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做出一個重磅決定,日本人不敢得罪德國,將火發到了韓國身上

2020-12-11 騰訊網

最近一段時間,雖然澳大利亞生出了很多事端。但是對於其他國家所出現的一些事情,人們依舊保持高度關注。尤其是日本,繼日本有關核廢水排放的問題被曝光之後,眼下日本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情況。只不過這一次日本還將怒氣帶到了韓國的身上。據有關消息報導,近期,德國做出了一個重磅決定,不曾想日本人不敢得罪德國,隨後將火發到韓國身上。

根據有關報導顯示,這一次日本與德國出現爭議的地方,就是在德國柏林米特區設置的雕像。這座雕像現在被稱之為「和平少女像」,但在此之前,她的名字叫「慰安婦像」。設置這座雕像的初衷,是因為韓國為了對在二戰期間被強行作為慰安婦們的人們進行幾年。目的就是希望日本的罪行不會被磨滅,希望日本政府能夠正視歷史,並且針對自己的行為向韓國道歉。

不過,雖然是韓國為了作紀念,和平少女像的建立地址卻不在韓國,而是在德國。所以相對來說,如此公然的被指責,日本自然是不能接受的。因此面對德國和平少女像的建立,日本很快發表意見,稱德國最好能夠迅速將該雕像給拆除,因為這個雕像存在的意義過於片面化,很難被確定真的完全符合事實,在基於不正確的信息的情況對日本進行批判,這樣的情況存在很多不能被理解的地方。

簡單一點來說,日本的意思就是韓國以及德國所認為的慰安婦的歷史,並不是真正的歷史。因此,設置這座雕像,任何國家都沒有明確的理由,只一點,這會讓日本覺得對方是在故意找理由來批判日本。只能說,日本蒙蔽自我雙眼,不能正視歷史的態度當真是變得越來越明顯了。對於二戰,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說自己無罪,獨獨日本沒有辦法完全撇清自己與其之間的絕對關係。

也許對於德國,日本還沒有絕對的能耐去對其進行批判。但是對於韓國,日本可就是有的要說了。本身設置在德國的和平少女像就是由留在德國的韓國人提出建議設置的。所以抓住這樣的契機,日本再三向韓國喊話,稱韓國想搞日本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所以韓國要想對日本進行政治輿論攻擊,這可想而知。所以,事實證明,建立這座雕像的目的,韓國並不單純,所以,所謂的和平少女像,必須要被拆除!

一開始接到日本政府的反對意見時,德國政府也做出了考量,甚至一度想要應日本的要求將這座雕像給拆除。但是德國做出這樣的決定,韓國也不樂意了。因此為了避免更多問題的產生,德國決定將這件事情置後,通過明確商討之後再做出其他的決定。不過,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明顯是韓國一方贏了,日本在德國面前失去了話語權!

日本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之前,這座雕像被德國允許在該國放置一年的時間。但是如今消息卻顯示,這座雕像將會在德國柏林市區永久保存,這下子日本是真的蒙了。一頓操作猛如虎,結果硬生生給對方做了嫁衣,實在是糊塗。不過,這終究還是事實,終究還是日本確實需要正視歷史的一個問題。只能說,歷史永遠不可能因為日本的否認就被抹去!

除了雙方政府唇槍舌戰一番之外,日本網友也對這件事情充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日本網友也跟日本政府一樣的態度,認為是韓國與德國聯手給日本挖坑。只能說,這樣的態度真是愚蠢之極,歷史的痕跡是不可能說翻篇就翻篇的!

相關焦點

  • 德國豎起慰安婦銅像後,日本不幹了,認為德國這是在「助紂為虐」
    據《環球時報》12月3日報導,德國柏林市米特區會議當日以多數票贊成,通過了「永久保留」位於柏林市中心一座「慰安婦」銅像的決定。值得注意的是,這座「慰安婦」銅像是由韓國民間團體所建造,原本計劃保留4個月後自行拆除,其意義是為二戰時期被迫成為日本「慰安婦」的女性做一個悼念,也以此為女性發聲,謹記歷史。
  • 日本比德國更勇敢?為何日本敢索北方四島德國卻不敢要東普魯士?
    為何日本敢於向俄羅斯發難德國卻不敢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也是領土爭端最多的國家之一。在其400多年的大國崛起歷史中,俄羅斯領土猛增400多倍。而在領土猛烈擴張的背後,是周邊所有國家的遍體鱗傷甚至生吞活剝。這在導致它們對俄羅斯恨之入骨的同時,也留下了剪不斷理還亂的領土爭端。
  • 為何德國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或定居?聽聽德國人的回答,竟然是這樣
    除了高度發達的城市,韓國是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歷史文化豐富的旅遊勝地。由於諸多原因,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喜歡到我國旅遊、定居,特別是在一些沿海城市,外國人的身影隨處可見。除了緬甸、越南、非洲人以外,也有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人,但是德國人卻很少。
  • 日本膽兒越來越肥,終於敢和美國說「不」?
    第二個要繼續向這些國家施加壓力,因為韓國跟日本駐軍費的事情還沒有最後解決。川普一貫要從盟友身上薅羊毛。把韓國拉到富人俱樂部之後,你得掏錢。 白夢宸: G7現在最缺的絕對不是俄羅斯,而是中國。
  • 德國改變主意,將永久立慰安婦雕像?日本網友氣急狂撕韓國
    日本和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是法西斯國家,他們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元兇。但是在戰後,這兩個國家卻表現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立場。德國在二戰以後積極承認自身的錯誤,並且努力向受害者提供補償。德國採取了一系列的行政措施,從根本上杜絕了法西斯再次出現的可能,所以德國也憑藉著良好的認錯態度,很快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原諒,並且再一次成為了一個政治和經濟上的大國。但是日本,卻在認錯態度上十分消極,甚至有不少日本人都否認是他們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不承認日軍在戰爭中所犯下的累累戰爭罪行。
  • 德國打遍歐洲,只有一個國家不敢打,警告過日本,日本沒聽
    大國中,法國就被打垮,英國頻繁遭到空襲,蘇聯也害怕德國兵威不敢主動招惹。至於其他小國,要麼保持中立,要麼就被滅了。即便這樣,德國也未敢招惹一個國家,還曾警告過自己的盟友日本不要去招惹,但是日本就是不聽,導致後來戰局不利而最後失敗。
  • 德國之後,美國對韓國「獅子大開口」!下一個目標是日本?
    而現在美國又「故技重施」,也準備削減駐韓美軍規模……此外,據外媒報導,美國下一個目標或許是日本……眾所周知,就在上個月,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決定把駐德美軍規模從現階段的大約3.5萬人縮減到2.5萬人,其中部分撤離軍人將轉派到波蘭。
  • 德國立起慰安婦雕像,日本網友卻將「怒火」燒向了韓國?
    今天雖然是周末,但話題比較沉重,因為涉及到歷史,而且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歷史。德國柏林米特區出現了一座雕像作品,雕像出現後,遠在亞洲的日本網友又開始生氣了,但他們生氣的對象不是德國,相反卻把炮口對準了鄰居韓國。這是怎麼回事?
  • 日本向德國施壓,要求拆除柏林「慰安婦」銅像,大批民眾自發請願
    據韓國媒體於當地時間10月12日報導稱,因日本政府持續向德國柏林政府施壓,為悼念日軍「慰安婦」受害者而建造在德國柏林市米特區的「和平少女像」面臨拆除危機。繼韓國民眾發起了一波抗議活動之後,大批德國當地市民也於10月11日發起了請願活動,反對政府拆除「慰安婦」銅像。
  • 在韓國,有沒有藝人敢得罪劉在石?
    作為「國民MC」、韓國綜藝扛把子的他,除了口才好,主持功力強,能歌善舞外,為人處事更是低調、謙遜有禮,人品可以說是娛樂圈內公認的好。若是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的話,「德藝雙馨」不足為過。特別是在Running Man裡的劉在石是一位領導人——他能對光洙開玩笑,也能照顧每個人的情緒,能駕馭金鐘國,更能對萍水相逢的人慷慨萬分。
  • 疫情下的德國:一個了解德國的新視角
    但如果舉辦方一意孤行,它將承擔一切後果。雖然無奈,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取消吧。理論上而言,柏林市政府可以不聽從聯邦衛生部的建議。但在這個節骨眼上,柏林市政府做出了明智的判斷。2.) 結構差異延續第一個話題。
  • 德國通過一項歷史性決議,一邊的日本卻不樂意了
    近日關於這個雕塑,德國通過一項歷史性決議,沒想到一邊的日本卻不樂意了,難道日本這是做賊心虛了?這個和平少女像就是韓國的慰安婦少女像。對德國這項決議最不滿的就是日本了,日本這些年來沒少篡改歷史,他們做夢都想讓全世界的人民忘掉日本曾有過這麼不光彩的歷史。和平少女像是2019年7月被設立在德國的,這個銅像是在警醒世人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當初這座銅像被立在德國的米特區時,就遭到了日本的強烈反對。德國政府迫於壓力,曾打算將這座銅像撤走。
  • 德國柏林市決定暫不拆除「慰安婦」銅像
    新華社柏林10月15日電(記者張遠 任珂)據德國媒體日前報導,在韓國民間組織和當地民眾舉行抗議後,德國首都柏林一家法院裁定,暫不拆除市中心的一座「慰安婦」銅像。據報導,日本外務省及日本駐德使館一直向德外交部及柏林市政府施壓,要求拆除這座銅像。為避免「陷入外交糾紛」,柏林市原定於本月14日將其拆除,但因連日來不少韓國民間團體和當地市民在銅像附近示威抗議,柏林市法院隨後裁定暫不拆除。這座「慰安婦」銅像位於柏林市市中心米特區,於今年9月底揭幕。
  • 最新德國豬瘟消息:日本暫停從德國進口豬肉和生豬
    最新德國豬瘟消息:日本暫停從德國進口豬肉和生豬 界面快訊 | 2020-09-14 14:43:37 日本農林水產省稱,在德國東部確認一起野豬感染非洲豬瘟病例之後,日本已於上周五暫停從德國進口豬肉和生豬。中國和韓國也已禁止此類進口。
  • 德國:中國實質已收回釣魚島!
    就保衛釣魚島戰略而言,中國人此前沒有看清美日對中國的恐懼,處處強調韜晦,這導致喪失戰略主動權。請問日本人什麼時候實際控制過釣魚島?日本人一直在試圖對中國實施心理戰,他們正通過媒體與巡邏強化一個假象,那就是「日本對於釣魚島掌握實際控制權」。我倒想問問,日本人在那茫茫大海上,到底憑什麼實際控制了釣魚島?難道日本建立的島上海防嗎?難道中國船去和日本船去有不同嗎?
  •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哪個更強?德國表示:美蘇英你挑一個吧
    文/寂寞的紅酒德國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大主要參戰國,是軸心國集團的一號和二號巨頭。作為軸心國的兩大主力,德國和日本一個在歐洲所向披靡,一個在亞洲勢不可擋。由於兩國在二戰中表現得都非常搶眼,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兩國的實力不相伯仲。
  • 日本放寬入境名單,越南上榜中國被排除在外,日媒:不敢得罪美國
    日本首批准入名單,沒有中韓在此情況下,日本列出了第一批入境名單,但讓人意外的是這份名單中沒有韓國、更沒有中國。這一情況讓人意想不到。此次日本開放入境的國家一共有四個,分別是越南、泰國、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越南為什麼能上榜呢?
  • 沃爾瑪緣何相繼撤離韓國、德國市場
    可持續性發展正在成為沃爾瑪企業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並將成為沃爾瑪文化的一個永恆的部分。」  全面退出德國市場  七月的德國驕陽似火。據說,這是德國歷史上百年不遇的一個炎熱夏季。然而,今年夏天,這裡比天氣還熱的卻是零售市場上的一場商業大戰。交戰雙方的主角,一方是美國的商業巨頭沃爾瑪,另一方則是德國的商業巨人麥德龍。
  • 德國給出明確表態,不可能對美做出讓步
    據觀察者網報導,曾經關係密切的德美兩國在川普上臺以後一切都變了:德國人認為美國人變得「蠻不講理」,美國人認為德國人「想要造反」。而在德國和俄羅斯達成了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計劃以後,川普更是直接採取了制裁措施,使得這一個對德國,乃至歐洲人來說利大於弊的計劃一再擱淺。
  • 日本德國汽車製造業將產能轉移到北美地區
    來自美國媒體的報導稱在全球著名的幾家外國汽車製造公司表示他們願意改變目前的供應鏈,將更多的汽車零部件等工作崗位轉移到美國墨西哥與加拿大這三個國家裡,並且承諾對汽車工人提升時薪為16美元的福利。根據美國商務部門的數據顯示去年的美國汽車市場主要來自日本、德國、韓國等品牌汽車,但該品牌汽車目前的工廠在亞洲第三方國家,但如果他們想進入北美市場,那麼就必須改變目前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