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有很多老話:如男怕三點頭,女怕抬頭走。男怕嘆氣,女怕託腮。男怕生前,女怕生後。男怕三、六、九,女怕二、五、八。這都是農村老人經驗的總結。
樹怕三搖,簡單的說,一搖不動,連繼三搖,樹不但枝葉會動連樹根都會動。只要你用心,用實際行動,樹都會動。
女怕三撩,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宛如故友。一個女人她能一次、二次、三次和你撩。她就沒有了戒備心,也可以理解為男女交往的時間,彼此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日久見人心,再硬的女人心也會軟。這個理解,把這兩句話連在一起,樹都會動,人的心也會動。
只要你真情對待,會有真相大白的時候,為人要忠誠,處事要公正。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其實還是有點道理,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因為小孩子經常搖那種小樹,而小樹的根系還不發達,這樣勢必對小樹造成傷害。
當然現在也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男人和女人在交往的過程中。男人就要像個男人的樣子,主動一點,勇敢一點兒。不要什麼事情都去等女方先開口,這樣的男人得不到女人的歡心!尤其是在戀愛的過程中,要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也許第一次會感到女方很冷漠,有句話叫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男方用心去關懷,用心去感受,相信一定會得到女方的芳心。
一、樹怕三搖
樹就是指一切品種的樹木,不過這裡指的樹是指剛種植不久,還未成熟的樹木哈!
樹怕三搖的主要意思是根基不穩,這裡明著說樹,其實指了很多東西,有廣泛的指向性。
我們都知道,樹在根基尚沒扎穩之時,最怕晃動,因為晃動可以動搖樹的根系。一棵樹,不管有多麼粗大,靠的就是將根牢牢扎在土地中,特別是在最初時,一定不能先想著貪圖外表好看和野蠻生長。因為這一切首先得建立在有個穩定的根繫上,沒有穩定的根系,不管你外表多麼的漂亮和強大,一場大風就可以將這一切給摧毀。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來,不管外表多麼風光,仍然需要醜陋的樹根,需要沉默的土地,這一切才是外表漂亮和保證長成參天大樹的基本條件,失去這兩樣,再漂亮的樹葉都是短暫的。其實,這句農村俗語更為深遠的意思是告誡後人們人生的道路非常漫長,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走,特別是在事業起步階段,而不應該耍小聰明、投機取巧。
怕,自然就是害怕,忌憚。三,不是一二三的三,而是指數量很多的意思!搖,就是搖晃,搞破壞!幼小的樹木,非常怕被人反覆去搖晃了,或是被人搞破壞了!有些小孩子調皮,會三五成群的去玩,去反覆的搖晃樹木。所以,導致樹木還沒長成,就已經死了!
事實上,生活也是如此。要成為一個男人,你必須懂得如何腳踏實地。如果你堅定,你必須始終如一地實施它。你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很難實現職業生涯。
二、女怕三撩
女指裡是指婦女,不是少女!怕一樣就是害怕,三這裡是指30歲左右!撩,就是指讓人挑逗,調戲,然後就撩到床上!婦女到了30歲左右,最怕被人調戲,勾引,一撩就撩到床上去了!女怕三撩:無疑是對關係的描述。也就是說,女性通常容易受到視覺和情感的影響。
因為,在農村,男的一般都是長年外出打工的,女的留在家,成了留所婦女了。而30歲左右的婦女,已經不想少女那樣的矜持,含蓄。她們變得非常的饑渴,男人又不常在家,怎麼辦呢?
這個時候,就最怕被人去調戲她們了。只要別人隨便聊她三下,就能撩到床上去了!
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女人最害怕的是男人的撩撥,對於未婚的女孩適用,對於已婚的女人也適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與男性相比,女性更為感性,再高冷的女神,也經不起男性長時間的軟磨硬泡,最終會被男性撩到。
這句話是告誡後人們,有家室的男性,就不應該朝三暮四,招惹其他女性,要為自己的家庭負責;作為已為人妻的女性,更應該經得起誘惑耐得住寂寞,相夫教子,照顧家庭。
作為民間文化信仰,諺語語一直受到普通人的高度尊重。然而,有些人認為,儘管普遍的說法在人們中間廣為流傳,但這只不過是一句老話。特別是在當今快速發展的世界中,可以說沒有任何意義。實際上,如果你仔細考慮,這些老祖先的話就是他們生活經歷的總結。千年的起伏仍然是持久的,最好將它們作為生活經驗的參考。
「三撩之一」:
1、生病是女生最脆弱的時候,也是女生放開心扉的時候,如果此時你陪伴在她身旁,或許她會為此而動容。
2、在電視劇中一旦女主發生危險、需要幫助的時候,男主總會第一個出現在她身邊保護她。每個女孩子都有成為自己人生的女主角的夢想,如果男生能做到隨時出現在女生身邊,也就距離成為她的心更進一步。
3、」撩」,能夠為女生排憂解難的男生往往最受女生喜愛,倘若女生在迷茫的時候,遇到一盞能夠帶給她光芒並且為她指明方向的明燈,那麼這盞明燈的光芒也照進了她的心。
三、」雞怕攆,狗怕舔「
雞是一種安靜的動物,從古人到現代的餐桌,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生活。然而,在古代,富裕的家庭享受雞。普通人只能依靠養雞來產卵並補貼家園。他們不願意吃雞肉。
因此,雞非常小心,父母一般會教育孩子,不要隨意追逐雞,特別是產蛋雞,因為因為休克而常常不下雞蛋,而且更為不經濟。跳上踩壞蛋。
狗作為人類的忠實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是由寵物餵養的。由於與人類的白天生活和黑夜看護,狗非常接近主人。如果主人對他非常好,狗會非常高興,但一旦玩它太多,它就會恃寵而驕。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也需要適當的刺激。其實話說到此,再來全面看待這句俗語,古人無非想以物喻人,面對人生的各個問題,一定不要過於較真,時刻保持謹言慎行,畢竟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存在,既然掌握不了別人想法,那就做好自己就行,以免讓人生處於被動的情況中無法自拔。
雖然說這是一句流傳的老話,但是放在當下,也是非常適用。特別是現在這個網絡時代,聊天工具非常多,與外界交流起來也是非常方便,不知道有多少人因為聊天而被撩到,婚內出了軌,導致妻離子散、家庭破裂。
農村老話來源自生活,在廣大的農村生活著「睿智」、「接地氣」的勞動人民,也許他們沒有讀過多少書,也不會用優美的詞藻去描繪事物,但是,他們的語言往往是智慧的,寓意深刻。
所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些老話,就可以有不同層面的理解,這就是為什麼老話皆是生活智慧的結晶,充滿這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