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局:2020年餐飲消費整體保持穩定復甦態勢

2021-01-11 新化月報網

2021年元旦假期,北京市外賣交易量同比增幅超過17%,珠海市重點監測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銀聯商務監測全國重點餐飲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走進身邊的餐飲店,人還不少,一些餐館還要排隊等位。餐飲服務企業繼續嚴格落實佩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安全有序開展經營活動。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1月餐飲消費規模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餐飲消費整體保持穩定復甦態勢。

新舉措

減輕企業負擔,多措並舉促進餐飲消費

「受益於餐飲企業增值稅免稅優惠政策,減免稅負約1500萬元;享受國家社保減免政策合計約2700萬元;獲得國企單位政策性減租達百萬元以上。政府與企業、平臺合作發放的消費券,激發了市民的消費熱情,僅北京市的真功夫餐廳就獲得消費券補貼超過30萬元。」功夫集團公關負責人李佳細數2020年以來公司獲得的政策禮包,「新冠肺炎疫情給餐飲業帶來不小衝擊,但各項扶持政策也通過真金白銀的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2020年10月份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是當年內首次實現正增長。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傅龍成說:「連鎖品牌企業、頭部企業在復工復產及促進餐飲消費方面繼續發揮重要引領作用。」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分析:「餐飲消費信心逐步恢復,表明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成效顯著,從中央到地方,消費促進政策都在持續發力,帶動作用明顯。」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餐飲收入下降44.3%。各部門及時出臺扶持政策,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出臺政策,對疫情防控期間住宿餐飲企業等生活服務收入免徵增值稅。商務部舉辦「千品萬店美食薈」等餐飲促消費活動。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鼓勵有序恢復餐飲店等經營。

各地也紛紛推出舉措,持續釋放餐飲消費潛力。有的地方對住宿餐飲企業減免房租、進行資金扶持,有的地方向市民發放餐飲消費券,有的地方給予餐飲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補貼。江蘇無錫市對住宿餐飲等受疫情影響較重、堅持不裁員或少裁員的服務業企業,給予3個月應急穩崗返還補貼。

「下一步,將組織開展各類美食節、餐飲展、技能賽等促消費活動,促進餐飲行業進一步恢復發展。」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介紹。

新營銷

豐富提升菜品,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

「凌晨3點前到崗,7點前蒸好米飯,把菜備齊,然後把店裡的八仙桌拼起來,每天在上面打包1500多份外賣。」南京大牌檔區域負責人李強回憶江蘇南京獅子橋店剛復工復產時的場景,「10年前,我們第一次『試水』外賣,僅上線了煎餃、綠豆糕之類的小食。2020年,社區、醫院的團餐以及線上外賣,讓我們堅持了下來。我們不斷豐富提升線上菜品,顧客想點的在線上都能點到。」

2020年10月,南京大牌檔加入美團外賣推出的「餐飲新掌柜」計劃。李強說,「新掌柜」將用數位化新技術,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模式,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

中國飯店協會等發布的《2020本地生活行業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消費者對外賣等生活服務平臺的使用意願顯著提升。使用數位化技術工具,掌握數位化分析能力,深入洞察消費者心理,學習數位化新營銷,成為餐飲品牌新的競爭力。利用線上平臺和數位化經營手段,拓展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網絡營銷方式,為顧客提供更好服務,成為更多餐飲企業的選擇。

百年老字號安徽劉鴻盛用「雲逛街」形式配送外賣,藉助公眾號平臺、小程序、APP、外賣平臺等新零售手段,為居民提供社區團購,在合肥市內進行無接觸配送。知名餐飲品牌上海避風塘,主推半成品預包裝食物,與第三方平臺、新零售達成合作,線上售賣。

傅龍成說,中國烹飪協會鼓勵全國各地優秀餐飲企業做出表率,通過線上「自營外賣」、線上直播賣半成品等方式,豐富提升菜品,創新線上線下經營模式,加快促進餐飲業復甦。

新標準

完善行業標準,推介優質特色飲食

「2020年餐飲行業一個亮點是老字號國潮的零售取得了很好效果。」韓明介紹,比如上海百年老字號杏花樓打造的「網紅」食品「鹹蛋黃肉鬆青團」,最火爆的一場直播,13萬盒僅用10秒售罄。惠豐堂的老北京炸醬、護國寺小吃的罐裝豆汁兒、月盛齋的羊蠍子、北冰洋的瓷罐酸奶等,逐漸出現在超市貨架上。

一些特色餐飲食品之所以能走到線上、走進商超,主要得益於標準化生產。傳統老味道通過標準化生產滿足了當下年輕人對健康飲食和現吃現買的追求。2020年,中國飯店協會發布了《地標美食質量技術規範》團體標準,在協會舉行的多地美食節上進行優質特色飲食推介,展覽地標美食和地標食材,建設「一市一品」「一縣一品」地方特色美食城市,滿足餐飲企業適應新消費的變革需求,提高行業發展質量。

長期以來,我國餐飲業無論是特色菜品還是服務流程,都缺乏規範標準。傅龍成說,比如一道「水煮魚」,不同的餐館就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做法。個別餐館為了降低成本,更是偷工減料。因此,中國烹飪協會會同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四川省烹飪協會,帶領餐飲企業和專家學者,起草了《川菜烹飪工藝》,並由商務部發布作為行業標準。

日前,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多項團體標準,主要涵蓋規範操作、食材標準化和人才建設等三大方面。其中《小餐飲商戶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管理規範》,針對消費者反映問題比較多的小餐飲商戶外賣領域,從管理理念、管理模式、運營方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進提升。

傅龍成說:「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單位參與團體標準的起草,為規範行業發展凝聚共識,共同打造『一看就懂、照著會做、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標準模式。」

(記者 林麗鸝)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物價有條件保持穩定
    國家統計局1月11日發布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顯示,2020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0.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2%,非食品價格持平。2020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5%。相關人士指出,2020年,CPI漲幅整體呈現前高后低的格局,全年漲幅處於合理運行區間,完成了物價調控目標。
  • 如何評價消費恢復態勢?國家統計局回應
    中新網11月16日電 如何評價消費恢復的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16日就此指出,消費能夠恢復,可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消費的環境在改善;二是消費的能力在提升;三是消費政策在發力。  國新辦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 【數據解讀】市場銷售穩定回升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數據解讀】市場銷售穩定回升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2020/12/20 11:36:17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市場銷售穩定回升消費結構持續優化——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張敏解讀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  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 統計局:居民消費價格穩定運行具有利條件
    統計局:居民消費價格穩定運行具有利條件 來源:中國網財經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中國網董寧 攝)中國網財經12月15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5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並答記者問。
  • 全文|國家統計局介紹2020年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7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產供給繼續復甦,市場需求逐漸回暖,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新動能成長壯大,市場信心趨於增強,國民經濟運行保持穩定恢復態勢。
  • 國家統計局10位司局長撰文解讀2020年「三季報」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張毅、國家統計局住戶調查辦公室主任方曉丹、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主要負責人王有捐)撰文解讀2020年中國經濟「三季報」。9月份,批發和零售業生產指數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增速達2.9%;住宿和餐飲業指數增速雖然同比仍下降5.7%,但自6月份以來降幅加快收窄,復甦態勢明顯。今年「十一」黃金周適逢國慶節、中秋節疊加,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據商務部監測,10月1日至8日,全國零售和餐飲重點監測企業銷售額約1.6萬億元,日均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4.9%。
  • 「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夜間消費復甦風頭正勁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各級政府科學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積極出臺各項促消費的政策措施,夜間消費持續穩定恢復。對比去年同期,2020年全國夜間消費復甦指數達92.6,全國線下夜間消費規模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全國2020年「銀杏夜間消費復甦指數」趨勢圖銀聯商務全國重點商家的數據監測顯示,第一季度全國夜間消費總額較同期下降超40%。
  • 銀聯商務發布「夜間消費復甦指數」:夜間消費復甦風頭正勁
    各級政府科學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積極出臺各項促消費的政策措施,夜間消費持續穩定恢復。對比去年同期,2020年全國夜間消費復甦指數達92.6,全國線下夜間消費規模已基本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全國2020年「銀杏夜間消費復甦指數」趨勢圖銀聯商務全國重點商家的數據監測顯示,第一季度全國夜間消費總額較同期下降超40%。
  • 2020年疫情下的北京房地產市場呈「V型」走勢,預計下半年將復甦
    從4月開始,伴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北京市房地產市場從4月起開始逐步復甦,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均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6月後,由於北京疫情的反覆,前期集中供應房產產品的大興區和豐臺區均屬於高風險區,對北京市整體房地產市場的去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隨著疫情被控制,預計2020下半年北京市場將會繼續保持穩定復甦的態勢。
  • 「三駕馬車」齊發力 中國經濟復甦動力強勁
    安寧 2021年,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態勢將繼續成為世界經濟的信心源和穩定錨。 1月5日,世界銀行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2021年全球GDP將增長4%。但中國經濟的復甦更為強勁,有望實現增長7.9%,比去年6月時的預測上調了1個百分點。
  • 穩中有進 穩中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解讀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 題:穩中有進 穩中向好——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解讀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記者陳煒偉  「我對中國經濟全年實現6.5%左右的增長充滿信心。」在近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對經濟運行趨勢做出樂觀判斷。  信心從何而來?
  • 國家統計局:下一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還有很多有利條件
    國家統計局:下一階段消費持續穩定增長還有很多有利條件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12-15 11:14 來源:澎湃新聞
  • 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 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甦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四季度經濟運行增長有望比三季度繼續加快,全年中國經濟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當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經濟體。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該怎樣不斷鞏固擴大經濟恢復成果?如何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競爭新優勢?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 11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53.9% 經濟復甦態勢未變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6日電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官網消息,2020年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較10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歐洲、美洲和非洲製造業PMI較10月份有不同程度回落,亞洲製造業PMI較10月份有小幅上升。
  • 新聞縱深|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但總的來看,國內生豬產能逐步恢復,豬肉價格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價格保持穩定有較好基礎。」付凌暉說。 付凌暉分析,今年以來,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整體上前高后低,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是2009年10月份以來第一次出現同比下降。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主要是由於食品價格同比下降所導致。
  • 商業活動指數上升,經濟復甦態勢長期向好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20年11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畜牧業發展現狀及產品價格走勢分析 豬肉價格...
    近年來,我國畜牧業保持著持續穩定的發展趨勢。產品產量仍保持平穩,2019年,我國畜牧業產值恢復增長態勢。隨著我國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畜牧業的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畜牧業產值有望保持穩定提升。  ——畜牧業發展現狀  人均肉類消費量呈增長態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國居民對肉類的消費量整體呈現增長態勢,2019年受豬肉價格的影響,我國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有所下降,其他肉類人均消費量變化不大。
  • 指數回落,全球經濟復甦現波動——2020年11月份CFLP-GPMI分析
    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2020年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保持在50%以上。歐洲、美洲和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有不同程度回落,亞洲製造業PMI較上月有小幅上升。
  •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就2020年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
    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延續恢復態勢,生產和需求繼續回升,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市場發展活力增強,民生保障得到加強。具體看,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三次產業生產形勢較好。糧食生產喜獲豐收。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34萬億斤,同比增長0.9%,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工業生產小幅加快。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 國家統計局:8月下旬電影票房收入增長接近去年同期90%
    9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8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5%,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從8月份情況來看,隨著電影院限制的放寬,票房收入恢復接近上年同期的一半。其中8月下旬票房收入的增長接近去年同期的90%左右。