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的作者,我感覺最佩服的人應該是《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先生了。其把子虛烏有的事情編的頭頭是道有來有去,又能讓世人津津樂道口口相傳,這真不是一般的能耐。
吳先生說世上有四大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北俱蘆洲,如果我這麼說,地理老師肯定會笑話我。
吳先生說石頭可以生猴,如果我這麼說,生物老師肯定會笑話我。
吳先生說天地是盤古開的,如果我這麼說,歷史老師肯定會笑話我。
吳先生說人可以踩在雲朵上飛行,如果我這麼說,物理老師肯定會笑話我。
可是我的老師們都無一不喜歡《西遊記》。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笑話。
小時候,家中有一本破舊的《西遊記》書,只是那時略通文墨,書中文字,不解其意者有十之七八。如今粗通文墨的我,再讀西遊,頓有舊文湧出新意只感。
書中描述,悟空,不,現在還只能喚作石猴,是花果山上一仙石迸裂後掉出一枚石卵,石卵見風后變化而來。
對於這一事情,吳先生只記載了過程,對石猴形成的原因好像未作深度探討和解析。
那麼今天就由小編來分析一下石猴的身世之謎或者說是形成原因吧。
首先,石頭是沒有生命的,不可能直接孕育出生命體。如果石猴真是從石頭中出來的,我覺得有以下兩種可能。
第一,在更早的時期,猴子是卵生的,當時一隻母猴誕下這枚猴卵後,未來得及孵化時,卻遇上氣溫或地質方面的巨大變化,導致這枚猴卵被其它物質包裹,遲遲不能孵化,最終周邊物質和卵殼形成了化石,但是由於真空包裝,卵內生命本體物質保存完好,時間和氣候適宜了,猴子便破殼而出。
第二,這石猴本就是猴子精,並且神通廣大,只是在更早的一個時期,犯了巨大錯誤被封印在石頭內,等時間到了封印失效後,自然破石而出。這跟他日後大鬧天宮後被封在五行山下一樣,只是這次被封印時間更長,以至於解除封印後失去了記憶和神通。山上為何剛好有諸多猴子,可能之前石猴被封印在此處後,他的猴兄猴弟們便守在此處,等待石猴復出,但是一年復一年,眾猴一代又一代,只顧著吃喝玩樂,忘記了在此生活的本意。
我覺得第二種可能更靠譜一點,因為石猴出世後不久,跳入水簾洞後,竟然認得洞中石碣上的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而且還知道是「楷體」字,石猴又沒進過學堂,怎麼會認識字呢,可見他有殘存的記憶,或者是記憶在慢慢的恢復。
更離奇的是,石猴進入水簾洞探險並帶大家進入後,因擔心眾猴違背之前的誓約,便對大家說:「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這一番話中的「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小編是在上初中時才學會的詞語,可見這石猴被封印前至少有初中文化水平,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