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百年不遇的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2004年03月19日 07:24

  中新社廣州三月十八日電 題:百年不遇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作者 郭軍 李建基

  今年農曆將發生罕見的曆法現象———閏二月,這是一九四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閏二月。細心的人還會覺察到,今年不僅農曆出現閏二月,而且公曆也出現閏年。據廣東天文學會統計,公曆閏年和農曆閏二月發生在同一年,從一五七三年至二一五五年這五百八十三年中,僅出現兩次。其中一次在一九二八年,另一次在二00四年。

  有人問,為何今年農曆會出現罕見的閏二月?

  農曆為何設置閏月

  農曆一年按十二個朔望月計算,只有三百五十四點四天,比陽曆回歸年少十點九天,如果今年猴年不按插閏二月,那麼,明年春節就會出現在二00五年一月十日。再過幾年,農曆就會出現「六月飛雪」的現象,為了協調陰曆與陽曆的季節關係。中國在春秋時代就採用「十九年七閏月」。即在十九個回歸年(六千九百三十九點六天)中,農曆要安插七個閏月,使農曆的寒暑變化與公曆的基本一致。

  閏月怎樣安插最恰當

  這要從二十四個節氣談起。二十四個節氣,中國在漢朝就有了。它從立春開始,到大寒結束。從立春數起,逢單數的稱為節氣,逢雙數的稱為中氣。農曆月份是以中氣作為標誌的。在一年中,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這四個中氣為最重要。中國從一六四五年(清代)就頒布將沒有中氣的月份安插閏月,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十九個回歸年中共有二百二十八個中氣和二百三十五個朔望月,顯然,朔望月比中氣多七個,因此,有七個朔望月沒有中氣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閏月。今年農曆閏二月,就只有「清明」一個節氣,而沒有中氣。因此,閏月就安插在農曆沒有中氣的月份。

   農曆閏二月意味天災橫禍?

  面對五十七年後才來一次的農曆閏二月,有人說閏二月是不祥之兆、兇多吉少,甚至會出現傳染病、瘟疫、乾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首先,任何一部曆法,都是根據太陽或月亮的運行規律而制定的。其次,曆法中閏年或閏月的設置,是人為現象,而不是自然現象。第三,農曆中出現的閏八月,閏二月,與天災人禍和兇吉禍福沒有必然的聯繫,外國曆法沒有閏二月,難道外國就沒有天災人禍嗎?這顯然不符合客觀實際。可見,是否閏二月,都有可能發生自然災害,即使閏二月出現大災難,也只能是一種巧合,而不是因果關係或內在聯繫。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甲午馬年曆法稀罕多:閏九月 元宵節逢情人節
    翻開曆本,大家就會發現甲午(馬)年中有頗多不同於往年的罕見曆法現象——  元月兩頭新馬年兩頭春  2014年1月兩頭是「新年」:1日是元旦,月末31日是農曆甲午(馬)年歲首,即正月初一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對應的節氣是立春(故名春節),在立春前後半個月區間範圍內遊移。
  • 公曆2020年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都是「閏年」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
  • 二月29天叫閏年,那28天叫什麼年?
    我們都知道這個二月有29天, 是陽曆的閏年,即全年366天。那麼你知道不是閏年的月份被稱為什麼年嗎?你知道父母一輩說的閏月與我們的為什麼不一樣呢?你知道2020年的日曆中還有哪些奇怪的現象呢?曆法分類及編制依據第一個問題:能被4整除的年份被稱作閏年,其餘三年就為平年。平年的二月28天,閏年的二月29天,四年一閏。
  • 2020年是閏年,閏年閏月是什麼意思呢?
    閏年是有366天的,在公曆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行周期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歸年,公曆把一年定為365天。所餘下的時間約為四年累計一天,加在二月裡,所以平常年份每年365天,二月為28天,閏年為366天,二月為29天。因此,每400年中有97個閏年,閏年在2月末增加一天,閏年366天。閏年的計算方法:公元紀年的年數可以被四整除,即為閏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為閏年。如2000年是閏年,而1900年不是。
  • 2018年是閏年嗎閏幾月份?2018哪個月是閏月及2018年2月是28天還是...
    很多人分不清某一年是閏年還是平年,也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年份中會出現閏月,今天就針對這兩個問題以及2018年具體問題來給大家做一次解釋。2018年是閏年嗎閏幾月份?2018哪個月是閏月及2018年2月是28天還是29天?快來看看具體情況吧!》》》推薦閱讀:火箭豪取13連勝真的嗎?
  • 國慶中秋緣何喜聚同一天,原來是公曆和農曆成全的
    很多小夥伴很困惑,其實,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曆法,農曆和公曆。而說到農曆和公曆,就不得不說陰曆和陽曆。因為農曆和公曆就分別來自陰曆和陽曆,卻又比陰曆和陽曆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陰曆即太陰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也被稱為殷歷、夏曆、古歷、漢歷、黃曆、舊曆等。
  • 公曆、農曆閏月之別及與節氣關係|文化傳家·曆法
    難道我穿越了……其實心細的朋友們早就發現,今年我們碰上了幾年一遇的閏四月!那麼,閏月究竟是什麼?公曆和農曆有什麼區別?閏月和節氣之間有關係嗎?別急別急,今天就帶你來盤點閏月那些事。什麼是閏月在公曆中四年一閏的閏月是固定在2月,農曆的閏月是怎麼回事?農曆閏月是一種中國傳統曆法置閏方式,在亞洲(尤其在中國),閏月特指農曆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閏月的作用是為了防止農曆年月與陽曆年及四季脫節。
  • 【焦點】農曆中的閏月是怎麼回事兒?
    農曆有閏月的一年稱為閏月年,但現在習慣上也稱為閏年(因此易於和公曆閏年混淆).一般年份為12個月,354或355天,閏年則為13個月,383或384天. 農曆沒有第十三月的稱謂,閏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
  • 陰曆、陽曆、公曆、農曆,你分的清嗎?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很多小夥伴很困惑,其實,這是因為使用了不同的曆法,農曆和公曆。而說到農曆和公曆,就不得不說陰曆和陽曆。因為農曆和公曆就分別來自陰曆和陽曆,卻又比陰曆和陽曆更加科學,更加具有實用性。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是分不清陰曆、陽曆、公曆、農曆的,下面我們就來說道說道。
  • 既「閏年」又「閏二月」這個猴年有383天
    既「閏年」又「閏二月」這個猴年有383天 因為今年既是陽曆的閏年又是陰曆的「閏二月」,也就是所謂的「一年雙閏」,所以今年陰曆要有兩個二月,陽曆二月也要多一天。  據江蘇省天文科普專家介紹,2004年是每四年輪一次的陽曆閏年,二月有29天,比平年的二月多一天。同時,甲申年猴年也是陰曆閏年,在陰曆上則會有兩個二月出現,後一個月被稱為「閏二月」,這樣陰曆年中就會出現13個月。
  • 2020是閏年嗎一年共幾天?農曆庚子鼠年是什麼年
    天文學家、南開大學教授蘇宜告訴記者,公曆2020年為閏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即將到來的農曆庚子鼠年也是閏年,有個「閏四月」,全年共有384天。  蘇宜解釋說,公曆和農曆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和曆法規制。公曆每4年設一閏年。凡公曆年數能被4除盡的年份為閏年,2月有29天,除不盡的年份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盡,所以是閏年。
  • 今年農曆全年有384天 省天文學會專家詳解農曆閏月
    公曆規定,一個平年的時間為365天,比回歸年少了0.2422天。為了平衡時間差,就需要彌補。據介紹,在我們現在使用的曆法之前還有一種曆法,被稱為儒略曆。儒略曆每隔4年在2月底增加1個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比回歸年多了0.0078天。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曆法的誤差越來越大,到1582年的時候,差了10天。
  • 2020不光是閏年,還有閏月
    「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的說法正是由此而來。 相對的,閏年對在這一天出生的人們可不是這麼友好,如果是2月29日迎來破殼日的寶寶們,則意味著唯有四年才能迎接一次生日,家有兒女劇中楊紫飾演的夏雪即是其中之一。
  • 閏年平年什麼意思 2016是閏年嗎?閏幾月多少天(圖)
    2016年是閏年嗎?今年陽曆2月有29天,是閏年。2016年閏年閏2月,2月29日是閏日。  年、月、日等計時單位的出現是和天體運動以及萬物生長有關,日」是根據地球自轉周期確定的,「月」是按照月相變化周期確定的,「年」則是按照地球公轉周期確定的曆法,根據精確計算,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365.2422天(也可以說是365天5時48分46秒),我們稱之為一個回歸年。
  • 陰曆、陽曆、公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
    農曆和陽曆作為現代人主要的曆法方式在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人將農曆稱為陰曆,但其實我們所用的農曆和陰曆有著較大的不同,今天來說一說陰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公元前6世紀中期,早期文明開始實行8年3閏法,後來又改為27年10閏,這些措施都使得曆法準確性大大上升。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閏月和現代公曆的閏年不同,並不是4年一閏。要知道在當時沒有精密的儀器和科學的理論體系,古人能做到這些真的是智慧非凡了。
  • 不得不看的曆法知識之「二十四節氣」與農曆有著什麼聯繫?
    【二十四節氣】與農曆有著什麼聯繫?為什麼中國使用的曆法稱為陰陽合曆?和公曆的區別有3個不同的地方,其一,農曆每年的大小月並不像公曆那樣固定不變。其二,12個月公曆比農曆多12天。其三,公曆每四年閏一天,每四百年閏四十三天,而農曆每三年閏一個月,每十九年閏七個月。公曆的閏年多一天固定加在2月裡,農曆閏月則要以二十四節氣作為依據,將沒有中氣的農曆月閏入前一個月令中。
  • 今年閏四月,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
    說起閏月,還有閏年,雖然大多數人都了解,知道閏月指的是傳統曆法陰曆所置,而閏年則是現在通用的公曆所置。可是還有不少人對此分辨不清,比如為何有閏年閏月?比如為何不見閏正月和閏臘月?下面我們就簡單科普一下。
  • 閏正月兩個春節在哪年,閏月和閏年原來不一樣,看完漲知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閏正月的年份,一定是春節最早的年份,比如1640年是1月23日,1048年是1月18日。什麼是農曆農曆是中國古代的曆法,同時考慮太陽和月亮的位置,來確定日期。因此,從性質上說,農曆是陽曆和陰曆的結合,屬於陰陽曆。
  • 今年閏四月,閏月都有什麼習俗和講究嗎?大家需要注意什麼呢?
    閏月是我國農曆的一種曆法現象,在我國農曆曆法中,有閏年和閏月的說法,2020年是閏年,閏的是4月(按照曆法規則,排放在從二月到十月的過後重複同一個月,重複的這個月為閏月,如四月過後的閏月稱為閏四月)。民間有「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
  • 2020預言有災,閏四月的年份是不是災年
    為了協調陽曆與陰曆年的距離,防止陰曆年月與四季脫節,每陰曆2至3年置1閏,每逢閏年增加的一個月,就是一年十三個月。「閏四月,吃樹葉」,反映的是農耕時代人們在過去遇到閏四月時,災荒年比較多,如農作物受凍、病蟲災害頻發,給糧食生產造成過欠收的現象。最近一段時期全國各地氣候異常,三月下旬各地降溫、大風、下雨不斷,給各地正在開花的果樹造成了極大地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