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門源、海晏兩縣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直排環境,甚至設暗管偷排...

2020-12-18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8月21日晚,生態環境部再次通報2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一起是青海海北州部分垃圾填埋場設置暗管滲濾液直排環境問題;另一起是中國五礦營口中板公司長期超標排放問題。從8月9日開始,生態環境部已連續通報了10起環境違法典型案例。

2019年8月初,中央第六生態環保督察組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開展下沉督察時發現,該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海晏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管理不到位,垃圾滲濾液直排環境,甚至設置暗管偷排,環境汙染和風險隱患突出。

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到,垃圾填埋場滲濾液來源於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和降水,是一種成分複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若不加處理直接排入環境,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環境汙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實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條規定的行為,屬於「通過暗管、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傾倒、處置有放射性的廢物、含傳染病病原體的廢物、有毒物質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汙染環境」。其中,對暗管的認定需要具有兩個條件,一是方式隱蔽,二是為逃避監管。

其實早在首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中,青海省就明確,實施流域水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力爭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不過,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海北州整改敷衍對付,垃圾滲濾液汙染問題十分突出。一是垃圾填埋場嚴重超負荷運行,環境風險突出;二是垃圾滲濾液設置暗管,違法違規問題突出;三是日常管理粗放,監管監測不嚴不實。

超量填埋垃圾約47%

據督察人員介紹,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於2007年5月開工建設,同年10月26日建成投入試運行,設計填埋庫容量為17萬噸,使用年限15年。海晏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建成於2009年,位於海晏縣三角城鎮大溝口村的大溝中,佔地面積3.8萬平方米,設計使用年限15年,設計庫容為15.6萬噸。

其中,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現已填埋垃圾約25萬噸,超過設計庫容量(17萬噸)約47%,目前仍在接收填埋垃圾,尚未制定封場方案。

「現場督察時,該垃圾填埋場地下庫區已填滿,新填埋形成的垃圾堆層已高出設計標高1-3米,大量垃圾裸露,周邊臭氣燻天。由於門源縣新垃圾處理場尚未開工建設,該垃圾填埋場還將繼續超負荷運行,庫容不足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環境風險隱患將更加突出。」督察人員說。

現場督察發現,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收集池已嚴重破損變形,表面防滲層大量脫落,滲濾液滲漏進入雨水溝,直排環境,環境影響突出。海晏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在滲濾液收集池內設置暗管直通防洪渠,督察人員要求垃圾填埋場管理員開啟排汙泵,發現黑色滲濾液通過暗管向防洪渠噴湧而出。

不僅如此,海晏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回噴管道系統已被切斷,部分垃圾滲濾液通過一臺潛水泵和軟管違規回噴澆灌附近綠化帶(約0.79畝),2019年4月以來已回噴滲濾液約1900立方米。

運行11年後才通過環保驗收

據督察人員介紹,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項目在建成投入試運行11年後,直至2018年12月9日才通過環保驗收。第三方單位組織對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開展竣工環保驗收時,作出結論是該垃圾填埋場實際填埋庫容已達設計值的75%,與實際嚴重超庫容運行的事實明顯不符。

此外,2017年海晏縣生活垃圾填埋場驗收監測報告中滲濾液監測結果顯示化學需氧量224mg/L,氨氮8.2mg/L(8月3日和8月4日兩天平均值)。督察人員稱,該滲濾液汙染物濃度值過低,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

對於海北州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存在的一系列環境違法問題,督察組表示,門源縣政府對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建設重視不夠,缺乏規劃,僅有的垃圾填埋場長期超庫容填埋。門源縣城管局作為負責生活垃圾填埋場運行的責任單位,日常管理鬆懈,垃圾滲濾液收集池嚴重破損,垃圾滲濾液直排環境。海晏縣對生活垃圾填埋場監管不嚴不實,垃圾滲濾液處置方式隨意任性,甚至設置暗管,直排防洪渠。

督察組同時指出,海北州生態環境部門對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海晏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竣工環保驗收工作把關不嚴、監管不力,驗收結論與實際情況明顯不符。

相關焦點

  • 安徽環保督察|馬鞍山市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環境問題突出
    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設施難以運行和縣垃圾填埋場在填埋庫區四周建設溢流溝,用於收集垃圾滲濾液。督察發現,溢流溝內涉嫌設置暗管通向雨水導流溝,部分垃圾滲濾液經雨水導流溝直接排至下遊自然水塘。和縣垃圾填埋場部分滲濾液經雨水導流溝向外環境排放(二)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行,環境風險隱患突出自2017年以來,含山縣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300噸以上,超設計規模一倍;和縣生活垃圾填埋場日處理垃圾約330噸,超設計規模65%。
  • 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批評濮陽市:執法犯法、縱容偷排 編造虛假文件...
    不過,督察結果與之相反,河南一些地區不但未按督察整改方案要求付諸實施,反而虛假應對,縱容偷排。近日,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突擊檢查了濮陽市範縣城區垃圾填埋場,該場在首輪中央環保督察時就被指存在滲濾液環境隱患突出的問題。
  • 和縣含山垃圾處理場「爆倉」被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通報
    12月12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通報,2020年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馬鞍山市開展專項督察時發現,含山、和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管理粗放,超負荷運行,垃圾滲濾液違法違規處置,生態環境安全隱患突出。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位於褒禪山經濟園區,庫容134.2萬立方米,2013年1月投入運營,設計處理能力150噸/日,使用年限為15年。
  •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文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中相關規定,按照公眾參與的工作程序,現將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如下
  • 浙江開化垃圾填埋場的「手術」 讓汙水變成了清水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10月24日,記者在浙江開化縣十里舖生活垃圾填埋場看到,滲濾液調節池覆蓋著一層防滲膜,滲濾液通過導排管被送往滲濾液處理站進行處理。「現在終於不用再擔心垃圾產生的滲濾液汙染周邊水體了。」看著眼前「譁啦啦」流出的一股清水,環衛所全體班子成員的心中總算鬆了口氣。
  • 浙江臨海松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動工建設
    北極星環保網訊:日前,浙江省臨海市松山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動工建設,預計工期3個月。松山垃圾填埋場位於邵家渡街道釣魚亭村,是臨海市唯一一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所,於2001年開始運行,2011年10月基本停止運行,此後還進行了碴土覆蓋和綠化。
  • 和縣含山垃圾處理場「爆倉」
    12月12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通報,2020年省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馬鞍山市開展專項督察時發現,含山、和縣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管理粗放,超負荷運行,垃圾滲濾液違法違規處置,生態環境安全隱患突出。含山縣生活垃圾填埋場位於褒禪山經濟園區,庫容134.2萬立方米,2013年1月投入運營,設計處理能力150噸/日,使用年限為15年。
  • 垃圾填埋與環境保護要求
    一、垃圾填埋場選址與環境保護(一)基本規定1.因為垃圾填埋場的使用期限很長,達10年以上,因此應該慎重對待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注意其對環境產生的影響。2.垃圾填埋場的選址,應考慮地質結構、地理水文、運距、風向等因素,位置選擇得好,直接體現在投資成本和社會環境效益上。
  • 赤峰中心城區垃圾填埋場升級改造 完成護壩工程 提升周邊環境
    赤峰中心城區垃圾處理中心負責處理填埋紅山區、松山區、新城區、喀喇沁旗和美區域的生活垃圾,庫容量310萬立方米,日處理量500噸,實際日處理量1000餘噸,遠超過其設計處理能力。一直以來,由於填埋場高負荷運轉,導致場地衛生不整潔、填埋作業面積大、分區使用不合理,出現塑料垃圾飛散、滲濾液積存、蚊蠅較多、有害氣味外溢現象,嚴重影響了場區及周邊環境衛生。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青海鹽湖集團等企業長期違規取水
    住建部門履行垃圾處理行業監管職責不到位,全省縣級及以上生活垃圾填埋場超負荷運行、填埋作業不規範、滲濾液收集不全甚至直排環境等問題多發。海北州門源縣生活垃圾填埋場嚴重超負荷運行,滲濾液收集池嚴重破損變形,滲濾液通過雨水溝直排環境;海南州、玉樹州等地也存在類似問題。一些地方和部門法治意識淡薄。
  • 州生態環境局龍山分局對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保護開展實地檢查
    縣環保部門在龍山縣北控威保特垃圾填埋場現場檢查 11月26日,州生態環境局龍山分局就縣城生活垃圾填埋場環境保護及安全運行開展實地檢查。
  • 釣魚山垃圾填埋場變身生態綠地
    日前,釣魚山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通過竣工驗收,這也標誌著這座曾經的「汙染型垃圾山」將被打造成為生態綠地,大大改善周圍的環境。誰能想到,一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的「垃圾山」。記者了解到,釣魚山生活垃圾填埋場,自1995年8月投入使用以來,承擔著主城區全量生活垃圾的填埋任務。2016年,釣魚山垃圾填埋場累計填埋生活垃圾238萬立方米,庫容已滿。經過三年多的前期準備,釣魚山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從2019年9月16號正式開工建設。工程佔地120畝,總投資5220.31萬元。草皮鋪設面積為8萬平方米。
  • 再偏遠的垃圾填埋場也不能放鬆要求
    中國環境報記者呂望舒黃南報導 中央第六生態環保督察組了解到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擬建、在用幾處垃圾填埋場位於環境敏感區。為此,8月2日,生態環境部副部長、中央第六生態環保督察組副組長黃潤秋帶隊赴黃南州,對垃圾填埋場的生態環境影響開展督察。  「垃圾的問題不是小問題,一定要足夠重視。
  • 垃圾填埋場2個月蝶變「天鵝湖」,發生了啥?
    去年9月,市紀委監委將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分為11個課題,每個課題由一名班子成員帶隊,歷時3個月,行程上萬公裡,形成11份調研報告,梳理出問題清單163個。其中,交辦給屈原管理區的24個突出問題,就包括橫港垃圾填埋場的汙染整治。「垃圾填埋場建了15年,生活垃圾就地腐爛,滲濾液直排地下,前幾年開始散發臭味,鄉親們苦不堪言。」
  • 六安整治垃圾填埋場
    4月3日,安徽日報頭版刊登《垃圾填埋場為何「鬧心」》,反映六安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存在汙染問題,引起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針對「六安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滲濾液汙染事件  據六安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人介紹,全面整改措施包括:依法解決與負責生活垃圾填埋場滲瀝液處理站運營的上海天譽公司的合同糾紛,立即與上海昀達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建立新的合作關係,上海昀達公司迅速完成設備的維修和調試,現已開機正常運行,處理後的汙水經環境監測站檢測合格;加快垃圾填埋場安全防護距離內拆遷村民安置點建設的進程,建設5公裡自來水供水管道,供電和道路同步配套到位;按照環評批覆要求,已開始防護林補植和填埋氣水平收集系統建設
  • 為「綠肺」造血 生活垃圾填埋場變身生態綠地
    日前,隨著填埋場封場工程通過竣工驗收,這也標誌著這座昔日的「汙染型垃圾山」被打造成為生態綠地,為青龍山「綠肺」造血。指著眼前綠油油的山坡,市城管局環管處工程師潘磊講了當初的景象:「說起釣魚山垃圾填埋場,來過的人都會想起,到處是雜亂的垃圾,由於氣味難聞,附近村民都避而遠之。現在我們通過封場工程,將垃圾層層堆疊在腳下,另外加鋪了一些防滲膜、土工布、排水網,然後將雨汙真正分流起來,防止地面衝刷的雨水和其他的水量進入到山體內部。如今填埋場已重披綠裝,成為賞心悅目的綠地。」
  • 多圖|一文了解垃圾填埋場的填埋作業工藝
    北極星固廢網訊:(1)填埋作業工藝你知道生活垃圾是怎麼被填入填埋場的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填埋場的填埋作業工藝是怎麼樣的吧。上海垃圾填埋採用單元填埋法,將填埋場劃分為小單元,分別進行填埋,填埋順序為垃圾卸料——垃圾鋪平——垃圾壓實——表面覆蓋,日覆蓋選擇HDPE膜進行覆蓋,每日填埋作業結束後進行覆膜作業。
  • 浙江昆陽鎮垃圾填埋場投資3257萬元進行生態修復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6月29日,隨著最後的綠化種植項目完成,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昆陽鎮生活垃圾填埋場生態修復工程基本完工,工人們正在清掃道路,進入收尾階段。短短一年多時間,原本飽受詬病的「垃圾山」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處面積超過40000平方米的綠化景觀坪。據了解,蒙垟山垃圾填埋場位於昆陽鎮雅山村西首、鰲江鎮友誼村西北首,採用簡易堆放和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由於建設年代較為久遠,場地缺少標準化防滲措施,環境汙染問題給周邊群眾的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對其進行汙染控制及治理建設迫在眉睫。
  • 長葛市商砼站偷排為何變成了「填埋」
    由於該企業整體環境保護意識淡薄,固廢及廢水直排,破壞生態,造成二次汙染。這是本網於12月7日在河南省許昌市長葛市董村鎮走訪時遇到的一樁「固廢、廢水直排」事件。在現場媒體看到企業把固廢、廢水用推土機從樂盛商砼內運出,直接傾倒在樂盛商砼對面的空地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