾月份?2018哪個月是閏月及2018年2月是28天還是...
    很多人分不清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年份中會出現閏月,今天就針對這兩個問題以及2018年具體問題來給大家做一次解釋。2018年是閏年嗎閏幾月份?2018哪個月是閏月及2018年2月是28天還是29天?快來看看具體情況吧!》》》推薦閱讀:火箭豪取13連勝真的嗎?
  • 2018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2018年總的上班天數是多少
    我們都知道,閏年的2月有29天。很多人對於2月是比較關注的,因為一般2月有春節。那麼2018年有閏月嗎?  2018年是閏年還是平年  2018年不是閏年,是平年。  一般情況下,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閏年,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是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