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大三巴牌坊根本不是牌坊?背後的故事足以讓你另眼相看

2020-12-11 Shirley雪梨醬

如果第一次去澳門旅遊,充滿異域氣息的議事廳前地將會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就是位於老城中心的大三巴牌坊了,它早已是澳門的城市名片。

大三巴雖名叫牌坊,但其實和牌坊沒有關係。它的正式名稱叫做聖保祿大教堂遺址(葡萄牙語: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牌坊 ,名字的由來是源於廣東話,因為「三巴」的讀音聽上去很像「聖保祿」。

聖保祿大教堂於1602年開始修建,現在牌坊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整個建築工程於1637至1640年間才完全竣工,到現在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但是這漫漫的歲月長河中,聖保祿大教堂卻三度經歷火災。其中的1835年那場大火,燒毀了絕大部分的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也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三巴牌坊。可以說,這樣的殘垣斷壁,堪稱中國最殘破的教堂了!

如果你不是跟團來此,而是有時間細看的話,大三巴的很多建築細節都非常值得玩味。它屬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作品,整個牆壁都是巴洛克式風格;由於當時參與建造的工匠有中國人、日本人,所以小部分的設計雕刻卻具有明顯的東方色彩,比如上面有代表中國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圖案,這些都讓大三巴在全世界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獨一無二的藝術特色。

大三巴牌坊的建築由花崗石建成,由上而下可分為五層,每層的銅像、浮雕,都有不同的意義象徵。

牌坊第一層,即最底下的入口層,一共有三個入口並有十枝愛奧尼柱式支撐及裝飾牆面;第二層相應是第一層之延續,牆壁由十枝科林新柱式及三個窗口組成;第三層是裝飾最豐富的一層,並開始收分,牆中央設有一深凹之拱形壁龕,供奉聖母,兩側各有三個天使浮雕,此一層中央共有六枝混合式壁柱,兩側以方尖柱代替壁柱,是下面兩層柱體的延續,各柱間均以淺浮雕裝飾。

第四層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個窗口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裝飾,中間窗口側兩柱間以棕櫚樹裝飾,側窗洞兩邊柱間對稱設有壁龕,供奉4位聖人。第五層也是最後一層,它是一三角形山花,中間有一銅鴿,兩旁有太陽和月亮,頂部設有十字架。如此精雕細琢,富含寓意,大三巴又被稱為「東方的梵蒂岡」。

大三巴無疑成了澳門的標誌性建築,風風雨雨的四百多年裡,它就像一個守護神,見證著澳門這座中國南部小城的滄桑巨變。

每天大三巴前的臺階上聚集著天南海北的遊客,但是如果你有心登上臺階繞到背後,會看到她的另一面。一排鋼架子架到半身腰,既可以作為平臺上到二層,又可以起到加固作用。這樣異常堅實的支撐工程,讓大三巴牌坊無論遇到何種自然災難都能夠屹立不倒。根據資料顯示,大三巴這塊前壁的造價當時高達3萬兩白銀,如今只剩下殘壁後的聖保祿教堂沒有重修或重建,反而因此聞名天下。

大三巴位列「澳門八景 」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它是澳門東西方文化交融的產物,更是澳門人精神的象徵。無論對於澳門人、中國人乃至全世界,都是一筆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

相關焦點

  • 大三巴牌坊:美景的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天依然是妙妙帶你走進旅遊世界。澳門,心有牽掛,中西合璧,是澳門最大的特點,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著心靈的慰藉。澳門,有我們同根同源的骨肉同胞,有我們祖國的印記。12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攜夫人彭麗媛視察澳門,對澳門的聲聲問候,情暖濠江,殷殷囑託,引領方向。漫步於澳門的街市,那裡的一切,都是那麼安詳,就連時間也是悄悄地流淌著,生怕驚擾了。
  • 何猷君塗鴉的大三巴牌坊,為何是這個樣子?幾百年前根本不是牌坊
    說起澳門,很多人就算沒去過,腦海中也會浮現出一個牌坊的景象。這就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大三巴"牌坊。近期因為和奚夢瑤的婚姻,出身豪門的何猷君成為熱點。本來在大家對他送上祝福的時候,結果發現他曾經在"大三巴"牌坊旁邊的"戀愛巷"塗過鴉,這不是類似很多小孩子在文物上亂寫亂畫的行為嗎?不管是什麼文物、街道,肆意塗鴉都是很沒有素質的行為。況且"大三巴"牌坊還是澳門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幾百年的歷史,見證了澳門的變遷。去過澳門的朋友肯定都與"大三巴"牌坊合影留念。
  • 去澳門必到的大三巴牌坊,不是牌坊!
    大三巴牌坊,澳門的名片,它雖然叫牌坊,但不是真正的牌坊!四百多年前侵佔澳門的葡萄牙人,把天主教傳播到此地,在1637年建成了兼具東西方風格的聖保祿教堂。而聲名遠揚的大三巴牌坊其實是這座教堂的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直至1835年,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因形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 大三巴牌坊的故事
    大三巴牌坊是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街區的核心景觀,是澳門的象徵,也是廣大遊客到澳門的必遊之地。其實大三巴牌坊原來是一座雄偉的大教堂,為耶穌會在遠東修建的最大教堂。1562年,葡萄牙傳教士來到澳門,在此修建了聖保祿教堂(葡語「聖保祿」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但幾十年後,教堂發生火災,因此教會決定重建教堂。
  • 〔 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 〕
    無法忽視的地標,那麼大三巴牌坊則多了幾分歷史的底蘊。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沿著大三巴牌坊右側的小路走上幾步,還有大炮臺和 澳門 博物館可以一逛。 在這裡你可以買到各式的肉鋪、杏仁餅手信,也有檸檬車露、世紀咖啡、黃枝記、梓記牛什、錦華牛雜、瑪嘉烈蛋撻等美食可以品嘗。大三八街並不長,卻連接著大三巴牌坊和議事亭前地,連通起不少人氣景點。
  • 澳門大三巴背後的故事:曾是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牌坊是學校大門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前段時間因為休假,我專程從國內去了一趟澳門,不得不說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就只有去澳門能讓我們感受到以前出境旅遊時的感受。今天無尾象就來給大家講講澳門打卡的第一站大三巴。
  •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這座中西合璧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
  • 你真以為澳門大三巴就是牌坊?背後故事無意聽說
    去澳門旅遊,一定不會錯過的景點就是大三巴,很多人說它是牌坊也是舊教堂遺址,就連百度上也是如此介紹。但其實,澳門大三巴最開始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最早的時候,大三巴是「聖保祿神學院」的大門,是中國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在實施西方教育的同時,對進入東方的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的培訓。
  • 夜幕下的澳門大三巴牌坊
    澳門大三巴牌坊,拍攝於2019年4月5日晚9時許(張玲攝) 說起澳門必到的景點,首推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於1580年竣工)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大三巴牌坊名聲在外,節假日去人山人海,牌坊前的窄巷裡行走的感覺是一個成語:寸步難移。
  • 澳門行之大三巴牌坊
    來到澳門第一站就是去參觀大三巴牌坊,大三巴手信一條街是去大三巴牌坊的必經之路,路很狹窄,我們正好是十一去的,人那叫一個多,比北京地鐵還擠看吧,人不是一般的多,兩邊有很多手信店,都是可以試吃的,還有豬肉脯,牛軋糖…給我印象深刻的是杏仁餅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葡萄牙語: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o
  • 走進澳門感受大三巴牌坊獨特魅力!
    歷經四百多年滄桑的大三巴,迎來了她輝煌的新生,見證澳門曲曲折折的回歸歷史。澳門大三巴牌坊為聖保祿教堂遺址,「三巴」即「聖保祿」的粵語音譯。該教堂始先後經歷3次大火,屢焚屢建,直至1835年10月26日,最後一場大火將其燒得只剩下教堂正門前壁,此牆因類似中國傳統牌坊而得名「大三巴牌坊」。
  • 遊覽大三巴牌坊
    澳門印象 您現在的位置:澳門印象 遊覽大三巴牌坊 中廣網    2004-10-12 [列印本頁] [字號 大 中 小] [關閉]    中廣網10月12日消息(記者王君) 大三巴牌坊是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澳門標誌之一
  • 大三巴牌坊下的鴿群
    澳門大三巴牌坊下的鴿群格外勇敢,這些鴿子是和平的象徵。它們時而在牌坊上落腳,時而踩著牌坊上的某一塊紋飾俯衝下來覓食。無論捕食還是振翅,它們的一舉一動,都吸引著遊人的目光。大三巴牌坊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既有中國牌坊的影子,又融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特徵,作為「澳門八景」之一,大三巴牌坊2005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 金蓮花廣場、大三巴牌坊、漁人碼頭
    」景區遊玩,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景點,為聖保祿教堂的前壁牌坊。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
  • 澳門八景: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蹟,是澳門著名的名勝。   教堂原本由一名義大利籍的耶穌會神父設計,由日本工匠以鬼斧神工的技術協助建成。  這間教堂與火結下不解之緣,從其雛型起始,至現時僅存的前壁牌坊,先後經歷三次大火,屢焚屢建,是一所活生生的歷史見證。   1835年1月26日黃昏,聖保祿教堂失火,一發不可收拾,焚燒了兩個多小時,整幢教堂幾乎付諸一炬,幸好教堂最珍貴的前壁仍能保存屹立,成為今日的大三巴牌坊,期間曾數度修葺,最近一次大規模的維修保養工程於1991年進行。
  • 大三巴牌坊真的只是一座紙片樓嗎?其實它教堂的一堵門壁
    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澳門最初的印象,或者閉上眼睛,提到澳門最先想到的畫面,便是澳門的大三巴牌坊。這座神奇的建築,對於很多沒有去過澳門的人來說其實並不是很了解,大多數內地人只是認為它是一座有些歷史的藝術建築,這座藝術建築很薄,就像一座紙片樓,更像一座紀念碑式的牌坊。
  • 大三巴牌坊上演「時光慶聚」
    大三巴牌坊上演「時光慶聚」金羊網  作者:譚錚、張璐瑤  2019-12-19 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12月起,「2019澳門光影節
  • 大三巴牌坊:仿照古希臘巴洛克的建築風格
    大三巴牌坊原來並不是一座牌坊,而是大三巴教堂的前壁。大三巴教堂的正式名稱是聖保祿教堂,三巴則是「聖保祿」SAOPAVIO的音譯。因附近建有另一座較小規模的聖保祿教堂,所以稱其為「大三巴」。後來,因大教堂失火,幾乎全部燒毀,只殘存教堂前面石壁,仿佛是一座中國傳統的牌坊,因此人們便稱它為「大三巴牌坊」。由花崗巖構成的牌坊,乃仿照古希臘巴洛克的建築風格,其上滿布浮雕,藝術構思精密,由上下五層,左右十縱疊柱圖案組成。由下而上,底層是教堂的三面大門。正門頂上用拉丁文刻有「天主聖母」字樣,左右對稱兩旁門楣刻有「耶穌基督」。
  • 沒有人的澳門大三巴牌坊,你見過嗎?
    每個首次來澳門的人都一定會來大三巴牌坊留影,但每次都會有點惱火——人太多啦!到處是親戚啊!然而,沒有人的大三巴牌坊你見過嗎?這天花花路過,剛好看到有團體在表演彩排。而階梯上方其實是對公眾開放的,大家在自由拍照沒有什麼人的大三巴,有點像在作夢哦。議事廳前地也是必打卡的地方哦。
  • 李克強參觀澳門大三巴牌坊
    李克強參觀澳門大三巴牌坊圖為李克強來到澳門大三巴牌坊,與遊客和市民交流。中新社記者 劉震 攝 發布時間:2016-10-12 11:07:51 【編輯:翟璐】 李克強參觀澳門大三巴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