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百萬噸級核汙水,是否只能排入海洋?

2020-12-24 中國環境

  圖為日本首相菅義偉在上任10天後視察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處理情況。

  圖為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已擺滿儲水罐。 圖片源自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日本福島縣,一位老漁民一臉無奈地望著大海:「我們這些人的意見,根本就沒有人聽。」近日,日本或將決定將123萬噸放射性核汙水排入大海的消息,讓本就不景氣的日本東北地區漁業雪上加霜。而幾千公裡之外的中國,正在一家進口超市選購海產品的顧客表示,如果排放方案最終敲定,那麼她在日後購物時會儘量避免吃來自日本的海鮮。

  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排放入太平洋。如此巨量的核汙水從哪裡來?是否只有排入海洋這一條途徑?又會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巨量核汙水從哪裡來?

  2011年的「3·11」特大地震至今仍讓很多日本人心有餘悸。這場發生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芮氏9.0級地震不僅造成了數以萬計的百姓傷亡和近20萬人撤離,其引發的海嘯還衝毀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自備發電機,讓核電站控制系統失靈,致使當時正在運行的3座核反應堆溫度驟升,引發核燃料與爐心金屬設施融化成大量核垃圾。

  自事故發生以來,為降低反應堆溫度,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公司」)需要每天向爐內注入大量冷卻水,加上由於爐壁破損,地下水、雨水不斷滲入,大量含有氚、銫134、銫137、碘129、鍶90、鈷60等的汙染性核汙水正在源源不斷地產生。

  2014年,汙水增加速度達到540噸/天,在有關管理機構採取了建設地下水旁流系統、防滲牆、地表硬化層等措施,並在液體處理系統建成後改用淨化水冷卻堆芯後,汙水增加速度目前已降低至每天150噸,並有望在2025年降至每天100噸。

  雖然將來的核汙水產生量能夠得到控制,但前期已經形成的巨量核汙水卻成為了大麻煩。為儲存它們,截至9月底,東電公司在核電站廠區內建設了1044座儲水罐。目前,儲水量已達到120多萬噸(足以裝滿500多個奧運會標準遊泳池),而汙水儲罐建設將於2020年底結束,總儲水能力上限為137萬立方米。屆時,新產生的汙水將無處可存,並會影響核電站拆除工程。

  為拋出這個「燙手山芋」,早在7年前,日本經濟產業省、環境省就開始研究核廢水處理方案,並不斷放出風聲試探公眾的接受程度。眼下,儲水罐「爆滿」之期即將來臨,9月26日,新任首相菅義偉在上任10天後視察福島核電站時宣布,政府將儘快制定核廢水處理方針。

  排放入海方案經過多方博弈

  實際上,針對核汙水去處,東電公司曾提出5種處理方案:增加儲罐及容量、在其他地方設置儲罐、固化後進入地下、處理後排入大海、以水蒸汽形式排入大氣。既然排入海洋並非唯一選擇,那日本政府為何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

  答案很簡單,日本政府一委員會在今年2月發布報告:「排入海洋或大氣是最現實的選擇」,同時被認為是最安全、最經濟的方法。

  經濟,不難理解,就是成本最低。法國作為世界上最依賴核電的國家,每年需花費數十億美元處理核汙水。日本經濟研究中心估計,福島核事故的最終清理費用將高達6600億美元,約合日本GDP的13%。在新冠肺炎疫情拖垮「奧運景氣」之後,日本很難再因為核汙水去投入大筆資金。

  安全的考量則在於,福島廠區的儲存能力已近極限,新增儲罐難度太大,從衛星地圖上可以看到廠區密密麻麻的藍色或白色圓形罐體。至於埋入地下,除了成本高昂之外,也很難保證做到零洩漏。再加上這些核汙水從產生至今已發生過多次外洩,如2013年7月22日和8月20日的近百噸高輻射核汙水洩漏至太平洋,被定性為國際核事件分級表中的第三級事件。種種因素交織,讓日本政府即使備受指責也要痛下決心拆除這顆「定時炸彈」。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迎面而來的首先是來自本國的反對力量。日本全國漁業合作聯合會會長岸宏稱:「如果核廢水排入大海,勢必對當地漁業生產造成影響,並會對日本漁業帶來極大禍根」。

  當地漁民表示,目前捕魚量僅為核電事故前的13%,且福島水產品難以融入國內流通體系,上市價格明顯偏低,國際上仍有19個國家禁止進口日本東北地區的海產品或要求提供檢測證明。因此,日本全國漁業合作聯合會已向日本農林水產省提交抗議書,明確反對海洋排放計劃。

  其次是國際方面的討伐聲浪。韓國原子能安全委員會委員長嚴在植表示,核汙水排放入海必然會導致放射性元素在海洋中擴散。多名聯合國人權專家也敦促日本不要將這些核汙水排入大海,以免影響到沿岸其他國家,汙染人類的食物鏈。

  處理後排放,真的毫無可能嗎?

  其實,為了降低核汙水中的放射性物質,2015年,日本開始投入使用 「多核素去除裝置(ALPS)」。隨後,又建立了二次淨化處理系統,它們能將鍶、銫等60餘种放射性物質濃度降至一定的標準值以內,但放射性物質氚基本除不掉。

  一位長期從事核電設計的工程師告訴記者,核汙水能否排放,關鍵取決於汙水中的放射性元素濃度是否符合排放限值要求。核汙水處理是一項世界性難題,水體排放也是大部分核電站的選擇。根據我國《放射性廢物分類標準》,放射性廢物分為低水平、中水平、高水平放射性廢物,以及極短壽命放射性廢物、極低水平放射性廢物。

  極低水平放射性廢物的放射性濃度很低,即使外排入環境,影響也十分有限。這類廢物在滿足一定標準的情況下,可被劃入豁免廢物或解控廢物範疇。

  根據東電公司報告,福島核汙水經過處理後,銫137濃度降至0.185 Bq/L(Bq,衡量放射性活度的單位),鍶90濃度降至0.0357 Bq/L。但對於氚,目前沒有太好的辦法,處理後的氚濃度為730000 Bq/L。

  「這實際上是能夠滿足豁免廢物標準的。同時,如果核汙水保持每天100噸的增量,按照氚含量730000 Bq/L來計算(忽略氚的衰變),每年排放的氚總量是5.66×10"13 Bq,也低於我國《核動力廠環境輻射防護規定》(GB6249)中對於液體排放廢棄物的年排放量控制值7.5×10"13 Bq(單堆)。並且氘進入海水後會被很快稀釋,不容易被海洋動物和海底沉積物吸收,是一種危害較小的放射性元素。」這位工程師表示。

  也就是說,如果東電公司能夠將每年核汙水的排放量控制在標準範圍內的噸數,並在充分攪拌的情況下緩慢外排,對環境的影響比較有限。且由于洋流方向和近海環流等原因,對我國的影響會更小。民眾為了放心起見,可以儘量少吃或不吃來自相關海域附近的水產品。但考慮海水蒸發等其他因素,核汙水排入海洋後仍會進入全球循環,帶來的長期影響難以評估,一旦造成嚴重後果將難以挽回。

  當排放入海已毫無退路,各方應當怎麼做?

  有分析認為,福島核電廠周邊一些地區至今仍被日本政府指定為「暫時不可居住地區」,與其讓這些土地荒廢,為何不在這裡擴建新的儲存罐呢?尤其是放射性物質氚的半衰期約為13年,下一個10年,目前保存在福島核電廠內的核汙水放射性將降低50%。日本研究機構可充分利用這段寶貴時間,開發新的放射性汙水處理方法,也可以通過國際合作加速這一過程。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這的確是一個選擇,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這十幾年內不再發生不可抗的自然災害,從而使密集的儲水罐大量破裂,讓未經處理的高放射性濃度廢水流入太平洋,後果或將更加嚴重。

  除了氚之外,處理後的汙水中一些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同樣需要高度警惕,包括碳14、鈷60和鍶90。雖然這些同位素的含量遠低於氚,但它們在不同汙水處理罐中的含量可能存在很大差異,需要更長時間衰變降解,且與海洋生物如魚類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對人類具有潛在毒性。例如,碳14在魚體內的生理濃度可能是氚的5萬倍。而鈷60能在海底沉積物中富集,濃度可能會上升30萬倍。

  這個聽起來很棘手,但並非不能解決。「需要根據汙水中剩下的放射性同位素制訂新計劃。即使經過了二次汙水處理,為了評估處理過的放射性汙水釋放後帶來的後續影響,仍需要對汙水的每一種同位素含量進行全面核算。」一位業內人士表示。

  更重要的是,鑑於東電公司曾有瞞報、虛報事故嚴重性的前科,信用度存疑,「在核汙水外排之前,希望國際上能夠成立由多個國家共同組成的,專門監督此次外排過程的組織,以更大的透明度和更有力的協作,確定汙水各項放射性元素指標確實處理合格,並按照既定標準排放,不能只聽日本的一面之詞。」他補充道。

  截至記者發稿前,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0月23日透露,關於東電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水淨化後的處理水處置方針,政府已決定放棄在本月內敲定,預計協調工作仍需要一些時間。關於處理水的處置方針,經濟產業相梶山弘志表示,要根據來自市民、地方政府及相關團體意見,「有必要進一步深化探討」。

  據了解,福島核事故發生後,經過對核安全監管機構大刀闊斧的改革,目前日本在核能領域已形成了政府機關、核電企業、相關社會團體組成的三層關聯組織機構體系。同時,日本正計劃將全國核能電力來源比例進一步提升,並將核能作為未來國家重要發展戰略。

  可以預見的是,相關博弈仍將激烈進行。不管怎樣,核汙水的處理需要進行慎之又慎的考量,制定細之又細的對策。希望日本能妥善處理核汙水,並且,未來在加大核能利用的同時要確保其安全,不要再一邊鞠躬致歉,一邊讓全世界買單。

相關焦點

  • 福島百萬噸級核汙水,是否只能排入大海?|東電公司|日本政府|福島縣...
    近日,日本或將決定將123萬噸放射性核汙水排入大海的消息,讓本就不景氣的日本東北地區漁業雪上加霜。而幾千公裡之外的中國,正在一家進口超市選購海產品的顧客表示,如果排放方案最終敲定,那麼她在日後購物時會儘量避免吃來自日本的海鮮。據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淨化後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排放入太平洋。如此巨量的核汙水從哪裡來?
  • 釋新聞|百萬噸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意味著什麼?
    每種魚類都會抽樣檢查,核汙水排入海中後,即使有一條魚(輻射量)超標,就會信譽掃地。」另一位已經80歲高齡的漁民則坦言:「核事故過去快10年了,排入大海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大川原食堂」的經營者牧谷和子告訴澎湃新聞,餐館的魚類食材都不是產自福島本地,因為福島沿海捕撈還是試驗性的。而除魚類之外,她會買一些本地產的大米,但也不是直接做飯,而用來釀酒。
  • 日本政府擬決定將福島核汙水排入海洋 最快兩年後正式排放
    近日,日本多家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最快本月內將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汙水排放入海。此舉不僅引發了日本漁業協會和福島當地民眾的反對,也招致韓國等周邊國家的不滿。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汙水排入海中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汙水該如何處理,一直令日本十分頭痛。
  • 日本或將123萬噸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西方集體失聲,網友:雙標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日本可能要當人類公敵了,為什麼這麼說那,因為據報導得知,日本打算吧123萬噸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這可關係著全球的生態環境那,據了解是因為現在的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要滿,而且新的罐子卻還沒有做好,這個罐子最多支撐到2022年的中旬,這不著急了,
  • 百萬噸福島核汙水要倒進太平洋,還能愉快地吃海鮮嗎?
    說來也不冤,福島事故固然有天災的成分,東京電力公司的處置失誤也是不能抵賴的。但百萬噸核廢水已經現實存在,這麼多的汙水,是怎樣形成的呢?日本為什麼執意要往大海裡排?如此多的核汙水如果真被倒進太平洋,吃貨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海鮮?
  • 日本將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韓國率先翻臉開幹!
    日本將百萬噸核汙水排入太平洋,韓國率先翻臉開幹!編輯:呦呦聊社會校稿:呦呦聊社會導語:2010年,日本福島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核電站洩露事件。在隨後幾年,日本將海水引入發生洩漏的反應堆內用以降溫,防止發生核爆炸。
  • 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DNA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今年2月份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中,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 日本要將百萬噸核輻射水排入大海
    日本要將福島百萬噸核輻射汙水全部排入大海,專家們都不太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當時位於日本福島的核電站在大地震被損壞,為了減少核電站的輻射不停地擴散,日本就需要不斷向裡面注入水,處理過後那些水就變成了帶有核輻射的汙水,而如何處理這些核汙水成為一個大難題。不過讓人意料不到的日本要用的卻是最自私的辦法!
  • 日本民調:過半受訪民眾反對將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
    中新網1月4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3日報導,《朝日新聞》社於2020年11月至12月進行了一項針對福島核汙水排放的民意調查。近日公布的結果顯示,有55%的受訪民眾反對將核汙水排入大海。資料圖:日本福島核電站汙水儲存管。
  • 日本福島核汙水入海計劃引發擔憂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日方宣稱這些核汙水排放前已經過處理,但鑑於日本政府和福島核電站運營商東京電力公司(東電公司)在核事故處理和汙染物排放方面曾有隱瞞行為,核汙水入海可能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產生的負面影響仍然引發普遍擔憂。
  • 日本決定將百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要全世界跟著買單,日本:已別無...
    而如今,日本也準備開始製造「哥斯拉」——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倒入太平洋。 如果這百萬噸核汙水真的倒進了太平洋,會發生呢?對我們中國又會有何影響呢? 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 一眨眼,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已快10年了。
  • 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將排入太平洋?綠色和平警告:汙染水有可能...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建東】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日本媒體近日報導稱,日本政府擬將福島核汙水排入太平洋 ,這一設想在日本國內及周邊國家引發巨大擔憂。據CNN 24日報導,國際綠色和平組織(簡稱綠色和平)23日警告稱,福島核反應堆排放到海裡的汙染水,含有放射性物質,有可能損害人類的DNA。綠色和平稱,福島核電站存儲了約123萬噸含危險水平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及其他危險放射性核素的汙染水,如果將這些水排放到太平洋,將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長期後果」。
  • 日本擬排放福島核汙水入海,各方反對聲一片!利比亞衝突雙方重啟談判
    速報美聯儲尚未決定是否發行數字貨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鮑威爾19日表示,美聯儲距離發行數字貨幣尚有進一步工作要做,目前還沒決定是否發行數字貨幣。由於核汙水入海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不小擔憂。觀察人士呼籲日方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日本政府16日在內閣會議上討論福島核汙水處理方式,目前擬定將汙水稀釋後排入太平洋,預計在本月內做出決定。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表示,目前情況已不允許再拖延下去。
  • 福島核汙水可以倒進大阪灣!大阪市長霸氣發言惹議,日本網友痛批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自8年前發生核災之後,就將冷卻反應爐的汙水存放在儲存槽,然而900多個儲水槽預計3年內全部用完,百萬噸汙水保管問題迫在眉睫,日本政府尚未想出良方。前環境大臣原田義昭曾說,排入太平洋是唯一辦法,引發漁民與鄰國韓國的激烈抗議。
  • 日本要將超百萬噸核廢水排入大海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決定將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汙水排入大海,並預計將於本月內正式宣布。雖然福島核電站一直在對相關核汙水進行處理,但其中一種名為「氚」的放射性物質難以被去除,導致汙水持續堆積。據介紹,目前,福島所有的核汙水都儲存在核電站內,但預計到2022年夏天,福島儲存核汙水的水箱容量將會達到極限。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已基本決定將含氚的核處理水排放入大海。
  • 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DNA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今年2月份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中,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 福島核電站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計劃將核汙水排放入海...
    △福島核電站用來儲存核汙水的儲水池。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由於核汙水入海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可能產生較大影響,此舉在日本國內和周邊國家引發不小擔憂。觀察人士呼籲日方在與周邊國家充分協商的基礎上慎重做出決策。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
  • 外界抗議聲太大:福島核汙水入海計劃有變 日本有意新建儲水罐
    據日本媒體報導稱,鑑於外界抗議聲太大,日本可能會調整策略,即不直接把福島汙水排入大海,考慮是否另外的解決對策。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27日,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就福島核汙水處理方案一事表示,將在討論包括新建儲水罐在內的一切方案後,再做決定。所謂核汙水,就是在冷卻核反應堆後殘留的廢水,雖然福島核電站一直在對相關核汙水進行處理,但其中一種名為「氚」的放射性物質難以被去除,也就導致核汙水持續堆積。
  • 核汙水排放入海,日本又要幹壞事了嗎?
    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已過去9年多,但其核汙水處理問題仍未解決。據日本媒體報導,由於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近日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核汙水排放入海?日本又要幹壞事了嗎?眾所周知,核汙水排放入海,危害是巨大的——1,日本漁業代表認為,核汙水排放入海,破壞漁業界多年來重振聲譽的努力。2,日本全國漁業協同組合聯合會會長岸宏說,核汙水排放入海,對日本漁業未來產生災難性影響。3,包括福島在內的日本大部分民眾認為,核汙水排入大海是不負責任的「懦夫行為」。
  • 大阪市長同意核汙水排入大阪灣 如果被證明是安全的
    據《日本時報》17日報導,大阪市市長松井一郎周二表示,如果福島第一核電站被放射性氚汙染的水被證明對環境是安全的,那麼這些水可以被送往大阪,並排入在大阪灣中。  松井一郎表示:「對整個日本來說,有必要處理那些絕對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的垃圾。如果放射性水被帶到我們這裡,就將會被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