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鹿港老街入口處,熾熱的思鄉懷祖情,被這樣表達著

2020-12-21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說說鹿港小鎮的老街,這是此行最令我感動的地方,兩岸同源、兩岸一家的情懷,在鹿港老街裡被真摯地表達著。

鹿港老街入口,這裡又稱古市街,是鹿港小鎮裡最具魅力的古街。「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鹿港的街道,鹿港的漁村,媽祖廟裡燒香的人們。」上世紀80年代,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唱紅了鹿港。

在鹿港老街入口處醒目的牌子上,動情地表達了鹿港先民的思鄉之情。上面寫道:瑤林街、埔頭街皆源自泉州地名,乃先民懷念故土而命名。證明了民族文化的薪火相傳,也表達了思土懷祖的情操。如今列為古蹟保護區,紅磚道上的景觀、藝品、古厝皆令人流連忘返。

老街上色彩誘人的臘腸。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

入口處不遠,有一處半邊井景觀,這口井一半在牆裡,一半在牆外。以前,有錢人才有能力鑿井取水,出於愛心就把自家的半邊井建在牆外,為了讓沒有條件打井的街坊鄰裡也能喝到水。

除了這些紅磚以及古老街屋,大部分的老屋子都改成了店面,販賣著臺灣人小時候尋常的味道小吃、童玩、以及生活用品。

鹿港奇人阿善師祖傳青草茶甘又醇,六十年古早味,十二味配方,是識貨遊客最愛的消暑聖品。其中,十二味青草茶和洛神烏梅茶最為暢銷。

在這裡,你還能找到傳統古法手工製作的烏魚子。這樣的烏魚子已屬罕見,被市面上機器製作的烏魚子給取代了。

店家在細心地晾曬著烏魚子。手工烏魚子的秘訣在於每一片烏魚子都曬足了陽光,吸收了陽光的精華,保留原始的風味,提升口味。

鹿港這裡的小街上,則是每戶門頭都有一塊匾,「寶芝林」、「晴暉」、「三槐挺秀」、「松下齋」什麼的,名字既雅,製作也精,都很考究,楷行隸篆,各具其趣,大小和漆色,也各不相同。

鹿港百年老店鄭玉珍糕。這家老店裡有著特殊造型的糕點「鳳眼糕」,鳳眼糕兩端削尖、色澤雪白,神似鳳眼。

如今的鳳眼糕在保留傳統風味之餘,還加入了幾種潮流的元素,適合年輕人們去品嘗。

桂花巷

因為靠海,鹿港開埠較早,十八世紀初、中葉就成為臺灣重要的港口,歷時200年而不衰,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尤極一時之盛,人口十餘萬,曾贏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鹿港公會堂內為兩層,樓上16坪,地面119坪,1928年落成。1980年,地方居民募款重修公會堂,成為鹿港老人會館。

2010年,鹿港公會堂修復完成後作為「鹿港藝文館」使用。我去的時候,正在進行一位本地著名攝影師的作品展。

慢慢往前走,就到了鹿港南靖宮。南靖宮建於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祀關聖帝君,南靖宮面寬單開間,由三川殿與正殿構成兩進一院的格局。

不遠處就是鹿港天后宮,裡供奉著鎮殿媽、鎮殿二媽及湄洲開基二媽神像,地位崇高。臺灣各地從鹿港天后宮分香出去的廟宇多達600多座,因此終年都有絡繹不絕的香客回來進香,300年來,香菸燻黑了媽祖臉龐,信徒們均稱其為「黑面媽」,可見香火之盛。

鹿港老街

鹿港因港而起,那時鹿港所有的「船頭行」及大盤商,都與他們的祖地福建密切往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泉州蚶江與鹿港對渡習俗充分說明當時頻繁的兩岸商貿關係。即便到了日據初期,並且港口日漸淤塞,鹿港也仍然是中臺灣唯一與福建乃至大陸通航的「合法」港口。那時從福州、蚶江過來的貨船往往乘著潮水靠泊鹿港。

穿行於九曲巷,依然能感受到鹿港與泉州、漳州以及莆田之間的親緣關係。九曲巷所在的區域叫「興化裡」,而「興化」卻是舊時對莆田、仙遊的總稱。曲巷之一就叫「泉州巷」。

鹿港的源頭在福建。所以,任何時候,都是「閩臺」,而不是「臺閩」。鹿港在臺灣叫做"小泉州",與泉州語言相通、民俗相同,兩地有著很深的淵源,往來交流也很頻繁。

如今的鹿港,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足堪印證當年的盛況,而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也保有大陸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風味,有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而鹿港老街先民濃烈的思鄉懷祖之情,令所有遊客動容。

你怎麼看?咱們一起暢聊。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鹿港老街流淌不息的百年古韻
    中新社彰化9月10日電 題:鹿港老街流淌不息的百年古韻  中新社記者 邢利宇 楊程晨  步入鹿港鎮埔頭街8號的「春林雅堂」,古香古色的小古董、手工藝品琳琅滿目。屋頂褪色的橫梁上,龍、獅、花鳥等多對雀替雕工精湛又不失古樸。臺灣彰化縣近三百年歷史的鹿港老街比較完整地保留了清代閩南式建築格局與風貌。
  • 臺灣風土人情—鹿港老街十大小吃攤
    隱其形、顯其性;簡於型、精於心「重要的項目,就交給臺灣團隊」鹿港是臺灣省彰化縣的一個鎮
  • 鹿港老街:流淌不息的百年古韻
    近日,記者探訪了臺灣鹿港小鎮頗具盛名的「古市街」——鹿港老街。  鹿港鎮,位於臺灣中部彰化平原西北,西臨臺灣海峽。1784年與福建正式設港口開渡,其繁華在臺灣僅次於臺南府城,故有「一府二鹿三艋胛」之說。港口和市街結構上,小鎮也保留了福建風味,有「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 鹿港老街懷舊行
    (圖/水嚮導)  中午抵達鹿港,老街已出現人山人海的遊客,好不熱鬧。想想還是先解決民生問題比較要緊,老街的小吃店多得令人眼花撩亂,不知從何下手,幸好事前做過功課,要去找食尚玩家介紹的店家-鴻輝蚵仔煎。最後就是來鹿港玩的遊客們必點的小吃-蝦猴酥,蝦猴學名為「蝦蛄」,生長在半沙半土的海邊,長相奇特,頭部像螻蛄,尾部像蝦,所以俗稱蝦猴,口感很像炸溪蝦,香酥可口,愈嚼愈香,令人吃得津津有味,非常適合下酒菜的料理,朋友也稱讚這家炸的比其他家好吃多了。   接著就是要去鹿港天后宮,它的初創年代不可考,但被公認為全臺灣少數清初即已存在的媽祖廟。
  • 鹿港老街十大小吃攤
    鹿港是臺灣省彰化縣的一個鎮,由於鹿港廟宇文化興盛的關係,不少人假日都會來天后宮拜拜再順遊老街。
  • 初見臺灣——鹿港小鎮
    從臺中車站乘坐台鐵不到半個小時就到彰化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故事就是發生在純樸的彰化,片中多個場景都是在九把刀的母校——精誠中學拍攝,另外電影鏡頭也捕捉了彰化火車站、八卦山大佛、阿璋肉圓等彰化特色,其實除了片中的景點以外,鹿港老街、天后宮等歷史悠久的景點也相當值得一遊。僅僅由於那首耳熟能詳的《鹿港小鎮》我們最終決定直接前往鹿港。
  • 臺灣觀光旅行—彰化鹿港一日遊
    隱其形、顯其性;簡於型、精於心「重要的項目,就交給臺灣團隊」鹿港小鎮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彰化鹿港鎮一直是個很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好吃的美食,好逛的鹿港老街。一到假日更是人潮擁擠、連找個停車位都非常難,今天就來分享一下搭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玩鹿港吧!
  • 臺灣鹿港古鎮
    保存最完好的埔頭、瑤林、大有三條老街,紅磚鋪地,巷弄曲折。不少舊日風情仍在,如「半邊井」,一半自家喝水、一半路人取用,訴說著昔時的古道熱腸;當然也有很多旅遊景點開設了紀念品店,賣著長得差不多的商品。  令人驚訝和惋惜的是,鹿港街頭竟然也有目前最熱門的抓娃娃機店。抓娃娃機店因為收益不錯,近兩年在全臺灣攻城略地,憑什麼鹿港就不該有呢?
  • 新舊交織下的鹿港小鎮(遊臺灣)
    圖為鹿港小鎮街景。  必須承認,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困在鹿港藝術村時,我的心情是鬱悶的。這個位於彰化的小鎮,是臺灣最早的開埠港之一,30多年前又因羅大佑的歌曲《鹿港小鎮》而揚名。  很少有地方像鹿港這樣廟宇密集,小鎮共有近60座廟宇,供奉著從觀音、媽祖到關公、城隍等神明,還有眾多王爺廟、宗族廟,以及因此保留下來的傳統祭祀儀式。綿延的香火令人感嘆,無論歲月流轉、人事更迭,屬於精神的那部分總會代代留傳。  古風新韻  然而,「遊客化」似乎是每個熱門景點必經的誘惑,保守到拒絕鐵路入鎮的鹿港也不能例外。
  • 新舊交織下的鹿港小鎮(行走臺灣)
    必須承認,被一場突如其來的雨困在鹿港藝術村時,心情是鬱悶的。這個位於彰化的小鎮,是臺灣最早的開埠港之一,30多年前又因羅大佑的歌曲《鹿港小鎮》而揚名,不但是臺灣尋古懷舊的勝地,也成為不少大陸歌迷心中嚮往的地方。
  • 遇見臺灣 | 鹿港小鎮
    寺廟很古老,它的漆和磚都有些舊了,而就是這樣有些褪色、有些脫落的舊磚舊瓦,讓這座龍山寺在樸素的時光中顯得寧靜而永恆。八卦式的屋頂、雕刻精細的石柱,還有點著香的人們和龍山寺的老牆一起守護著鹿港和小鎮的人民。
  • 鹿港老街「公會堂」,本地攝影家作品展,黑白相片裡的中國味道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在臺灣中部的彰化縣鹿港老街裡,有一處公會堂,裡面有鹿港人的久遠記憶。說起鹿港小鎮,大家都是從羅大佑那首《鹿港小鎮》開始認識的,這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小鎮,適合慢慢吃吃逛逛。臺灣早期發展所謂的」一府二鹿三艋舺」中「鹿」指的就是彰化縣的鹿港小鎮。鹿港曾經是臺灣的第二大城,並在清朝乾隆五十年至道光末年是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人文歷史的淬鍊下,鹿港小鎮成為了現在古色古香的傳統小鎮。鹿港老街除了這些紅磚以及古老街屋,大部分的老屋子都改成了店面,販賣著臺灣人小時候尋常的味道小吃、童玩、以及生活用品。
  • 鹿港導遊:老街成摸乳巷 解說讓人啼笑皆非
    [核心提示]暑假鹿港遊客、旅遊團增加,但有外地導遊介紹知名景點錯誤百出,例如站在鹿港老街說是「摸乳巷」,「半邊井」說成「半月井」,九曲巷功能成了防殭屍的巷道讓人啼笑皆非。鹿港老街內有名的「半邊井」也常被說錯成半月井。
  • 臺灣 臺中彰化縣鹿港小鎮
    臺灣中部西海岸的小鎮,曾有著顯赫的文化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早期臺灣漢文化鼎盛發展的標竿,分別指的是臺南、鹿港和臺北萬華,其中鹿港是當時文化與商業的港埠重鎮。密集的寺廟古蹟和傳統建築,足堪印證當年的盛況,而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也保有大陸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風味,有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 【小城故事】跟著電影遊臺灣:臺灣老街小旅行
    造訪臺灣的朋友,別忘了到老街走走,體驗復古中帶著小清新的地道臺灣風味喔!臺北•三峽例如18世紀中葉就已經創建的三峽老街,位在交通便利的新北市,自由行可以輕鬆到達。此處保留了許多舊建築,常出現在電影中,除了《小城故事》,也周杰倫《天台》在鹿港民俗文物館取景。在最熱鬧的中山路上,有一條古老的「不見天街」,因特殊的包覆型屋頂而得名,行人中在其中,看不見天空。這是因為鹿港靠海,為防止風沙,因而發展出這樣的建築。
  • 《臺灣遊記》鹿港小鎮懷舊打卡
    鹿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地方。熟悉是因為羅大佑唱的那首《鹿港小鎮》,但鹿港究竟是什麼,似乎又難以說清。羅大佑的一首懷舊經典讓人們記住了這個地方。「假如你先生回到了鹿港小鎮,請問你是否告訴我的爹娘。臺北不是我想像的黃金天堂,都市裡沒有當初我的夢想。
  • 暴雨炸鹿港老街淹成水鄉澤國
    鹿港老街凌晨又淹成水鄉澤國。(摘自魏秀娟臉書)鹿港老街凌晨又淹成水鄉澤國。(摘自魏秀娟臉書)    華夏經緯網6月1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昨日凌晨大雨狂炸,鹿港老街又淹水了!鹿港公會堂廣場水滿到成功路上,鹿港藝術村也都浸水,整個鹿港老街,水還淹到小腿肚,不止天上大雨傾盆,黑又臭的溝水還滾滾流入,老街店家無奈,「地勢太低,排水溝也倒灌了!」    鹿港鎮長黃振彥緊急在公會堂調派臨時抽水機。
  • 走訪臺灣鹿港 探尋閩臺對渡史
    鹿港老街里舖滿紅磚的巷弄。 「鹿港與艋舺、臺南府城幾乎掌控全島貨物的出入,因此臺灣也就有了『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 據鹿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魏鍾生介紹,在臺灣開發史上,郊行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維繫著閩臺間的經貿往來,促進了臺灣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後來,鹿港因河道淤積而沒落,郊行也紛紛凋零。不過幸運的是,時至今日,泉郊和敢郊依然存在,其中前者已擺脫經濟組織的色彩,專職於公益慈善事業;而敢郊仍保持著原本的商號業務形態,主要從事日用雜貨的批發、零售。
  • 臺灣鹿港小鎮的美食與民宿
    》把這個位於臺灣彰化縣的小鎮唱進了我的心裡,這次的臺灣自由行終於得以讓這座小鎮從歌中走進了我的現實中。關於鹿港小鎮的那些景致,後面再敘。作為一個吃貨,首要任務是在逛遍鹿港的同時,吃遍鹿港的小吃。而那些小吃就隱藏在這些雜亂的街道中,等待著你去發現。面線是臺灣非常流行的一道小吃,從臺北一直流行到臺南。鹿港有名的面線有好幾家,我們碰巧看到這家的招牌,於是便在這家王罔面線糊坐下。
  • 韓國瑜彰化跑行程,鹿港老街熱鬧滾滾
    中國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1日到彰化進行假日競選行程,第一站到知名的鹿港天后宮,原本廟旁的鹿港老街就是旅遊勝地,每到假日都是人潮滿滿,今天再加上各地前來的韓粉,等同於「塞上加塞」,整個鹿港老街熱鬧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