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
根據國家環境保護部文件《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中相關規定,按照公眾參與的工作程序,現將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公示如下(監測報告附後):
一、建設單位的名稱及聯繫方式
建設單位:天水環衛綜合經營公司
聯繫人:邵亮
聯繫電話:13619383310
二、驗收監測單位的名稱及聯繫方式
驗收監測單位:甘肅秦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繫人:丁偉
聯繫電話:18793870931
電子郵箱:86958350@qq.com
三、徵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1)對項目所在地周圍環境質量現狀的看法;
(2)本項目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是否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3)從環境角度考慮,是否認可本項目的驗收監測報告;
(4)對本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有何建議。
四、公眾意見反饋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後,公眾可通過傳真、信函、電子郵件或者面談等方式,向建設單位或驗收監測單位發表自己對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本次公示時間為自本公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
前言
天水市環衛綜合經營公司於2009年開工建設了天水市城區生活垃圾填埋場,填埋場於2010年建成投入運營,受當時條件制約,原設計生活垃圾滲濾液導排至汙水調節池後採用回噴至垃圾堆體進行蒸發的劍意處理方式,運行初期滲濾液產量較小,尚可維持填埋場的運行,但逢雨季則不能保證及時處理。根據《生活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物控制標準》(GB16889-2008)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自2011年7月1日起,現有全部生活垃圾處理場應自行處理生活垃圾滲濾液;為保證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運行,徹底解決滲濾液問題,迫切需要專門配套建設生活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是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後續工程,項目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馮家山大坪村水家溝垃圾填埋場以北。
2008年環境保護部頒布了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該新標準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設置汙水處理裝置,生活垃圾滲濾液(含調節池廢水)等汙水經處理並符合標準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後,可直接排放」。為滿足環保新要求,進一步避免垃圾滲濾液可能產生的環境汙染事故,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開始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的建設。該處理工程規模為60m3/d,建設內容包括綜合處理間(膜處理車間、會議室、控制室、值班室、配電間)、綜合水池(濃縮液池、清水池)及配套設施等,設計工程總投資847.1萬元。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於2016年12月26日正式委託蘭州大學應用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天水市秦州區環保局於2017年6月6日以天秦環發[2017]38號文件對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覆。目前,該公司已按環評及批覆要求建成了相應的環保設施,主體工程及環保設施運行正常、穩定,符合竣工驗收監測條件。
受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的委託,甘肅秦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擔了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工作。接受任務後,我公司派技術人員在進行現場勘踏並查閱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編制了該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方案,並於2018年9月2日、3日對該工程開展了驗收監測。在進行了現場調查和監測的基礎上,編制了該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監測報告,為該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提供了技術依據。並負責編制
第二章驗收依據
2.1驗收依據
第三章工程建設情況
3.1地理位置、垃圾填埋場總平面布置圖及管理區平面位置圖
本工程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馮家山大坪村水家溝垃圾填埋場以北,綜合處理間(膜處理車間、會議室、控制室、值班室、配電間)、綜合水池(濃縮液池、清水池)及配套設施等。
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工程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馮家山大坪村水家溝,滲濾液處理站總佔地面積為1232m2,位於天水市生活垃圾填埋場以北空地,主要建築物有綜合處理車間(控制室、值班室、硫酸儲存間、配電室、發電間)、綜合水池(濃縮液池、清水池)、消防水池。
滲濾液處理工程地理位置見圖3-1,管理區平面位置圖見3-2。
3.2建設內容
3.2.1工程建設內容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綜合處理間、濃縮水液池、清水池及配套設施等。具體見表3-1。
3.3水源及水平衡
滲濾液處理站主要用水包括操作管理、清洗、綠化等,給水方式依託垃圾填埋場供水和清水池中取水(衝洗地面、清潔機器用)。常駐工作人員1-2人,生活用水僅為衝洗用水,用量極少,生活廢水排入化糞池處理,定期清掏,因此不計入水平衡。生產部分用水的水平衡圖見圖3-3。
3.4化學品存儲料消耗
滲濾液處理站滲濾液處理系統主要使用原料為濃硫酸,站區濃硫酸最大儲量900kg,存於硫酸存儲間,消耗量約為50kg/d。
3.5工藝流程
本滲濾液處理工藝簡述如下:
垃圾滲濾液經調節池收集後進滲濾液收集池再入原水罐,在原水罐進行水質調整後即可進入DTRO系統進行水與汙染物質的分離,經兩級反滲透處理後,透過液依次進入吹脫塔和離子交換裝置一區出廢水中的微量氣體,保證清水達標排放。濃縮液進入濃縮液池進行回灌處理。
(1)預處理:調節池出水泵入反滲透系統的原水罐,在原水罐中通過加酸,調節pH,原水罐的出水經原水泵加壓後再進入石英砂過濾器,其過濾精度為50μm。砂濾器進、出水端都有壓力表,當壓差超過2.5bar的時候須執行反洗程序。砂濾器反衝洗的頻率取決於進水的懸浮物含量,對一般的垃圾填埋場,砂濾器反衝洗周期約100小時左右,對於SS值比較低的原水,砂濾運行100小時後若壓差未超過2.5bar也須進行反衝洗,以避免石英砂的過度壓實及板結現象,兩者以先到時間為自動激活砂濾反洗時間。砂濾水洗採用原水清洗;氣洗使用旋片壓縮機產生的壓縮空氣。
砂濾出水後進入芯式過濾器。對於滲濾液級系統,由於原水中鈣、鎂、鋇等易結垢離子和矽酸鹽含量高,經DT膜組件高倍濃縮後這些鹽容易在濃縮液側出現過飽和狀態,所以根據實際水質情況在芯式過濾器前加入一定量的阻垢劑防止矽垢及硫酸鹽結垢現象的發生,具體添加量由原水水質分析情況確定,阻垢劑應加20倍水進行稀釋使用。芯式過濾器為膜柱提供最後一道保護屏障,芯式過濾器的精度為 10μm,數量同砂濾一樣按具體處理規模確定。
(2)兩級DTRO(碟管式反滲透)
一級反滲裝置流出的透過液經二級高壓泵送入二級反滲透裝置,而一級反滲透裝置流出的濃鹽水自流至濃縮液池;透過液經第二級反滲透裝置處理後其透過液自流至清水罐和脫氣塔,透過液經吹脫去除二氧化碳氣體後自流至清水池待回用或達標排放;第二級反滲透裝置流出的濃縮液回流至砂濾器前重新處理。同時,配備了相應的反滲透清洗裝置、加酸裝置、加鹼裝置、加阻垢劑裝置、清水罐等。
(3)吹脫工藝
吹拖他主要是吹脫殘留在廢水中的氣態物質,主要為微量的CO2、NH3和H2S,吹脫廢氣通過車間頂部排氣口排放,排放量和排放濃度較小。
(4)濃縮液處理系統
採取少量、多點、交叉布水、交錯時間的綜合回灌操作方法來避免過量、集中回灌形成垃圾填埋體的持水量達到飽和程度從而形成惡性循環的不良局面。
工藝流程圖見圖3-4。
第四章 汙染源分析
4.1汙染物治理及處置設施
4.1.1廢氣汙染源
主要大氣汙染源為滲濾液收集池散發的惡臭氣味,滲濾液收集池採用加蓋處理。
4.1.2廢水汙染源
廢水汙染源包括員工生活廢水和垃圾滲濾液。生活廢水排入化糞池處理,定期清掏,因此不計入水平衡;滲濾液經兩級DTRO工藝處理達標後,濃縮液(60%)回噴垃圾填埋場,最終出水清水液(40%)經次氯酸鈉溶液消毒後,回用於灌溉綠化帶、清洗場地和車間設備。
4.1.3固體廢物汙染源
滲濾液處理站主要固廢為工作人員生活垃圾,站區常駐工作人員2人,產生量極小,平時生活垃圾收集於垃圾桶內,定期清運至垃圾填埋場處置。
4.1.4噪聲源
主要為清洗風機、水泵等產生的噪聲。
4.1.5 汙染物治理措施
該工程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噪聲汙染物治理措施見表4-2。
4.2環境保護設施及「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
表4-3「三同時」制度落實情況
第五章環評的主要結論和建議及審批決定
5.1環評對本項目的環保要求及完成情況
環評對本工程的環保要求及完成情況見表5-1。
5.2環評批覆要求及完成情況
天水市秦州區環保局於2017年6月6日以天秦環發[2017]38號對項目進行批覆。環評批覆要求及完成情況見表5-2。
第六章驗收執行標準
6.1廢水
本工程滲濾液處理後出水水質執行《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的處理標準。見表6-1。
6.2廢氣
無組織廢氣中H2S、NH3等惡臭汙染物排放執行《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表1,惡臭汙染物廠界標準中二級新擴改標準,標準值見下表6-2。
6.3噪聲
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表1中1類標準,標準值見下表6-3。
6.4固體廢物
滲濾液處理站主要固廢為工作人員生活垃圾,站區常駐工作人員2人,產生量極小,平時生活垃圾收集於垃圾桶內,定期清運至垃圾填埋場處置。
第七章驗收監測內容
7.1監測內容
監測內容詳見表7-1,監測點位圖詳見圖7-1。
7.1.1廢氣
廠界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見表7-2。
7.1.2廢水
7.1.3廠界噪聲
噪聲監測結果見表7-9。
第八章質量保障與質量控制
8.1監測分析方法
監測分析方法見表8-1。
8.2監測儀器
監測儀器見表8-2。
8.3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為了保證本次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代表性,依據《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規定》、《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水質分析質量控制》中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有關章節要求,結合本次監測工作內容,我公司在監測人員、現場採樣、監測分析及數據處理等方面制定了嚴格的質量保證措施。
1、在監測前、後對採樣儀器進行了校準。
2、在監測時,對樣品進行質量控制分析。
第九章驗收監測結果
9.1生產工況
本項目建設規模為平均日處理滲濾液60噸,驗收監測期間,日處理滲濾液均在50噸左右,運行負荷在80%以上,滿足驗收監測對工況的要求。
9.2監測結果
9.2.1無組織廢氣
監測期間,廢氣中H2S、NH3的排放濃度均達到《惡臭汙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標準。
9.2.2廢水
監測期間,滲濾液經處理後中各監測項目濃度均到達《生活垃圾填埋場汙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的標準。
9.2.3廠界噪聲
監測期間,廠界噪聲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表1中2類標準要求。
9.2.4固體廢物
按本項目環評報告書要求和環評批覆執行。
9.2.5汙染物排放總量核算
本項目汙染物滲濾液不外排,因此不涉及汙染物總量核算。
9.3環境保護設施去除效率
9.3.1廢水治理設施
滲濾液處理前後濃度如下:
COD進口濃度:4104mg/L,出口濃度:62mg/L,削減率98.5%
BOD進口濃度:1562mg/L,出口濃度:17.6mg/L,削減率98.9%
SS進口濃度:67mg/L,出口濃度:16mg/L,削減率76.1%
色度進口濃度:141倍,出口濃度:40倍,削減率71.6%
總氮進口濃度:833mg/L,出口濃度:25.7mg/L,削減率96.9%
氨氮進口濃度:693mg/L,出口濃度:21.2 mg/L,削減率96.9%
總鉻進口濃度:0.012mg/L,出口濃度:未檢出,削減率100%
六價鉻進口濃度:0.006mg/L,出口濃度:未檢出,削減率100%
總磷進口濃度:0.02mg/L,出口濃度:未檢出,削減率100%
總汞進口濃度:0.0012mg/L,出口濃度:0.00006 mg/L,削減率95%
總鎘進口濃度:未檢出,出口濃度:未檢出,削減率100%
總砷進口濃度:0.266mg/L,出口濃度:未檢出,削減率100%
由上列數據得出,滲濾液處理站工作正常,運行效果良好,滲濾液處理後的濃縮液回噴於垃圾填埋場,清水液用於場地衝洗和設備清洗。
9.3.2廢氣治理設施
無組織廢氣監測結果表明:H2S、NH3最大值分別為0.009mg/m3,0.63 mg/m3,低於排放標準要求的H2S:0.06 mg/m3,NH3:1.5 mg/m3。因此滿足環評及審批部門審批決定和設計指標。
9.3.3廠界噪聲治理設施
根據監測結果,廠界噪聲全部達標,噪聲治理設施的降噪效果較好,符合環評及審批部門審批的要求。
9.3.4固體廢物治理設施
固廢主要為工作人員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於垃圾桶內,運至垃圾填埋場處置。
9.4項目建設對環境質量的影響
本項目自身為環保工程,工程建設將徹底消除垃圾填埋場滲濾液對周圍環境汙染的風險隱患,處理後廢水完全滿足綠化、抑塵等水質要求,回用於周邊綠化、抑塵;同時在採取環評提出的各項汙染防治措施後,工程自身產生的汙染物均能得到合理處置,不會對當地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第十章驗收監測結論
通過監測,各汙染物均達標排放,符合環評及環評審批決定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