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與華為第四次「撞車」,雷軍全新生態鏈,這次著實有點東西

2020-12-24 爆侃數碼圈

與諸多國產手機品牌不同,華為自出道起憑藉技術、營銷等各種因素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這面紗之下掩藏著各種非產品之外的情節,這也導致國內諸多友商在同一賽道面對華為時缺乏足夠的信心與勇氣,大多選擇了沉默,而小米應該是唯一一家在明面上表示將華為作為目標的國產品牌。

當然,不論是公司體量、人才儲備、技術積累,還是外部支持、資金實力、市場深度,小米都與華為存在極大差距,畢竟華為發展至今已經33年了,而小米不過僅僅十餘年。而對於小米來說,想要真正做到與華為一樣的高度,最核心的就是「技術積累」,事實上小米也的確是這樣做的。

2014年10月16日,小米開設全資子公司松果電子;2015年7月6日完成晶片硬體設計與流片;2015年9月19日,晶片樣品回片;2017年2月28日,澎湃S1晶片正式發布,首款搭載澎湃S1晶片的手機小米5C也一同發布,澎湃S1是一款八核64位處理器,主頻2.2GHz,四核Mali T860圖形處理器,32位高性能語音DSP,支持VoLTE。至此,小米成為繼蘋果、三星、華為之後擁有自研手機晶片的手機廠商。

但是受限於資金與技術差距,此後澎湃S2一再擱淺,雖然2018年4月29日媒體爆料小米跟臺積電達成了秘密協議,後者將生產基於16nm工藝的澎湃S2處理器,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2020年8月底,小米集團總裁雷軍發言表示澎湃晶片遇到困難難產,但這個計劃仍在繼續,請米粉放心。

雖然尚不清楚澎湃S2具體何時量產,但小米並沒有停止技術之路。2020年12月5日,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新增一起對外投資,投資對象為常州縱慧芯光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後者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創新型的光電半導體企業,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高功率以及高頻率VCSEL解決方案,主要研發生產VCSEL晶片、器件及模組等產品。

2017年底和2019年初,縱慧芯光接連獲得了兩次上億元融資,而在今年6月份華為旗下的哈勃科技就曾對縱慧芯光接進行了新一輪投資,而這也是華為與小米共同投資的第四家晶片企業,此前小米系和華為哈勃均參與投資的國內半導體企業好達電子(濾波器)、昂瑞微(射頻)、思特威(CIS)的投資。目前縱慧芯光在常州建設了自己的外延產線和封測產線,其中外延產線能實現500-1000片/月的產能,對應於產出的晶片產能達到20kk-40kk/月。

而在早些時候,小米還投資了國內知名的藍牙及Wi-Fi晶片廠商易兆微電子,後者主要設計、研發和銷售用於藍牙及WIFI應用的無線片上系統和射頻晶片。其藍牙產品應用於藍牙耳機、智能手環、語音遙控器等。

就上文所述,小米至少已經投資了五家半導體企業,但這在小米系整個半導體的技術投資中只是冰山一角。在今年十月份之前,小米、順為資本、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以及雷軍本人間接或直接投資了聚臣半導體、上海南芯半導體、芯原微電子、恆玄科技、樂鑫信息科技、晶晨半導體、無錫市好達電子、瀚昕微電子、杭州芯邁半導體等30多家國內半導體企業,而這些企業大多數都涉及系統集成、集成電路及模塊、電子產品的技術開發、數模混合IC,電源IC等技術研發工作。

與直接組建團隊自研不同,通過大規模投資半導體企業與供應鏈企業,既能夠促進國產自研技術的進步,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小米的資金與市場風險,這與小米當初投資一百家生態鏈企業有著異曲同工之妙。2020年對於小米來說是第一個十年的結束,也是第二個十年的開始,六年前小米在各種質疑聲中投資100家生態鏈企業,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IoT平臺;六年後的今天,小米加速「芯」布局,從消費市場邁向產業上遊,打造升級版的全新生態鏈。

正所謂「春播、秋種、夏收、冬藏」,相比高通、蘋果、三星、華為對晶片投入的時間、人力、物力、財力,小米在晶片領域顯然是個「新手」,幾乎是從零做起。但正所謂「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我們也相信給小米一些時間去慢慢探索,在技術領域沉澱和驗證。小米定然不會讓我們失望。

註:文中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權刪圖;本文系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小米的日本情結:除了手機,雷軍還帶上了電飯煲
    小米與米家生態鏈品牌2016年3月29日,小米發布旗下生態鏈品牌米家,並號稱要成為「科技界的無印良品」。3年後,小米帶著電飯煲、行李箱等多款產品「反攻」無印良品的發源地日本。「小米把電飯煲賣回日本了!」12月9日晚上,在小米宣布正式進入日本市場後,雷軍在微博如此寫道。
  • 小米以2000億美元上市什麼概念?雷軍身價或超1萬億元
    最近整個手機圈中人們談論非常多的一件事情就是小米到底會不會上市。作為一家手機創業企業,從使用飢餓營銷的網際網路策略開始起步,靠價格取勝小米一步一步發展至今,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低潮,成為了如今國產手機的主力品牌之一。
  • 小米10年:雷軍和他最初的夢想
    對雷軍稍微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崇拜賈伯斯,當賈伯斯拿起那款無與倫比的iphone對世人說:「今天,我重新定義了手機」的時候,雷軍的內心被點燃了,那是夢想燃燒的感覺。離開金山的兩年半時間裡,雷軍一直在尋找可以投資的風口。什麼拉卡拉、多玩、UC、凡客,都有雷軍的影子。但他始終沒有找到那種「感覺」,總有種抑鬱不得志的迷茫。
  • 熱點:小米生態鏈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 雷軍:其產品自己非常喜歡
    熱點:小米生態鏈九號公司登陸科創板 雷軍:其產品自己非常喜歡 今日,小米生態鏈九號有限公司登陸科創板,發行價18.94元 / 股,開盤後一度漲超100%,市值超230
  • 雷軍的小米公司,或將超越華為,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
    數據趨勢表明,小米的IoT戰略不僅保持了高速的用戶增長,還呈現出用戶集中化馬太效應,即用戶因為採用了某一款小米設備,此後就進一步採用其他的小米設備。 二、小米AIoT產品陣列 小米的AIoT都有哪些產品呢? 總體看,小米的AIoT產品線分為6大系列。
  • 雷軍的小米公司,將超越華為,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
    數據趨勢表明,小米的IoT戰略不僅保持了高速的用戶增長,還呈現出用戶集中化馬太效應,即用戶因為採用了某一款小米設備,此後就進一步採用其他的小米設備。二、小米AIoT產品陣列小米的AIoT都有哪些產品呢?
  • 華為、阿里、騰訊、百度、京東進攻物聯網,是圍剿小米雷軍嗎?
    加上比小愛音箱還早20天發布阿里巴巴的天貓精靈還有2015年京東就發布的叮咚智能音箱更不用說在手機戰場上與小米貼身肉搏的華為系不僅推出了智能音箱,還宣布進軍智能電視,所以有人說第一,網際網路由PC網際網路發展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物聯網,本身就是一個不進化的過程,無論傳統IT通信廠商華為中興,還是傳統網際網路巨頭BATJ,或是移動網際網路新貴小米及TMD等,都不會也不能錯過物聯網;第二:根據Gartner的測算,預計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04億,達到人口的3倍以上;據IDC數據顯示,2020
  • 雷軍:最不爽別人找我要折扣 小米本身賣的就是成本價
    而雷軍也堅信如果我們不改善整個流通渠道效率,是沒有可能做出好東西的。對此,為了提高商品流通效率,雷軍做了小米網,在商品成本的基礎上,以很低的價格直接賣到用戶手上。 如今小米手機、電視等一系列產品已經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成績。雷軍表示我們做手機總共4年半時間,只用了2年就成了國產手機第一。
  • 起底小米生態鏈:55個小「小米」2016年流水超百億?
    文/孫然運作兩年後,小米生態鏈投資的55個創業團隊中,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已經有4個。按照風投機構的普遍成功率衡量,這份成績單很突出。完美主義者雷軍打出了99.99分。 這些生態鏈企業,是嚴格按照小米模式投資孵化出的「小」小米。
  • 廣西小米之家開業,雷軍宣布:小米6開放現貨
    雷軍在40歲的時候創辦小米,坦言不為賺錢,只想做價格厚道感動人心的好產品,當年憑藉小米手機在雷軍及其團隊的帶領下,依靠網際網路七字訣大殺四方,一舉改變了當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的格局!  但在國人心目中,國產智慧型手機不是功能體驗差就是越用越卡,但卻幾乎沒廠商想到過拿已是開源的安卓做二次開發優化和改進,直到小米手機的橫空出世!  MIUI基於安卓衍生而來,但個性化方面更能滿足國人需求和體驗,超高性價比的小米手機借力線上口碑和知名度直線傳播,一時間國人驚呼:原來國產智慧型手機還可以做的這麼好,賣的如此便宜。
  • 格力集團35億投小米?小米到底有什麼東西真香?
    在中國企業中,有兩家公司可以說是一直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一家是以手機乃至於整個智能生態體系聞名的雷軍的小米,另一家則是以空調乃至於小家電業務起家的董明珠的格力,兩家公司本來井水不犯河水,不過大家都因為雷軍和董明珠的賭局而熟悉兩家公司的關聯,不過最近網上格力集團宣布投小米的消息傳遍網際網路,難不成這個之前的「對賭對頭」這是要握手言和了
  • 雷軍又火了!小米市值首次突破8000億港元,下周更有大動作!
    小米財報中還披露,其現金儲備超過700億,再加上此次募集的約262億,現金儲備近千億。但其實相比於蘋果、華為來說還是相距甚遠。有分析認為,小米募資是為了應對榮耀的競爭。榮耀被渠道商接手之後,徹底剝離出華為體系。此前,榮耀一直和小米在線上競爭,但隨著渠道商接手,補齊線下刻不容緩,榮耀與小米的競爭並不會因為榮耀剝離出華為而緩解。
  • 小米拆分紅米:雷軍說是「獨立」實為「脫離」
    1月3日,各大品牌刷屏新年海報的餘溫還未散去,小米就以一張「Redmi發布會」海報率先將2019年的烽煙點燃;7天之後,雷軍在發布會上宣布「紅米」品牌獨立,並嗆聲友商:「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劍芒所指,無疑是被譽為民族品牌驕傲的華為。
  • 十字路口的周鴻禕,還能追上雷軍背影嗎?
    周鴻禕衝刺A股同時,終於帶領小米渡過艱難時刻的雷軍,也在當年2月年會上放出豪言:小米手機要用10個季度重回國內第一!同年7月,小米正式登陸港交所,雷軍以絕對C位,迎來了屬於他的敲鐘時刻。儘管小米股價先抑後揚,甚至在2019年第三季度,從「年輕人的第一隻翻倍股」變成了「年輕人的第一隻腰斬股」。但小米基本盤仍然穩固,手機銷量超過了1.2億部,坐穩世界第四。
  • 雷軍@亞布力論壇:風口上的豬不怕被黑,最頭疼線下渠道
    其實我們是通過手機為切入點,來實現我們的商業夢想,所以三年前我們開始了生態鏈計劃,只要你做得好,我們就把你納入小米生態鏈。我們想做什麼?就是想做網際網路思維的無印良品,科技界的無印良品。以下是論壇現場主持人《英才》雜誌社社長宋立新與雷軍的對話:宋立新:用一個形容詞形容自己的 2016?雷軍:有點迷茫。去年經歷的最痛苦的事是認知到電商是銷售模型之一,但是如何創造新的銷售模型?
  • 對話小米生態鏈企業純米科技總裁:電飯煲做起來並不簡單
    這一豪言壯語出自上周剛剛結束的小米生態鏈發布會。作為小米生態鏈全新品牌米家推出的第一款產品,米家壓力 IH 電飯煲受到了不少關注。為什麼要打造一款電飯煲,打造電飯煲的過程有哪些故事,愛範兒昨晚在小米公司與其生態鏈企業純米科技的 CEO 楊華進行了一次對話。
  • 小米從低落到崛起,雷軍用了什麼招數?
    毫無疑問,小米之前所選擇的那套主打線上網際網路模式確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但正所謂想要起高樓必須根基要穩,所以在小米輝煌後2016年手機銷量逐漸走下坡路,以致於被華為榮耀、OPPO超越,甚至差點從國產智慧型手機第一陣營行列中出局。
  • 雷軍:技術立業是小米血液裡最重要的東西
    【TechWeb】4月30日消息,今天,小米集團組織部下發了最新技術人事任命,共任命了19位集團技術委員會委員。雷軍表示,9年時間,我們從當初的一個小團隊,到目前擁有2萬3千名員工,在發展過程中,我們始終牢記技術事關小米生死存亡,技術立業是小米血液裡最重要的東西。
  • 「小米百貨」是如何煉成的?
    如果人們非要將小米與某家外國公司比的話,你可說它有點像蘋果,但是它更像亞馬遜,也帶有一些谷歌的特質。我覺得小米就是做的優衣庫、無印良品和宜家的事,我們整個目標就是把東西做得又好又便宜。雷軍總能在跨界巨頭身上找到小米的影子。
  • 有點突然!小米10U被華為反超成第三,網友:就看小米11了!
    就在今天,雷軍對於小米10系列這個首個高端旗艦做了一個總結,其中雷軍表示,DXOMARK 全球第一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米10系列,2020年拍照霸榜121天,2020年音頻霸榜至今313天。這就是小米敢於衝擊高端市場的硬核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