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三巴背後的故事:曾是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牌坊是學校大門

2021-01-08 無尾象和貓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前段時間因為休假,我專程從國內去了一趟澳門,不得不說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就只有去澳門能讓我們感受到以前出境旅遊時的感受。今天無尾象就來給大家講講澳門打卡的第一站大三巴。

澳門的地標大三巴牌坊可以說是每個旅客的必到之地。自從1835年一場大火,原為中西合璧的聖保祿教堂,變成了只有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號稱「東方梵蒂岡」,附屬於聖保祿學院。學院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在15世紀到17世紀的時候有不少訪華的外國傳教士來修讀中文,令學院成為這些傳教士進入中國的重要傳教基地,對推動歐洲和中國的宗教及文化交流起到無可比擬的卓越作用。

那好好的一個學院為什麼就只剩大門了呢?深入了解才發現這裡命運多舛,經歷了數次的大火,最後好好的大學就剩了一個大門,還是教堂的正前門壁,這層正門前壁看起來特別像中國以前的牌坊,所以後來的名字自然就叫牌坊,那大三巴是怎麼來的呢?原因是在粵語中,聖保祿一詞發音與三巴相似,所以就叫大三巴牌坊。深入觀察不難發現牌坊的建築是巴洛克式,並有明顯東方色彩的雕刻,包括代表中國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圖案,令她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獨一無二的特色。

如今大三巴牌坊雖然已失去教堂的實際功能,但她與澳門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裡不定期舉行各種文化活動,牌坊前長長的梯級正好成為天然的座位,讓牌坊剎那間變成巨大的布景,舞臺渾然天成。相信幾百年前生活在澳門的人,想不到這座教堂竟成為舉行文化活動的理想戶外場地。

從牌坊後面的鐵梯步上,可直達牌坊的第2層。站在這裡望出去,仿佛當年站在聖保祿教堂內俯覽小城人民的生活情形,必須親身經歷才能領略這種特別感覺。

參觀完牌坊,一定要到內側廣場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裡面走一圈,這裡是大三巴除來牌坊以外,唯一還能了解它歷史的一面,館內收藏了澳門教堂和修院具代表性的畫作、雕塑等,當中最珍貴的是幾幅以生活為題材的油畫,據說這是當時遠東的第一批畫作,也是現存東方最古老的油畫。隔壁的墓室更存放著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遺骨。可想而知大三巴的背後肯定還藏著很多沒有展示出來的秘密。

在大三巴旁邊不遠處的山坡上就是大炮臺高地,爬上山坡後,再穿過一個簡易的城牆,走上大炮臺高地,高地一周每一個垛口都擺放著一座巨型銅炮。現今古炮雖已失去曾經的防衛作用,但卻是澳門的古舊文物和歷史最好的見證。

站在炮臺上可以俯瞰澳門全景,有城市的繁榮,也有擁擠的弄堂,而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澳門。當然澳門還有很多值得前去打卡的小眾景點,接下來我們就走進更為原始的澳門漁村,看看當地人是如何生活的。

相關焦點

  • 澳門大三巴背後的故事:曾是遠東第一所西式大學,牌坊是學校大門
    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前段時間因為休假,我專程從國內去了一趟澳門,不得不說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就只有去澳門能讓我們感受到以前出境旅遊時的感受。今天無尾象就來給大家講講澳門打卡的第一站大三巴。
  • 中國最有名的「牌坊」,在火災中倖存,曾是東亞第一所西式學校
    作為澳門的門面擔當,「大三巴」幾乎是所有人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當年《七子之歌》那首MV,更讓她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熟知。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在電視裡看到「大三巴」時不禁琢磨:這哪是牌坊啊,看著跟王府井那天主教堂似的。
  • 中國最有名的「牌坊」,在火災中倖存,曾是東亞第一所西式學校
    作為澳門的門面擔當,「大三巴」幾乎是所有人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當年《七子之歌》那首MV,更讓她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熟知。若干年前我第一次在電視裡看到「大三巴」時不禁琢磨:這哪是牌坊啊,看著跟王府井那天主教堂似的。沒錯,它的確曾經是一座教堂。其英文是「Ruins of St.
  • 澳門旅遊景點介紹-大三巴牌坊
    簡介澳門擁有眾多西式的天主教堂,其中聖保羅教堂建造時代最久遠、最著名,人們習慣稱之為「大三巴」。聖保羅教堂建於1637年,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該景點位於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是聖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蹟,也是澳門的名勝。
  • 你真以為澳門大三巴就是牌坊?背後故事無意聽說
    去澳門旅遊,一定不會錯過的景點就是大三巴,很多人說它是牌坊也是舊教堂遺址,就連百度上也是如此介紹。但其實,澳門大三巴最開始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最早的時候,大三巴是「聖保祿神學院」的大門,是中國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在實施西方教育的同時,對進入東方的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的培訓。
  • 大三巴牌坊的故事
    大三巴牌坊是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街區的核心景觀,是澳門的象徵,也是廣大遊客到澳門的必遊之地。其實大三巴牌坊原來是一座雄偉的大教堂,為耶穌會在遠東修建的最大教堂。1562年,葡萄牙傳教士來到澳門,在此修建了聖保祿教堂(葡語「聖保祿」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但幾十年後,教堂發生火災,因此教會決定重建教堂。
  • 走進澳門感受大三巴牌坊獨特魅力!
    1569年,大三巴附近建起了聖加扎西醫院,西醫、中藥在這裡開始流入華夏大地。葡萄牙醫生戈梅斯也從澳門將「種牛痘」引入中國,醫治當時的不治之症「天花」。大三巴附近的「聖保祿學院」,是東亞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實施西方教育的同時,還在這裡對即將進入東方的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的培訓。澳門回歸後,巍峨挺拔的大三巴牌坊的廣場、石坊上,幾乎天天都有數以千計的澳門各界人士在這裡集會、高歌。
  • 澳門旅遊景點介紹-大三巴牌坊
    簡介澳門擁有眾多西式的天主教堂,其中聖保羅教堂建造時代最久遠、最著名,人們習慣稱之為「大三巴」。聖保羅教堂建於1637年,是當時東方最大的天主教堂。該景點位於澳門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是聖保羅教堂的前壁遺蹟,也是澳門的名勝。
  • 你真以為澳門大三巴就是牌坊?背後故事無意聽說
    去澳門旅遊,一定不會錯過的景點就是大三巴,很多人說它是牌坊也是舊教堂遺址,就連百度上也是如此介紹。但其實,澳門大三巴最開始到底是做什麼用的呢?最早的時候,大三巴是「聖保祿神學院」的大門,是中國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學,在實施西方教育的同時,對進入東方的傳教士進行東方文化的培訓。
  • 大三巴牌坊:美景的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你們對澳門又有多少了解呢?澳門,每一處景觀,都有他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來看看大三巴牌坊的故事。了解大三巴牌坊的前世今生大三巴牌坊歷經三次大火,與百般蹂躪後,殘存的錢幣,成為了人們回顧的平臺。這平臺,便是大三巴牌坊,高高矗立著的大三巴牌坊,猶如從戰場中,走出的士兵,經歷一番槍林彈雨後,因體力不支而顯得疲憊不堪。大三巴牌坊,又稱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被稱為「澳門八景」之一。
  •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聖保祿教堂附屬於聖保祿學院。該學院於1594年成立,1762年結束,是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1835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其附屬的教堂,僅剩下教堂的正面前壁、大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石階。自此,這便成為世界聞名的聖保祿教堂遺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傳統牌坊,將之稱為大三巴牌坊。這座中西合璧的石壁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是獨一無二的。
  • 走訪澳門大三巴牌坊:感受兩種文化的溫度(圖)
    澳門大三巴牌坊(攝影 丁良)    中廣網澳門12月18日消息(記者陳鍾)行色匆匆,採訪完澳門博物館館長陳迎憲,我和勁濤在博物館前的大三巴牌坊前做了短暫的停留。遊客眾多,各種膚色都有,可最多的還是操著不同地方口音的內地遊客。
  • 沒有人的澳門大三巴牌坊,你見過嗎?
    每個首次來澳門的人都一定會來大三巴牌坊留影,但每次都會有點惱火——人太多啦!到處是親戚啊!然而,沒有人的大三巴牌坊你見過嗎?這天花花路過,剛好看到有團體在表演彩排。而階梯上方其實是對公眾開放的,大家在自由拍照沒有什麼人的大三巴,有點像在作夢哦。議事廳前地也是必打卡的地方哦。
  • 澳門有座大三巴,還有一座小三巴,同為世界文化遺產,卻鮮為人知
    提到澳門旅遊,相信很多朋友的潛意識首先便會想到著名的大三巴牌枋,因為它太出名了,幾乎可以等同於澳門的旅遊標籤,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但是澳門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雖然面積不大,但它的文化與旅遊又豈是一座大三巴牌枋可以代表的呢?
  • 澳門八大景之——大三巴
    今年是遊子澳門回歸祖國懷抱20周年,在強大的祖國關懷和支持下,澳門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內地很多朋友都爭相去澳門看一看,下面小編就澳門八景之一的大三巴作一個簡單的介紹。1562年,葡萄牙人歷經數年,在澳門建起了這座教堂,取名「聖保祿」教堂。葡語「聖保祿」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後來,教堂兩次毀於火災。1602年,聖保祿教堂再次重建,歷經35年於1637年完工。1835年的一場大火又把教堂燒毀,只剩下耗資3萬兩白銀的前壁,這就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
  • 【難忘的中國之聲——城市傳奇】大三巴牌坊
    利瑪竇到達時,澳門已是教堂林立,天主教澳門教區已經成立,統一管轄著遠東各地的教務。這一方玲瓏之地,儼然成為「東方的梵蒂岡」。【同期】教堂鐘聲大三巴牌坊,正是聖保祿教堂的遺址,這裡曾經被譽為東方最美麗的教堂。而「三巴」正是「聖保祿」的粵語讀音。
  • 大三巴牌坊-澳門最有名的建築,也是澳門的象徵
    有種說法,去澳門不去大三巴,等於沒到澳門,由此可見大三巴在澳門的地位。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嚴格意義上來講,它是個建築物的遺蹟,與一般的牌坊不同。只因這個建築遺址只留一面門牆,如同古代一般的牌坊式樣,因此也稱其為大三巴牌坊。
  • 大三巴牌坊:美景的背後,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
    你們對澳門又有多少了解呢?澳門,每一處景觀,都有他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來看看大三巴牌坊的故事。了解大三巴牌坊的前世今生大三巴牌坊歷經三次大火,與百般蹂躪後,殘存的錢幣,成為了人們回顧的平臺。這平臺,便是大三巴牌坊,高高矗立著的大三巴牌坊,猶如從戰場中,走出的士兵,經歷一番槍林彈雨後,因體力不支而顯得疲憊不堪。大三巴牌坊,又稱聖保祿大教堂遺址。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同時也被稱為「澳門八景」之一。
  • 眾所周知的大三巴牌坊根本不是牌坊?背後的故事足以讓你另眼相看
    如果第一次去澳門旅遊,充滿異域氣息的議事廳前地將會是必去的景點之一。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就是位於老城中心的大三巴牌坊了,它早已是澳門的城市名片。大三巴雖名叫牌坊,但其實和牌坊沒有關係。也就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大三巴牌坊。可以說,這樣的殘垣斷壁,堪稱中國最殘破的教堂了!如果你不是跟團來此,而是有時間細看的話,大三巴的很多建築細節都非常值得玩味。
  • 〔 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 〕
    〔 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如果說新葡京酒店是因為他顯眼的高度與外形而成為 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