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三月十八日電 題:百年不遇曆法現象:公曆閏年巧逢農曆閏二月
作者 郭軍 李建基
今年農曆將發生罕見的曆法現象———閏二月,這是一九四七年以來首次出現的閏二月。細心的人還會覺察到,今年不僅農曆出現閏二月,而且公曆也出現閏年。據廣東天文學會統計,公曆閏年和農曆閏二月發生在同一年,從一五七三年至二一五五年這五百八十三年中,僅出現兩次。其中一次在一九二八年,另一次在二00四年。
有人問,為何今年農曆會出現罕見的閏二月?
農曆為何設置閏月
農曆一年按十二個朔望月計算,只有三百五十四點四天,比陽曆回歸年少十點九天,如果今年猴年不按插閏二月,那麼,明年春節就會出現在二00五年一月十日。再過幾年,農曆就會出現「六月飛雪」的現象,為了協調陰曆與陽曆的季節關係。中國在春秋時代就採用「十九年七閏月」。即在十九個回歸年(六千九百三十九點六天)中,農曆要安插七個閏月,使農曆的寒暑變化與公曆的基本一致。
閏月怎樣安插最恰當
這要從二十四個節氣談起。二十四個節氣,中國在漢朝就有了。它從立春開始,到大寒結束。從立春數起,逢單數的稱為節氣,逢雙數的稱為中氣。農曆月份是以中氣作為標誌的。在一年中,以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這四個中氣為最重要。中國從一六四五年(清代)就頒布將沒有中氣的月份安插閏月,這是合情合理的。因為十九個回歸年中共有二百二十八個中氣和二百三十五個朔望月,顯然,朔望月比中氣多七個,因此,有七個朔望月沒有中氣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閏月。今年農曆閏二月,就只有「清明」一個節氣,而沒有中氣。因此,閏月就安插在農曆沒有中氣的月份。
農曆閏二月意味天災橫禍?
面對五十七年後才來一次的農曆閏二月,有人說閏二月是不祥之兆、兇多吉少,甚至會出現傳染病、瘟疫、乾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首先,任何一部曆法,都是根據太陽或月亮的運行規律而制定的。其次,曆法中閏年或閏月的設置,是人為現象,而不是自然現象。第三,農曆中出現的閏八月,閏二月,與天災人禍和兇吉禍福沒有必然的聯繫,外國曆法沒有閏二月,難道外國就沒有天災人禍嗎?這顯然不符合客觀實際。可見,是否閏二月,都有可能發生自然災害,即使閏二月出現大災難,也只能是一種巧合,而不是因果關係或內在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