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小夥捐20萬婚禮錢國外買口罩支援武漢

2021-01-09 中原新聞網

得知武漢醫院急缺口罩,他和未婚妻迅速做出決定:拿出用於籌備婚禮的20萬元支援武漢。通過朋友關係,緊急從俄羅斯訂購口罩,不惜花高價通過空運,更放棄個人的生意,親手負責接送快遞,再轉運到武漢。山東聊城北漂小夥張小凡和未婚妻的義舉讓人感動不已。

防疫物資高價進貨低價賣出

「我的父母也是剛剛得知我捐錢的事情,他們也很支持我們這樣做。」2月24日晚,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張小凡時,他正在發送快遞,快遞裡裝的都是防疫所需的用品,他低價發貨給客戶和身邊的朋友。「我進貨10元的消毒酒精,3.5元賣出去,不過是限量,每個人不能多買,也算是給疫情防控工作做點貢獻。」 張小凡和未婚妻在北京經營著一家網店。用他的話說,這些防疫物資,很多人很難買到,即使買到價格也會高點,他想為社會做點貢獻。

張小凡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他的老家在山東聊城莘縣王莊集鎮前張村,他2009年考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大學畢業後選擇留在北京打拼,成為了一名北漂人。用他的話來說,這期間他也和多數打拼的年輕人一樣,經歷了不少波折,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創業期間,也因投資失敗賠了200多萬元,是在他的父母和未婚妻的幫助下,才渡過了難關。2015年之後,張小凡經營的網店有了起色,他的網店主要銷售進出口產品。

採訪中,已經是晚上9點多,張小凡的電話不斷,是有快遞需要發貨。張小凡說,他經營網店,有資源可以買到防疫物資,可以幫助到更多人。

未婚妻第一個贊成把婚禮錢捐出

目前張小凡和未婚妻兩人在北京租房子住,房租每個月6000元。張小凡的朋友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一名醫務工作者,當他聽說醫護人員急需口罩時,他和未婚妻坐不住了。「如果沒有這場疫情,我也許會用這20萬元買一輛車,辦一場不錯的婚禮,去裝修房子。」張小凡說,武漢的醫護人員是拿生命和病魔作鬥爭,做的是大事情,他們倆做的這件事是小事。

「你是我妻,亦是戰友。」張小凡把這句話送給了未婚妻徐江楠。張小凡說,他有了拿出婚禮錢購買防疫物資的想法後,未婚妻第一個站出來支持他這樣做。

說幹就幹,得到未婚妻的支持後,經營網店的張小凡想通過海外的人脈資源購買防疫物資。「日本和韓國的民用口罩比較多,醫用口罩這時候已經很難買到了。」張小凡把在國外購買的範圍擴大,最終通過做中俄貿易的朋友聯繫到一家俄羅斯醫用口罩供應商。

當他收到滿是俄文的口罩的信息時,心裡一半是激動,一半是顧慮。雖然這批口罩的型號為FFP3,符合武漢當地醫院公布的口罩標準,但從外觀上看,這批口罩和國內常見的醫用口罩有很大不同。於是,他請求供應商先提供幾件樣品。

聽說張小凡買口罩是為了捐給武漢,俄羅斯的商家被感動了,給予了很多幫助。2月初,張小凡託人將幾件樣品從俄羅斯帶到北京,他迫不及待地去取貨,然後再寄給武漢、北京等多地的醫院進行檢驗。

口罩送達醫院這對情侶激動地哭了

經醫院反饋,俄羅斯發來的的醫用口罩完全符合國內醫院的要求,張小凡興奮不已,他立即下單採購。在焦急的等待中,2月12日,20箱俄羅斯口罩搭乘飛機順利抵達北京,張小凡趕緊僱車,從機場把這些口罩接回了家。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我通過朋友得知,醫院日均消耗口罩1萬多隻,這還不包括患者需要的口罩。」收到口罩後,運輸又成了大問題,他求助報社,聯繫到一家開通綠色通道的快遞公司。張小凡從家裡把口罩搬出來,親自參與打包,第一批5000隻口罩終於發送出去,給急缺口罩的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快件抵達首都機場集散中心;凌晨1點32分,快件發往武漢總集散中心……直到醫院籤收。看著手機裡的物流信息不斷更新,張小凡懸著的心終於落地。

「當看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拿到我的口罩後,我和對象突然覺得我們和武漢的距離那麼近,我能為他們盡一份力,我感到很自豪。」為了捐贈這批口罩,張小凡歷經周折,當醫護人員把領取口罩的照片發送到張小凡的手機上時,張小凡和未婚妻激動地哭出聲。

「我最想感謝的就是我的未婚妻和準嶽母,這筆捐贈口罩的錢本來足夠我們辦婚禮了,但她們無條件地支持了我。」在視頻連線採訪時,張小凡掉下了眼淚。

愛心口罩是真愛最美的見證

張小凡說,這20萬元婚禮錢是他留出來,準備在今年夏天舉辦婚禮用的,沒有這20萬元,他們也能幸福滿滿的結婚。張小凡說,儘管在北京面臨著買房等諸多壓力,但希望大家不要為他擔心,這20萬元不是一時衝動捐出的,他還會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賺錢,他堅信自己有能力在北京安家落戶,給未婚妻更多安全感。張小凡說,20萬的婚禮錢,有10多萬用於購買口罩捐贈給了武漢的醫院,剩下的是用於購買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捐贈給街道和社區,還有一部分是捐贈給了其他的醫療機構。

張小凡的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在老家,他的父親也堅守在防控疫情的一線,張小凡給老家捐贈了1000多元現金,還有酒精等防疫物資。

當張小凡得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北京晚報、齊魯晚報要為他頒發戰疫英雄獎及兩萬元獎勵時,他卻說「榮譽證書是對我的肯定,我很高興,也許我會再把這些錢購買防疫物資,用到最有意義的地方去。」張小凡說。

「他是一個普通的北漂青年,有普通人的煩惱,也有普通人的壓力。但面對疫情,挺身而出的他,讓我們看到一份不凡的擔當,也看到背後兩個家庭的良好家風。他說,只為無愧於這個時代。簡單話語,力有千鈞!行動,參與,各盡其力,無愧於良知,無愧於時代,他的肩膀可以扛起一個家庭,也能扛得起家國大義,這,就是今天的中國青年!」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北京晚報、齊魯晚報為張小凡寫下了頒獎詞,點讚這份90後的戰疫擔當。

雖然推遲了夢想中的婚禮,但相信那一箱箱寫著兩個人名字的愛心口罩。已成為真愛最美的見證,也在很多人心中蕩起大愛的漣漪。祝福善良有愛的小兩口!

相關焦點

  • 戰疫一線·基層在行動|國外海淘口罩,濟南這些旅行社支援一線
    不過,濟南市多家旅行社的做法卻很暖心,領隊們通過在國外採購口罩、消毒液等物資支援疫情防控一線。截至1月27日,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行社累計取消1317人次,包括國內中心19團708人,研學部1團68人,歐美部1團33人等團隊;山東追風行者國際旅行社自駕遊線路和產品全部取消和下架;旅遊百事通品牌門店相關保障繼續升級……境外買口罩 支援疫情防疫一線「這個春節太特殊了,我們只忙活了三件事
  • 捐了近18萬隻口罩!她被評為「浙江好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李愛姿帶著全家人默默奉獻,盡己所能,累計捐出了12.8萬隻KN95口罩和5萬隻一次性口罩,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同舟共濟的精神。她也因此入選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和浙報集團聯合推出的3月「浙江好人榜」。
  • 馳援湖北|從有啥捐啥到一件不留的豪情裡,讀懂聊城力量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湖北疫情牽動著聊城人民的心,抗擊疫情,聊城人有速度,更有溫度。 衝鋒陷陣、捐錢、捐菜、捐藥品、捐食品……在這個特殊的時刻,聊城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及時伸出援手,馳援湖北。 馳援湖北,聊城跑出了速度。
  • 胡海泉從國外帶16萬隻口罩,分裝成40個大箱子,將直接捐贈給醫院
    近日,武漢疫情的事情,牽動著大家的心!娛樂圈裡的明星們也是首當其衝,主動捐款捐物,紛紛支援武漢。只不過現在最緊缺的不是錢,而是醫療物資和醫療器械,特別是口罩類的防護產品。就在2020年2月2日海泉基金髮布動態,國內知名男歌手胡海泉從新加坡人肉託運,把在國外採購的口罩背回來,整整16萬隻口罩,用來支援武漢,獲得了網友們的一片叫好拍手稱讚。從現場來看,一個個大大的紙箱子放在大廳,還有行李箱也裝得滿滿的,就幾個人在那裡忙碌看起來很是辛苦。而大合影中,應該是工作人員和一些幫忙的家庭一起,豎起大拇指為國人加油打氣,引人淚奔。
  • 人人都說沂蒙山好 山東「搬家式」支援湖北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山東政府向湖北武漢、黃岡等重災區先後派出了9支醫療隊共1385多名醫護人員,山東各地鄉親踴躍捐菜捐物,一車車蔬菜、大蒜和醫療物資源源不斷運往湖北。這情景,讓人想起革命電影裡講述的那段歷史。「最後一塊布,做軍裝;最後一口飯,做軍糧;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
  • 香港四大家族捐款過億,「闊太」甘比以丈夫之名再捐3萬個口罩
    新冠肺炎肆虐武漢,舉國生下憂心忡忡,作為高收入群體人士,明星和企業家們紛紛扛起支援武漢的大旗,據統計演藝圈人士捐款已超過三億,而香港富豪們捐款也高達數億。郭得勝家族先是捐出28萬個口罩,之後又捐出4萬個口罩給予七個慈善機構。鄭裕彤家族名下企業「新世界」上個月底捐出1000萬人民幣。李兆基家族接班人李家傑、李家誠捐出1000萬人民幣。
  • 全民戰疫特別報導之一丨山東內核 齊魯底色:情義的綻放
    一看李鳳岐不收錢,吳修榮轉頭又把錢送到村委會,還是再次遭到了拒絕。這不是村裡第一次拒絕吳修榮。李鳳岐說,去年利奇馬颱風來的時候,老人穿著雨衣,來到村委會要捐2000元錢,也是用煙盒裝著。夏天村裡忙活著防火工作的時候,吳修榮也送來了2000元,讓村裡買辦公用品。結果,吳修榮一次也沒有送出去。
  • 捐1百萬個口罩給日本,又給伊朗捐了1百萬個後,他重登亞洲首富
    馬雲不僅僅捐出了1個億,還讓阿里也捐出了10個億。大的方面馬雲捐款捐物幫助抗擊疫情,小的方面他甚至關心前線醫務人員吃什麼,親自給安徽的援助醫療隊寄去了奶茶跟炸雞。馬雲真的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血有肉的富豪。馬雲的眼光也不僅僅局限於中國,在中國疫情暫時穩定之後,他已經把目光放到其他國家上去了。
  • 支援武漢,青島導遊領隊全球幫帶口罩防護服
    ,然後運送到武漢。1月27日,記者試圖聯繫青島發起人樂達旅遊的負責人時,他通過朋友轉達「只想默默地為武漢出點力」。記者了解到,他們通過直接聯繫國外廠家採購或者通過當地地接社購買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然後通過在當地的導遊和領隊帶回青島。
  • 老憨、踏實、靠得住...為嘛山東人這麼擔當?家裡有泰山石敢當啊!
    文中列舉了山東的各種「傻」:缺護目鏡,青島8.5個小時把2萬副醫用護目鏡運抵武漢;缺蔬菜,壽光菜農一夜沒睡,打著手電搶摘350噸新鮮蔬菜,無償給武漢送過去;缺口罩、防護服、隔離面罩,山東號召所有廠家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缺鋼板,冠縣一家企業3天籌備了1500噸,助力火神山醫院建設!缺醫護人員,大年初一就出發,全國首批。
  • 從韓國到武漢 高一學生的口罩捐贈故事
    到底是捐錢還是捐物,具體怎麼捐,這些高一學生們的意見達成了一致:捐贈物資,並且最好不通過任何中間渠道,直接捐贈到最需要物資的醫院手中。確定好方向,選哪家醫院進行捐助,以及怎麼聯繫到醫院就成了難題。班長張雲博在網上搜索最需要醫療物資的醫院時,一條「不是告急!是沒有了!武漢協和醫院請求物資支援」的消息映入眼帘。
  • 山東航空第三架包機馳援武漢 135名醫護人員攜10萬隻口罩一同登機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28日訊(記者 解強民 通訊員 楊萬卿)28日,山東航空接到民航局關於運輸山東第二批援鄂醫療隊一行140人(含135名醫護人員)前往武漢的航班任務,山東航空緊急調配飛機、調派機組,於當天執行SC9001醫療支援包機航班,運送醫療隊員及防護用品
  • 胡海泉從國外運回16萬個口罩,人肉託運行為太暖心,網友大讚
    這次胡海泉也是支援了武漢,昨日,胡海泉從新加坡人肉背回了16萬個口罩,真的可以說非常給力了。其實現在在國外的人也不是很方便,據悉胡海泉在新加坡趕停航前的最後一個航班還差點遲到了。後面他還親自露臉,請求華僑同胞們一起分擔一點壓力,因為靠他一個人確實非常難運回這16萬個口罩。
  • 浙商在日本捐2萬多個口罩,「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終找到相稱詩句
    (天下網商記者 倪軼容)從文理上論,39歲浙江諸暨商人陳竹林這句「吳越同舟,和衷共濟」,其實有語法問題,且明顯模仿日本支援武漢物資那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有拾人牙慧之嫌。按照中國人的修辭和禮儀,此處當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或「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再不濟也得「不及汪倫送我情」。
  • 日本首富捐100萬試劑盒,卻被罵得狗血淋頭?直接回應:不捐了!
    當然,在這些富豪紛紛為疫情捐款的同時,也有不少富豪是沒捐的,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捐款這種事情完全是自願,捐與不捐都是可以的,有人認為馬雲作為中國首富,至少應該拿出一兩億元。事實上,馬雲確實給了武漢1億元援助。
  • 受困於蝗災的巴基斯坦,卻捐出全國庫存的口罩給中國!
    疫情爆發後,巴基斯坦民眾也陷入了一股口罩瘋搶熱潮,城市藥店裡的口罩早已被搶購一空。巴基斯坦衛生部特別助理扎法爾·米爾扎(Zafar Mirza)也在發布會上表示,政府已採取有效措施,敦促市民保持冷靜。二不僅竭盡全力提供物力,人力方面,巴基斯坦也不吝嗇。
  • 半天籌措135萬元 寧波愛心團隊採購3萬個防護面具支援武漢
    「3萬個防護半面具,全要了,儘快安排發貨到武漢!」26日,安樹(寧波)工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盛傑向供應商發出訂單。支援武漢,把防護用品送到醫生手上去。當陳盛傑得知供應商尚有3萬個防護半面具庫存,就立馬把這批用於出口的防護半面具攔截。
  • 速籌8萬隻口罩支援武漢!這位定居泰國的南寧妹子說「只贈不賣!」
    &nbsp&nbsp&nbsp&nbsp速籌8萬隻口罩支援武漢!這位定居泰國的南寧妹子說「只贈不賣!」&nbsp&nbsp&nbsp&nbsp「出門了,一夜沒睡,分頭出門買口罩,尤其是醫用的。」這是1月25日中午,阿嵐朋友圈更新的內容。
  • 小紅書出資1000萬元馳援武漢,首批20萬件物資已運達武漢
    1月31日,由小紅書捐贈武漢的首批20萬件防護口罩已陸續到達武漢,相關物資已移交武漢東湖高新區防控指揮部,統一調度配給急需物資的醫院及社區。同時,小紅書在海外採購的包括歐標FFP2醫用口罩在內的超過10萬件醫療防疫物資,也已啟程發往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