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能獨立行走?家長別太心急,錯誤的引導會害了寶寶

2021-01-20 夏橙媽咪

所有家長都很關注寶寶的發育情況,而寶寶什麼時候學會走路,也成為了很多家長判斷寶寶發育是否達標的一項標準。

其實寶寶多大能夠獨立行走,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時間,有些家長過於心急,很早就開始教寶寶學走路,寶寶雖然能夠獨立行走,但是身體其他方面卻出現了問題。

案例

閨蜜小靜家的寶寶剛滿8個月,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小靜是第一次生孩子,所以沒有帶娃經驗,平時特別謹慎,生怕寶寶會出現問題。

小靜經常拿自己的女兒和別人家的寶寶作比較,她希望寶寶在自己的照顧之下,能夠發育得更好。她覺得寶寶已經不小了,應該開始學走路,所以就開始教寶寶學走路。

她在網上買了一個學步車,經常把寶寶放在學步車裡,讓寶寶練習走路。半個月之後,寶寶果真學會走路了,她趕緊拍下來發在朋友圈裡炫耀。

很多人都說小靜很厲害,但是一位朋友說的話,引起的小靜的注意。這位朋友說,太早讓寶寶使用學步車可不是好事,寶寶儘管學會了走路,但是走路的時候不會太穩,經常摔跤,而且還可能導致寶寶骨骼出現畸形。

小靜琢磨了一下,寶寶走路時確實很不穩,雙腿好像沒有力量,和別人家的寶寶有所不同。他越想越害怕,於是再也不讓寶寶使用學步車了。

寶寶多大能獨立行走?

很多寶媽都和小靜一樣,希望寶寶快點學會走路,並且認為寶寶越早學會走路,就說明寶寶發育得越好,其實並不是這樣。

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所以能夠獨立行走的時間也不一樣,對於這件事,家長不要太心急,而是要遵循寶寶的發育規律。

寶寶在8個月左右的時候,基本就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了,10個月左右可以扶著東西行走,在12月左右的時候能夠獨立行走。

但這只能作為參考,並不是說寶寶在12個月的時候不會走路就是發育有問題,這件事沒有那麼絕對,所以寶寶如果走路比較晚,家長也不要心急。

只要寶寶身高和體重都發育正常,大動作發育也沒有問題,家長就沒有必要糾結寶寶什麼時候學會走路。如果寶寶一歲半了還沒有學會走路,家長可以帶著寶寶去醫院做檢查,看看是否存在健康問題。

寶寶學走路時,家長3種錯誤引導會害了寶寶

第一種就是讓寶寶使用學步車,真是害娃不淺。

有人說學步車是寶寶的「學走路神器」,基本上每一位家長都會給寶寶買學步車,寶寶在學步車裡走動,大人能夠解放雙手,而且還能讓寶寶練習走路的姿勢。但是家長只看到了學步車的優點,卻忽略了它的缺點。

讓寶寶在學步車裡走路,寶寶會受到約束,導致身體協調性變差,就算能夠學會走路,也會經常摔跤,還會影響寶寶的肌肉與骨骼發育。

如果寶寶長時間使用學步車,還可能會導致骨骼畸形,出現「o型腿」,等寶寶長大了之後,這種現象會變得更加明顯,而且很難矯正。

如果寶寶還沒有學會爬行,家長就讓寶寶學走路,這也是錯誤的引導。

寶寶如果還沒有學會爬行,就開始學走路,會影響身體發育。因為寶寶在爬行的時候,會鍛鍊肌肉和身體協調性,這是在為以後的獨立行走打好基礎。

如果家長過早訓練寶寶走路,寶寶的探索欲望就無法得到滿足,違反了寶寶大動作的發展規律,對寶寶以後的發育會有影響。

還有些家長會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讓寶寶穿上學步鞋,這樣做也不對。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款式的學步鞋,商家對家長說,讓寶寶穿上學步鞋,可以把寶寶的小腳保護好,而且還能夠讓寶寶儘快學會走路。

商家的說法聽上去很有道理,但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商家只是想把學步鞋賣給家長。其實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光腳才是最好的選擇。

寶寶光腳走路,能夠站得更穩,可以鍛鍊平衡感,而且腳部神經會受到刺激,可以很好地感受走路時的感覺,能夠及時調整走路的姿勢,使寶寶能夠儘快學會走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家裡地面比較涼的話,就不要讓寶寶光腳學走路了,而是要給寶寶穿上小襪子,或者穿上小鞋子,避免寶寶著涼,不然容易影響寶寶的健康。

相關焦點

  • 寶寶多大能自己吃飯?如何讓寶寶學會自主進食?這三招家長得會!
    讓寶寶學會獨立吃飯真的這麼難麼?為什麼有的寶寶2歲就能自己吃飯,有的寶寶到了4、5歲還得大人喂?原因其實還是在家長身上。有的家長在引導寶寶自主進食上方法不得當,沒有原則性,才是導致寶寶遲遲學不會自主進食的主要原因。今天就來好好跟大家聊聊寶寶的吃飯問題。
  • 寶寶曬太陽好處多,這些錯誤的曬太陽方法,聰明家長別效仿
    玲玲當即就指正了老公的錯誤看法,寶寶不能隔著玻璃曬太陽,帶娃曬太陽也是有大學問的。寶寶曬太陽好處多,這些錯誤的曬太陽方法,聰明家長別效仿。一、寶寶曬太陽的好處寶寶在曬太陽的過程中,能夠從中補充到維生素D,維生素能更好的幫助寶寶促進鈣元素的吸收,這對骨骼發育中的寶寶有很大的幫助,寶寶會長得更結實。
  • 寶寶喜歡吃手怎麼辦?家長「強行」阻止,不但沒用還會害了娃
    每一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似乎都有一段「吃手手」的經歷,可是手有什麼好吃的呢?前幾天老公和孩子在客廳看電視,我發現孩子又在吃手,還吃得津津有味的。問老公:寶寶手上是不是拿過零食?結果老公啃了啃自己的手說:沒有啊。鑑於寶寶是第一次啃手指頭,我也就沒太在意。
  • 為何寶寶吃手「成癮」,塗辣椒苦瓜很OUT!錯誤幹預方式會害了TA
    當寶寶想玩但身邊每個人都在睡覺時,會發生這種情況。在其他時候,寶寶可能想玩喜歡的玩具,如果寶寶無法夠得到,可能也會吃手。需要安慰寶寶睡著了,父母正好出去辦點兒事情,寶寶醒來後在房間內沒有發現父母,他可能不會馬上哭鬧,會嘗試通過吃手來安慰自己。
  • 寶寶骨骼發育異常,通常因為父母兩種錯誤行為,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不使用學步車,如何幫助孩子學走路孩子學會走路是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家長可以適當進行引導,但最好不要過度幹預,以免擾亂寶寶的正常發育。1、先學會爬孩子要想學會走路,肯定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等到腿部骨骼生長和肌肉發育達到一定程度,要想走路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寶媽應該先讓寶寶多多練習爬行,鍛鍊腿部肌肉,並且增強身體四肢的靈活度,能幫助他們更快學會行走。
  • 寶寶豎抱就不哭了,這些錯誤的豎抱方法,家長若不注意會傷到寶寶
    同時容易發生胃食道反流的寶寶,豎抱更加舒服。特別是喝奶之後,我們給寶寶拍嗝,讓他趴靠在我們的肩頭或者胸前,這也是豎抱的一種,這樣的抱法有利於把肚子裡空氣排出來,寶寶會覺得舒服了,也能防止吐奶。寶寶豎抱緊貼在大人的身上,跟在媽媽肚子裡姿勢也相像,這樣的姿勢寶寶覺得比較有安全感。
  • 寶寶這個階段就能自主進食,抓住時期,營養差的寶寶也能跟上來
    無奈之下,老師最後建議妞妞的媽媽帶著女兒回家照顧她,至少要等她自己能吃飯了再進公園。妞妞的媽媽不太明白這一點。「孩子只有三歲的時候,讓她自己吃。這個要求是不是有點高?」私下裡,妞妞的媽媽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提到了這個話題。朋友說孩子早就學會自己吃飯了,三歲的孩子自己吃飯有點晚。「我兒子一歲開始用勺子吃飯。現在他兩歲了。筷子讓他靈活!」
  • 寶寶多大可以吃鹽?兒科醫生:過早過晚都不好,家長別搞錯了!
    寶寶多大可以吃鹽?兒科醫生:過早過晚都不好,家長別搞錯了!為此我曾專門諮詢過兒科醫生,醫生的建議是,寶寶一歲之後就可以在他們的飯菜裡加鹽了,在一歲之前,原則上是並不需要添加鹽的。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在一歲之前,不管是吃的母乳還是配方奶,裡面都是含有一定成分的鹽的,而且這些食物中所含的鹽已經完全足夠寶寶的身體發育需要了,所以寶寶在一歲之前,家長根本沒有必要再另外給寶寶吃的食物中添加鹽。當然,太早太晚都不好,最好是當寶寶滿1歲之後再添加,這樣才更有利於寶寶的健康發育。
  • 寶寶發燒,幾種錯誤的退燒方式別再用了,家長都做錯了還不自知?
    寶寶發燒大人的內心是最受煎熬的,不過我嫂子也算是身經百戰了,因為她的大兒子已經七歲了,記得當初大寶發燒的時候,她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現在小寶發燒她應對的遊刃有餘。那麼,應對寶寶發燒,要用對退燒方式,有幾種錯誤的退燒方式別再用了,有的時候你都做錯了,可能還沒有察覺到。
  • 寶寶睡眠手冊,寶寶睡眠是大事 家長們不要再這樣做啦
    說到寶寶的睡眠問題,相信很多寶媽都深有體會,那邊寶寶的精力格外旺盛,無法入睡,而自己這邊卻已經被寶寶折騰到身心俱疲。寶寶的睡眠是大事,只有寶寶吃飽睡好,才會快快的長身體,才會更健康。如果你的寶寶在睡眠上讓你覺得並不順利,趕緊看一下,下面這些錯誤是不是你也在犯?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這份大運動發育時間表,新手爸媽請查收
    走路早的寶寶不到一歲便能站立、行走,而晚的寶寶或於14~16個月才能夠獨立行走,這種差距或與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有關。,他們通常會先嘗試自已側身。 但到了8~9個月,隨著脊柱和肌肉的發育,寶寶便能慢慢獨立坐穩,並且不需要依靠任何物體。
  • 錯誤的溫度可能會傷到寶寶,家長們趕緊糾正
    絕大多數的細菌,對寶寶並沒有什麼傷害,但是有一種叫做"阪崎腸桿菌"的細菌,會對寶寶造成傷害。這種細菌,對寶寶的危害有多大呢?一旦寶寶感染上,那麼可能會引發新生兒腦膜炎、菌血症等等,對生命會造成很大的威脅。2、利用高溫,消滅"外界細菌"何為外界細菌?
  • 黑白卡用不對會影響寶寶一生?專家:3個正確用法讓寶寶瞬間贏在起跑...
    寶寶出生後,家長們是照顧得無微不至。不僅衣食上給寶寶最好的,早教方面也是為寶寶操碎了心,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 新生兒剛出生時,沒有視覺分辨能力,所以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使用黑白卡刺激他們的視覺,幫助眼睛細胞發育。
  • 寶寶多大可以自己吃飯?注意這3個信號!
    ,有利於大腦發育; 3、寶寶通過自己進食,能幫助寶寶自然地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餐具),以便寶寶在餐盤上取拿食物和學習使用餐具,這樣會讓他更樂意獨立進食。
  • 家長鬚知:寶寶多大的時候可以吃蝦?建議最早別超過這個月份
    蝦作為海鮮(或者河鮮)的一種,很多家長都害怕寶寶吃了以後會引起不適的反應,於是遲遲不肯給寶寶添加到輔食中;又或者有些家長覺得蝦的營養價值豐富,於是早早便拿來給寶寶吃了。其實針對不同的寶寶,其能吃蝦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的。
  • 不讓學步時的寶寶爬,可能是家長當時犯下最大的錯誤
    於是按捺不住「望子成龍」的心,總想著找個什麼法子能幫寶寶一把。只是幫著幫著,可能反而給寶寶找了幾隻學步路上的「攔路虎」。學步路上的第一「虎」:盲目鼓勵寶寶先走起來圖片來源:丁香媽媽設計團隊家長認為的學步:孩子學步的最終目標不就是為了「走路」嗎,那我讓孩子先直立行走不就好了嗎?專家糾正: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 揠苗助長的「偽獨立」,並不能讓孩子真正獨立,家長別急功近利
    其實家長們希望孩子可以儘早獨立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我們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這麼急切的教育真的適合孩子嗎?如果他所承擔的壓力和期望超出他的接受範圍,那就實屬揠苗助長,容易造成適得其反,形成一種表面且短暫的"偽獨立"。說直白點,偽獨立就好像是還沒學會怎麼砌磚卻想著蓋高樓。 那麼揠苗助長的"偽獨立"會有什麼危害呢 ?
  • 寶寶出牙期究竟是啥時候?要讀懂「出牙順序」,錯誤處置會害了娃
    很多寶媽在養娃的時候會驚訝地發現,寶寶的嘴裡竟然冒出了「小白尖」,這個「才露尖尖角」就表示孩子出牙啦。伴隨著寶寶出牙,還有一大堆的問題等著媽媽:寶寶的第一顆牙什麼時候發育?寶寶出牙需要注意什麼?今天就帶著大家讀懂「出牙順序」,正確應對出牙注意事項幫助寶寶健康成長。10個月的小寶寶牙齒遲遲不出現,寶媽病急亂投醫,醫生怒斥:害娃同事小張是一位有著10月齡寶貝的寶媽,小張還沒從初為人母的喜悅中緩過來時,寶寶最近的情況可著實急壞了她。
  • 寶寶多大可以帶出去旅遊?這個年齡最合適,很多的家長都不知道
    有一些家長可能就要問了,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經常帶出去玩,會不會對孩子不好,寶寶多大可以帶出去旅遊?一.寶寶多大可以帶出去旅遊?寶寶一般在7個月會產生對外界的記憶,這個時候爸媽可以帶寶寶在省內的郊區看看,進行短途的旅行,不適宜常長途旅行。等寶寶長到2歲以後,再外出旅行會比較好。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已經有清晰的自我意識,家長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問他想去哪裡玩。
  • 寶寶多大可以不喝配方奶粉?家長別聽廣告忽悠了,聽聽科學建議
    你是否注意到有些醫生的桌子上擺著奶粉商贈送的檯曆,白大褂口袋上別著奶粉商贈送的掛表,甚至醫院裡就貼著某個品牌奶粉的宣傳畫?她們動動嘴,帶來了收入。而媽媽聽信了,卻是要掏出昂貴的奶粉錢,還給自己的寶寶造成了營養損失,甚至帶來其他的餵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