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米不成佳餚。
在中國,談起美味,天南海北八大菜系悉數來不少;若但論起至味,或許唯米飯當之無愧。清朝的大吃貨袁枚在《隨園食單》有過這般描述:「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
六千年前,水稻就成為了中國人依賴的一種糧食。作為人們主食的它,既支撐起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持續發展,亦見證著人民生活日漸富足與美好。
也正因如此,稻米在藍城小鎮農產品中尤為特別。而榮獲「魚鳧杯」優質稻米品鑑活動金獎的藍城成都沐春風的【沐春風物·稻米】,便是其中獨一無二的。
【沐春風物·稻米】是藍城稻米中的「長者」,它與距今約4500年的寶墩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寶墩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晚期四大古城之一,有成都平原「活化石」、古蜀文明「主源頭」之稱,它的稻-粟混作農業體系奠定了天府之國的農耕文明的基礎,賦予了這片土地不一樣的農耕情懷。
如此厚重且珍貴的土地,藍城藍本與成都沐春風團隊格外珍視。於是沐春風運營團隊充分尊重在地文化,從場地特質中提取特定文化元素,將寶墩文化中的農文化沉澱吸收,終在氣候宜人的農博園中,種植出品質極佳的稻米,復刻出印在歲月裡的味道。
天府之國,天賦之地。然而想要培育獨一無二的稻米,僅憑優越的外在環境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一份持之以恆的呵護與堅守。
為了不辜負這片沉澱著歷史的土地,為了得到最原生態的滋味,沐春風度假村的農業團隊在選種上就下足了功夫。他們在70餘種稻米品種裡精挑細選,篩選出18種優質的稻米,並邀請32位美食家逐一品嘗,從外觀、色澤、口感、香氣等多個方面綜合考量,終選擇了新型秈稻——野香優為沐春風水稻種植品種。
同時,在稻米整個種植過程中,沐春風度假村遵循自然規律,引導自然水源灌溉,同時測土配方施肥,最大程度地讓稻米生長得到均衡營養;為了不打破當地生態的平衡,不為健康留下隱患,沐春風還特地邀請了數十位原住民採用綠色無汙染的方式除草驅蟲。
不催熟,不揠苗,順時而為。180天不打折扣的生長,跨越180天事無巨細的身體力行,在農人的精心呵護之下,【沐春風物·稻米】完整保留了大米中的營養,晶瑩剔透,口感柔軟滑潤,飽含著最健康的滋味。
無論是油而不膩的豬油拌飯、香濃拉絲的芝士焗飯,還是讓人食指大動的蛋炒飯,它都會讓人有一種紮實的飽足感和歲月靜好的幸福感。
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稻種、秧苗、谷穗、大米。
在播種希望、收穫喜悅的稻田裡,藍城藍本與成都沐春風團隊以恰到好處的方式,找尋到了人們心心念念的那口人間至味。它是沐春風團隊對農耕文化的一種尊重,它承載著對家人健康促進的理念,傳遞著人們對於美好日子的嚮往。
十一月,秋天的風讓稻田蛻變成金黃,在飽富生命力的土地上,被厚待的【沐春風物·稻米】終於長成了獨一無二的模樣,迎來又一段生命歷程。不久之後,它們將送至家人的手中,讓他們在水稻從青秧到金谷的成長與收穫中,感知大地的美好力量。
從【沐春風物·菜籽油】到【沐春風物·稻米】,成都沐春風團隊始終在用心與這片土地對話,尊重土地,復興文化,通過整合農業、旅遊、文化等產業,帶動城鄉資源連結,以每一步切實的行為,助力鄉村振興。
土地開始復甦,家人收穫幸福,原住民漸漸富足……而藍城藍本致力營造的美好,也正在這裡慢慢長大……
STEP1:根據個人口味,可分為1:1、1:1.3兩種米水比例,前者煮出來的米飯顆粒分明,口感稍硬,後者口感粘軟;STEP3:冰水煮飯,延緩溫度上升期,保證均勻糊化;STEP4:燜飯30分鐘,米飯軟硬度更加均衡,口感更加均勻;STEP6:待飯冷卻,與蛋混合,並依次加入醬油、鹽、蔥花,一碗飯粒飽滿,米香十足的蛋炒飯完成。USE1:與家人一同前往沐春風度假體驗區,感受耕耘的樂趣;USE2:將大米親手製成文創產品,一份特殊的禮物,贈予朋友;USE3:將稻穗製成裝飾品,帶回家中作為陳設,讓大地的美好一直保留;USE4:在大米上刻下自己重要人的名字並贈予對方,生活中離不開大米,也離不開你;USE5:將大米擺放至櫥窗內作為藝術品,藝術的靈感有時就源自這一顆顆米粒;USE6:用大米作為素材與孩子一起製成畫布,這是與孩子也是與沐春風最獨特的回憶。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刻入手限定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